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復位的平衡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8:00:2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復位的平衡閥。
背景技術:
平衡閥是一種調節型閥門,採用直流型閥體結構,具有很好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能夠合理地分配流量,有效地解決供熱(空調)系統中存在的室溫冷熱不均問題。同時能準確地調節壓降和流量,用以改善管網系統中液體流動狀態,達到管網液體平衡和節約能源的目的。使用時只要在各支路及用戶入口裝上適當規格的平衡閥,並用專用智能儀表進行一次性調試後鎖定,將系統的總水量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即可克服「大流量,小溫差」的不合理現象。而現有技術下的平衡閥在需要先將閥門關閉然後重新開啟時,很難復位到原始的開啟位置,要想回復至原始位置必須額外設置開啟度指示、開度鎖定裝置或用於流量測定的測壓小閥等,或者使用專用智能儀表重新進行調試,不僅結構複雜而且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下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復位的平衡閥,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解決了現有技術下的平衡閥的缺陷,關閉後重新開啟時可方便、順暢的復位至原開啟位置,更加方便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復位的平衡閥,包括上、下閥體和設置在所述上、下閥體內的驅動閥杆,所述下閥體內設有閥芯,所述驅動閥杆插入所述閥芯與所述閥芯固連,所述上閥體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套設在所述驅動閥杆上的復位盤、設置在所述上、下閥體之間的擋圈和與所述復位盤配合的鎖緊裝置。
優選的,所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閥體上的鎖和與所述鎖配合的鑰匙。
優選的,所述鎖為磁性調節鎖,所述鑰匙為磁性鑰匙。
優選的,所述復位盤整體呈圓柱狀,所述復位盤的外側面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豎向齒,利用所述鑰匙插入復位盤上的齒槽來實現鎖緊的目的。為保證鎖緊,所述復位盤上的齒數應儘可能多,以滿足鎖緊的準確性和精度。
優選的,所述復位盤的橫截面半徑大於所述復位盤的上下行程高度,使得復位盤能夠一直處於鑰匙的鎖定範圍內。
優選的,所述復位盤的原材料為高強度合金鋼,以保證齒的硬度。
優選的,所述驅動閥杆的上部設有與所述復位盤連接的細牙外螺紋,所述驅動閥杆的下部設有與所述閥芯連接的粗牙外螺紋。
優選的,所述復位盤的內孔設有復位盤內螺紋,所述復位盤內螺紋為細牙內螺紋,所述復位盤與所述驅動閥杆螺紋連接,細牙螺紋不僅空間尺寸小而且自鎖性能好,能夠減小平衡閥的整體結構尺寸並且可保證復位盤在不鎖緊狀態時可隨驅動閥杆一起轉動,與驅動閥杆相對固定。
優選的,所述閥芯設有閥芯內螺紋,所述閥芯內螺紋為粗牙內螺紋,所述閥芯與所述驅動閥杆螺紋連接,粗牙螺紋連接強度高,使得閥芯開啟關閉更加可靠。
優選的,所述鎖緊裝置還可以為可限制復位盤轉動的鎖緊螺釘或鎖緊銷軸等任意類型的鎖緊件,能夠滿足限制復位盤轉動的目的即可。
優選的,所述閥杆的上端還設有驅動件,所述驅動件為驅動手輪或驅動手柄等任意類型的驅動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驅動閥杆上設置復位裝置,使得平衡閥在關閉後重新開啟時,可在復位裝置的作用下,只需旋轉手輪即可將平衡閥順暢準確的回覆至原開啟位置,無需設置刻度盤等額外的分度裝置,並且無需較高的操作技術,不僅簡化了整體結構還降低了對使用者操作技能的要求,提高了操作效率,更加簡單實用。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顯著提高平衡閥的操作效率,相比於傳統技術的平衡閥更加高效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復位的平衡閥,包括上、下閥體,所述上、下閥體固連,所述下閥體2內設有閥芯1,所述閥芯連接驅動閥杆7的一端,所述驅動閥杆的另一端穿透所述上閥體3並連接驅動件6,所述驅動件為驅動手輪或驅動手柄等任意類型的驅動件。
所述驅動閥杆還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包括復位盤5,通常,所述復位盤的外輪廓為齒輪形狀,並採用模數較小,齒數較多的齒輪以增加復位的準確性和精度,並且所述復位盤的厚度大於所述復位盤的上下行程高度,復位盤的下方還設有用於限制所述復位盤行程的擋圈。所述復位盤套設於所述驅動閥杆上並設有配套的鎖緊裝置4,所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閥體上的鎖和與所述鎖配合的鑰匙,將鑰匙插入復位盤的齒槽內來限制復位盤的轉動。優選的,所述鎖為磁性調節鎖,所述鑰匙為磁性鑰匙。所述鎖緊裝置還可以為可限制復位盤轉動的鎖緊螺釘或鎖緊銷軸等任意類型的鎖緊件,能夠滿足限制復位盤轉動的目的即可。
所述驅動閥杆設有與所述復位盤連接的細牙外螺紋和與所述閥芯連接的粗牙外螺紋,所述復位盤的內孔設有復位盤內螺紋,所述復位盤內螺紋為細牙內螺紋,所述復位盤與所述驅動閥杆為可動的細牙螺紋連接,細牙螺紋不僅空間尺寸小而且自鎖性能好,不僅能夠減小平衡閥的整體結構尺寸,還可以保證復位盤在不鎖緊狀態時可隨驅動閥杆一起轉動,與驅動閥杆相對固定,最終實現復位。
所述閥芯設有閥芯內螺紋,所述閥芯內螺紋為粗牙內螺紋,所述閥芯與所述驅動閥杆為可動的粗牙螺紋連接,粗牙螺紋連接強度高,可確保連接的可靠性,使得閥芯開啟關閉更加可靠。
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外部驅動件可帶動驅動螺杆同時旋轉,從而通過驅動螺杆與閥芯之間的粗牙螺紋連接帶動閥芯上下移動,實現閥門的開閉和開口大小的調節。
在正常使用時,不需將鎖緊件(可以為鑰匙、鎖緊螺釘或鎖緊銷軸等)插入復位盤的齒槽內,使得復位盤在細牙螺紋摩擦力的作用下隨驅動螺杆一起轉動,而不發生上下的相對位移。
當需要將閥門關閉,並在下次開啟時復位至原始開啟位置時,首先需要操作鎖緊件使得鎖緊件端部插入復位盤的齒槽內,從而限制復位盤的轉動,此時需使復位盤與所述擋圈緊密配合,復位盤將既不轉動也不上下移動;然後通過驅動件使驅動閥杆轉動,從而帶動閥芯向下移動關閉閥門,同時復位盤在螺紋和鎖緊件的作用下發生相對位移,向上移動至某一位置,此時復位盤相對驅動螺杆所轉圈數與閥芯相對驅動螺杆所轉圈數相同;需要將閥門重新開啟時,反方向旋轉驅動件,此時閥芯向上移動開啟閥門,復位盤向下移動,當復位盤重新移動至與所述擋圈緊密配合的位置時,復位盤被完全限制,此時閥芯也復位至原始開啟位置。
本實用新型專利所述的實施是為了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復位裝置不拘於閥體的結構形式,可與任意結構和尺寸的閥配合使用,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堅持本實用新型專利基本技術方案的情況下做出不需要經過創造性勞動的等效結構變化或各種修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