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3:42:36 5
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屬於獸用藥物【技術領域】。本發明的藥物由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3份、黃芪8-10份、艾葉7-8份、蒲公英5-6份,餘量為葡萄糖製備而成。雖然黃芪、艾葉、蒲公英單獨或配合使用對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疾病並沒有治療效果,但是與林可黴素、氨溴索配合使用之後,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疾病的治癒率為91.5%,與林可黴素相比,其療效得到明顯改善。另外,本發明通過進一步加入少量丁卡因和撲爾敏,獲得了一種治癒率更高的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屬於獸用藥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是水貂夏季、偶爾在春季流行的一種由肺炎支原體感染 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由呼吸道傳播。病程較長,死亡率低(區別於綠膿桿菌、巴氏杆 菌),與環境中的大量有害氣體(氨氣)長期刺激有重要的相關性,常用藥物治療效果不顯著 或無效。
[0003] 林可黴素,英文名Lincomycin。化學名稱:6- (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 燒甲醜氨基)_1_硫代_6,8_二脫氧-D-赤式-a -D-半乳半批喃糖苷鹽酸鹽一水合物。分 子式:C18H34N206S · HCL · Η20 ;分子量:461. 02。
[0004] 氨溴索,中文別名:沫舒坦、鹽酸氨溴索、溴環己胺醇適用於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 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氣管炎及支氣 管哮喘的祛痰治療。
[0005] 所以,林可黴素和氨溴索均可以被用於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但是實踐證 明,效果並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高林可黴素和氨溴索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療效。目 前,中藥越來越廣泛的用於動物藥物中,發明人想到採用中藥與林可黴素和氨溴索同用以 提商林可黴素和氣漠索對水紹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療效。
[0007] 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0008] 艾葉,味辛、苦,性溫;無毒;歸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主治:少 腹冷痛,吐血,衄血。
[0009]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結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胃炎,痢疾,肝炎,膽襄炎,急性目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癰癤疔 瘡,咽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 尿路感染。
[0010] 通過驗研究發現,將黃芪、艾葉、蒲公英單獨或配合使用、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 病並沒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而將黃芪、艾葉、蒲公英的煎煮液與林可黴素和氨溴索同時使 用,則能提商林可黴素和氣漠索對水紹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療效。
[0011] 本發明提供的能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第一個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由下述原料藥製備而成: 每100份原料藥中含有: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3份、黃芪8-10份、艾葉7-8份、蒲公 英5-6份,餘量為葡萄糖;所述份為重量份。
[0012] 其製備方法為:將各組分粉碎之後混合製成散劑;或者,將各組分粉碎之後添加 輔料製成各種劑型;或者,將其中的中藥組分的煎煮液與其他組分混合後,添加輔料製成各 種劑型。
[0013] 該藥物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治癒率為91. 5%,與林可黴素和氨溴索相比, 其療效得到明顯改善。但是,該藥物的治療效果仍有待提高。
[0014] 丁卡因:局部麻醉作用。能透過黏膜,主要用於黏膜麻醉。
[0015] 撲爾敏片即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白色片劑,適用於皮膚過敏症:蕁麻疹,溼疹,皮 炎,藥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蟲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於過敏性鼻炎,藥物及食物 過敏。本品適用於皮膚過敏症:蕁麻疹,溼疹,皮炎,藥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蟲咬症, 日光性皮炎,也可用於過敏性鼻炎,藥物及食物過敏。
[0016] 目前,上述兩種物質均沒有被用於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發明人意外發現 將丁卡因、撲爾敏按照特定比例加入本發明的上述藥物之後,能夠改變其療效。通過研究實 驗發現,用黃芪多糖、艾葉油、蒲公英多糖代替"由黃芪、艾葉、蒲公英製成的煎煮液"再加入 特定量丁卡因、撲爾敏後,能夠進一步提高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治療效果。
[0017] 本發明提供的能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第二個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由下述原料藥製備而成: 每100份原料藥中含有: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3份、丁卡因2-2. 5份、撲爾敏 0. 2-0. 3份、黃芪多糖5-6份、艾葉油3-4份、蒲公英多糖4-5份、葡萄糖餘量;所述份為重 量份。
[0018] 其製備方法為:將原料藥直接混合製成散劑,或將原料藥混合之後加入輔料製備 成各種劑型。
[0019] 該藥物對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治癒率為97. 6%,與方案一的技術方案相比, 其療效得到進一步改善。
[0020] 其中,所述黃芪多糖,是黃芪的乾燥根經提取、濃縮、純化而成的水溶性雜多糖;所 述艾葉油,是指艾葉中所含的揮髮油;所述蒲公英多糖,是指從蒲公英的乾燥根經提取、濃 縮、純化而成的多糖。
[0021] 黃芪多糖淡黃色,粉末細膩,具引溼性。黃芪多糖由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 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組成,可作為免疫促進劑或調節劑,同時具有抗 病毒、抗腫瘤、抗衰老、抗輻射、抗應激、抗氧化等作用。 本發明的藥物的用量:1隻成年水貂1天服用〇. lg原料藥製備成的藥物;給藥方式:拌 料餵服,l〇〇g原料藥製備成的藥物拌料200kg。
[0022] 藥效試驗 在山東蒼山富龍水貂養殖場,以蒼山黑貂作為試驗對象,進行為期兩年的藥效試驗。在 此期間,共集中爆發過3次支原體呼吸道疾病,共有246隻水貂病。將每次患病的水貂平均 分為三組,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兩組為試驗組;保證每組的水貂的體重、病情嚴重程度、症狀 表現及餵養方法一致,使每組用藥之後的藥效具有可比性。
[0023] 呼吸道疾病的症狀:精神沉鬱,鼻鏡乾燥,可視黏膜潮紅或發紺,體溫升高,呼吸急 促、咳嗽,糞便乾燥,喜飲水,不進食。
[0024] 剖檢變化:肺臟鮮紅一紅灰色,肺膨大,水腫或氣腫;多數呈小葉性或間質性肺炎 變化;病變部切面有泡沫狀液體。
[0025] 診斷:根椐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和病理解剖變化,可以作為初步診斷。 治療: 對照組,使用林可黴素和氨溴索拌料餵服(7g藥物拌料200kg),每隻貂每次餵服含 0. 025g林可黴素和0. 015g氨溴索的拌料,每天餵服2次。
[0026] 試驗組1,使用實施例1製備的藥物拌料餵服(100g藥物拌料200kg),每隻貂每次 餵服含0. 05g藥物的拌料,每天餵服2次。
[0027] 試驗組2,使用實施例2製備的藥物拌料餵服(100g藥物拌料200kg),每隻貂每次 餵服含0. 05g藥物的拌料,每天餵服2次。
[0028] 療效: 痊癒:症狀完全消失; 有效:部分症狀消失; 無效:症狀完全沒有改善,最終導致死亡。
[0029] 見效時間:最終痊癒的水貂達到"有效"療效時所用時間的平均值; 療程:最終痊癒的水貂,從服藥到痊癒所用時間的平均值。
[0030] 用藥2天後,治療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由下述原料藥製備而成: 每100份原料藥中含有: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3份、黃芪8-10份、艾葉7-8份、蒲公 英5-6份,餘量為葡萄糖;所述份為重量份。
2. -種治療水貂支原體呼吸道疾病的藥物,由下述原料藥製備而成: 每100份原料藥中含有: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3份、丁卡因2-2. 5份、撲爾敏 0. 2-0. 3份、黃芪多糖5-6份、艾葉油3-4份、蒲公英多糖4-5份、葡萄糖餘量;所述份為重 量份。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取林可黴素5份、氨溴索2. 5份、丁卡因2 份、撲爾敏〇. 3份、黃芪多糖5份、艾葉油3份、蒲公英多糖5份、葡萄糖73. 2份混合均勻, 研磨成粉狀,得散劑。
【文檔編號】A61K36/481GK104083430SQ201410361568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王貴升, 田夫林, 陳靜, 李玉傑, 孫聖福, 於青海, 孔祥華, 劉麗平 申請人:山東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