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模製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1:07:06 3
專利名稱:一種雙模製粒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質顆粒製備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可調式雙模具制粒機。
背景技術:
利用生物質製備顆粒燃料的過程中,必然要使用制粒機。目前常用的之力設備為環模製粒機,環模製粒機的製備效率較高,但是結構複雜,尤其是模具的製備和更換非常繁瑣,同時,壓輪機構比較繁瑣,容易損壞,單一的環模製粒機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對制粒設備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模製粒機,提供一種新型的制粒機,主體結構為兩個對碾的模具,結構比較簡化,同樣可以滿足製備顆粒的需要,採用雙模具工藝,通過設計使間隙可調,更進一步的滿足使用的需要。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模製粒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動力系統和機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為圓環狀模具,且在兩模具的外表面設有凹凸配合的制粒部,兩模具以豎直方式並列設置,且在兩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的徑向分別設有貫穿模具的顆粒擠出孔,並在兩模具顆粒擠出孔的模具內側設有刀具,用於打斷並製備合適長度的顆粒;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動力系統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轉,在咬合點處瞬時向下,且在兩模具上側安裝一個料倉,用於向制粒部供給物料。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一主軸上,第一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一電機連接,由第一電機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轉;同時,第二模具固定在第二主軸上,第二主軸可轉動的安裝在一滑塊上,所述滑塊可滑動的安裝在機架上,所述第二主軸順次通過萬向聯軸器和減速器後與第二電機連接,由第二電機控制第二模具的轉動;一液壓機構推動滑塊的移動,實現調節兩模具間隙的目的。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一主軸上,第一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一電機連接,由第一電機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轉;同時,所述第二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二主軸上,第二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二電機連接,由第二電機控制第二模具的旋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對於傳統的環模製粒機具有如下優點I、沒有環模和壓輪,減少了模具損傷,本實用新型僅有兩個模具,結構更牢靠,經久耐用,節省了更換壓輪的時間和費用。2、由於兩個模具彼此靠外表面接觸和擠壓,可以壓制高水分的物料。3、壓縮物料過程為開放式,散熱充分,溫度低,使得生產線配備上,前工序省去烘乾設備,後工序省去冷卻設備,大大減少了設備投入。4、功耗低,節能環保。由於兩模具之間的間隙可調節大小,所以本雙模具制粒機更適合適合壓制難粘合、成型難的物料,如稻殼、葵花籽殼、花生殼等各種瓜果殼;樹枝、樹幹、樹皮等各種木材下腳料;以及各種農作物秸杆;橡膠、水泥、灰渣等各種化工原料。可廣泛應用於生物質燃料廠、發電廠、木材加工廠、肥料廠、化工廠等。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為圖I中的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中1第一模具,11第一主軸,12減速器,13第一電機,2第二模具,21第二主軸,22滑塊,23液壓油缸,24萬向聯軸器,12』減速器,25第二電機,3料倉,4刀具,5機架,18顆粒擠出孔,19凹槽,29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 圖4所示,—種雙模製粒機,包括第一模具I、第二模具2、動力系統和機架。首先說機架5,機架是由鋼型材焊接而成的焊接式框架,其形狀根據其他部件的安裝需要進行設計,基本形狀包括前後兩部分,其中後部用於安裝動力系統,前部用於安裝模具,形成類似T字形的整機。上述的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皆為圓環狀模具,並在兩模具的外側安裝防護罩,第一模具I通過螺栓固定在機架的第一主軸11前端,第一主軸11通過軸承安裝在機架前部,兩模具以豎直方式並列設置,如圖所示,第一主軸11的後端與減速器12的輸出軸連接,減速器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與第一電機13連接,也就是說,由第一電機13控制第一模具I的旋轉,形成一個完整的動力傳動系統。本實施例中使用了輸出軸和輸入軸相垂直的減速器,這是基於尺寸的需要,並非對於減速器的限制。同時,第二模具2固定在第二主軸21的前端面上,第二主軸21通過軸承可轉動的安裝在一滑塊22上,該滑塊22通過直線導軌可滑動的安裝在機架I上,滑動面位於側面上,也就是說滑塊22可在機架上進行左右滑動,且滑塊22與機架之間安裝一個液壓油缸23或者液壓推桿之類的動力部件,推動滑塊的運動。第二主軸21後端通過萬向聯軸器24與減速器12』的輸出軸連接,減速器12』的輸入軸通過普通聯軸器與第二電機25連接,由第二電機控制第二模具的轉動。由於減速器輸出軸和第二主軸之間設有一個萬向聯軸器,第二模具在左右方向上進行左右滑動的過程中,萬向聯軸器可以實現自動調整,液壓油缸23推動滑塊的移動,萬向聯軸器實現微調,實現調節兩模具間隙的目的。上述構成了動力傳動的部分。下面詳細闡述制粒部分的結構在兩模具上側安裝一個料倉3。在第一模具I的外表面設置環形的凹槽19,在第二模具的外表面設置環形的凸起29,上述的凹槽19和凸起29恰好相互的咬合在一起,凹槽和凸起組成的空間即為制粒部,第一模具順時針旋轉,第二模具逆時針旋轉,且在咬合點的瞬時速度向下,形成楔形的擠壓空間。在兩模具的凹凸配合部位分別設有顆粒擠出孔18,物料充滿制粒部空間,該空間為上大下小的楔形,在模具旋轉的過程中,物料逐漸的被壓實,並自兩側的顆粒擠出孔18內排出,由於在兩模具的顆粒擠出孔的內側設有刀具4,刀具可 以及時的將棒狀的擠出物打斷,形成合適長度的顆粒。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根據待制粒物料的性質,調整兩模具之間的間隙(即調整滑塊的位置),然後將物料放入料倉,物料落到兩個模具中間的楔形擠壓空間的制粒部,兩個模具相對旋轉,相互擠壓並使物料穿過顆粒擠出孔,在兩個模具內側分別裝有打斷刀具,可通過調節刀具的位置,調節成型物料的長度,形成顆粒燃料,然手顆粒燃料從出料口排出收集即可。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雙模製粒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動力系統和機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為圓環狀模具,且在兩模具的外表面設有凹凸配合的制粒部,兩模具以豎直方式並列設置,且在兩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分別設有貫穿模具的顆粒擠出孔,並在顆粒擠出孔的模具內側設有刀具,用於打斷並製備合適長度的顆粒;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動力系統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轉,且在兩模具上側安裝一個料倉,用於向制粒部供給物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模製粒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一主軸上,第一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一電機連接,由第一電機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轉;同時,第二模具固定在第二主軸上,第二主軸可轉動的安裝在一滑塊上,所述滑塊可滑動的安裝在機架上,所述第二主軸順次通過萬向聯軸器和減速器後與第二電機連接,由第二電機控制第二模具的轉動;一液壓機構推動滑塊的移動,實現調節兩模具間隙的目的。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模製粒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一主軸上,第一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一電機連接,由第一電機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轉;同時,所述第二模具固定在機架的第二主軸上,第二主軸通過減速器與第二電機連接,由第二電機控制第二模具的旋轉。
專利摘要一種雙模製粒機,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動力系統和機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為圓環狀模具,兩模具以豎直方式並列設置,且在兩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的徑向分別設有貫穿模具的顆粒擠出孔,並在兩模具顆粒擠出孔的模具內側設有刀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動力系統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轉,在咬合點處瞬時向下,且在兩模具上側安裝一個料倉,用於向制粒部供給物料。本實用新型由於兩模具之間的間隙可調節大小,所以本雙模具制粒機更適合適合壓制難粘合、成型難的物料,如稻殼、葵花籽殼、花生殼等各種瓜果殼;樹枝、樹幹、樹皮等各種木材下腳料;以及各種農作物秸稈;橡膠、水泥、灰渣等各種化工原料。
文檔編號B01J2/22GK202725130SQ2012203618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郭成軍 申請人:章丘市宇龍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