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2023-06-04 00:17:06
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包括主藥和藥引,主藥由海帶根、白附子、白前、川貝母、前胡、天南星、款冬花、紫菀、冬瓜子、白菜根和海蛤殼粉製成,藥引由枇杷葉、海藻、豬膽粉、桑皮、竹葉和銀杏葉組成。本發明通過選用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的多種中藥材進行配伍,並通過選用恰當的藥引從而對藥效進行調理增效,從而大大提高了藥物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效果且不復發,而且選用的藥材比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簡易,普遍適用於各種人群。經臨床實驗證明,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癒效果達到93%以上,而且不產生副作用和藥物依賴症,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到疾病治療領域用到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哮喘病」多是指支氣管哮喘,它是一種常見病,表現為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是一種慢性病。其病因是由外界的或人體內存在的某些過敏原(非過敏因素也可引起)引起的支氣管的高度敏感性的疾病。由於支氣管對刺激物(過敏原)的過度敏感反應,導致支氣管發生廣泛的可逆性的痙攣、狹窄。臨床表現為發作性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經治療或自行好轉。嚴重的病人可延續數日至數周或在一日內發作數次,病人十分痛苦。哮喘持續時間長了人體出現缺氧的各種症狀,如心肌缺氧、大腦缺氧導致心絞痛、心力衰竭、肺性腦病等嚴重後果。長期反覆發作常並發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肺心病。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配方以及服用方法,該中草藥配方所用的各中草藥組分都是常規的中草藥,價格低廉,而且熬煎和服用方法都比較簡單,經臨床驗證,具有很好的止咳平喘功能,無副作用、不復發,而且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
[0004]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包括主藥和藥引,其中,每帖主藥由7-9g的海帶根、3-5g的白附子、6-8g的白前、IO-1lg的川貝母、8-9g的前胡、6-7g的天南星、3-5g的款冬花、4-5g的紫菀、6_7g的冬瓜子、12_13g的白菜根和5-6g的海蛤殼粉製成,每帖藥引由6-8g的枇杷葉、ll_13g的海藻、7-9g的豬膽粉、4-5g的桑皮、12-13g的竹葉和6-7g的銀杏葉組成。
[0005]優選的,所述主藥中還含有2_3g的旋覆花、3_4g的杏仁、3_5g的半夏和l_3g的竹苑,藥引中還含有6-7g的松子、4-6g的甘草和2-3g的五味子。
[0006]上述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藥引的製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熬煮lOmin,冷卻後過濾得到藥物殘渣和藥液,藥物殘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主藥的熬煎
將主藥放入到熬煎容器內,並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min,然後再向其中加入步驟I)中過濾出來的藥物殘渣,並補入適量水後,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湯藥;
3)將步驟I)製備的藥引和步驟2)製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三份,每早中晚三次飯後Ih後各服用一份,服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後再服用湯藥。[0007]本發明所用的藥材中,海帶根:是人們平時吃的海帶的接近根部3到6釐米的一段,在中醫中有入藥價值,主要功效為清熱化痰、止咳、平肝;
白附子:性辛、溫,歸肺、胃經,具有溫肺化痰、散結止痛的功效;
白前:性辛、苦,微溫,歸肺經,有降氣消痰止咳之功效;
川貝母:苦、甘,微寒,歸肺、心經;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於虛勞咳嗽,肺熱燥咳,尤宜於內傷久咳,燥咳,熱痰之證;
前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肺、脾、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降氣化痰的功效,主治外感風熱、肺熱痰鬱、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噯逆食少、胸膈滿悶,用於風熱咳嗽痰多,痰熱喘滿,咯痰黃稠;
天南星: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燥溼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
款冬花:性辛、甘,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消痰下氣之功效,用於潤肺下氣、止咳平
喘;
紫菀:性溫,味苦、辛,潤肺下氣、化痰止咳,主治咳嗽、肺虛勞嗽、肺痿肺癰、咳吐膿血、小便不利,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勞嗽咳血;
冬瓜子:甘,微寒,入脾、小腸經,潤肺,化痰,消癰,利水,治痰熱咳嗽,肺癰,腸癰,淋病,水腫,腳氣,痔瘡,鼻面酒鈹;
白菜根:味甘、微苦、性平;具有清熱利溼的功效,主治熱淋;
海蛤殼粉:將海蛤殼洗淨、曬乾,碾成碎塊,然後置於無煙火上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至極細成粉末狀即得海蛤殼粉,其性鹹、平,具有清熱,利水,化痰,軟堅的功效,主治治熱痰喘嗽;
枇杷葉:苦,微寒,主治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吐,噦逆;
海藻:味成,性寒,無毒,揀去雜質,用水略漂,稍晾,切段,曬乾即得:入肺、脾、腎、肝胃經,具有軟堅、消痰、利水、退腫之功效。用於治療甲狀腺腫大,項下淋巴結結核,散結氣癰腫,腹內積塊、脹痛、腹中空鳴;
豬膽粉:鮮豬膽烘乾粉碎得到;主要成分為膽汁酸類、膽色素、粘蛋白、脂類及無機物
等;
桑皮:味甘、微苦、歸肺、脾經,主治肺熱喘咳,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尤善瀉肺火而平喘咳,治肺熱咳喘,痰稠而黃;
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葉,是中醫一味傳統的清熱解毒藥,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的功效,可治熱病煩渴,小兒驚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等;
銀杏葉:斂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於肺虛咳喘;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抗凝固;旋覆花:味苦、辛、鹹,微溫,歸肺、胃、大腸經;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於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滿,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
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半夏:辛,溫,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溼,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溼痰;
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松子:性 平,味甘,具有補腎益氣、養血潤腸的功效;
甘草:性甘,平,入脾、胃、肺經;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之功效;
五味子: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之功效;治肺虛喘咳,口乾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
[0008]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選用具有止咳、平喘功效的多種中藥材進行配伍,並通過選用恰當的藥引從而對藥效進行調理增效,從而大大提高了藥物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效果且不復發,而且選用的藥材比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簡易,普遍適用於各種人群。經臨床實驗證明,對支氣管哮喘的治癒效果達到93%以上,而且不產生副作用和藥物依賴症,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本發明所用到的中草藥組分均可以從各中草藥店獲得。
[0010]實施例1
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包括主藥和藥引,其中,每帖主藥由7g的海帶根、3g的白附子、6g的白前、IOg的川貝母、8g的前胡、6g的天南星、3g的款冬花、4g的紫斃、6g的冬瓜子、12g的白菜根和5g的海蛤殼粉製成,每帖藥引由6g的枇杷葉、Ilg的海藻、7g的豬膽粉、4g的桑皮、12g的竹葉和6g的銀杏葉組成。
[0011]上述止咳平喘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藥引的製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熬煮lOmin,冷卻後過濾得到藥物殘渣和藥液,藥物殘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主藥的熬煎
將主藥放入到熬煎容器內,並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min,然後再向其中加入步驟I)中過濾出來的藥物殘渣,並補入適量水後,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湯藥;
3)將步驟I)製備的藥引和步驟2)製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三份,每早中晚三次飯後Ih後各服用一份,服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後再服用湯藥。
[0012]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2g的旋覆花、3g的杏仁、3g的半夏和Ig的竹苑,藥引中加入6g的松子、4g的甘草和2g的五味子。
[0013]實施例2
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包括主藥和藥引,其中,每帖主藥由9g的海帶根、5g的白附子、8g的白前、Ilg的川貝母、9g的前胡、7g的天南星、5g的款冬花、5g的紫斃、7g的冬瓜子、13g的白菜根和6g的海蛤殼粉製成,每帖藥引由8g的枇杷葉、13g的海藻、9g的豬膽粉、5g的桑皮、13g的竹葉和7g的銀杏葉組成。
[0014]上述止咳平喘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藥引的製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 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熬煮lOmin,冷卻後過濾得到藥物殘渣和藥液,藥物殘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主藥的熬煎將主藥放入到熬煎容器內,並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min,然後再向其中加入步驟I)中過濾出來的藥物殘渣,並補入適量水後,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湯藥;
3)將步驟I)製備的藥引和步驟2)製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三份,每早中晚三次飯後Ih後各服用一份,服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後再服用湯藥。
[0015]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3g的旋覆花、4g的杏仁、5g的半夏和3g的竹苑,藥引中加入7g的松子、6g的甘草和3g的五味子。
[0016]實施例3
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包括主藥和藥引,其中,每帖主藥由8g的海帶根、4g的白附子、7g的白前、10.5g的川貝母、8.5g的前胡、6.5g的天南星、4g的款冬花、4.5g的紫菀、6.5g的冬瓜子、12.5g的白菜根和5.5g的海蛤殼粉製成,每帖藥引由7g的枇杷葉、12g的海藻、8g的豬膽粉、4.5g的桑皮、12.5g的竹葉和6.5g的銀杏葉組成。
[0017]上述止咳平喘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藥引的製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熬煮lOmin,冷卻後過濾得到藥物殘渣和藥液,藥物殘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主藥的熬煎
將主藥放入到熬煎容器內,並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min,然後再向其中加入步驟I)中過濾出來的藥物殘渣,並補入適量水後,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湯藥;
3)將步驟I)製備的藥引和步驟2)製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三份,每早中晚三次飯後Ih後各服用一份,服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後再服用湯藥。
[0018]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2.5g的旋覆花、3.5g的杏仁、4g的半夏和2g的竹苑,藥引中加入6.5g的松子、5g的甘草和2.5g的五味子。
[0019]臨床實驗
將本產品作為實驗樣品,在2年內對127名同意使用本中草藥的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其中,間歇發作患者46例,輕度持續患者69例,中度持續患者9例,重度持續3例。
[0020]治療方法:按照本產品的煎煮方法煎藥並服用,每天早中晚吃完飯Ih後各服用一次,15天一療程;
經統計,有27例病患在I個療程內治癒且停藥一個月後未反覆,73例病患在2個療程以內治癒且停藥一個月後未反覆,119例病患在5個療程以內治癒且停藥一個月後未反覆,剩下的8例中,有2例無任何效果,另外6例在停藥半個月後病情出現反覆,為無效病例;以上統計說明,本發明的產品在5個療程內治癒支氣管哮喘的成功率為93.7%。
[0021]典型病例:
1、王某,女,41歲,2年患病史,屬於中度持續患者,經多方用藥治療都無療效,2011年3月初開始在我處就診並服用本產品,用藥4個療程後痊癒並無復發;
2、張某某,男,53歲,I年半患病史,屬於輕度持續患者,2011年5月下旬開始在我處就診並服用本產品,用藥2個療程後痊癒並無復發;
3、趙某某,男,62歲,4年患病史,屬於間歇發作患者,多次求醫問藥均無明顯療效,2012年初開始在我處就診並服用本產品,用藥3個療程後痊癒並無復發;
4、陳某某,女,56歲,I年患病史,屬於中度持續患者,2011年底開始在我處就診並服用本產品,用藥4個療程後痊癒並無復發。
[0022]5、吳某,男,47歲,3年患病史,屬於重度持續患者,經多方用藥治療都無療效,2011年初開始在我處就診並 服用本產品,用藥5個療程後痊癒並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包括主藥和藥引,其中,每帖主藥由.7-9g的海帶根、3-5g的白附子、6-8g的白前、IO-1lg的川貝母、8_9g的前胡、6_7g的天南星、3_5g的款冬花、4-5g的紫菀、6-7g的冬瓜子、12-13g的白菜根和5_6g的海蛤殼粉製成,每帖藥引由6-8g的枇杷葉、ll_13g的海藻、7-9g的豬膽粉、4-5g的桑皮、12_13g的竹葉和.6-7g的銀杏葉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藥中還含有2-3g的旋覆花、3-4g的杏仁、3-5g的半夏和l_3g的竹茹,藥引中還含有6_7g的松子、4-6g的甘草和2-3g的五味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支氣管哮喘的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O藥引的製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改用文火熬煮lOmin,冷卻後過濾得到藥物殘渣和藥液,藥物殘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 2)主藥的熬煎 將主藥放入到熬煎容器內,並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煮.30min,然後再向其中加入步驟I)中過濾出來的藥物殘渣,並補入適量水後,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湯藥; . 3)將步驟I)製備的藥引和步驟2)製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三份,每早中晚三次飯後Ih後各服用一份,服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後再服用湯藥。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4001062SQ201410262633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王丹, 石晶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