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段式熔煉爐的製作方法
2023-07-01 23:49:21 2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二段式熔煉爐。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鋼鐵廠均採用中頻感應爐對鋼鐵進行冶煉。中頻感應爐是一種將工頻50hz的交流電轉變為中頻(300hz-20khz)的電源裝置,由三相橋式整流器將三相交流電變成直流電,再由一個單相橋式逆變器將直流電變為中頻交流電,再將中頻交流電送給感應線圈;當感應線圈通以中頻交流電時會產生交變的縱向磁通,一部分磁通穿過中頻感應爐內的金屬爐料,在金屬爐料表面的一定深度內產生渦流,該渦流是金屬爐料發熱知道熔化。相關數據表明,利用,利用中頻感應爐將900℃的紅鐵加熱到1550℃融化成鐵水,所需時間為10分鐘左右;但是,利用中頻感應爐將冷料加熱到900℃所需時間比較長,這導致了中頻感應爐將冷料熔化成鐵水需要的總的時間長,需要的電耗大,降低了熱轉換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二段式熔煉爐,提高了熱轉化率,縮短了爐內冷料熔化成鐵水所需的時間,降低了電耗,同時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二段式熔煉爐,包括預熱裝置和中頻爐;所述預熱裝置包括傳輸裝置和預熱爐;預熱爐的出料口與中頻爐的進料口之間通過滑鬥搭接;所述預熱爐包括爐殼、爐牆和爐膛,爐牆布置在爐殼的內側,爐牆在爐殼內圍成兩端敞口的內腔形成爐膛,爐膛進料端的敞口設為進料口,爐膛出料端的敞口設為出料口;傳輸裝置設有輸送帶,傳輸裝置的輸送帶軸向貫穿預熱爐的爐膛。
本發明將金屬冷料放置在預熱爐前方的輸送帶上,輸送帶將其上放置的金屬冷料從預熱爐的進料口送入爐膛進行加熱,待金屬冷料在預熱爐中加熱到800℃-1000℃;再通過輸送帶將金屬料從預熱爐中的出料口送出,金屬料通過滑鬥進入中頻爐中進行熔煉和保溫。本發明通過預熱爐和中頻爐二段式加熱設計,縮短了金屬冷料熔化成液體所需的時間,降低了電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優選地,所述傳輸裝置包括進口支撐架、進口傳動輥、出口支撐架和出口傳動輥;進口支撐架設在預熱爐的進料口之前,進口傳動輥安裝在進口支撐架上;出口支撐架設在預熱爐的出料口之後,出口傳動輥安裝在出口支撐架上;輸送帶套設在進口傳動輥和出口傳動輥上。進口支撐架、進口傳動輥、出口支撐架和出口傳動輥的設計保證了輸送帶的穩定運行。
優選地,二段式熔煉爐還包括多個用於支撐預熱爐的支架,支架上設有用於支撐輸送帶的轉動輥。支架上的轉動輥設計避免了預熱爐下方的輸送帶因重力自由下落而使輸送帶的重心下降,導致進口傳動輥和出口傳動輥的工作負荷增加,從而降低了進口傳動輥和出口傳動輥因輸送帶而帶來的事故率,進一步保證了工作效率。
優選地,所述預熱爐採用燃氣預熱爐,預熱爐上設有多個為爐膛提供熱量的燃燒器組。天然氣的熱值較高,熱效率高,並且成本低。因此,將預熱爐採用燃氣預熱爐可以實現快速預熱和快速出爐的效果;從而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
優選地,所述爐膛的進料口配設有進口升降爐門,爐膛的出料口配設有出口升降爐門。進口升降爐門和出口升降爐門的設計,降低了爐膛內的熱損失,保證了爐膛內的熱量,縮短了金屬料在預熱爐中加熱到指定溫度的時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優選地,所述輸送帶呈網狀結構,便於預熱爐對輸送帶上的金屬料進行加熱。
優選地,所述爐牆採用保溫耐熱材料,有效地保證了爐膛內的溫度,降低了熱損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通過預熱爐和中頻爐二段式加熱設計,縮短了金屬冷料熔化成液體所需的時間,降低了電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預熱爐採用燃氣預熱爐可以實現快速預熱和快速出爐的效果;從而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支架上的轉動輥設計避免了預熱爐下方的輸送帶因重力自由下落而使輸送帶的重心下降,導致進口傳動輥和出口傳動輥的工作負荷增加,從而降低了進口傳動輥和出口傳動輥因輸送帶而帶來的事故率,進一步保證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並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製。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預熱爐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預熱裝置,11-傳輸裝置,111-輸送帶,112-進口支撐架,113-進口傳動輥,114-出口支撐架,115-出口傳動輥,12-預熱爐,121-爐殼,122-爐牆,123-爐膛,124-進料口,125-出料口,126-燃耗器組,127-進口升降爐門,128-出口升降爐門,2-中頻爐,3-滑鬥,4-支架,41-轉動輥,5-地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二段式熔煉爐,包括預熱裝置1和中頻爐2;預熱裝置1包括傳輸裝置11和預熱爐12;預熱爐12的出料口與中頻爐2的進料口之間通過滑鬥3搭接。預熱爐12包括爐殼121、爐牆122和爐膛123,爐牆122布置在爐殼121的內側,爐牆122在爐殼121內圍成兩端敞口的內腔形成爐膛123,爐膛123進料端的敞口設為進料口124,爐膛123出料端的敞口設為出料口125;傳輸裝置11設有輸送帶111,傳輸裝置11的輸送帶111軸向貫穿預熱爐12的爐膛123。
傳輸裝置11包括進口支撐架112、進口傳動輥113、出口支撐架114和出口傳動輥115。進口支撐架112和出口支撐架114均固定安裝在地臺5上。進口支撐架112設在預熱爐12的進料口124之前,進口傳動輥113安裝在進口支撐架112上;出口支撐架114設在預熱爐12的出料口125之後,出口傳動輥115安裝在出口支撐架114上;輸送帶111套設在進口傳動輥113和出口傳動輥115上。進口支撐架112、進口傳動輥113、出口支撐架114和出口傳動輥115的設計保證了輸送帶111的穩定運行。爐膛123的進料口124配設有進口升降爐門127,爐膛123的出料口125配設有出口升降爐門128。進口升降爐門127和出口升降爐門128的設計,降低了爐膛123內的熱損失,保證了爐膛123內的熱量,縮短了金屬料在預熱爐12中加熱到指定溫度的時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進一步地,二段式熔煉爐還包括多個用於支撐預熱爐12的支架4,支架4上設有用於支撐輸送帶111的轉動輥41。支架4相互平行且同中心線地布置在進口支撐架112和出口支撐架114之間,同時支架4固定安裝在地臺5上。支架4上的轉動輥41設計避免了預熱爐12下方的輸送帶111因重力自由下落而使輸送帶111的重心下降,導致進口傳動輥113和出口傳動輥115的工作負荷增加,從而降低了進口傳動輥113和出口傳動輥115因輸送帶111而帶來的事故率,進一步保證了工作效率。
具體的,預熱爐12採用燃氣預熱爐,預熱爐12上設有多個為爐膛123提供熱量的燃燒器組126。天然氣的熱值較高,熱效率高,並且成本低。因此,將預熱爐12採用燃氣預熱爐可以實現快速預熱和快速出爐的效果;從而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節省成本的目的。燃氣預熱爐可以通過自動化控制進行自動點火和自動熄火,操作簡便,運行安全穩定,節能環保。輸送帶111呈網狀結構,便於預熱爐12對輸送帶111上的金屬料進行加熱。爐牆123採用保溫耐熱材料,有效地保證了爐膛123內的溫度,降低了熱損失。
本發明將金屬冷料放置在預熱爐12前方的輸送帶111上,輸送帶111將其上放置的金屬冷料從預熱爐12的進料口124送入爐膛123進行加熱,待金屬冷料在預熱爐12中加熱到800℃-1000℃;再通過輸送帶111將金屬料從預熱爐12中的出料口125送出,金屬料通過滑鬥3進入中頻爐2中進行熔煉和保溫。本發明通過預熱爐12和中頻爐2二段式加熱設計,縮短了金屬冷料熔化成液體所需的時間,降低了電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