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3:52:01 1
專利名稱: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迴轉式小車變幅塔機,特別是涉及一種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
技術背景現有的小車變幅塔機,在國內絕大多數為上迴轉式,它具有頂升加節能力,可以架得高,但主要機構和操作室均在高空,操作人員和檢修人員都必須上高空作業上,帶來諸多不便,而且換一個零件非常費事,頂升力較大,必須有專用的頂升機構,增加了成本;而在國外,中、小型塔機裡,下迴轉快裝整體拖運式塔機佔有較大份量。但快裝式塔機要專用的安裝機構,成本較高,而且整體拖運塔機的安裝就位,必須要有較大的汽車吊協助才能實現,故安裝成本也高,而在一些中、小城鎮租用汽車吊並不方便。正因為如此,下迴轉快裝式塔機,不太適合於中國國情,該技術雖然傳入國內很久了,就是因為成本高而推廣並不廣泛。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加節自裝,結構緊湊、簡單適用、維修方便、重量輕、成本低的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下迴轉式小車變幅塔機頂部裝有頂架,水平撐杆、豎直撐杆和起重臂的一端分別與頂架鉸接;水平撐杆和豎直撐杆的另一端由連接拉杆連接,起重臂拉杆連接豎直撐杆的頂端和起重臂的吊點;平衡拉杆的上端與水平撐杆的頂端連接,下端通過力矩限制器與平衡臂連接;在塔身標準節上裝有一個加節自裝裝置。
加節自裝裝置的結構是這樣的與塔身標準節外圍相應的套架體上至少裝有8個與塔身標準節相應的滾輪;扒杆通過裝在套架體上部的卡具和裝在套架體下部的扒杆座裝在套架體上,扒杆和扒杆座是中空管,在扒杆座下端裝有下導輪,在扒杆上端裝有橫梁,在橫梁上裝有2個上導輪,在扒杆上裝有一個套耳,扒杆的有效高度大於一個塔身標準節;套架下部裝有兩塊卡板。
所述的力矩限制器的結構是這樣的架體一側的兩個端部分別與彎頭槓桿鉸接,彎頭槓桿的兩個彎頭通過彈簧與架體的橫梁連接,彎頭槓桿的另兩個彎頭與平衡拉杆連接;在架體上裝有兩個分別與彎頭槓桿對應的限位開關,限位開關與電控櫃電連接;起板滑輪組裝在架體的橫梁上;架體另一側與平衡臂尾部連接。
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把扒杆加節自裝裝置用於下迴轉小車變幅塔機,既可以增加塔身高度,又可以用自身機構完成安裝和起扳,有效地解決了下迴轉塔機不能自裝的問題。真正做到整機結構緊湊、維修保養方便、受力合理、重量輕、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整機構造如下在基礎上固定底架1,其上裝有迴轉支承2,再上面是迴轉支座3,迴轉支座3的正上方是塔身標準節5,後上方裝有迴轉機構4,再後面用銷軸連接平衡臂7,平衡臂7上裝有平衡重6、起升機構9和電控櫃10;平衡臂7尾部裝有力矩限制器8及平衡拉杆12;在塔身標準節5的外面,有加節自裝裝置13,塔身頂部是頂架14,其上通過銷軸裝有水平撐杆15、豎直撐杆17、張力限制器16和起重臂21;連接拉杆18將水平撐杆15和豎直撐杆17的另一端連起來,起重臂拉杆19又將起重臂21的吊點和豎直撐杆17頂端連接;起重臂21上裝有變幅機構20和變幅小車22。起升鋼絲繩11從起升機構9出發,繞過張力限制器16和導繩滑輪,再繞過變幅小車22上的滑輪,套住吊鉤23的動滑輪,最後系在起重臂的末端。開動起升機構9,起升繩11伸或縮,可帶動吊鉤23上、下運動;開動迴轉機構4,可起動迴轉支座3及以上的所有零部件,都繞迴轉中心線左右迴轉;開動變幅機構20,可帶動變幅小車22沿起重臂21前後走,三個方向的運動,可滿足吊鉤23的全空間工作範圍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自裝,主要依靠加節自裝裝置13來實現。見圖2和圖3,與塔身標準節5外圍相應的套架體131上至少裝有8個與塔身標準節5相應的滾輪132;扒杆133通過裝在套架體131上部的卡具134和裝在套架體131下部的扒杆座137裝在套架體131上,扒杆133和扒杆座137是中空管,在扒杆座137下端裝有下導輪135,在扒杆133上端裝有橫梁1312,在橫梁1312上裝有2個上導輪136、1310,在扒杆133上裝有一個套耳1311,扒杆133的有效高度大於一個塔身標準節5。在塔機安裝時,加節自裝裝置13的動力是起升鋼絲繩11,它從扒杆133和扒杆座137的管內穿過,繞過下導輪135和上導輪136、13 10,起升鋼絲繩11的末端通過繩卡139連接小吊鉤138,用它來提升塔身標準節5等構件,使步步加高。每加一個塔身標準節5後,扒杆自己也要爬升一個標準節的高度。圖4表示加節自裝裝置13的爬升過程將小吊鉤138鉤在扒杆133的套耳1311上,使起升鋼絲繩11從下導輪135繞上來,再繞過掛在塔身頂部的輔助滑輪24,開動卷揚機9,就可帶動加節自裝裝置13提升,兩塊卡塊1313、1314可以把套架131卡在新的高度上。
本實用新型另一特徵,是有如圖5和圖6所示的運動可變的頂架系統,在塔機頂部裝有頂架14,水平撐杆15、豎直撐杆17和起重臂21的一端分別與頂架14鉸接;水平撐杆15和豎直撐杆17的另一端由連接拉杆18連接,起重臂拉杆19連接豎直撐杆17的頂端和起重臂21的吊點;平衡拉杆12的上端與水平撐杆15的頂端連接,下端通過力矩限制器8與平衡臂7連接。這樣一個頂架系統,所有構件都是鉸接,只傳遞拉、壓力,不傳遞彎矩,使作用在塔身頂部的力矩為0,也正是靠這種運動可變系統,才能實現用起升機構9起扳起重臂21。如圖8,先用加節自裝裝置13完成所有部件的吊裝,包括把起重臂21的根部吊起來,與頂架14鉸接,頂架系統按圖示關係裝好,將扒杆133降到頂架14之下;然後把起升鋼絲繩11從扒杆133內抽出,如圖示繞到起扳滑輪組85上。開動起升機構9,收緊鋼絲繩11,平衡拉杆12受拉力,帶動水平撐杆15、豎直撐杆17逆時針方向旋轉,再通過吊臂拉杆19拉起吊重臂21繞根部鉸點逆時針旋轉,直到超過水平位置後,向上翹,此時將力矩限制器8架體81的下端與平衡臂7末端連接起來,然後鬆開鋼絲繩11,平衡拉杆12正常受力,起板工作就完成了。最後將起升鋼絲繩11繞過頂部張力限制器16、導向滑輪和吊鉤滑輪,按正常使用狀態裝好繩卡,整個安裝工作完成。
本實用新型又一重要特徵,是在平衡拉杆12的下端裝有一個特別設計的力矩限制器8。見圖7,架體81一側的兩個端部分別與彎頭槓桿82、821鉸接,彎頭槓桿82、821的兩個彎頭通過彈簧83、831與架體81的橫梁連接,彎頭槓桿82、821的另兩個彎頭與平衡拉杆12連接;在架體81上裝有兩個分別與彎頭槓桿82、821對應的限位開關84、841,限位開關84、841與電控櫃10電連接;起板滑輪組85裝在架體81的橫梁上;架體81另一側與平衡臂7尾部連接。平衡拉杆12的拉力作用在架體81和彎頭槓桿82、821上,使彈簧83、831受壓縮,拉力越大,壓縮量也越大,當拉力大到限制值時,槓桿臂碰動限位開關84、841,從而發出報警和切斷電源。限制住平衡拉杆的拉力,實際就限制了起重力矩。
權利要求1.一種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包括塔身標準節(5)、平衡重(6)、平衡臂(7)、起升機構(9)、起升繩(11)、平衡拉杆(12)、張力限制器(16)、起重臂(21),電控櫃(10),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塔機頂部裝有頂架(14),水平撐杆(15)、豎直撐杆(17)和起重臂(21)的一端分別與頂架(14)鉸接;水平撐杆(15)和豎直撐杆(17)的另一端由連接拉杆(18)連接,起重臂拉杆(19)連接豎直撐杆(17)的頂端和起重臂(21)的吊點;平衡拉杆(12)的上端與水平撐杆(15)的頂端連接,下端通過力矩限制器(8)與平衡臂(7)連接;在塔身標準節(5)上裝有一個加節自裝裝置(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其特徵是所述的加節自裝裝置(13)的結構是這樣的與塔身標準節(5)外圍相應的套架體(131)上至少裝有8個與塔身標準節(5)相應的滾輪(132);扒杆(133)通過裝在套架體(131)上部的卡具(134)和裝在套架體(131)下部的扒杆座(137)裝在套架體(131)上,扒杆(133)和扒杆座(137)是中空管,在扒杆座(137)下端裝有下導輪(135),在扒杆(133)上端裝有橫梁(1312),在橫梁(1312)上裝有2個上導輪(136、1310),在扒杆(133)上裝有一個套耳(1311),扒杆(133)的有效高度大於一個塔身標準節(5),套架(131)下部裝有兩塊卡板(1313、13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其特徵是所述的力矩限制器(8)的結構是這樣的架體(81)一側的兩個端部分別與彎頭槓桿(82、821)鉸接,彎頭槓桿(82、821)的兩個彎頭通過彈簧(83、831)與架體(81)的橫梁連接,彎頭槓桿(82、821)的另兩個彎頭與平衡拉杆(12)連接;在架體(81)上裝有兩個分別與彎頭槓桿(82、821)對應的限位開關(84、841),限位開關(84、841)與電控櫃(10)電連接;起板滑輪組(85)裝在架體(81)的橫梁上;架體(81)另一側與平衡臂(7)尾部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迴轉自裝式小車變幅塔機,在塔機頂部裝有頂架,水平撐杆、豎直撐杆和起重臂的一端分別與頂架鉸接;水平撐杆和豎直撐杆的另一端由連接拉杆連接,起重臂拉杆連接豎直撐杆的頂端和起重臂的吊點;平衡拉杆的上端與水平撐杆的頂端連接,下端通過力矩限制器與平衡臂連接;在塔身標準節上裝有一個加節自裝裝置。真正做到整機結構緊湊、維修保養方便、受力合理、重量輕、成本低。該裝置整機結構緊湊、維修保養方便、受力合理、重量輕、成本低。
文檔編號B66C23/00GK2488892SQ0124927
公開日2002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12日
發明者孫在魯, 黃信芝 申請人:孫在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