怎麼給六個月的寶寶增加輔食(滿6個月的寶寶該如何添加輔食)
2023-07-31 15:39:50 2
一般情況下,理論上提倡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再添加輔食,但也有一些寶寶因為個別原因可能在4個月時就開始添加輔食了,具體什麼時候添加輔食要依據寶寶和媽媽的實際情況而定。但如果媽媽有條件哺乳,寶寶又愛喝奶,滿6個月再接觸輔食是最理想的。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時,建議給寶寶添加含鐵米粉,米粉可以使用溼開水、母乳或配方奶來衝泡。
孩子六個月建議輔食這樣添加更有利於孩子吃輔食:
1、按食物的添加順序進行添加:先從穀物類如含鐵米粉開始添加,之後是蔬菜水果-蛋類-粥軟麵條類-肉類-豆類等。
2、添加方式,注意先從泥狀單一的食物開始添加,比如蔬菜泥、水果泥、米粉、蛋黃等。等孩子對單個食物能接受並且沒有不良過敏反應時,就可以嘗試第二種、第三種,依次類推。
3、當寶寶對單一食物有基本的嘗試和接受後,可以嘗試其他各類的食物,比如肉類、豆類;再進行暈素搭配、水果蔬菜搭配等。
4、根據寶寶對食物不同形狀的接受能力以及隨著月齡的增加而隨之增加的咀嚼能力,可以適當調整食物的狀態,從泥糊狀過渡到小粒粒,再過度到小丁,小塊,最後接近成人的吃法。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慢慢過度。
輔食添加過程中媽媽需要注意的事項:
1、一種食物定量添加4-5天,期間不因孩子喜歡吃而多加量;4-5天後可以選擇再加一種食物,依次類推。
比如寶寶先加的米粉一勺,堅持一勺的量吃4-5天,之後在米粉不加量的基礎上再加蛋黃或蔬菜泥,要注意蛋黃和蔬菜泥的用量,拿蛋黃舉例,先加四分之一,觀察寶寶情況,再依次添加到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最後過度到整個蛋黃。其他食物也是一樣添加法,逐次少量添加。
2、吃輔食的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30分鐘內。
有的寶寶吃輔食很快,十幾分鐘就吃完了;而有的寶寶吃一次都要花1個小時。媽媽不要為了讓寶寶多吃輔食而延長餵食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3、把控好輔食不要影響奶量。
對於僅有6個月的嬰兒,奶依然是主要的營養來源,輔食為輔。所以這個月齡的寶寶添加輔食應該放在兩餐之間,作為加餐。
有的寶寶愛吃輔食,家長就會提供很多食物給寶寶吃,這樣直接導致寶寶的奶量下降,這種情況要減少寶寶的輔食攝入量。同時要延長輔食和喝奶間隔。
4、適當準備手指食物。
有的嬰兒吞咽能力和咀嚼能力較好,在具有一定的吃的能力後,可以適當提供一些手指食物和磨牙棒,鍛鍊寶寶動手能力,也能增加寶寶的進食慾望。(這裡需要注意,媽媽提供的手指食物一定是要適合當下孩子接受能力的)
5、餵食避免不愉快的就餐經歷。
不因孩子吃的多與少,愛吃與不愛吃,而發生負面情緒,嬰兒對不愉快的經歷有著深刻的印象,他們喜歡做讓他快樂的事情,拒絕接受痛苦的經歷。嬰兒對不愉快的經歷會產生記憶和拒絕,但他們對事物本身沒有認識和分析的能力。
比如帶寶寶看病打針,有過打針的經歷,再次看見穿白大衣的醫生和護士,儘管不給寶寶打針,寶寶也會哭鬧。因此,在餵養的過程中,一次不愉快的經歷,足以讓寶寶拒絕進食,所以媽媽要注意不要給寶寶造成不愉快的餵食經歷。
6、為了後期培養孩子自主進食,輔食添加餐椅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也許有寶媽擔心餐椅會不安全,只要購買時注意質量,完全沒有問題。有朋友說嬰兒餵輔食可以讓孩子坐在媽媽腿上,其實我並不贊同這種做法。是因為:
①讓孩子坐在媽媽腿上,輔食就只能被動的餵給嬰兒吃,嬰兒就失去了自己嘗試吃飯的機會;
②媽媽要一隻手掌握孩子不摔下去,一隻手來給孩子餵食,變得極期不方便;
③坐在腿上也會讓孩子失去自己去拿捏食物的機會,並且因此失去了,鍛鍊手部精細動作的機會。不利於後期孩子自主進食的發展,餵養會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並不能說坐在媽媽腿上就是錯的,那如果有更方便的方法,既能解放媽媽的雙手又能有助於孩子更好的進食,是值得我們一試的。
最後我想說:
1、即使孩子滿一歲,也能很好的吃輔食了,並不代表孩子就可以斷奶了,如果孩子不拒絕喝奶,最好是輔食和母乳或配方奶混全餵養。因為除了營養可靠的輔食,對於一周歲的孩子來說,奶也是孩子獲取營養的主要來源,同時奶還能提供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鈣營養素。
2、給孩子餵食的時候,注意鍛鍊讓孩子自己獲取食物,添加輔食初期勺子上要少弄點食物,遞到孩子嘴巴兩唇之間,不要被動的倒孩子口腔裡倒食物,而是鍛鍊孩子自己張嘴獲取食物;經歷過一段時間餵養後,你會發現,當你勺子裡有食物的時候,孩子就會把嘴巴張開伸過來。
請相信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吃的能力。就好像剛生產出的新生兒,媽媽還未下產床,只要讓他的嘴巴貼著乳頭,他就會去吸吮奶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