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型空調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9:48:06

本發明涉及電器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微型空調。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家電產品。空調是指用人工手段,對建築/構築物內環境空氣的溫度、溼度、潔淨度、速度等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空調有多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空調可分別用於企業、工廠以及民居房內。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微型的直流空調器,包含一個殼體單元、一個製冷組件以及一個控制組件,該殼體單元包括一個內循環進風口、一個內循環出風口、一個外循環進風口以及一個外循環出風口。製冷組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蒸發風機、冷凝風機。如空調常見的一種前後布局方式,空調包括前蓋板、主框架、後蓋板、隔板、壓縮機、壓縮機支架、冷凝器、冷凝器支架、冷凝風機、冷凝風機支架、接水盤、控制組件、控制組件支架、蒸發器、蒸發器支架、蒸發風機以及蒸發風機支架,裝配方式為先將所有部件裝配到對應支架上,再將支架裝配到主框架上;然而現有技術中通過前蓋板、主框架、後蓋板、壓縮機、壓縮機支架、冷凝器、冷凝器支架、冷凝風機、冷凝風機支架、控制組件、控制組件支架、蒸發器、蒸發器支架、蒸發風機以及蒸發風機支架裝配,先將所有部件的支架裝配到主框架上,再將支架對應的部件裝配到支架上,使得裝配零件繁多,由於空調的各部件裝配大部分是通過人工手動裝配的,所以造成生產裝配效率降底;而且主框架與前蓋板的裝配操作做空間小,也造成了生產裝配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生產裝配效率降低的空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微型空調;其包括前殼、後殼以及中間主體;所述前殼和所述後殼從所述中間主體的兩側合攏形成機櫃;
所述中間主體包括製冷組件、與製冷組件電連接以控制所述製冷組件運行的控制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機櫃內且分別與所述後殼形成後側結構和與所述前殼形成前側結構的中間隔板;所述中間隔板包括面向所述前側結構的前壁面以及面向所述後側結構的後壁面;
所述製冷組件包括冷凝組件和蒸發組件,所述冷凝組件和所述蒸發組件分別安裝在所述中間隔板的兩壁面上;所述冷凝組件與中間隔板之間的連接方式包括卡扣連接;
所述控制組件整體安裝在所述中間隔板的任一壁面上且與所述製冷組件之間留有間隔以形成操作空間。
優選地,所述中間隔板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壁面底端且朝向所述前側結構延伸的底座、設置在所述前壁面上且位於所述底座上方朝所述前側結構延伸的第一安裝座以及設置在前壁面上且位於所述第一安裝座上方朝所述前側結構延伸的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的底部與所述前壁面間設有傾斜角度;所述第二安裝座垂直於所述底座;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安裝座與所述第二安裝座分開設置。
優選地,所述冷凝組件安裝在所述前壁面上;所述冷凝組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用於壓縮製冷劑的壓縮機、設置在所述第二安裝座內且垂直於所述底座用於冷卻所述壓縮機壓縮得到的高溫高壓氣體的冷凝器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座上且向所述前側結構傾斜用於對所述冷凝器進行散熱的冷凝風機。
優選地,所述冷凝器與所述第二安裝座之間為卡扣連接;所述冷凝器兩側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卡槽相對應的第一卡扣;或者,所述冷凝器的兩側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卡扣相對應的第一卡槽。
優選地,所述冷凝器兩側與所述第二安裝座的之間設有第一限位裝置。
優選地,所述冷凝風機包括冷凝風扇以及套設在所述冷凝風扇外圍的塑料件;所述所述冷凝風機與所述第一安裝座之間為卡扣連接;所述塑料件的兩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槽相對應的第二卡扣;或者,所述塑料件的兩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卡扣相對應的第二卡槽。
優選地,所述塑料件的兩側與所述第一安裝座之間設有第二限位裝置。
優選地,所述蒸發組件包括平行設置在所述後壁面上的且位於所述中間隔板下方的蒸發器以及設置在所述蒸發器上方且垂直於所述後壁面的蒸發風扇;所述蒸發風扇、所述蒸發器以及所述中間隔板形成的梯形區域中設有電加熱部。
優選地,所述控制組件以7字形整體安裝在所述後壁面且位於所述蒸發風扇的上方,所述控制組件與所述蒸發風扇間留有間隔以形成操作空間。
優選地,所述前殼呈直角梯臺狀,以配合所述製冷組件布局,所述前殼的上方梯臺的平面設有第一網狀柵格以形成出風口;所述前殼的斜面設有第二網狀格柵以形成進風口。
實施本發明的微型空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微型空調通過將冷凝組件和蒸發組件分別安裝在中間隔板的兩個壁面上,另外,將控制組件整體安裝在所述中間隔板的任一壁面上,以優化該空調內部結構的布局,提高生產裝配效率;且該控制組件與製冷組件之間留有間隔以使兩者之間互不幹涉並留有大量空間方便操作。還有通過設置冷凝組件的一些部件與中間隔板之間為卡扣連接;減少了螺釘的實用,提高了裝配效率。此機組各部件的合理布局以及安裝形式保證了整個機組所需的尺寸,提高了整個機組的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微型空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微型空調的爆炸視圖;
圖3是圖2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微型空調中的冷凝組件的爆炸視圖;
圖5是本發明微型空調的梯形區域設計示意圖;
圖6是圖1的左視圖;
圖7是本發明微型空調冷凝水流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3示出了本發明微型空調的一個優選實施例。該微型空調包括前殼10、後殼30以及中間主體20;該前殼10和後殼30可以從中間主體20的兩側合攏通過螺釘連接形成機櫃以避免了因大包小形式安裝帶來的安裝卡殼現象,從而使整個機組安裝簡便,並且此機櫃各部件的合理布局以及安裝形式保證了整個機組所需的尺寸,提高了整個機組的安裝效率。該前殼10和後殼30的材質可以為耐高溫防腐蝕作用的鈑金材質,或者是可以耐高溫防腐蝕的塑膠材料。該前殼10和該後殼30可用於與該中間主體20配合形成該空調一些組成部件的收容空間以及對該中間主體20起到保護還有防塵作用。該中間主體20為該空調的核心部分,用於該微型空調的運行和調節。
如圖1及圖6所示,該前殼10上方向外凸出,使該前殼形成直角梯臺狀,以配合內部部件的布局,既能使其讓人感覺外觀新穎獨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人感覺機組更加緊湊小巧,最重要的是其斜面設計還能很好的避開了進出風串流的風險。該前殼10上方梯臺的平面上設有第一網狀柵格11,該前殼的斜面上設有第二網狀柵格12,該第一網狀柵格11可用於形成該微型空調的出風口,該第二網狀柵格12可用於形成該微型空調的進風口。
如圖2及圖3所示,該中間主體20包括製冷組件21、與該製冷組件21電連接的控制組件22、以及設置在機櫃內且分別與該後殼30形成後側結構和與前殼10形成前側結構的中間隔板23。該製冷組件21可用於製冷,該控制組件22可用於控制該製冷組件21運行,該中間隔板23可用於連接製冷組件21和控制組件22以及前殼10和後殼30。
該製冷組件21包括冷凝組件211和蒸發組件212,該冷凝組件211可用於冷凝壓縮製冷劑產生的高溫高壓氣體並進行散熱,該蒸發組件212可用於吸熱和散熱。
該冷凝組件211包括用於壓縮製冷劑的壓縮機2111、用於冷卻壓縮機壓縮得到的高溫高壓氣體的冷凝器2113、用於對冷凝器2113進行散熱的冷凝風機2112。該冷凝風機2112還包括用於散熱的冷凝風扇2114以及套設在該冷凝風扇2114外圍的塑料件2115。
該蒸發組件212包括用於吸熱的蒸發器2121、用於對蒸發器2121進行散熱的蒸發風扇2122。
再如圖2所示,該中間隔板23包括面向所述前側結構的前壁面以及面向所述後側結構的後壁面;該冷凝組件211和該蒸發組件212分別安裝在該中間隔板23的兩壁面上,以減少該空調機組的整體尺寸;且該冷凝組件211與該中間隔板23之間的連接方式包括卡扣連接,以減少螺釘的使用,提高裝配效率。
具體地,該中間隔板23的材質可以為塑膠材料,其還包括設置在前壁面底端且朝向前側結構延伸的底座231、設置在前壁面上且位於底座上方朝前側結構延伸的第一安裝座232以及設置在前壁面上且位於第一安裝座232上方朝前側結構延伸的第二安裝座233。該第一安裝座232的底部與該前壁面間設有傾斜角度以形成該中間隔板23的斜面;該第二安裝座233垂直於該底座231;該底座231、該第一安裝座232與該第二安裝座233分開設置;該底座231、該第一安裝座232與該第二安裝座233的整個布局使得該中間隔板23呈梯臺形。
如圖4所示,該冷凝組件211可以安裝在該中間隔板23前壁面上,該壓縮機2111可以設置在該底座231上,使得該壓縮機2111能夠充分利用該中間隔板23的空間,該冷凝風機2112可以設置在第一安裝座232上,因該第一安裝座232底部與該前壁面間具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使得該冷凝風機2112向前側結構傾斜,則中間隔板23與該冷凝風機2112之間形成間隙,進而形成該冷凝器2113所需的風道保證了風的良好流動;該冷凝器2113可設置在第二安裝座233內,且該冷凝器2113豎直放置在該第二安裝座233內,與該中間隔板21平行以節省機櫃的整體尺寸。可以理解地,該冷凝組件211中的壓縮機2111、冷凝器2113等可以與同樣的方式安裝在該中間隔板的後壁面。
另外,該冷凝器2113與該第二安裝座233之間可以為卡扣連接。具體地,該冷凝器2113兩側可以設置至少一個第一卡槽2116,該第一卡槽2116的數量可以使1個、2個、3個等,本實施例優選兩側各1個。該第二安裝座233上設有與該第一卡槽2116相對應的第一卡扣2331,該第一卡扣2331的數量與位於與該第一卡槽2116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以使該冷凝器2113可以放置在該第二安裝座233內。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該冷凝器的兩側可以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卡扣,該第二安裝座233上可以設置與該第一卡扣相對應的第一卡槽,該第一卡扣和該第一卡槽位置和數量相對應。在該冷凝器2113的兩側與該第二安裝座233之間可以設置第一限位裝置2332,以保證該冷凝器2113可以準確放入該第二安裝座233內。通過卡扣連接和第一限位裝置2332,使整個冷凝器2113的安裝簡單,所需的物料減少,從而提高了裝配效率。
該冷凝風機2112與該第一安裝座232之間也可以為卡扣連接;具體地,該塑料件2115的兩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卡槽2117,該第一安裝座上設有與該第二卡槽2117相對應的第二卡扣2321,該第二卡槽2117的數量不限,本實施例優選兩側各1個,該第二卡扣2321的數量和位置與該第二卡槽2117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以上該冷凝風機2112可以放置在該第一安裝座232上。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該塑料件2115的兩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卡扣,該第一安裝座232上設有與該第二卡扣相對應的第二卡槽,同理,該第二卡扣與該第二卡槽的數量和位置相對應。該塑料件2115的兩側與該第一安裝座232之間設有第二限位裝置2322,通過塑料件2115上的第二卡槽槽與中間隔板23上的第二卡扣卡扣及第二限位裝置相連,緊緊的將該冷凝風機212以無螺釘方式固定在中間隔板上並形成密閉的風道。
再如圖3所示,該蒸發組件212可以安裝在該中間隔板23的後壁面。具體地,該蒸發器2121可以平行安裝在該後壁面上,且位於中間隔板23下方,該蒸發風扇2122安裝在該蒸發器2121的上方,且與該後壁面垂直,以節省整個機櫃的尺寸。
該控制組件22以7字形整體安裝在所述後壁面且位於所述蒸發風扇2122的上方,該控制組件22與該蒸發風扇2122間留有間隔以形成較大的操作空間。
如圖5所示,由垂直於後壁面安裝的蒸發風扇2122及平行於後壁面安裝的蒸發器2121以及帶有斜面設計的中間隔板23可以形成一個梯形區域,在該區域內可設有電加熱部24,因中間隔板23具有超大的梯形設計空間,使得電加熱24的布局擺放不至於影響到整個風道空間以及正常運行不超過的風阻,從而保證了整個機組的良好性能。此外,該梯形區域可以充分巧妙運用中間隔板23的斜面形成一個風嚮導流通道,使該微型空調起到良好的導風效果。
如圖7所示,該微型空調運行中的冷凝水從蒸發器2121從上之下流至到後殼30底部,因後殼30內部自帶一定的傾斜角度從而使冷凝水通過中間隔板23的側面排水口流至底部排水口,然後通過中間隔板23底部的類似排水管的設計將冷凝水通過前殼10對應的排水孔流至機櫃外部。
可以理解的,以上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可以對上述技術特點進行自由組合,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凡跟本發明權利要求範圍所做的等同變換與修飾,均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