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轉閉鎖件和鎖定元件的開松輥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39:56 1
具有旋轉閉鎖件和鎖定元件的開松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具有旋轉閉鎖件和鎖定元件的開松輥。一種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具有基體(2)的開松輥(1),所述基體藉助旋轉閉鎖件(8)可拆卸地與針布機架(3)連接,其中用於連接基體(2)時針布機架(3)相對於基體繞轉動軸(A)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並且再從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根據本發明,旋轉閉鎖件(8)具有至少一個鎖定元件(23),該鎖定元件可阻止針布機架(3)在運行時相對於基體(2)從嚙合位置運動到解鎖位置。
【專利說明】具有旋轉閉鎖件和鎖定元件的開松輥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具有基體的開松輥,所述基體藉助旋轉閉鎖件可拆卸地與針布機架(Garniturtr?ge;r)相連,其中針布機架用於與基體連接時可相對於基體繞轉動軸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並且再從該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
[0002]從US4296527A中已知一種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開松輥,所述開松輥具有設計成螺旋閉鎖件的旋轉閉鎖件。此處基體具有外螺紋且針布機架具有內螺紋。這裡的問題是,若事先沒有正確地用足夠的壓緊力將基體旋緊到針布機架直至達到止動部,則針布機架在運行時可能會從基體脫離。此外還存在的危險是,正確地與基體旋緊的針布機架在運行較長時間後因磨損和/或振動從基體脫離。
[0003]因此,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具有安全的旋轉閉鎖件的開松輥,從而避免針布機架在運行時從基體脫離。
[0004]該任務通過具有獨立權利要求1所述特徵的開松輥來實現。
[0005]根據本發明,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開松輥具有基體和針布機架。基體和針布機架藉助於旋轉閉鎖件可拆卸地彼此連接。旋轉閉鎖件優選為快速閉鎖件,藉助它來保證快速且簡便地在基體上安裝和拆卸針布機架。為了連接基體,針布機架可朝基體或相對於基體繞轉動軸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並且再從該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
[0006]針布機架和基體在解鎖位置彼此分離開來,從而使針布機架可與基體分離。
[0007]與此相反,兩個構件在開松輥軸向上的耦合位於嚙合位置,從而使針布機架不會再因純粹的軸向運動與基體分離。但是在開松輥的切線方向上兩個構件在嚙合位置的彼此連接依舊不牢固,使得兩者可彼此相對於轉動軸扭轉。針布機架和基體在嚙合位置的耦合優選以如下方式設計,即使得針布機架的第一後分區形狀配合地嚙合進基體的第二後分區,從而使它們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上形狀配合地彼此連接。
[0008]僅在閉鎖位置處,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的耦合不同於嚙合位置,不僅位於軸向方向上,而且還位於開松輥的切線方向上。針布機架在閉鎖位置相對於基體被牢牢鎖定,從而使針布機架在運行時不能從基體脫離。
[0009]旋轉閉鎖件具有至少一個鎖定元件。該元件可阻止針布機架在運行時相對於基體從嚙合位置運動到解鎖位置。這在以下情況下是特別有利的,即針布機架事先與基體連接時沒有正確地轉動到閉鎖位置。此外同樣可以設想的是,當例如旋轉閉鎖件部件-其作用在於,將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保持在閉鎖位置-因磨損或損壞方面的原因不再位於該位置時,被正確鎖定的針布機架從閉鎖位置出發移動到嚙合位置。因此可有利地藉助鎖定元件來避免的是,針布機架在運行時完全從基體脫離。
[0010]有利的是,在鎖定位置和通過位置之間的鎖定元件優選基本上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運動。鎖定元件在鎖定位置阻止針布機架從嚙合位置轉動到解鎖位置。鎖定元件在通過位置可使針布機架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以便安裝以及使針布機架從嚙合位置轉動到解鎖位置以便拆卸。因此,有利地保證在基體上快速且簡便地安裝與拆卸針布機架,同時保證運行時針布機架保持在嚙合位置。
[0011]鎖定元件有利地布置在基體上。由此可減少開松輥的維修費用,因為與基體相比針布機架磨損得更厲害。因此即使經常更換針布機架但鎖定元件保持不變。
[0012]也有利的是,鎖定元件以如下方式設計,即從鎖定位置運動到通過位置時鎖定元件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基體的方向上運動。由此可簡化在基體上安裝與拆卸針布機架。因此首先必須將針布機架放置在基體上並接著將它壓向基體,其中鎖定元件在開松輥軸向上從鎖定位置運動到通過位置。鎖定元件的運動優選為偏轉運動或移位運動。
[0013]問題在於,必須手動將鎖定元件從通過位置移回到鎖定位置。因此這種情況下若操作人員忘記事先將鎖定元件移回到鎖定位置,則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是,針布機架沒有相對於基體進行鎖定。鑑於此原因有利的是,以如下方式設計鎖定元件,使得在偏轉到通過位置後,特別是在基體上安裝和/或拆卸針布機架時,鎖定元件重新自動返回到鎖定位置。
[0014]重新自動返回到鎖定位置的自鎖鎖定元件可被結構簡單地且價格便宜地實現,方法是將鎖定元件設計成彈性的。這時鎖定元件可完全設計為彈性部件,但是也可只具有單個彈性設計的區域或部件。彈性設計的鎖定元件以如下設計,即使得它在偏轉到通過位置時在鎖定位置方向上為彈性加載(federbeaufschlagt)和/或在鎖定位置中為彈性卸載(federentlastet)o其結果是,用戶在基體上安裝或拆卸針布機架時必須克服彈力閾值,所述閾值由鎖定元件的彈簧力來確定。為了使鎖定元件從鎖定位置移動到通過位置,用戶必須施加超過彈力閾值的裝配力。同時,要有這麼大的彈力閾值,使得運行中對鎖定元件產生的轉力不超過此彈力閾值。
[0015]若將鎖定元件設計成彈簧或彈性鎖定元件,則存在以下危險,即在安裝或拆卸針布機架時,鎖定元件或其部件產生塑性變形,原因在於用戶施加的裝配力超過了塑性變形閾值。因此有利的是,彈性設計的鎖定元件具有至少一個過載止動件,在鎖定元件發生塑性變形前,特別是當偏轉到通過位置時它在過載止動件上固定。
[0016]在本發明的一個有利改進方案中,鎖定元件被設計成鎖定彈簧支腿。其優選具有基座、自由端和布置在這兩者間的彎曲區域。彎曲區域中的至少一部分和/或自由端被設計成可繞基座(特別是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上)在鎖定位置和通過位置間樞轉或偏轉。這樣可結構簡單且價格便宜地實現鎖定元件。
[0017]有利的是,鎖定彈簧支腿與轉動軸在軸向方向保持一定的距離和/或基本上在開松輥的切線方向上延伸。由此可將鎖定彈簧支腿設計得足夠長,從而使得可以與彈力閾值匹配,結果是可確保在針布環上簡單地安裝和拆卸針布機架。因此同時還可以如下方式與彈力閾值匹配,即使得在運行時對針布機架的鎖定元件產生的力不超過彈力閾值,從而避免針布機架從嚙合位置運動到解鎖位置。
[0018]也有利的是,鎖定彈簧支腿(特別在彎曲區域和/或自由端的區域上)具有坡面,此坡面相對於基座以角度α傾斜,特別是在基體方向上傾斜。因此特別是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在移動時沿坡面從嚙合位置滑動到解鎖位置,從而使得針布機架可相對於基體運動到解鎖位置。
[0019]此外還可改善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從嚙合位置到解鎖位置的移動,途徑是鎖定彈簧支腿在其自由端的區域中具有出口區(Ausfiihrbereich),特別是具有曲度(Rundung)。由此可避免在拆卸針布機架時針布機架被鎖定彈簧支腿的自由端鎖定,特別是將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鎖定。
[0020]為了確保簡單地將針布機架從基體拆卸下來,有利的是,出口區相對於基座以角度β傾斜,特別是在基體方向上傾斜,同時角度α優選小於角度β。
[0021]有利的是,旋轉閉鎖件具有至少一個布置在這兩個構件中的一個構件上,即布置在基體或針布機架上,特別為鉤狀的具有止動稜的連接元件,還具有布置在另一構件上的、特別是被設計成閉鎖彈簧支腿的、具有止動肩的閉鎖元件,和/或止動肩在閉鎖位置嚙合止動稜,從而使得這兩個構件在軸向方向彼此相對地彈性加載並且針布機架藉助閉鎖元件被牢牢鎖定在閉鎖位置。
[0022]也有利的是,鎖定彈簧支腿的自由端在開松輥的切線方向上與閉鎖彈簧支腿的基座相鄰。由此可保證針布機架,特別是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碰到鎖定元件的自由端,條件是針布機架事先沒有正確地鎖定在閉鎖位置。
[0023]旋轉閉鎖件連同至少一個鎖定元件可結構簡單且價格便宜地實現,條件是至少一個鎖定彈簧支腿和至少一個閉鎖彈簧支腿作為一個整體來構成,特別是被設計成一件式的板簧。
[0024]旋轉閉鎖件優選根據申請號為102012100526.5的德國專利申請中所公開的快速閉鎖件的一個或多個特徵來構建。
[0025]因此針布機架被設置用於可繞轉動軸轉動的開端式紡織機的開松輥。它具有快速閉鎖件,藉助該快速閉鎖件可以將針布機架可拆卸地固定在開松輥的基體上。快速閉鎖件被設計成旋轉閉鎖件,從而使得針布機架可以藉助於圍繞轉動軸的轉動而與基體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其中轉動是相對於為此設置的基體來進行。由此保證快速且簡單地將針布機架安裝在基體上或從基體上拆卸下來。同時通過旋轉閉鎖件來確保將針布機架牢牢地固定在基體上,因為特別是在軸向上對連接所產生的力不會造成針布機架從基體脫離。
[0026]針布機架在基體上的固定將更加牢固,條件是將旋轉閉鎖件以如下方式設計,SP使得用於將針布機架鎖緊在基體上的轉動與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相反。這樣做的主要原因在於,在開動開松輥和鬆開纖維卷時施加在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的連接上的主要的力與轉動方向相反。這樣可避免因開松輥在轉動方向上轉動而造成針布機架意外地從基體脫離。
[0027]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具有至少一個徑向有間隔的連接元件。這種連接元件如此設計,使得它可以與基體的彈性部件保持匹配。由此可以形成在軸向上與彈性部件形狀配合的連接。連接元件優選是鉤狀的。選擇地或補充地也可將它設計成針布機架中的後分區、肋狀物和/或槽。由此,旋轉閉鎖件能夠有利地很簡單而且成本不高地製造。此外也能確保在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非常牢固且穩定的形狀配合的連接,從而避免因軸向力的影響而造成針布機架從基體脫離。
[0028]有利的是,連接元件具有用來插入彈性部件的第一開口和/或第二開口,第一開口方向為切線方向,第二開口優選為徑向向內。這樣所形成的旋轉閉鎖件非常節約空間。這樣也可有利地將彈性部件徑向向內,並且將與之相應的連接元件徑向向外布置在針布機架和/或基體上,這樣可使彈性部件的結構更簡單。
[0029]同樣有利的是,連接元件具有彈簧止動面以用於在轉動過程中插入和繃緊彈性部件,從而保證針布機架正確地鎖緊到基體上。此外此點還有利的是,彈簧止動面指示從為此設置的基體離開,或者指示朝向針布機架,因為針布機架藉助彈簧力壓向基體,此彈簧力由壓向彈簧止動面的彈性部件所產生。
[0030]也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止動面,其可與基體的第一止動面相匹配,使得在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在切線方向上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當用於與基體連接的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特別是向著轉動方向轉動時,這兩個第一止動面彼此貼緊。這樣在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特別是向著開松輥的轉動方向,形成特別穩定的形狀配合的連接,該連接可承受很大的力。當開松輥轉動時,由此來避免在連接元件和彈性部件之間的連接意外鬆開。在一優選實施形式中,第一止動面布置在針布機架上,使得其指向切線方向。因此第一止動面可以承受很大的力,且針布機架無需相對於基體滑動。
[0031]可選擇的或補充的優點是,針布機架具有至少一個第二止動面,其與基體的第二止動面相對應,使得在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在軸向上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當用於與基體連接的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特別是與轉動方向相反轉動時,兩個第二止動面不相互貼緊,而是彼此間留有間隙。因此,當針布機架通過軸向運動錯誤地從基體移除時,第二止動面作為彈性部件的過載保護。在一優選實施形式中,第一止動面布置在針布機架上,使其指向軸向方向。由此,第二止動面可以承受很大的力,而針布機架無需相對於基體滑動。
[0032]第一止動面可以特別簡單並且成本不高地形成,條件是當第一止動面,特別是作為平臺(Absatz),被設置在連接元件上時。此外,這樣可使旋轉閉鎖件特別節省空間地構造,因為同時可在第二止動面之間形成重疊區。
[0033]有利的是,平臺優選在連接元件的第一側面的區域中形成和/或優選第一側面指向轉動方向,因為當針布機架鎖緊在基體中並與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相反轉動時,第一側面與基體的連接元件接觸並因此形成與轉動方向相反的形狀配合的連接。
[0034]為了將針布機架從基體拆卸下來,必須將針布機架在開松輥轉動方向上相對於針布機架的方向扭轉。為了避免無意間將針布機架從基體脫離以及在安裝針布機架時給用戶提供聲音和/或觸覺上的反饋信息-一旦針布機架正確地固定在基體上-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具有止動稜,該止動稜可與基體之彈性部件的止動肩匹配。
[0035]當將止動稜在切線方向有間隔地布置在第一側面的連接元件上,特別是在連接元件的第二側面區域中,緊湊的結構得以實現。此外,兩個相互匹配的止動面只有在止動肩嚙合進止動稜時才接觸。平臺和止動稜優選位於連接元件的兩個相對的側面上。
[0036]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具有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可以與設置在基體上的連接元件相匹配。
[0037]也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具有多個在切線方向上相互有間隔的連接元件。因此單個連接元件可以設計得更小一點,因為所產生的力被分配到了多個連接元件上。
[0038]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有利的改進方案,針布機架(特別是在其端面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徑向凹陷,該凹陷與基體的徑向凸起(特別是在其凹槽區域中的徑向凸起)可以相互嚙合,使得在兩個切線方向中的至少一個方向上形成了形狀配合的連接。從而在切線方向上以編碼(codierte)角度位置和/或形狀所形成的凹陷充當關鍵部件(Schliisselelement),由此保證,只有所述針布機架可以安裝在由編碼凸起所形成的基體上,所述針布機架具有與凸起相匹配的相應凹陷。這樣可避免的是,針布機架的仿製品-其質量得不到保證故會因鬆動危險提高而造成事故風險加大-固定在基體上。此外對於由針布架和針布環兩件式地構成的針布機架而言,凹陷所具有的優點是,只有當針布環朝向基體正確定向時,才能將它與基體連接起來。再則,通過這種方式構成的在基體和針布環之間的形狀配合的連接保證在轉動方向上安全地帶動針布環。因此避免了針布環打滑。
[0039]如果針布機架是一件式地構成的或者針布架與針布環抗扭地連接,則有利的是,在切線方向上的凹陷在一定的角度範圍上延伸,該角度範圍基本上與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的轉動角度相符。因此可以保證的是,針布機架可旋入基體內,條件是基體具有至少一個凸起。因此,相互匹配的凹陷和凸起只在兩個切線方向中的一個方向上(特別是在與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構成針布機架與基體的形狀配合的連接。
[0040]也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兩件式地構成,其中針布機架具有針布架和與該針布架相連的針布環。這樣可以減少備件成本,因為基本上只需要替換針布環而不再需要替換整個針布機架了。
[0041]若在針布架上布置了至少一個連接元件,則針布環可以有利地軸向壓入針布架和基體之間。
[0042]有利的是,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開松輥具有基體和針布機架。優選地,可藉助基體抗扭地將開松輥固定在開端式紡織機的驅動軸上。針布機架優選具有用於鬆開纖維卷的針布。基體和針布機架可以繞共有的轉動軸轉動並通過快速閉鎖件可拆卸地彼此連接。快速閉鎖件被設計成旋轉閉鎖件,使得針布機架可以藉助相對於基體的繞轉動軸的轉動而與基體可拆卸地連接起來。由此確保在基體和針布機架之間(特別是在軸向上)的連接非常牢固和安全,從而避免針布機架從基體脫離。此外,旋轉閉鎖件使得能夠簡單且快速地安裝和拆卸針布機架,於是大大縮短了用於更換磨損件的維護和維修時間,特別是針布機架的維護和維修時間。
[0043]在本發明的一個改進方案中,針布機架的結構如前所述,其中所提到的特徵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按任意組合形式存在。
[0044]有利的是,針布機架在軸向上與基體形狀配合地連接。因此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的連接在軸向上可以承受特別大的力,從而保證針布機架安全地固定在基體中。此外可選擇的或補充的優點是,針布機架在切線方向與基體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或者力配合的連接。這種情況特別能避免當針布機架在與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相反方向與基體形狀配合地連接時,該針布機架意外從基體脫離。這種形狀配合的連接特別合適在開松輥旋轉時通過針布來鬆開纖維卷時承受很大的力,這種力作用於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的連接上,特別是與轉動方向相反地作用。這種在與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起作用的力,其也可以在開松輥開動時產生。與此相反,在開松輥運行時在轉動方向上作用有很小的力。因此有利的是,針布機架,特別是在開松輥的轉動方向上力配合地與基體連接,因為這樣一來當針布機架與基體之間的連接足夠強時,同時也保證了針布機架在基體上簡易的安裝與拆卸。在轉動方向上的作用力基本上只有在制動開松輥時才出現。針布機架和基體在開松輥轉動方向上的力配合的連接和/或形狀配合的連接要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使得其在出現所述制動力時不會鬆開。
[0045]同樣有利的是,基體和/或針布機架具有至少一個與轉動軸徑向保持一定距離的連接元件。因此,通過簡單的轉動運動就可將連接元件和與之相應的部件(特別是彈性部件)嚙合。為此,當連接元件優選為鉤狀時是有利的。可選地或額外地,連接元件也可以被設計成在基體和/或針布機架中的後分區、凹陷、凸起、槽和/或肋狀物。此外連接元件還可具有第一和第二開口,與之相應的部件(特別是彈性部件)和/或類似的連接元件至少部分地嚙合在所述開口中。此外設計成槽和/或縫的連接元件可以在基體和/或針布機架的全部範圍上延伸。為了能將針布機架軸向插入基體,設計成槽和/或肋狀物的連接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凹口,其中可以插入與之相應的部件(特別是彈性部件)和/或其它的連接元件。因此有利地,在基體和/或針布機架中的連接元件可以特別簡單且成本不高地製造。
[0046]為了將針布機架與基體在開松輥的轉動方向上以如下方式連接起來,使得針布機架可以輕鬆地安裝在基體上並且也可以很輕鬆地從基體上拆卸下來,則有利的是,基體和/或針布機架具有彈性部件,特別是板簧。顯然彈性部件也可以設計成任何其它現有技術中已知的彈簧。彈性部件以如下方式布置在基體和/或針布機架上,使得其將基體和針布機架(特別是在嚙合進連接元件時)在軸向上互相壓緊。這樣就在基體和針布機架之間在切線方向形成力配合的連接。彈性部件的壓緊力如此之大,使得當制動開松輥時在其一側面上的連接不會鬆開,而同時在其另一側面上的連接通過普通人的臂力就可以鬆開。這樣既保證快速且簡單地安裝針布機架以及將針布機架從基體上拆卸下來,同時還保證針布機架不會從基體脫離。此外,通過互相壓緊確保在開松區域中,特別是在針布區域中使針布機架和基體之間形成基本上無間隙的連接。因此不會有纖維滯留其中,這些纖維因為不斷堆疊並在後來開松時可能導致紡線不均勻和/或造成汙染。
[0047]有利的是,基體和針布機架各自具有至少一個第一止動面和/或第二止動面。第一止動面在基體或者針布機架上以如下方式布置,即當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轉動,特別是朝相反的轉動方向轉動從而與基體連接起來時,基體和針布機架互相貼緊。由此有利地在切線方向形成在針布機架與基體之間的形狀配合的連接,這樣一來旋轉閉鎖件,特別是在與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可以承受很大的力,所述力特別是在開松輥開動時以及在纖維卷鬆開時會作用在所述旋轉閉鎖件上。此外還有利的是藉助互相貼緊的第一止動面來確定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的預定轉動位置,其中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和/或彈性部件理想地嚙合在基體的連接元件和/或彈性部件中。
[0048]第二止動面以如下方式布置在基體和針布機架上,使得其可以在軸向上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為此,第二止動面優選軸向取向並且彼此相對。當針布機架與基體通過轉動運動而相互連接時,第二止動面並不互相貼緊,而是相互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為此,第二止動面作為彈性部件的過載保護。所述過載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出現,即當用戶不試圖通過基體的轉動,而是錯誤地通過直線的軸向運動來鬆開針布機架。因此,彈性部件可能會超出其伸縮範圍從而導致變形,結果使得針布機架不再緊貼基體。但是在彈性部件出現所述過載前,第二止動面相互衝撞並通過由此形成的形狀配合的連接來防止針布機架在軸向方向上進一步脫尚基體。
[0049]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有利的是,在彈性部件上,特別是在其自由端區域中設置第一止動面,和/或在連接元件上(特別是在其第一側面區域中)設置第一和/或第二止動面。可以簡單、低成本和/或節省空間地生產第二止動面,條件是第二止動面以平臺的形式在連接元件中構成。此外,這樣還可同時為第二止動面設置重疊區。連接元件有利地具有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其中第一側面與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相反並且第二側面的取向為開松輥的轉動方向。為了在切線方向上(特別是與轉動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確保在這兩個連接元件之間形成牢固的形狀配合的連接,平臺優選構建在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的第一側面區域中。
[0050]也有利的是,彈性部件具有至少一個帶有自由端的彈性支腿並且在此自由端的區域中設置止動肩,其嚙合進基體和/或針布機架的止動稜。在止動肩嚙合時安裝人員會有利地獲得聲音和觸覺的反饋信息,這樣他就準確地得知針布機架會在什麼時候位於相對於基體的正確的角度位置了,在此位置保證針布機架穩固地緊鎖到基體中。此外,互相嚙合的止動肩和止動稜在切線方向上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和/或力配合的連接,由此可防止旋轉閉鎖件意外鬆動,特別是在制動開鬆動時出現的意外鬆動。
[0051]在一優選實施形式中,止動稜形成到在切線方向上與第一側面有間隔的連接元件上,特別是形成到在與彈性部件相對應的連接元件的第二側面區域中。為此,當第一止動面彼此貼緊以用於在切線方向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時,彈性部件的止動肩嚙合到止動稜的後面。
[0052]有利的是,基體和/或針布機架具有至少兩個(特別是多個)連接元件,這些連接元件在切線方向彼此間隔開來,特別是等距地間隔開來。每個這樣的連接元件都分別具有一個彈性部件和/或彈性支腿,使得它們相互匹配。這樣所形成的連接元件可以節省空間,因為在切線方向和軸向上的作用力平均地分配到所有連接元件上。
[0053]也有利的是,彈性部件由多個部分組成,其中特別是每個彈性部件都有與之相對應的連接元件。這樣一來,支腿的彈性範圍有利地更長一些並因此更軟一些,這在卡合應用(Klippanwendung)時一般是有利的。
[0054]也有利的是,彈性部件具有坡面,安裝時連接元件在轉動運動過程中首先與該坡面接觸。這樣更有利於止動肩嚙合到止動稜的後面,因為連接元件穿過所述坡面。此外,當轉動超過平角時彈簧會繃緊,從而使得用於將針布機架安裝到基體上所需的轉動力保持儘可能小。
[0055]還有利的是,旋轉閉鎖件具有定位輔助件,藉助該定位輔助件來安裝這兩個構件時將其可彼此相對定位在解鎖位置。找到正確的安裝位置,所述安裝位置對應於解鎖位置,這一過程會因定位輔助件而得以大大簡化。同時還避免因安裝不當對閉鎖元件以及旋轉閉鎖件中一些部件造成損害,特別是避免對閉鎖彈簧支腿造成損害。同時還可簡化安裝時開松輥的操作,原因在於可更快地找到正確的安裝位置。
[0056]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實施形式,閉鎖元件(特別是閉鎖彈簧支腿)或鎖定元件(特別是鎖定彈簧支腿)優選具有在軸向上起作用的加固元件。特別有利的是,至少所述閉鎖彈簧支腿配有加固元件,因為在針布機架位於嚙合位置時可保護閉鎖彈簧支腿在軸向方向免於拆卸不當。同樣,這樣的加固元件也可保護閉鎖彈簧支腿免於安裝不當,比如試圖用施加給基體的軸向壓力來安裝針布機架,但沒有事先將這兩個部件彼此相對定位在正確的安裝位置。由此可避免對閉鎖彈簧支腿造成磨損或損壞,所述磨損或損壞會縮減基體和針布機架之間的鎖定扭矩。因此出於同樣的原因也有利的是,鎖定元件配有加固元件。
[0057]根據本發明的一種特別有利的實施形式,將定位輔助件布置在加固元件上,其中加固元件優選具有作為定位輔助件的一個或多個定位孔。為此首先將針布機架和基體一齊放置在軸向方向上,其中加固元件保護連接元件和鎖定元件免受損壞,並通過彼此相對地扭轉將加固元件送至解鎖位置,在該解鎖位置有可能正確安裝。同時優選形成定位孔,用於結合針布機架的連接元件。
[0058]還有利的是,將加固元件設計成一件式的增強墊片,該墊片具有用於至少一個鎖定彈簧支腿的至少一個第一加固區域和/或用於至少一個閉鎖彈簧支腿的至少一個第二加固區域。特別地,當一個或多個鎖定彈簧支腿和一個或多個閉鎖彈簧支腿被設計成一件式的板簧時,所述一件式的增強墊片是有利的。
[0059]根據本發明,開端式紡織機具有至少一個轉動箱,該轉動箱包圍著開松輥。開松輥的設計如前所述,其中所提到的特徵可以單獨存在或者以任意組合形式存在。
[0060]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將會在下面的實施例中予以描述。其中顯示:
[0061]圖1為具有旋轉閉鎖件和鎖定元件的開松輥的透視圖,
[0062]圖2為開松輥的基體的透視圖,所述開松輥具有多個閉鎖彈簧支腿和鎖定彈簧支腿,
[0063]圖3a_ 3f示意性地描述了旋轉閉鎖件,其中針布機架相對於基體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再從該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
[0064]圖4示意性地描述了鎖定彈簧支腿的替代實施例,所述彈簧支腿具有形成在自由端區域中的出口區。
[0065]圖5為具有入口孔/出口孔的閉鎖彈簧支架的替代實施例,
[0066]圖6為具有定位輔助件和加固元件的開松輥的基體的透視圖,以及
[0067]圖7為具有加固元件的、圖6所示旋轉閉鎖件的細節圖。
[0068]圖1示出了開松輥I的透視圖,其具有處於解鎖位置的基體2和針布機架3。在此解鎖位置,針布機架3可在軸向方向上通過沿轉動軸A轉動而脫離基體2。在此實施例中,針布機架3兩件式地構成,其中針布機架具有針布架4和針布環5。但是針布機架3也可以一件式地構成。基體2與開端式紡織機的驅動軸6抗扭地連接在一起並且集中於驅動軸上。針布機架3也集中於驅動軸6上。驅動軸6可轉動地安裝在容納套7中。
[0069]基體2和針布機架3通過旋轉閉鎖件8可拆卸地彼此連接。旋轉閉鎖件8被設計成快速閉鎖件。如此一來可快速安裝和拆卸針布機架3。旋轉閉鎖件8以如下方式設計,使得針布機架3可藉助在與開松輥I的轉動方向R相反方向上並相對於基體2的轉動來可拆卸地連接基體。
[0070]在連接狀態下,針布機架3或針布架4和基體2藉助旋轉閉鎖件8彼此相對地彈性負載,從而使得這兩者間的針布環5基本上被無間隙地夾緊。這樣可避免的是,纖維積聚在基體2和針布環5之間的連接區域或積聚在針布架4和針布環5之間的連接區域,這些纖維在開松時可能會對紡線造成汙染。
[0071]針布環5在圖1中以一定的角度範圍被切開,以便能看到該區域中的旋轉閉鎖件
8。旋轉閉鎖件8主要具有連接元件和閉鎖元件,其卡口式地彼此嚙合,由此使得針布機架3和基體2在開松輥I的軸向方向形狀配合地彼此連接起來。在此實施例中,連接元件被設計成在針布機架3上(特別是針布架4上)的鉤狀的連接元件9。此外,閉鎖元件被設計成基體2上的閉鎖彈簧支腿10。但是可選擇地或額外地也同樣可設想的是,鉤狀的連接元件9設置在基體2上並且閉鎖彈簧支腿10設置在針布機架3上,特別是在針布架4上。
[0072]閉鎖彈簧支腿10具有基座11、自由端12和布置在這兩者間的彎曲區域13。閉鎖彈簧支腿10被設計成彈性的,其中閉鎖彈簧支腿在軸向方向上相對於基體2的針布機架3的閉鎖位置往針布機架3或針布架4的方向彎曲,在針布機架3和基體2之間的針布環5以彈性加載方式被張緊(參見圖3f)。
[0073]根據圖1,閉鎖彈簧支腿10 (特別是在彎曲區域13中)具有坡面14,鉤狀的連接元件9 (特別是以彈簧止動面15)在連接時接觸所述坡面,使得閉鎖彈簧支腿10被張緊。
[0074]此外,閉鎖彈簧支腿10 (特別是在自由端12和彎曲區域13之間的區域中)具有止動肩16。止動肩與鉤狀的連接元件9的止動稜17相對應,從而使得針布機架3藉助由此確定的彈力而相對於基體2可拆卸地維持在終端的閉鎖位置。止動稜17設置在鉤狀的連接元件9上(在其位於遠離閉鎖彈簧支腿10的第二側面19上)。這樣就用構成在連接元件的第一側面18上的止動部20將連接元件9壓向基體2的圓周止動件21 (參見圖3f)。
[0075]為了鬆開針布機架3,必須克服由閉鎖彈簧支腿10確定的彈力閾值,以便能將止動稜17從止動肩16脫離出來。運行時出現的轉動力不可超過所述彈力閾值,從而使得針布機架3在運行時相對於基體2牢固地鎖定在閉鎖位置。
[0076]由於磨損和/或材料疲勞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即鉤狀的連接元件9不能再正確地由閉鎖彈簧支腿10保持在閉鎖位置,在此位置用於通常在止動肩16後面的止動稜17以如下方式嚙合,使得連接元件9的止動部20緊靠圓周止動件21 (參見圖3f)。否則連接元件9會從閉鎖位置滑出至嚙合位置,在該嚙合位置閉鎖彈簧支腿10和連接元件9雖然仍舊形狀配合地連接,但是存在這種危險,即連接元件9會從該嚙合位置進一步滑到解鎖位置。這可能會導致針布機架3在運行時不受控制地從基體2脫離。但是另一種替代情況也是可以設想的,即針布機架3在安裝時沒有正確地轉動到閉鎖位置,而只轉動至嚙合位置,其中這種情況也可能導致針布機架3不受控制地從基體2脫離。
[0077]由於這個原因,如圖1所示的開松輥I具有鎖定元件,在本實施例中其優選設計成鎖定彈簧支腿23。所述鎖定彈簧支腿23的用途在於,在運行時將鉤狀的連接元件9牢固地保持在嚙合位置。為此用確定的彈力將其保持在鎖定位置。為了相對於閉鎖彈簧支腿10或基體2將連接元件9或針布機架3繞轉動軸A從嚙合位置轉動到解鎖位置,操作人員必須克服彈力閾值。
[0078]鎖定彈簧支腿23具有基座24和自由端25。這兩者間設置了彎曲區域26。彈性設計的鎖定彈簧支腿23可在鎖定位置和通過位置間移動。在鎖定位置,要避免針布機架3從嚙合位置轉動到解鎖位置。在通過位置,要使針布機架3能夠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以便安裝,以及從嚙合位置轉動到解鎖位置以便拆卸。
[0079]此外,鎖定彈簧支腿23還具有坡面27。所述坡面與連接元件9的接觸區28相對應。接觸區28優選形成在端面22的區域中和/或在連接元件9的第二側面19的區域中。此處接觸區28被設計成稜邊,優選為在端面22和第二側面19之間的稜邊。但是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也可設想的是點狀或面狀的接觸區28。
[0080]此外,鎖定彈簧支腿23還具有過載止動件29。該過載止動件的用途是,在鎖定彈簧支腿23從鎖定位置運動到通過位置時防止鎖定彈簧支腿23產生塑性變形。過載止動件29有間隔地布置在鎖定彈簧支腿23的鎖定位置,特別是布置在遠離鎖定彈簧支腿的坡面的一側。
[0081]圖2示出了基體2的透視圖。從圖中可看到,旋轉閉鎖件8分別具有三個根據此前描述來設計的嚙合區。閉鎖彈簧支腿11a、lib、Ilc和鎖定彈簧支腿23a、23b、23c被設計成一件式的板簧30。但是在此處未示出的替代實施例中,各閉鎖彈簧支腿lla、llb、llc也作為鎖定彈簧支腿23a、23b、23c分別構成一個整體。因此有利的是,可使彈簧鋼的特性最適合閉鎖彈簧支腿11a、lib、Ilc或鎖定彈簧支腿23a、23b、23c各自的要求。
[0082]圖3a - 3f為旋轉閉鎖件8的簡化示意圖,其中相對於基體2的針布機架3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並且再從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針布機架3在這裡被縮減在單個鉤狀的連接元件9上。此外,基體2也被簡化在鎖定彈簧支腿23、閉鎖彈簧支腿10和止動元件31上。
[0083]圖3a示出了安裝開始時處於解鎖位置的旋轉閉鎖件8。此時針布機架3和基體2之間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沒有形狀配合的連接。鎖定彈簧支腿23和閉鎖彈簧支腿10已卸載,其中鎖定彈簧支腿23位於鎖定位置。鉤狀的連接元件9在其第一側面18區域在切線方向上緊靠閉鎖彈簧支腿10的基座11並在軸線方向上與其接觸面28緊靠鎖定彈簧支腿23的坡面27,從而使得針布機架3不可相對於基體2轉動。
[0084]為了將針布機架3安裝在基體2上必須首先在軸向方向上將針布機架3朝基體2的方向壓入。同時操作人員施加的力必須超過鎖定彈簧支腿23的彈力閾值,從而使鎖定彈簧支腿23的自由端25和/或其彎曲區域26可從圖3a中所示鎖定位置壓入圖3b中所示通過位置。鎖定彈簧支腿23 —到達其通過位置,針布機架3或連接元件9就可相對於基體2轉動,同時連接元件9形狀配合地在後面作用於閉鎖彈簧支腿10,從而使針布機架3和基體2之間在開松輥的軸向方向上形成形狀配合的連接(參見圖3b)。
[0085]由於鎖定彈簧支腿23的彈性設計,因此一旦由操作人員施加的軸向力小於鎖定彈簧支腿23的彈力閾值,鎖定彈簧支腿就會滑動自動退回到鎖定位置。此時除了操作人員在切線方向上施加的力外還要將連接元件按壓到圖3c所示嚙合位置。
[0086]圖3c、3d和3e示出了處於嚙合位置不同階段的旋轉閉鎖件8。在嚙合位置,在軸向方向上在針布機架3和基體2之間存在帶有間隙的形狀配合的連接,但是針布機架3相對於基體2在切線方向未被鎖定。然而自動重新滑動到鎖定位置的鎖定彈簧支腿23防止連接元件9在運行時自動重新從嚙合位置運動到解鎖位置,前提是針布機架3事先未正確轉動到圖3f所示閉鎖位置或者因閉鎖彈簧支腿10出現技術故障而使針布機架自動從閉鎖位置運動到了嚙合位置。因此,連接元件9隻能通過克服鎖定彈簧支腿23的彈力閾值重新回到圖3a所示解鎖位置。
[0087]為了正確解鎖旋轉閉鎖件8必須將它在切線方向轉動至止動部。因此根據圖3d所示,嚙合位置的第一階段在連接元件9和基體2之間,特別是其止動元件31和閉鎖彈簧支腿10之間,在軸向上有間隙。只有當如圖3e所示針布機架3相對於基體2進一步轉動時,連接元件9的彈簧止動面15才與閉鎖彈簧支腿10的坡面14接觸。這時閉鎖彈簧支腿10被張緊,使得其將連接元件9在軸向方向上壓向基體2的止動元件31。
[0088]圖3f所示鉤狀的連接元件9 一通過閉鎖彈簧支腿10的止動肩16,止動稜17就嚙合進止動肩16後面。這時,連接元件9以其止動部20在切線方向上壓向止動元件31的圓周止動件21。針布機架3在閉鎖位置牢固地與基體2連接。
[0089]為了將針布機架3拆卸下來必須將其相對於基體2以如下方式轉動,即針布機架首先從圖3f所示閉鎖位置退回到圖3e至圖3c所示嚙合位置。為此,操作人員必須克服閉鎖彈簧支腿10的彈力閾值,從而使連接元件9的止動稜17滑過閉鎖彈簧支腿10的止動肩
16。現在連接元件9藉助鎖定彈簧支腿23牢牢地保持在圖3c至圖3e所示嚙合位置。為了最終將針布機架3從基體2上拆卸下來,必須進一步轉動針布機架3,直到3c所示針布機架的接觸區域28與鎖定彈簧支腿23的坡面27接觸。由於坡面27,連接元件9使自由端25和/或彎曲區域26從鎖定位置轉向圖3b所示通過位置。為此,必須克服鎖定彈簧支腿23的彈力閾值。從而基本上避免了連接元件9在運行時自動鬆開。根據圖3a所示連接元件9 一轉動到解鎖位置,鎖定彈簧支腿23就自動退回到鎖定位置並且針布機架3可從基體2上脫離。
[0090]圖4示出了具有鎖定彈簧支腿23的旋轉閉鎖件8的替代實施例,該旋轉閉鎖件8在其自由端25區域具有出口區32。優選地,出口區32被設計成有曲度。這有利於在拆卸連接元件9時更好地滑出來。
[0091]與圖3a - 3f所示實施例類似,鎖定彈簧支腿23的坡面27朝基座24在基體2的方向以α角度傾斜。彈性閾值由鎖定彈簧支腿23的材料特性以及其彎曲區域的長度和傾斜度來確定,要將連接元件9從嚙合位置移動到解鎖位置必須克服所述彈性閾值。根據圖4所示,出口區朝基座24在基體2的方向以β角度傾斜。與β角相比,α角被設計得較小。
[0092]圖5示出了閉鎖彈簧支腿10的替代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類似,連接元件9的第一側面18的輪廓與基座11區域中閉鎖彈簧支腿10的側面34相同。由此可限定連接元件9相對於閉鎖彈簧支腿10的準確的嚙合位置。
[0093]但是不同於前述實施例,圖5所示閉鎖彈簧支腿10具有入口孔/出口孔33。該孔在基座11區域中構成並且用於引入和導出鉤狀的連接元件9。有利的是,入口孔/出口孔33僅比與之相對應的鉤狀的連接元件9稍大一點,因為這樣可另外減少連接元件9在運行時從嚙合位置滑到解鎖位置的風險。因此,連接元件9恰好在入口孔/出口孔33區域發生轉動,這種概率是相當低的。反而要預計到的是,所述閉鎖元件轉動時經過入口孔/出口孔33的上方並且達到遠離彎曲區域13的基座11的端部。在該位置,連接元件9與閉鎖彈簧支腿10之間仍舊存在形狀配合的連接,從而使針布機架3不能在軸向方向上從基體2脫離。
[0094]圖6示出了基體2的剖視圖,所述基體還另外設置有定位輔助件36和加固元件35。此外具有閉鎖彈簧支腿10和鎖定彈簧支腿23的基體2基本上等同於圖2所示基體,使得可參考前面附圖的實施形式。因此在下文中只討論與前面附圖所示實施形式的不同之處。
[0095]在此例中,閉鎖彈簧支腿10 (此處有3個),以及鎖定彈簧支腿23 (此處也有3個)均以一件式的板簧30的形式設計。板簧30由被設計成一件式的增強墊片的加固元件35所覆蓋。同時加固元件35具有定位輔助件36,針布機架3藉助該定位輔助件可相對於基體2轉動到解鎖位置,以便能正確安裝。定位輔助件36在此處具有三個定位孔36a,這些孔被設計成加固元件35的軸向截段。同時,定位孔36a在解鎖位置被準確布置且與針布機架3的連接元件9的尺寸相匹配,並和連接元件共同作用於兩個構件2、3的正確定位。因此用於安裝時可將針布機架3沿軸向方向置於基體2上,並接著轉動針布機架直到連接元件9幾乎自動滑入定位孔36a即可。這樣一來,基體2和針布機架3現在彼此相對定位在解鎖位置(該解鎖位置對應於正確的安裝位置),並且通過持續的軸向壓力用已描述的方式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
[0096]即使這裡示出了特別有利的實施形式,在所述實施形式中定位輔助件36設置在加固元件35上,但是仍有可能的是,將定位輔助件36設計成與一個或多個加固元件35分開。此外,定位輔助件36也不一定要設計成定位孔36a,而是同樣能具有定位擋塊或類似物。
[0097]加固元件35在這裡被設計成片材材質的增強墊片並且在軸向上抵消錯誤的裝配力和錯誤的拆卸力。下面這種情況就存在錯誤的安裝或拆卸,即在安裝過程或拆卸過程中基體2和針布機架3在軸向上相對於彼此運動,但是未在其解鎖位置彼此相對定位。同時加固元件35具有三個第一加固區域35a,這些區域分別配有鎖定彈簧支腿23並且將遠離針布機架3 —側上的支腿覆蓋。如果現在開松輥I被錯誤安裝的話,則通過加固元件35或加固區域35a可防止對鎖定彈簧支腿23造成損害或防止鎖定彈簧支腿23彎曲。
[0098]此外,加固元件35具有三個加固區域35b,這些區域至少覆蓋閉鎖彈簧支腿10的基座11。這裡的第二加固區域35b延伸超過閉鎖彈簧支腿10的全部範圍。由此同樣如此前就鎖定彈簧支腿23所描述的那樣,加固區域保護閉鎖彈簧支腿10在安裝不當時免受損害。同樣,加固元件35在以下情況下能加固閉鎖彈簧支腿10,即當針布機架3位於嚙合位置並直接從嚙合位置出來試圖在軸向方向進行不當拆卸。這時通過將閉鎖彈簧支腿10往後固定在加固元件35上並由此阻止其進一步移動,可防止閉鎖彈簧支腿10彎曲以及對其造成損害。替代已描述的一件式的增強墊片當然可設想的是,至少一個或多個閉鎖彈簧支腿10分別配有自己的加固元件35。
[0099]從圖6還可看出,加固元件35具有其它軸向截段,這些截段構成安裝輔助件38,用於在其安裝時將加固元件35正確定位在基體2對面。在這裡安裝輔助件38或其它軸向凹陷與基體2的圓周止動件21相對應。鎖定彈簧支腿23的基座24的輪廓也可以同樣的方式構建,從而使其與圓周止動件21用前面就加固元件35所描述的那種方式構成安裝輔助件38。因此可用簡單的方式將板簧30和加固元件35置於驅動軸6上並藉助該圓周止動件21來正確定位。
[0100]此外加固元件35還具有其它通孔39,用於例如可接入此處未經示出基體2的軸承或其它內置元件或者用於實現其它功能。為了便於將基體2和針布機架3從解鎖位置轉移到嚙合位置以及反過來,有利的是,加固元件35至少在閉鎖彈簧支腿10的基座11區域中具有被減弱的加固效果。為此,此處要以如下方式放置通孔39,即使得用於閉鎖彈簧支腿10的加固區域35b在基座11區域中被減弱並且只留有薄板37。這能使加固元件35在軸向方向上彈性地伸縮,以便於扭轉。
[0101]最後圖7示出了旋轉閉鎖件8的細節圖,其中具有連接元件9的針布機架3位於相對於基體2的解鎖位置。正如已在圖5的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樣,在此處連接元件9的第一側面18的輪廓與閉鎖彈簧支腿10的側面34相同。為此如描述的那樣,確定了相對於閉鎖彈簧支腿10的連接元件9的準確嚙合位置。現在也可用同一方式使加固元件35的側面40 (此側面遠離處於解鎖位置的連接元件9)具有與連接元件9的側面18 —致的輪廓,從而使此處的效果得以增強。
[0102]此外,因加固元件35可使連接元件9的結構更簡單,因為連接元件9的止動部20現在可以直接由側面18構成。因為連接元件9的側面18與閉鎖彈簧支腿10的側面34面接觸,並且如有必要還與加固元件35的側面40面接觸,所以側面18、34和40上接觸部位的磨損會減少。這也有助於增加基體2和針布機架3之間的鎖定扭矩。
[0103]本發明並不限於已說明和描述的實施例。也有可能在權利要求範圍內進行修改,諸如將特徵組合起來,即使這些特徵是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進行說明和描述的。因此針布機架可單獨或者以任何組合方式補充性地或替代性地具有基體的全部上述特徵。反過來基體也是如此。
[0104]參考標記列表
[0105]I開松輥
[0106]2基體
[0107]3針布機架
[0108]4針布架
[0109]5針布環
[0110]6驅動軸
[0111]7容納套
[0112]8旋轉閉鎖件
[0113]9鉤狀的連接元件
[0114]10閉鎖彈簧支腿
[0115]11閉鎖彈簧支腿的基座
[0116]12閉鎖彈簧支腿的自由端
[0117]13閉鎖彈簧支腿的彎曲區域
[0118]14閉鎖彈簧支腿的坡面
[0119]15彈簧止動面
[0120]16止動肩
[0121]17止動稜
[0122]18第一側面
[0123]19第二側面
[0124]20連接元件的止動部
[0125]21圓周止動件
[0126]22端面
[0127]23鎖定彈簧支腿
[0128]24鎖定彈簧支腿的基座
[0129]25鎖定彈簧支腿的自由端
[0130]26鎖定彈簧支腿的彎曲區域
[0131]27鎖定彈簧支腿的坡面
[0132]28接觸區
[0133]29過載止動件
[0134] 30一件式的板簧
[0135]31止動元件
[0136]32出口區
[0137]33入口孔/出口孔
[0138]34閉鎖彈簧支腿的側面
[0139]35加固元件
[0140]35a用於鎖定彈簧支腿的第一加固區域
[0141]35b用於閉鎖彈簧支腿的第二加固區域
[0142]36定位輔助件
[0143]36a定位孔
[0144]37薄板
[0145]38安裝輔助件
[0146]39通孔
[0147]40加固元件的側面
[0148]A轉動軸
[0149]R轉動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開端式紡織機的開松輥(1),其具有基體(2),所述基體藉助於旋轉閉鎖件(8 )可拆卸地與針布機架(3 )連接,其中用於連接基體(2 )時針布機架(3 )相對於基體繞轉動軸(A)從解鎖位置轉動到嚙合位置並且再從所述嚙合位置進一步轉動到終端的閉鎖位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閉鎖件(8)具有至少一個鎖定元件(23),所述鎖定元件能夠阻止針布機架(3)在運行時相對於所述基體(2)從所述嚙合位置運動到所述解鎖位置。
2.如前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元件(23)能夠在所述鎖定位置和通過位置之間,優選基本上在所述開松輥(I)的軸向方向上運動,其中所述鎖定元件(23)設計成,使得所述鎖定元件在偏轉到所述通過位置後重新自動返回到所述鎖定位置。
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元件(23)布置在所述基體(2)上和/或設計成,使得所述鎖定元件從鎖定位置運動到通過位置時在所述開松輥(I)的軸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基體(2)的方向上運動。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元件(23)被設計成是彈性的,從而使得所述鎖定元件(23)在偏轉到通過位置時在鎖定位置的方向上是彈性加載的和/或在鎖定位置中是彈性卸載的,其中優選被彈性設計的鎖定元件(23)具有至少一個過載止動件(29),在所述鎖定元件發生塑性變形前,所述鎖定元件在所述過載止動件上固定。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元件為鎖定彈簧支腿(23),所述鎖定彈簧支腿特別具有基座(24)、自由端(25)以及布置在所述基座(24)和所述自由端(25)之間的彎曲區域(26)。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彈簧支腿(23)與轉動軸(A)在徑向方向上保持一定的距離和/或基本上在所述開松輥(I)的切線方向上延伸。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彈簧支腿(23),特別是在彎曲區域(26)和/或自由端(25)的區域中,具有坡面(27),所述坡面相對於基座(24)以角度α傾斜,特別是在所述基體(2)的方向上傾斜。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彈簧支腿(23)在所述自由端(25)的區域中具有出口區(32),特別是具有曲度,其中優選地所述出口區(32)相對於所述基座(24)以角度β傾斜,特別是在基體(2)的方向上傾斜,其中角度α優選小於角度β。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閉鎖件(8)具有至少一個布置在兩個構件(2、3)中的一個構件上的、特別是鉤狀的、具有止動稜(17)的連接元件(9),並且還具有布置在所述兩個構件(2、3)中的另一構件上的、特別被設計成閉鎖彈簧支腿(10)的、具有止動肩(16)的閉鎖元件,並且所述止動肩(16)在閉鎖位置嚙合進止動稜(17),從而使得所述兩個構件被彈性加載地彼此相對牽拉。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彈簧支腿(23)的自由端(25)在所述開松輥的切線方向上與所述閉鎖彈簧支腿(10)的基座(11)相鄰。
1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鎖定彈簧支腿(23)和至少一個閉鎖彈簧支腿(10)被作為一個整體來構成,特別是構成為一件式的板簧(30)。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閉鎖件(8)具有定位輔助件(36),在藉助於所述定位輔助件來安裝所述兩個構件(2、3)時,能夠將所述兩個構件(2、3)彼此相對定位在所述解鎖位置。
13.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閉鎖元件,特別是閉鎖彈簧支腿(10)和/或所述鎖定元件(23),特別是鎖定彈簧支腿(23),優選配有在軸向上起作用的加固元件(35 )。
1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輔助件(36 )布置在所述加固元件(35 )上,其中優選地,所述加固元件(35 )具有至少一個作為定位輔助件(36)的定位孔(36a)。
1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開松輥,其特徵在於,所述加固元件(35)被設計成一件式的增強墊片,並且具有用於至少一個鎖定彈簧支腿(23)的至少一個第一加固區域(35a)和/或用於 至少一個閉鎖彈簧支腿(10)的至少一個第二加固區域(35b)。
【文檔編號】D01H4/32GK104073929SQ201410112611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J·舍默爾, M·布爾歇特 申請人:立達英格爾施塔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