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
2023-06-07 04:37:11
專利名稱: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
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冷卻循環水傳送系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
背景技術:
冷卻循環水系統作為一套重要的配套系統,應用於包括鋼鐵、石化、熱電等國民經濟生產各個領域,當前基本上處於粗放式運作,其能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目前,循環水系統運作缺乏一種直觀、便捷、操作簡便的方法,不能及時判斷水泵運行效率、不能及時準確進行水泵工況調整等,均會導致出現當前能源浪費嚴重的現象。
現有技術中,已經有幾種方式實現如何進行系統配套的水泵重新選型,但其仍存在以下方面的弊端
1、單純的將現有流量糾正到額定流量,若現有流量大於額定流量,但系統存在嚴重水力失衡現象,存在多個換熱瓶頸,修正到額定流量往往會使換熱瓶頸暴露出來,影響系統正常使用;
2、單純提高水泵運行效率,供水能力達到當前供水能力,此方法雖然不對當前冷卻效果產生影響,但該技術節電效果仍然有更大的空間挖掘,不屬於最先進的節能技術;
3、只是簡單通過維修、清洗、更換等方式解決因設備本身導致的閥門阻力損失、局部回流損失、管路堵塞引起損失等,但處理起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屬於最先進的節能技術;
4、單純根據整體供回水溫度判斷就進行流量調整(理論上系統產能一定情況下, 超流量運行會導致溫差偏小),這只能在水力平衡優秀的系統中才能夠達到節能的目的,但系統若存在水力分布不平衡、或由於換熱器結垢嚴重導致熱量帶不出來,則會導致減少流量往往會暴露出來水力條件或換熱條件不好的區域使用效果變差的現象,影響生產正常進行;
5、對設備進行更換後,只是單純進行設備更換,存在著泵站運行模式上優化潛力沒有實現,節能不徹底的現象。
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 實現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降耗。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綜合考量當前水泵運行的效率、管路附件(閥門、過濾器、高處虹吸管等)的異常、系統水力平衡以及所需要的供水流量,開啟泵站設備臺數及模式,使系統能耗最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lO 採集與循環水系統有關的設備配置參數及測試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
S20 根據測試數據分析當前供水能力是否合理,並對系統中局部阻力異常、水力失衡、換熱器換熱效果不好、設備無效流量、供水泵匹配不合理部分進行優化改造;S30 通過步驟S20優化改造後,初步確定供水泵站複數個運行模式;S40 通過對步驟S30中確定的複數個運行模式進行比較,選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進一步地,所述設備配置參數包括設備的生產廠家、型號規格、額定參數,以及管道布置、換熱器位置信息參數;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壓力、溫度、流量、以及運行功率。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30包括根據當前供回水溫度計算出溫差,判斷當前實際需要供水的流量,通過泵站不同泵組合性能疊加圖,初步確定複數種運行模式。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40包括在步驟S30中確定的每種運行模式下,計算出單臺泵運行的流量、揚程,再通過單臺單泵性能曲線圖,根據水泵功率計算公式計算出每臺泵運行功率及總功率,通過對幾種模式下的總功率進行比較,選擇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本發明綜合考量當前水泵運行的效率、管路附件(閥門、過濾器、高處虹吸管等) 異常、系統水力平衡以及所需要的供水流量,開啟泵站設備臺數及模式,使系統能耗最低。 根據系統生產實際情況,利用預先編制好的程序或計算過程及結果,能夠在特定工況下,通過表格或人機界面提供正確、經濟的操作模式,使一般設備管理人員均能簡便操作就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系統的流程圖示。圖2為本發明的泵站不同運行模式性能疊加流量-揚程0H1)圖。圖3為本發明的單臺水泵運行曲線圖。圖4為本發明的水泵特性曲線與管路性能曲線關係圖。其中,圖2中,al為1臺小泵運行曲線,a2為2臺小泵並聯運行曲線,a3為1臺大泵2 臺小泵並聯運行曲線,a4為1臺大泵運行曲線,a5為2臺大泵並聯運行曲線,a6為系統要求流量線,a7為系統要求揚程線。圖3中,bl為流量-揚程Ο -Η)曲線,1^2為流量-效率(Q-η)曲線,b3為流量-功率^-P)曲線,b4為流量-汽蝕^-NPSHr)曲線;圖4中,Cl為管路特性曲線,c2為水泵性能曲線,c3為為水泵運行工況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請參照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lO 採集與循環水系統有關的設備配置參數及測試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採集當前與循環水系統有關的所有設備配置參數,包括設備的生產廠家、型號規格、額定參數等,以及管道布置、換熱器位置等信息參數。測試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壓力、溫度、流量、以及運行功率。獲取當前系統使用效果,設計及實際產能等信息,為系統優化節能提供分析依據。如圖1所示,循環水系統包括有溫度計1、壓力表2、調節閥3、流量計4、換熱設備6、冷水池、循環水泵5、輸送管網、用水換熱器、冷卻塔、以及各取壓力溫度信號,其中冷水池冷水由循環水泵通過輸送管網配送至各用水換熱器進行換熱,換熱後熱水經管網回至冷卻塔散熱冷卻,如此循環往復。
S20 根據測試數據分析當前供水能力是否合理,並對系統中局部阻力異常、水力失衡、換熱器換熱效果不好、設備無效流量、供水泵匹配不合理部分進行優化改造;
循環水系統的作用為將生產過程中散發出來熱量通過水介質進行熱交換,帶到涼水塔進行散熱冷卻,其中熱量根據生產負荷變化而變化,一般系統設計有特定的指導溫差, 如石油化工行業設計溫差為10°c,發熱量M、溫差Δ T、流量Q之間有如下關係
M = kX ATXQ
則當發熱量一定時,溫差與流量成反比,若溫差偏小,則供水能力有調整的空間的可能。
S30 通過步驟S20優化改造後,初步確定複數個運行模式
系統根據當前供回水溫度計算出溫差,判斷當前實際需要供水流量,通過該泵站不同泵組合性能疊加圖,初步確定複數種運行模式。如圖2所示,其示出了泵站不同運行模式的性能疊加圖。
S40 通過對步驟S30中確定的複數個運行模式進行比較,選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
在步驟S30中確定的每種運行模式下,計算出該種模式下單臺泵的運行流量、揚程,再通過單臺單泵的性能曲線圖,如圖3所示,根據水泵功率計算公式計算出每臺泵運行的功率及總功率,通過對幾種模式下的總功率比較,選擇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並在人機街面上直觀顯示,並提示每臺泵出口壓力控制數據。
其中,水泵功率計算公式P = (0.00272 XQX Η) + (η電機X η水泵),Q表示流量,單位t/h ;H表示揚程,單位m ;而η表示效率。
本發明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系統實際情況進行系統優化及調整。根據調查情況, 判斷系統是否存在水力失衡、換熱器性能欠佳等現象,若存在以上現象,則先進行調整或者更換設備。
其中,系統的優化調整主要包括有優化系統水力平衡、解決系統管道不良問題, 提高管路系統的運行效率、調整系統,計算正常管路阻力特性曲線、統計生產負荷變化,確定合理供水流量指標、選擇不同負荷下高效節能水泵、以及按照泵站經濟運行原則,在特定供水流量前提下,確定水泵運行模式。
水力不平衡是指當前供水流量達不到由各種因素下導致換熱效果不好的現象,包括由於裝置很高供水壓力不足導致流量無法正常通過、由於換熱器結垢需要增加流量但沒有達到一定的量、由於各支路阻力係數差異導致流量分配不均等。目前很多系統存在著實際供水流量大於設計要求流量,運行供回水溫差也比較小,達不到設計標準溫差,但系統流量減小又會引起系統局部換熱效果不好,影響生產。該現象並不是當前供水能力不夠,而絕大部分是因為由於水力平衡導致系統存在換熱瓶頸。因此解決系統水力不平衡現象是系統優化節能技改的關鍵一步,也是系統能否做到節電潛力最大關鍵一步。(1)解決裝置很高導致水力不平衡的問題針對某個換熱裝置比較高的系統,當前水系統管理者往往通過提升整體供水壓頭來滿足局部流量要求很小的高區的換熱器供水要求,而絕大部分換熱器又存在這供水能力過剩現象,大幅提高泵站供水能耗,因水泵能耗與流量、壓頭一次方成正比(Pg = 0. 00272XQg ·,對於高區換熱器,不採用提升整體壓頭方式(整體流量很大), 而是通過採用局部加壓方式(Pif= 0. 00272XQif · Hif/ η J1),泵站整體供水能耗下降值遠大於增壓泵能耗增加值,達到整體經濟運行目的,若原系統供水總流量10000t/h,一般裝置需要供水揚程30m,高區供水需要供水揚程45m,高區換熱器需水量150t/h,則需要增壓 15m情況下,不採用局部增壓泵站需要消耗總電量為1600kW,通過增壓後泵站需要消耗總電量為1067kW,增壓泵需要消耗功率8kW,總耗電量減少1600-(1067+8) = 525kW,能耗下降 32.8%。(見圖1橢圓形部分)(2)解決換熱器換熱性能低下導致水力不平衡的問題根據換熱量計算公式Q = AK(Tr-At)(其中Q為換熱量,A為換熱面積,K為導熱係數,Tr為熱介質平均溫度,At為冷介質平均溫度),當換熱器結垢嚴重,換熱性能(導熱係數K)降低時,當前一般是通過加大整體供水量達到At減小,從而使換熱量達到一定要求,但整體能耗增加很大。因此在換熱器不更換及換熱面積不變情況下,要使換熱量加大, 必須減小冷介質平均溫度At,通過降低該支路供水溫度可以達到要求。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採用一種無須制冷機即可達到降低供水溫度,且安裝方便,不必要使系統停產、且不額外增加水系統等投資,利用半導體製冷技術,因半導體製冷片的單個製冷元件對的功率很小, 本發明實施例中採用半導體製冷片組合的電堆,用同類型的電堆串、並聯的方法組合成很大製冷量的製冷系統,理論上半導體製冷片的溫差範圍,從正溫90°C到負溫度130°C都可以實現。利用半導體製冷,將電堆以包裹形式安裝在管道外壁,達到給供水管路降溫目的。 若系統正常要求供水流量10000t/h,由於局部換熱效果不好導致需要增加系統整體流量, 增加10%為11000t/h,由於系統阻力正比於流量的平方,則阻力增加約1. 21倍,能耗增加約33%,採用該方式後,將流量修正到要求值10000t/h,則能耗有降低33%的可能,具體參見圖1所示。另外,解決水力平衡問題還包括有調節各支路阻力係數達到調節各支路流量分配目的等。一套系統對各支路供回水總管壓力差相同,即為供水總管與回水總管壓力差,由 Δ P = SQ2 (其中Δ P為供回水壓力差,S為支管阻力係數,Q為供水流量),在管路系統水力失衡不是很嚴重情況下,通過閥門調節改變該支路阻力係數,從而達到改變流量分配的目的。管道不良問題包括閥門損壞不能達到全開位置、過濾器堵塞、真空度控制不合理導致水汽化形成汽堵等,此種現象往往會導致管路局部阻力上升,根據水泵功率公式, P-Q-H,局部阻力每上升10% (如20米揚程局部阻力有2米,則能量讓費10% ),能耗讓費 10%。判斷管路阻力是否異常,採用實際壓力降與標準壓力降比較,標準壓力降通過查閱設備廠家資料(如開利離心機組19XR8787505EPS冷卻水系統在額定流量1067t/h情況下,查閱標準壓力降為10. 42米),利用超聲波測試實際流量Q3m,利用高精度壓力表測試進
7出口等高度壓力差δρμ,經換算與標準值進行比較,若實際壓力差大於標準壓力差,則阻力異常。
ΔΡ標準=ΔΡ額定χ ( 0 ) 2仏則
當ΔΡ·明顯大於時,則阻力異常,對阻力異常的設備,採取更換、維修方法解決。
對於系統沒有測壓點,可以採用帶壓開孔器現場開孔測壓,該帶壓開孔器具有開孔方便,能夠在任何防暴、非防暴區域均能使用的特點。
通過解決上述水力平衡及管路不良問題後,泵站以外系統處於優秀狀態運行,通過調節水泵出口閥門,並將串聯於管道上分散的壓力損失集中到水泵出口處,使系統能夠在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降低供水量及壓力,待系統穩定後,測定調整後管路特性曲線,管路特性曲線即對應流量下,管路系統所需要阻力關係。管路系統特性關係式
H總=H淨髙+SQ2
為系統需要經濟總揚程(通過壓力表測量壓力值後換算),H淨高為水池至冷卻塔出水高度差(通過捲尺測量),S為系統整體阻力係數,Q為系統總流量(通過超聲波流量計測量)。
其中H總換算方式如下
H總=(P總管-Ps進口)X102+(h總管_hs進口)+ Ah
P表示壓強,單位MPa ;h總管表示總管壓力表相對基準面高度,單位m ;hs進口表示泵進口壓力表相對基準面高度,單位m ; Δ h表示泵進出口動能損失,單位m,一般取1. 5m。
由測試及換算值H,pHj^^Q計算出整體阻力係數S,繪製管路特性曲線圖,如圖4 所示。
統計生產負荷變化,確定合理供水流量指標。生產負荷往往根據市場行情不同而改變,不同生產負荷其系統熱負荷也不一樣,需水流量也不一樣,選擇典型的高負荷、低負荷兩種模式,確定兩種模式下需水量Qsfe^ Qteiiffi,通過計算公式H^+SQ2或查閱管路特性曲線,得出不同負荷下需要的水泵揚程。根據核算特定負荷下,確定的流量Q值,及計算出所需的水泵揚程,選擇在該工況點下效率最高的高效節能泵,此時水泵所消耗功率P 為
P=0·00272 x Qxffη水泵χ η電機
ρ表示功率,單位kW ;Q表示流量,單位t/h ;H表示揚程,單位m ; η表示效率。
最後,按照泵站經濟運行原則,在特定供水流量前提下,確定水泵運行模式。其中, 針對泵站有多臺設備,為了達到某一需求流量,可以有多種運行模式組合,每種組合都會有一個消耗功率值,通過以下方式確定在某一需求流量下使能耗最低
(1)在同一坐標系(橫坐標為流量,縱坐標為揚程)中,按照水泵性能曲線將各單臺水泵流量——揚程性能曲線在坐標中畫出,如圖2所示。
(2)將泵站各種水泵之間性能曲線進行組合疊加,疊加模式的數量有Cnp(n為泵臺數;P為運行臺數,P = 1、2.......η),水泵並聯繫統疊加方法為,流量——揚程曲線所對應縱坐標不變,橫坐標相加,得出疊加後組合運行性能曲線,如圖2所示。
(3)將正常管路特性曲線繪製在同一坐標系統中,得出管路特性曲線與多種運行模式疊加曲線交點,可選擇的運行模式為水泵疊加性能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交點流量值> 要求值,揚程值>該流量下管道特性曲線對應揚程值,如圖2所示。
(4)確定可以達到要求的組合運行模式後,以要求流量點為起點,繪製一條垂直於橫坐標(流量坐標)直線,與各疊加曲線形成交點,此交點對應的縱坐標揚程值也對應於單臺水泵運行的揚程值,即此時流量為組合運行下的運行總流量,揚程為組合運行下的運行總揚程,因並聯關係,也即單臺水泵運行揚程,如圖2所示。
(5)將每種組合模式下所對應的水泵運行揚程對應到單臺泵性能曲線中,計算單臺泵的運行流量⑴)、效率(Π)、功率(P),計算出該種模式下各臺水泵的運行功率之和(Σ P),取Σ P最小數值的運行模式,並將單臺水泵揚程調整到組合性能曲線對應的揚程工況下運行,如圖3所示。
(6)以表格或人機界面形式反映各負荷下水泵的運行模式,顯示內容包括傳感器的顯示溫差、需要的流量範圍、泵組的運行模式(位號)、水泵出口的控制壓力等。另外, 需要流量要核算考慮系統流量分配最低要求,並不是當前負荷只有滿負荷10%,流量就是額定流量10%的概念。按照表格或人機界面形式反映的運行方式,運行管理人員可以直觀的根據操作提示進行操作。
以下以一套生產能力為5萬T/年苯酐和15萬T/年DOP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循環水系統舉例進行說明。其配置3臺上海連成泵業SL0W250-470(1081t/h,M. 5m, 84%,1480r/min,220kff);系統設計供水能力2500t/h,設計標準供水溫度32°C、回水溫度 42°C、溫差10°C ;裝置供水最高^m ;設計運行模式2臺O用1備)。當前運行概況為運行2臺循環水泵,出口壓力0. 36MPa,表高1. 5m,水泵進口水池水位1. 55m,冷卻塔布水高度 8. 5m ;通過對出口閥門人為調節,供水總管壓力為0. 32MPa,根據安裝電度表統計平均功率 234. 4kW,供回水溫差5. 1°C,當前處於非滿負載運行,供水壓力維持0. 32MPa是為了保證最高供水點供水壓力要求,另外,布置在2層平臺上的2臺結片機(每臺額定要求流量35t/h) 由於水力平衡有問題導致水量再下降冷卻效果不好,其他換熱設備正常使用。
其中,首先核定當前水泵運行工況。通過水泵出口壓力及進口水位計算水泵總揚程H總=(0. 36X 102+1. 5)-1. 55+1. 5 = 38. 17m ;通過上海連成水泵廠家的該款泵標準性能曲線查閱對應流量1430t/h ;通過電度表統計平均功率及水泵功率計算公式,計算水泵運行效率
η 泵=0.00272xQxH = 0.00272χ 1430χ38.17 =70.4%戶⑶電機^2344x09^
分析當前管路特性曲線,當前管道中水流量合計2X 1430 = 2860t/h ;水泵淨揚程即冷卻塔布水高度至水池液面高度Hjf= 8. 5-1. 55 = 6. 95m ;計算正常管路下總體阻力係數,水泵出口壓力0. 36MPa對應於H總為38. 17m,由於人為調節水泵出口閥門,閥門阻力為 (0. 36-0. 32) X 102 = 4. 08m,按照系統系統優化後打開出口閥門,保留正常蝶閥及止回閥阻力1. 5m,當系統中有^60t/h流量時,有效揚程H. 為當前總揚程減去可以減少的閥門損失,即有效揚程=38. 17-4. 08+1. 5 = 35. 59m,其中有效揚程包括兩部分,即系統阻力、淨揚程,則系統阻力=Hws-!^=35. 59-6. 95 = 28. 64m由阻力計算公式h = SXQ2,則觀.64 = SX28602,計算出管路阻力係數為 3. 5 X IO"6則管路特性曲線函數公式為H總=H淨+S X Q2= 6. 95+3. 5X 10 6XQ2對系統進行優化,當前由於結片機水力平衡條件不好,導致需要將供水能力提升至^60t/h,同時又會導致其他換熱設備供水流量浪費,溫差與設計標準溫差相比偏小。因此該系統優化方法主要有a、全開水泵出口蝶閥,使管路系統阻力係數最優;b、將供水總流量按照系統最高負荷設計的最大供水流量2500t/h進行設計,並根據管路特性曲線函數公式計算2500t/h流量下的供水揚程,並進行管路合理調整;C、根據管路特性調整後的供水流量、需要揚程,制定該工況下運行效率最高的高效節能泵;d、供水流量下降後,採用對結片機局部加壓方式解決水力平衡問題,改善結片機換熱效果。具體計算過程如下A、系統整體流量修正至2500t/h,按照技改前管路特性,對系統阻力值進行計算
h 後=h 前 χ「η λ2 G後
= 28-64 Xr2500V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SlO 採集與循環水系統有關的設備配置參數及測試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S20 根據測試數據分析當前供水能力是否合理,並對系統中不合理地方進行優化改造;S30 通過步驟S20優化改造後,初步確定供水泵站複數個運行模式;S40 通過對步驟S30中確定的複數個運行模式進行比較,選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設備配置參數包括設備的生產廠家、型號規格、額定參數,以及管道布置、換熱器位置信息參數;所述實際運行參數數據包括壓力、溫度、流量、以及運行功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S20包括 調整系統水力平衡,整改系統過濾器、閥門、堵塞導致的局部阻力異常,整改系統設備無效流量,調整系統人為操作導致的阻力,更換與系統管路特性相匹配的高效節能泵組,統計不同負荷下需要的供水指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S30包括 根據當前供回水溫度計算出溫差,判斷當前實際需要的供水量,通過泵站不同泵組合性能疊加圖,初步確定複數種運行模式。
5.如權利要求2-4中任何一項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S40包括在步驟S30中確定的每種運行模式下,計算出單臺泵運行的流量、揚程,再通過單臺單泵性能曲線圖,根據水泵功率計算公式計算出每臺泵運行的功率及總功率,通過對幾種模式下總功率比較,選擇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根據不同負荷下供水指標,選擇不同負荷下高效節能水泵運行模式。
7.如權利要求6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針對換熱裝置比較高的系統,通過採用局部加壓方式來滿足局部流量要求很小的高區的換熱器供水要求。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採用半導體製冷片組合的電堆,用同類型的電堆串、並聯的方法組合成製冷系統。
9.如權利要求8所述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以下方式確定在某一需求流量下使能耗最低的運行模式組合在一橫坐標為流量,縱坐標為揚程的同一坐標系中,按照水泵性能曲線將各單臺水泵流量——揚程性能曲線在坐標中畫出;將泵站各種水泵之間的性能曲線進行組合疊加,疊加模式數量有Cnp,其中η為泵臺數,P為運行臺數,P = 1、2.......η ;流量——揚程曲線所對應縱坐標不變,橫坐標相加,得出疊加後的組合運行性能曲線;將正常管路特性曲線繪製在同一坐標系統中,得出管路特性曲線與多種運行模式疊加曲線交點,可選擇的運行模式為水泵疊加性能曲線與管路特性曲線交點流量值>要求值, 揚程值>該流量下管道特性曲線對應揚程值;確定可以達到要求的組合運行模式後,以要求流量點為起點,繪製一條垂直於橫坐標的直線,與各疊加曲線形成交點,此交點對應的縱坐標揚程值也對應於單臺水泵運行的揚程值;將每種組合模式下所對應的水泵運行揚程對應到單臺泵性能曲線中,計算單臺泵運行的流量、效率、功率,計算出該種模式下各臺水泵運行的功率之和(Σ P),取Σ P最小數值的運行模式,並將單臺水泵揚程調整到組合性能曲線對應的揚程工況下運行。
全文摘要
一種冷卻循環水系統的節能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0採集與循環水系統有關的設備配置參數及測試設備的實際運行參數;S20根據測試數據分析當前供水能力是否合理,並對系統中局部阻力異常、水力失衡、換熱器換熱效果不好、設備無效流量、供水泵匹配不合理部分進行優化改造;S30通過步驟S20優化改造後,初步確定供水泵站複數個運行模式;S40通過對步驟S30中確定的複數個運行模式進行比較,選出能耗最低的搭配模式。本發明根據系統生產實際情況,通過系統優化後,再利用預先編制好的程序或計算過程及結果,能夠在特定工況下,通過表格或人機界面提供正確、經濟的操作模式,使一般設備管理人員均能簡便操作就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並提高設備使用安全性。
文檔編號F17D1/14GK102518946SQ2012100057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萬文杰, 呂偉, 林永輝, 陶冬生 申請人:浙江科維節能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