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3:55:01 2

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
背景技術:
布料由於其具有良好的吸溼性和透氣性,穿著柔軟舒適,保暖性好,已經大量的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的生活中,布料具有染色性能好,色澤鮮豔,色譜齊全,耐鹼性強,耐熱光,具有較好的伸長性和拉伸性,尺寸穩定性好,大量的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所利用。
現有的布匹收卷裝置包括有兩相對活動設置的支架、設置於兩支架上的卷布軸、套設於卷布軸上的卷布輥及帶動卷布軸轉動的電機;卷收布料時,先將布料一端固定於卷布輥上,開啟電機,進行布料卷收動作。現有的布匹收卷裝置在將布匹在收卷完成後,需要將卷收成筒狀的布料從卷布輥上取下,卸下筒狀卷布輥的工序較為繁雜,需耗費更多的人力及時間,且功能單一,影響工業化生產,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包括移動車架、左連接機構和右連接機構,所述左連接機構右側端面固設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右連接機構左側端面固設有與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對設置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外表面均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內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左連接機構內設有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的所述左連接機構內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左右兩側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腔體和所述第一通孔相連通設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體右側內壁固定設有轉動連接套,所述轉動連接套內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支撐盤,所述轉動支撐盤內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左側延伸段經過左側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後伸入所述第一腔體內,所述第一腔體內的所述轉動軸左側末端固設有頂推板,所述頂推板與所述轉動支撐盤之間的所述轉動軸外側環繞設有頂壓彈簧,所述轉動軸右側延伸段經過右側所述第二通孔後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內且所述轉動軸右側末端固設有外花鍵軸,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轉動軸上下兩側端面內設有向左側延伸設置的導向槽,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轉動軸外表面滑動配合連接齒盤,所述齒盤內側設有伸入所述導向槽內的導向塊,所述齒盤頂部設有嚙合連接有齒輪。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移動車架底部端面四周均設有移動輪,所述移動車架頂部端面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左右分別設有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左右兩側的所述調節螺紋杆上均螺紋配合連接有向上延伸設置的滑動架,左右兩側的所述滑動架分別與所述左連接機構和所述右連接機構底部端面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連接機構與所述右連接機構之間配合連接有卷布筒,所述卷布筒左右兩側邊緣處均固定設有擋板,所述卷布筒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有用以與左右兩側所述轉動件配合連接的卡合槽,左側所述卡合槽內側壁內設有內花鍵卡合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為同一中心線。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頂推板上下兩側均螺紋配合連接有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二螺紋杆,每個所述第二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頂推板左側端面外且末端設有限位塊,每個所述第二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二電機外表面嵌於所述轉動支撐盤左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齒輪左側端與第三電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電機外表面嵌於所述第二腔體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外側的所述齒盤左右兩側端面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二腔體左右兩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的轉動套筒。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腔體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轉動軸,轉動軸左側延伸段經過左側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後伸入第一腔體內,第一腔體內的轉動軸左側末端固設頂推板,頂推板與轉動支撐盤之間的轉動軸外側環繞設頂壓彈簧,轉動軸右側延伸段經過右側第二通孔後伸入第一通孔內且轉動軸右側末端固設外花鍵軸,第二腔體內的轉動軸上下兩側端面內設向左側延伸設置的導向槽,第二腔體內的轉動軸外表面滑動配合連接齒盤,齒盤內側設伸入導向槽內的導向塊,齒盤頂部設嚙合連接齒輪,從而實現轉動軸的自動伸縮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實現自動卷布以及放布工作,能滿足多種生產需要,減少了企業設備採購成本。
2.通過移動車架底部端面四周均設移動輪,移動車架頂部端面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左右分別設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左右兩側的調節螺紋杆上均螺紋配合連接向上延伸設置的滑動架,左右兩側的滑動架分別與左連接機構和右連接機構底部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移動車架底部四周移動輪,從而方便移動和搬運,通過第一電機左右分別設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從而實現左連接機構與右連接機構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連接機構與右連接機構之間的卷布筒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頂推板上下兩側均螺紋配合連接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二螺紋杆,每個第二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頂推板左側端面外且末端設限位塊,每個第二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第二電機外表面嵌於轉動支撐盤左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動軸的左右伸縮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卷布輥的自動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從而滿足企業不同生產需要,減少企業採購成本,同時,卷布筒的拆裝工序方便,減少工人拆裝時間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卷布筒與左連接機構和右連接機構配合連接時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左連接機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卷布筒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能實現卷布以及放布的紡織移動收放裝置,包括移動車架4、左連接機構5和右連接機構6,所述左連接機構5右側端面固設有第一固定件51,所述右連接機構6左側端面固設有與所述第一固定件51相對設置的第二固定件61,所述第一固定件5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61外表面均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件52,所述第一固定件51內設有第一通孔510,所述左連接機構5內設有第一腔體53,所述第一腔體53右側的所述左連接機構5內設有第二腔體54,所述第二腔體54左右兩側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腔體53和所述第一通孔510相連通設置的第二通孔55,所述第一腔體53右側內壁固定設有轉動連接套531,所述轉動連接套531內轉動配合連接有轉動支撐盤532,所述轉動支撐盤532內設有第三通孔5321,所述第二腔體54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轉動軸543,所述轉動軸543左側延伸段經過左側所述第二通孔55以及所述第三通孔5321後伸入所述第一腔體53內,所述第一腔體53內的所述轉動軸543左側末端固設有頂推板533,所述頂推板533與所述轉動支撐盤532之間的所述轉動軸543外側環繞設有頂壓彈簧534,所述轉動軸543右側延伸段經過右側所述第二通孔55後伸入所述第一通孔510內且所述轉動軸543右側末端固設有外花鍵軸5432,所述第二腔體54內的所述轉動軸543上下兩側端面內設有向左側延伸設置的導向槽5431,所述第二腔體54內的所述轉動軸543外表面滑動配合連接齒盤542,所述齒盤542內側設有伸入所述導向槽5431內的導向塊5421,所述齒盤542頂部設有嚙合連接有齒輪544。
其中,所述移動車架4底部端面四周均設有移動輪44,所述移動車架4頂部端面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導向槽43,所述第一導向槽43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有第一電機41,所述第一電機41左右分別設有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42,左右兩側的所述調節螺紋杆42上均螺紋配合連接有向上延伸設置的滑動架45,左右兩側的所述滑動架45分別與所述左連接機構5和所述右連接機構6底部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移動車架4底部四周移動輪44,從而方便移動和搬運,通過第一電機41左右分別設有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42,從而實現左連接機構5與右連接機構6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連接機構5與右連接機構6之間的卷布筒7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連接機構5與所述右連接機構6之間配合連接有卷布筒7,所述卷布筒7左右兩側邊緣處均固定設有擋板72,所述卷布筒7左右兩側端面內均設有用以與左右兩側所述轉動件52配合連接的卡合槽71,左側所述卡合槽71內側壁內設有內花鍵卡合槽710,通過卷布筒7左右兩側的卡合槽71,從而實現快速與左右兩側的轉動件52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510、第二通孔55和第三通孔5321為同一中心線。
其中,所述頂推板533上下兩側均螺紋配合連接有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二螺紋杆535,每個所述第二螺紋杆535左側延伸末端伸入所述頂推板533左側端面外且末端設有限位塊536,每個所述第二螺紋杆535右側延伸末端與第二電機537配合連接,所述第二電機537外表面嵌於所述轉動支撐盤532左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動軸543的左右伸縮工作。
其中,所述齒輪544左側端與第三電機545配合連接,所述第三電機545外表面嵌於所述第二腔體54左側內壁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543外側的所述齒盤542左右兩側端面分別設有與所述第二腔體54左右兩側內壁轉動配合連接的轉動套筒541,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卷布工作。
初始狀態時,左右兩側的滑動架45分別位於最大程度遠離第一電機41一側的第一導向槽43內,此時,使左右兩側的滑動架45上的左連接機構5最大程度遠離右連接機構6,同時,頂推板533左側端與限位塊536右側端相抵壓,此時,轉動軸543為最大程度伸入第一腔體53內,同時,轉動軸543右側末端的外花鍵軸5432完全位於第一通孔510內,此時,齒盤542內側的導向塊5421位於導向槽5431內的最右側位置。
當需要卷布工作時,首先將空的卷布筒7移動到左連接機構5與右連接機構6之間,同時,使卷布筒7左右兩側的卡合槽71與左連接機構5上的轉動件52以及右連接機構6上的轉動件52處於相對位置,然後通過第一電機41帶動調節螺紋杆42轉動,由左右兩側的調節螺紋杆42分別帶動左右兩側的滑動架45逐漸沿第一導向槽43相對移動,直至卷布筒7左側的卡合槽71與左連接機構5上的轉動件52完全配合連接,同時,卷布筒7右側的卡合槽71與右連接機構6上的轉動件52完全配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電機41停止轉動,然後,通過移動輪44將移動車架4移動到布匹輸出位置處,接著,通過第二電機537控制第二螺紋杆535轉動,由第二螺紋杆535帶動頂推板533逐漸克服頂壓彈簧534的頂壓力向右側移動,此時,由頂推板533帶動轉動軸543逐漸向右側移動,同時,轉動軸543右側末端的外花鍵軸5432逐漸伸入內花鍵卡合槽710內,同時,齒盤542內側的導向塊5421相對於轉動軸543嚮導向槽5431左側延伸方向滑動,直至轉動軸543右側末端的外花鍵軸5432完全伸入內花鍵卡合槽710內時,此時,控制第二電機537停止轉動,然後將需要收卷的布匹與卷布筒7固定連接,此時,通過第三電機545帶動齒輪544轉動,由齒輪544帶動齒盤542轉動,由齒盤542帶動轉動軸543轉動,進而由轉動軸543帶動卷布筒7實現收卷轉動,同時,轉動軸543的轉動帶動頂推板533轉動,由頂推板533帶動第二螺紋杆535右側端的轉動支撐盤532轉動,從而實現轉動軸543的自動伸縮以及轉動工作;
當需要放布工作時,首先將帶有布匹的卷布筒7移動到左連接機構5與右連接機構6之間,同時,使卷布筒7左右兩側的卡合槽71與左連接機構5上的轉動件52以及右連接機構6上的轉動件52處於相對位置,然後通過第一電機41帶動調節螺紋杆42轉動,由左右兩側的調節螺紋杆42分別帶動左右兩側的滑動架45逐漸沿第一導向槽43相對移動,直至卷布筒7左側的卡合槽71與左連接機構5上的轉動件52完全配合連接,同時,卷布筒7右側的卡合槽71與右連接機構6上的轉動件52完全配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電機41停止轉動,然後,通過移動輪44將移動車架4移動到布匹加工位置處,然後通過拉動卷布筒7上的布匹,使卷布筒7帶動左右兩側的轉動件52分別沿左連接機構5右側端面的第一固定件51以及右連接機構6左側端面的第二固定件61周向轉動,即可實現靈活放布工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二腔體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轉動軸,轉動軸左側延伸段經過左側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後伸入第一腔體內,第一腔體內的轉動軸左側末端固設頂推板,頂推板與轉動支撐盤之間的轉動軸外側環繞設頂壓彈簧,轉動軸右側延伸段經過右側第二通孔後伸入第一通孔內且轉動軸右側末端固設外花鍵軸,第二腔體內的轉動軸上下兩側端面內設向左側延伸設置的導向槽,第二腔體內的轉動軸外表面滑動配合連接齒盤,齒盤內側設伸入導向槽內的導向塊,齒盤頂部設嚙合連接齒輪,從而實現轉動軸的自動伸縮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實現自動卷布以及放布工作,能滿足多種生產需要,減少了企業設備採購成本。
2.通過移動車架底部端面四周均設移動輪,移動車架頂部端面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槽內部中間位置固定設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左右分別設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左右兩側的調節螺紋杆上均螺紋配合連接向上延伸設置的滑動架,左右兩側的滑動架分別與左連接機構和右連接機構底部端面固定連接,通過移動車架底部四周移動輪,從而方便移動和搬運,通過第一電機左右分別設螺紋反方向設置的調節螺紋杆,從而實現左連接機構與右連接機構的相對移動以及向背移動的自動控制,方便左連接機構與右連接機構之間的卷布筒的拆裝,提高工作效率。
3.通過頂推板上下兩側均螺紋配合連接向左右兩側延伸設置的第二螺紋杆,每個第二螺紋杆左側延伸末端伸入頂推板左側端面外且末端設限位塊,每個第二螺紋杆右側延伸末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第二電機外表面嵌於轉動支撐盤左側端面內且固定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轉動軸的左右伸縮工作。
4.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卷布輥的自動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從而滿足企業不同生產需要,減少企業採購成本,同時,卷布筒的拆裝工序方便,減少工人拆裝時間以及提高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