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7:12:16 2
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所述管線支撐裝置包括:具有頂面和底面的頂蓋、所述頂面的形狀與待支撐的管線的形狀相匹配;所述頂蓋的底面連接有內支柱;所述內支柱呈圓柱型,其外表面設置有螺紋段,所述內支柱上設置有徑向的通孔,其外部套設有外支柱;所述外支柱呈中空柱體,其上端套設有調節件,其下端設置有底座,其表面上沿著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槽;穿設在所述通孔與所述槽內的限位件;套設在所述內支柱螺紋段的調節件,轉動所述調節件,所述內支柱能夠相對所述外支柱軸向移動。本實用新型所述可調節高度的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通過調節能夠保證管線支撐裝置與工藝管線之間保持接觸。
【專利說明】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安全設施,特別涉及一種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
【背景技術】
[0002]在油田注汽鍋爐天然氣供給管線上,通常需要每隔一定的距離設置固定管託,以支撐管道。
[0003]請參閱圖1,目前生產現場常用的固定管託,主要包括:U型管卡1、支撐架3,所述支撐架3包括自上而下焊接連接的託板31、支柱32、底座33。使用時,將所述支撐架3放置在管道A的下部,然後將所述U型管卡I扣合在管道A外圍,並固定在所述支撐架3上。
[0004]然而在生產現場,特別是戶外,經常會出現因地基下沉、供氣壓力變化導致管線振動、氣溫變化導致管線異常伸縮等情況,使工藝管線與固定管託之間經常出現分離現象。由於固定管託的高度是一定的,因此當出現工藝管線與固定管託分離時,不能及時調整固定管託的高度,不能起到支撐作用。
[0005]為此研宄一種可隨時調節高度的管線支撐裝置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管線支撐裝置及其配套工具,通過調節能夠保證管線支撐裝置與工藝管線之間保持接觸。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採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8]一種管線支撐裝置,包括:具有頂面和底面的頂蓋、所述頂面的形狀與待支撐的管線的形狀相匹配;所述頂蓋的底面連接有內支柱;所述內支柱呈圓柱型,其外表面設置有螺紋段,所述內支柱上設置有徑向的通孔,其外部套設有外支柱;所述外支柱呈中空柱體,其上端套設有調節件,其下端設置有底座,其表面上沿著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槽;穿設在所述通孔與所述槽內的限位件;套設在所述內支柱螺紋段的調節件,轉動所述調節件,所述內支柱能夠相對所述外支柱軸向移動。
[0009]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頂蓋的頂面上還設置有緩衝部,所述緩衝部的形狀與待支撐的管線的形狀相匹配。
[0010]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件呈圓環型,其中部設置有用於和所述內支柱的螺紋段相匹配的螺紋孔,在所述調節件的下端設置有卡合部,在所述外支柱的外壁上設置有鎖定機構,所述卡合部和所述鎖定機構配合構成棘輪結構。
[0011]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件下端面與所述螺紋孔之間設置有一過渡臺階,所述過渡臺階與所述外支柱配合,扣合在所述外支柱的上端面上。
[0012]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鎖定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支柱的外壁上的鎖殼、以及設置在所述鎖殼內的鎖舌和彈性部,所述鎖殼具有一開口端、容納腔及底端,所述彈性部一端與所述鎖殼的底端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鎖舌的下端接觸;所述鎖舌具有與所述調節件的卡合部相匹配的頭部,其能夠伸出所述鎖殼的開口端。
[0013]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主體和位於所述限位主體一端的擋帽,所述限位主體的橫截面尺寸小於所述槽的尺寸,所述擋帽的外形尺寸大於所述槽的尺寸,所述限位主體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支柱的外壁。
[0014]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主體伸出所述外支柱的部分上設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置銷釘。
[0015]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呈圓形,其中心與所述外支柱的中心重合。
[0016]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件的周向設置有用於和調節所述調節件的配套工具相匹配的盲孔。
[0017]一種管線支撐裝置的配套工具,所述配套工具包括一與所述調節件外圍配合的套合部、以及由所述套合部向外延伸的操作部,在所述套合部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和所述調節件的盲孔向相匹配的凸起。
[0018]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支撐座相對於現有的固定管託而言,在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的高度,先將所述內支柱與外支柱之間合理設置形成初步的高度,然後,使用配套工具,使其凸起與所述調節件的盲孔相配合,轉動所述配套工具,帶動所述調節件相對所述內支柱轉動,使得所述內支柱相對所述外支柱軸向移動,當所述頂蓋上的緩衝部與待支撐的管線緊密貼合即可。當使用一段時間後,若由於地基下沉、供氣壓力變化導致管線振動、氣溫變化導致管線異常伸縮等情況,使工藝管線與所述管線支撐座之間出現分離,則可以通過使用所述配套工具,轉動所述調節件即可完成調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支撐座不僅其伸縮高度可按生產現場隨地點調定,而且可重複使用,不受活動鍋爐搬迀後工藝流程改變而報廢。在所述頂I上設置有緩衝部,不但具有吸振效果,而且能夠保證其與管線、頂蓋之間的結合力達到較佳值。另外本實用新型在外支柱42的外壁上還設置了鎖定機構,能夠防止所述調節件退扣,即可確保調整後的高度固定不變。再次本實用新型所述管線支撐座選用優良的防腐漆料進行兩遍以上防腐處理,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固定管託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的剖視圖;
[0021]圖3-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頂蓋的半剖示意圖;
[0022]圖3-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頂蓋的俯視圖;
[0023]圖4-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內支柱的主視圖;
[0024]圖4-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內支柱A-A剖視圖;
[0025]圖5-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外支柱的主視圖;
[0026]圖5-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外支柱B-B剖視圖;
[0027]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7-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調節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7-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調節件C-C剖視圖;
[0030]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鎖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9-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配套工具的主視圖;
[0032]圖9-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管線支撐座配套工具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003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節高度的管線支撐裝置,通過調節能夠保證管線支撐裝置與工藝管線之間保持接觸。
[0035]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管線支撐裝置,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頂蓋21、內支柱22、調節件5、限位件7、外支柱42、底座41。
[0036]請參閱圖3-A和圖3-B,分別為所述頂蓋21的半#1]不意圖和俯視圖。所述頂蓋21具有相對的頂面210和底面211,所述頂面210具有一定的弧度,用於和待支撐管線A表面相匹配。所述底面211向內可設置有連接部212,所述連接部212用於和所述內支柱22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連接的方式可為螺紋連接、焊接等。例如為螺紋連接時,所述連接部212可為由底面211向內設置在具有內螺紋的卡槽,用於和所述內支柱22配合。
[0037]請參閱圖2,在所述頂蓋21的頂面210上還可以設置有緩衝部20。所述緩衝部20設置在所述頂蓋21和管線A之間,用於減少管線A中的振動緩衝。所述緩衝部20可為具有一定厚度的絕緣橡膠。所述緩衝部20的形狀與所述頂面210、管線A的形狀相匹配。當所述頂面210為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圓球形時,所述緩衝部20與所述頂面接觸的下表面也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圓球形;其與管線接觸的上表面與管線A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緩衝部20的厚度可為5毫米左右,其不僅能夠減少管線A中的振動緩衝,而且由於其具有一定的伸縮性,能夠保證其與管線A、頂蓋21之間的結合力達到較佳值。
[0038]請參閱圖4-A和圖4-B,分別為所述內支柱22的主視圖和A-A剖視圖。所述內支柱22呈圓柱型,其上端與所述頂蓋21固定連接,其外表面設置有螺紋段211,用於與調節件50配合,起到調節整個管線支撐座高度的作用。在所述內支柱22的下端設置有徑向的通孔210,所述通孔210用於和所述限位件7配合,一方面用於將所述內支柱22固定在所述外支柱42上,另一方面用於防止所述內支柱22軸向轉動。
[0039]請參閱圖5-A和圖5-B,分別為所述外支柱42的主視圖和B-B剖視圖。所述外支柱42呈中空柱體,其套設在所述內支柱22的外圍,其上端套設有所述調節件50,其下端與所述底座41固定連接。在所述外支柱42的表面上沿著軸向設置有槽420。所述槽420通過所述限位機構和所述通孔210配合,一方面用於將所述內支柱22固定在所述外支柱42上,另一方面用於防止所述內支柱22軸向轉動。
[0040]請參閱圖6,所述限位件7包括限位主體73和位於所述限位主體73 —端的擋帽72。所述限位主體73可為圓形或方向或其他形狀的柱體,其最大的橫截面尺寸小於所述槽420的尺寸,保證能穿設在所述槽420內。所述擋帽72的外形尺寸大於所述槽420的尺寸,所述限位主體73穿設在所述外支柱42的槽420以及內支柱22的通孔210內時,所述擋帽72能夠被所述槽420限位。所述限位主體7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支柱42的外壁,在所述限位主體73伸出所述外支柱42的部分可設置有限位孔710。所述限位孔710內設置有銷釘71。
[0041]所述銷釘71設置在所述限位孔710內,用於輔助固定所述限位件73,防止其受力時,從所述槽420內鬆脫,進而能夠防止所述內支柱22從外支柱42上沿著槽420滑落。
[0042]所述底座41設置在所述外支柱42的下端,用於有效附著地面。所述底座41與所述外支柱42連接的方式可為焊接、螺紋連接等。所述底座41以所述外支柱42也可一體成型。所述底座41可為厚度10毫米左右的圓形鋼板,其直徑可為300毫米左右。所述底座41的中心與所述外支柱42的中心重合,有利於保證整個管線支撐裝置的平衡性。
[0043]請參閱圖7-A和圖7-B,分別為所述調節件5的結構示意圖和C-C剖視圖,所述調節件5可呈圓環型,其中部設置有螺紋孔51,所述螺紋孔51與所述內支柱22的螺紋段211相匹配。在所述調節件5的下端面與所述螺紋孔51之間設置有一過渡臺階54,所述過渡臺階54與所述外支柱42配合,扣合在所述外支柱42的上端面上。在所述調節件5的下端設置有卡合部53。在所述外支柱42的外壁上設置有鎖定機構6,所述卡合部53用於和所述鎖定機構6配合,構成棘輪結構以防止所述調節件5退扣以確保調整後的高度固定不變。所述卡合部53可呈鋸齒形,並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分布。通過旋轉所述調節件5,能夠調節所述內支柱22的升降,從而達到改變整個管線支撐座高度的目的。
[0044]請參閱圖8,所述鎖定機構6包括:鎖舌61、鎖殼62、彈性部63。所述鎖殼62固定在所述外支柱42的外壁上,其具有一開口端620、容納腔621及底端622,所述彈性部63可為具有彈性能夠伸縮的彈簧,其一端與所述鎖殼62的底端622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鎖舌61的下端接觸。所述鎖舌61具有與所述調節件5的卡合部53相匹配的頭部610,所述頭部610的外形尺寸小於所述鎖殼62開口端620的開口尺寸,能夠伸出所述鎖殼62的開口端620。其下部整體的外形尺寸大於所述鎖殼62的開口端620的開口尺寸,因而整體能夠被卡在所述鎖殼62內。使用時,當轉動所述調節件5時,所述鎖舌61被向下擠壓,所述調節件5與所述內支柱22發生相對轉動,軸向相對移動。當停止轉動後,所述鎖舌61重新卡入所述調節件5的卡合部53,以防止所述調節件5退扣。
[0045]在所述調節件5的周向還可設置有盲孔52,所述盲孔52的個數可以為多個,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布置。所述盲孔52用於和調節所述調節件5的配套工具配合。
[0046]所述配套工具8請參閱圖9-A和圖9-B,可呈勾頭扳手結構。由於所述調節件5外徑較大,且在轉動過程中需要保護其下部的呈棘輪機構的卡合部53結構不被損壞,利用常規管鉗等工具不合適且較笨重,因此需要專門設計所述配套工具8。
[0047]所述配套工具8可由工具鋼鍛造製成,包括一與所述調節件5外圍配合的套合部80、以及由所述套合部80向外延伸的操作部82,在所述套合部80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和所述調節件5的盲孔52配合的凸起81。使用時,將所述凸起81卡入所述盲孔52內,轉動操作部82,即可帶動所述調節件5相對所述內支柱22發生轉動,進而達到改變整個管線支撐座高度的目的。
[004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支撐座在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的高度,先將所述內支柱22與外支柱42之間合理設置形成初步的高度,然後,使用配套工具8,使其凸起80與所述調節件5的盲孔相配合,轉動所述配套工具8,帶動所述調節件5相對所述內支柱22轉動,使得所述內支柱22相對所述外支柱42軸向移動,當所述頂蓋21上的緩衝部20與待支撐的管線A緊密貼合即可。當使用一段時間後,若由於地基下沉、供氣壓力變化導致管線振動、氣溫變化導致管線異常伸縮等情況,使工藝管線A與所述管線支撐座之間出現分離,則可以通過使用所述配套工具8,轉動所述調節件5即可完成調節。
[004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線支撐座不僅其伸縮高度可按生產現場隨地點調定,而且可重複使用,不受活動鍋爐搬迀後工藝流程改變而報廢。在所述頂蓋21上設置有緩衝部20,不但具有吸振效果,而且能夠保證其與管線A、頂蓋21之間的結合力達到較佳值。另外本實用新型在外支柱42的外壁上還設置了鎖定機構6,能夠防止所述調節件5退扣,即可確保調整後的高度固定不變。再次本實用新型所述管線支撐座選用優良的防腐漆料進行兩遍以上防腐處理,延長了使用壽命。
[005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例,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內容只是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而採用的實施方式,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具有頂面和底面的頂蓋、所述頂面的形狀與待支撐的管線的形狀相匹配;所述頂蓋的底面連接有內支柱; 所述內支柱呈圓柱型,其外表面設置有螺紋段,所述內支柱上設置有徑向的通孔,其外部套設有外支柱; 所述外支柱呈中空柱體,其上端套設有調節件,其下端設置有底座,其表面上沿著軸向設置有與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槽; 穿設在所述通孔與所述槽內的限位件; 套設在所述內支柱螺紋段的調節件,轉動所述調節件,所述內支柱能夠相對所述外支柱軸向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頂蓋的頂面上還設置有緩衝部,所述緩衝部的形狀與待支撐的管線的形狀相匹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件呈圓環型,其中部設置有用於和所述內支柱的螺紋段相匹配的螺紋孔,在所述調節件的下端設置有卡合部,在所述外支柱的外壁上設置有鎖定機構,所述卡合部和所述鎖定機構配合構成棘輪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件下端面與所述螺紋孔之間設置有一過渡臺階,所述過渡臺階與所述外支柱配合,扣合在所述外支柱的上端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鎖定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外支柱的外壁上的鎖殼、以及設置在所述鎖殼內的鎖舌和彈性部,所述鎖殼具有一開口端、容納腔及底端,所述彈性部一端與所述鎖殼的底端接觸,另一端與所述鎖舌的下端接觸;所述鎖舌具有與所述調節件的卡合部相匹配的頭部,其能夠伸出所述鎖殼的開口端。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主體和位於所述限位主體一端的擋帽,所述限位主體的橫截面尺寸小於所述槽的尺寸,所述擋帽的外形尺寸大於所述槽的尺寸,所述限位主體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支柱的外壁。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主體伸出所述外支柱的部分上設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設置銷釘。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呈圓形,其中心與所述外支柱的中心重合。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件的周向設置有用於和調節所述調節件的配套工具相匹配的盲孔。
10.一種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線支撐裝置的配套工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配套工具包括一與所述調節件外圍配合的套合部、以及由所述套合部向外延伸的操作部,在所述套合部的一端設置有用於和所述調節件的盲孔向相匹配的凸起。
【文檔編號】F16L3/20GK204254052SQ201420678698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明者】呂洪超, 黃玉晶, 楊振東, 吳海勝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