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練習口述作文(女兒看的小說有性描寫)
2023-06-06 19:08:09 1
近日,一位媽媽在網上求助:
當孩子好奇地問:「媽媽我從哪裡來啊?」「爸爸媽媽為什麼會睡在一起?」父母尷尬了,有的甚至會回答:「你是垃圾堆裡撿來的!」以此敷衍了事。
許多家長認為他們小時候也沒有性教育,還不是一樣長大了嗎?現在孩子怎麼問題那麼多!
其實在孩子的心裡,生殖器與眼耳口鼻一樣,家長的遮遮掩掩,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好奇心。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會通過各種大人不知道的途徑來獲取知識,潛在的危險係數反而更高。
01 性教育缺失的影響
早在2017年,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耗時9年編寫了一套《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共11本,循序漸進地介紹了男女的身體構造、性別差異、社會角色等等,並針對社會上存在的「校園暴力」、「社會與性」的問題,有專門的研究和介紹。當時環球時報曾評價:「中國孩子終於有了一本令人驕傲的性教育教材。」
出版後,很多家長認為「很黃很汙」,沒眼看。最終在輿論的發酵下,該套教材被迫淡出大眾視野。
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而美國則為100萬人。同時,中國每1000個未成年少女中就有八個人懷孕,且墮胎率為91%。這些數字背後不僅僅一條條無辜生命的逝去,更是一次次重大的人生打擊。
以防止性侵為例,根據《2020年兒童性侵害案件統計及兒童性侵害預防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媒體公開報導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332起,受害人數845人。其中最小年齡1歲。
遭遇性侵人數中女童佔九成,案例中發生在城市的案件高於農村地區,超過七成為熟人作案。
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國人口眾多,有這樣的數據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為曾透露,在性侵犯案件中,隱形比例達到1:7。這意味著,在一起對兒童的性虐待案件曝光後,可能有7起未知案件。
父母不要認為學校會給孩子教授生理知識,就不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了。父母應該教會孩子了解自我、保護自己。讓他們將來在面對複雜的社會時,能夠掌握準確必要的信息,健康快樂的成長。
02 如何開展性教育
首先,家長需要糾正一種思想——性不是骯髒的,而是自然的。
尊重與愛才是性的真諦。
(1)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開展性教育
這裡為大家提供一份兒童性教育時刻表。家長可以循序漸進,為成長中的孩子進行對應的教育。
(2)性教育繪本、視頻、動畫
讀繪本是最常見的性教育輔助手段。有些含蓄內斂的家長可能不好意思開口,但是通過繪本,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也非常好。
隨著網絡發達,部分動畫、視頻的內容也十分新穎有趣,值得家長借鑑。
(3)性教育宜早不宜遲
獲得準確、正確的性知識,是每個孩子的權利。孩子越早獲得性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就會更強。
比如在十歲左右教會孩子如何挑選衛生巾、內衣。介紹避孕知識,讓孩子明白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有效阻隔疾病,保護自身健康等。
通過提前學習性知識,孩子長大後可以有效避免意外妊娠、疾病、性侵等。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也有長遠的好處,如了解青春痘、發育過程,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自我接納,減少焦慮。
(4)準確介紹性器官名稱
由於中國家長很難自然說出性器官的名稱,常給性器官起小名,容易造成孩子的認知錯誤。當性知識能與其他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達給孩子時,他們就會了解到生殖器官和其他身體器官一樣重要,一定要保護好。
當孩子連一個器官名稱都不能自然說出口的時候,又怎能相信,他會明白什麼地方不應該受到侵犯嗎?
03 家長的性教育觀念需要轉變
讓家長跟孩子談性,無疑對我國的許多家長是一大挑戰。面對天真的孩子,父母認為難以啟齒。由於傳統道德觀念的影響,導致如今的家長談性色變,好像談到性就是罪惡、羞恥的。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長大自然而然就懂了。前文提到的性侵與未成年人墮胎的數據,希望可以讓廣大家長警醒。
孩子不可能一直受到父母的保護,在遠離家長視線的地方,假如孩子遇到危險時,他卻一無所知,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平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要摸你的隱私部位,一定不能答應。不管發生什麼,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我們永遠愛你。」
孩子的好奇提問,家長不要當作尷尬的話題,更不要逃避。家長扭扭捏捏,夫妻兩互相推諉誰來回答,這樣的教育態度是不可取的。
在多數學校沒有進行性教育的情況下,如果家庭性教育繼續缺失,兒童的性教育需求與發展就會被忽視。學校、父母都沒有提供正確的性知識給孩子時,孩子會通過網絡、媒體或者身邊的同齡人獲取信息。
但是,家長必須注意,網絡中的大量性信息是不準確的,容易給孩子帶來誤導。因此,父母在平時就要積累相關知識,不要等到孩子提問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也可以持開放態度,與孩子一起尋求答案。
家長需要明白,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絕不是毫無用處的。這是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認識,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與生命的過程,也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責任。
參考資料:1、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對《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討論的回應2、知乎.胡佳威.兒童性教育時刻表3、「女童保護」.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