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章監控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3 01:34:45 1
一種印章監控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於印章安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章監控裝置。該一種印章監控裝置,包括印章機構、控制機構和通信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分別與所述印章機構和所述通信機構連接,所述通信機構用於用印 申請人:與管理終端之間的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信,其中,所述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進行交互,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審批信息控制所述印章機構蓋章或不蓋章。本發明的印章監控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而且用印申請以及審批等高級功能依賴於行動網路,脫離了固定Internet網絡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便攜性和高安全性。
【專利說明】—種印章監控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印章安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章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印章的廣泛應用,印章已不僅僅是權力與身份的象徵,它更是每個企業單位對外進行社會經濟活動的誠信憑證與法律依據。尤其在金融行業,無論是行政印章,還是業務印章,都有可能在一紙文件上給企業帶來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風險。
[0003]因此,由於市場的強烈需求,誕生了印章監控裝置,極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對用印過程的監管,保證了用印安全,同時提高了用印效率。為了適應用戶的使用空間有限的問題,市場上出現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但這些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通常只能在固定區域(例如具有合適的電源的區域)或固定環境(例如具有固定網絡,典型的為網際網路Internert網絡)下使用,而且還需要有一臺單獨的計算機與其配合使用實現控制和通信,無法適用使用空間多變的問題。
[0004]但是,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和非可攜式監控儀均不局限應用於固定區域或固定環境中,尤其是對於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依賴於網際網路Internet通信方式的印章監控裝置在沒有固定網際網路Internet網絡的區域就無法顯示其移動便攜的優勢,因此對於有移動辦公業務的用戶來說,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的使用受到了較大的局限。
[0005]可見,設計一種不局限於固定網絡的印章監控裝置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印章監控裝置,該印章監控裝置中用印申請以及審批等高級功能依賴於行動網路,脫離了固定Internet網絡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便攜性和高安全性。
[0007]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印章監控裝置,包括印章機構、控制機構和通信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分別與所述印章機構和所述通信機構連接,所述通信機構用於用印 申請人:與管理終端之間的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信,其中,所述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進行交互,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審批信息控制所述印章機構蓋章或不蓋章。
[0008]優選的是,所述通信機構包括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其中:
[0009]所述發送單元,用於將用印申請信息發送至所述管理終端;
[0010]所述管理終端,用於接收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用印申請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所述接收單元;
[0011]所述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管理終端的用印審批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所述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審批信息控制所述印章機構蓋章或不-?1JHL 早 ο
[0012]優選的是,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中預存有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管理終端信息;
[0013]所述控制機構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向對應的所述管理終端發送用印申請信息。
[0014]優選的是,所述存儲單元中,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所述管理終端的對應關係形成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
[0015]所述控制機構中包括第一查詢單元,所述第一查詢單元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所述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查找出對應的所述管理終端,並通過所述發送單元向所述管理終端發送申請用印信息。
[0016]優選的是,所述存儲單元中還存儲有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
[0017]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查詢單元,所述第二查詢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查詢命令查詢用印信息,所述用印信息包括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和/或票據編碼信息、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所述用印信息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顯示於所述管理終端上。
[0018]優選的是,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用印信息還同時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顯示於所述顯示屏上。
[0019]優選的是,所述管理終端包括多個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手機、掌上電腦或其他可攜式工具,所述用印申請、審批信息的傳送方式包括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
[0020]優選的是,該所述印章監控裝置的所述通信機構中設置有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所述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所述簡訊數據傳輸模塊通過RS232串口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
[0021]優選的是,所述通信機構中,所述發送單元和所述接收單元為收發分離式,並分別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或者,所述發送單元和所述接收單元為收發一體式,並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
[0022]優選的是,所述行動網路包括移動運營商的TD-SCDMA、聯通運營商的WCDMA或電信運營商的CDMA2000的任一種。
[002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印章監控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而且用印申請、審批、用印信息查詢等高級功能依賴於行動網路,脫離了固定Internet網絡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便攜性和高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印章監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印章監控裝置的通信示意圖;
[0026]附圖標記中:
[0027]1 —印章機構;10 —電機驅動電路;2 —控制機構;20 —存儲單元;3 —通信機構;
4 一顯不屏;5 —供電模塊;6 —管理終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印章監控裝置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9]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印章監控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該印章監控裝置包括印章機構1、控制機構2和通信機構3,控制機構2分別與印章機構I和通信機構3連接,通信機構3用於用印 申請人:與管理終端6之間的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信,其中,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過通信機構3並藉助行動網路進行交互,控制機構2根據管理終端6的審批信息控制印章機構I蓋章或不蓋章。採用行動網路,不需要配置固定的網絡連接,因此能較佳地實現可攜式設備。
[0030]這裡,「交互」指的是用印 申請人:、管理終端6和其他對該印章監控裝置具有操作控制權利的用戶與印章監控裝置之間的信息往來,例如,印章監控裝置是否產生蓋章的動作與用印 申請人:的用印申請和管理終端6的審批有關;而對印章監控裝置的用印信息的查詢,可能與用印 申請人:、管理終端6和其他對該印章監控裝置具有操作控制權利的用戶有關,上述這些人與印章監控裝置之間的一系列指令和反應的過程和行為統稱為交互。其中,管理終端6可以為人或者領導集團。
[0031 ] 本發明中的印章監控裝置通過藉助通用的行動網路,而不依賴於任何外部設備完成印章的申請使用、審批、監控、管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移動、便攜、安全。
[0032]其中,通信機構3包括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其中:
[0033]發送單元,用於將用印申請信息發送至管理終端6 ;
[0034]管理終端6,用於接收發送單元發送的用印申請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接收單元;
[0035]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管理終端6的用印審批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控制機構2,控制機構2根據管理終端6的審批信息控制印章機構I蓋章或不蓋章。
[0036]為了實現安全的用印審批,一旦用印 申請人:通過該印章監控裝置的輸入單元提交用印申請後,向哪一合適的管理終端6發送用印申請即交由印章監控裝置決定。相應的,在本實施例的印章監控裝置中,控制機構2包括存儲單元20,存儲單元20中預存有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管理終端6信息;控制機構2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通信機構3並藉助行動網路向對應的管理終端6發送用印申請信息。根據印章監控裝置的使用環境(例如屬於金融機構的銀行或者是其他行政機構的單位),可以由使用該印章監控裝置的用戶中的管理階層預先設定管理終端6 (可以以姓名代碼或數字ID形式出現),並存儲在存儲單元20中;同時,用印 申請人:可以為本工作單位的工作人員或者為具有同等工作職責而具有用印申請需求的人員,同樣可以由使用該印章監控裝置的用戶中的管理階層預先設定,並存儲在存儲單元20中,這裡不做限定。
[0037]優選的是,控制機構2中的核心器件是LPC2214單片機,其主要功能是協調各部分功能模塊完成安全用印;或者,其中的單片機可採用NXP公司的具有同種功能的LPC系列單片機中的其他型號代替。
[0038]為了高效地實現各種不同的用印需求,同時節約資源,可以在存儲單元20中預先形成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管理終端6的對應關係。在本實施例的印章監控裝置中,優選存儲單元20中,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管理終端6的對應關係形成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控制機構2中包括第一查詢單元,第一查詢單元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查找出對應的管理終端6,並通過發送單元向管理終端6發送申請用印信息。根據該映射表,與印章型號對應的具有授權權利的管理終端6隻能預先由有管理權限的人存入並對應發送申請用印信息,而不能由人任意選擇並通過其他非行動網路的方式進行交互。因此,採用行動網路進行信息交互,不僅脫離了固定Internet網絡的限制,而且使得該印章監控裝置的安全性也進一步得到了保證。
[0039]優選的是,作為數據保存的存儲單元20,可以直接採用控制機構2中自帶的存儲空間;當然,為了得到更大的存儲空間,也可以採用外掛的存儲晶片,例如採用一片東芝的NAND E2PR0M晶片TC58NVG0S3ETA00,對重要的數據以及臨時用印圖片進行保存,印章監控裝置的出廠數據、基本配置等信息也可以保存在該存儲晶片內。此存儲晶片具有IG bit的存儲空間,能夠滿足印章監控裝置日常工作信息存儲和讀取。
[0040]為了能及時掌握該印章監控裝置的用印情況以及定期對該印章監控裝置進行監控,存儲單元20中還存儲有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相應的,控制機構2還包括第二查詢單元,第二查詢單元用於根據管理終端6的查詢命令查詢用印信息,用印信息包括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和/或票據編碼信息、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用印信息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通過通信機構3並藉助行動網路顯示於管理終端6上。
[0041]當然,上述用印信息也不局限顯示於管理終端6上。通常情況下,該印章監控裝置還包括顯示屏4,顯示屏4與控制機構2連接,用印信息還同時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顯示於顯示屏4上。作為人機互動單元,輸入和顯示功能可以通過鍵盤和顯示屏4的組合、遙控器和顯示屏4的組合甚至觸控螢幕來實現。例如,該印章監控裝置可以採用10.4寸電容式觸控螢幕,通過觸控螢幕使得用戶可與該印章監控裝置實現良好的、完整的人機互動,完成該印章監控裝置基本功能的配置、用印申請、狀態查詢等功能。
[0042]在本實施例中,管理終端6包括多個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包括手機、掌上電腦或其他可攜式工具,用印申請、審批信息的傳送方式包括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這裡,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是目前移動通信領域內較為成熟的通信方式,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當然,用印申請、審批信息的傳送方式也不局限於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在藉助行動網路的基礎上,可以採用其他更先進的通信方式來完成用印申請、審批信息的交互,這裡不做限定。
[0043]在採用上述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的基礎上,如圖2所示,該印章監控裝置的通信機構3中設置有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通過RS232串口與控制機構2連接。當然,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並不局限於通過RS232串口與控制機構2連接,也可以採用其他接口方式,例如USB接口或根據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的適配接口進行改進,採用RS232串口接口方式在於其技術比較成熟,易於移植使用。
[0044]作為與行動網路接洽的關鍵模塊,該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藉助行動網路可以實現用印申請、用印監管等功能。例如:通信機構3使用DL6300簡訊數據傳輸終端,此簡訊數據傳輸模塊帶有通用串口,用戶只需要擁有以前所熟悉的串口通信知識就可通過行動網路進行通信,而不需要關心此簡訊數據傳輸模塊的射頻電路部分,也不需要關心AT指令集,易於上手使用。
[0045]在本實施例的通信機構3中,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為收發分離式,並分別與控制機構2連接,採用收發分離式的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通常成本較低,但是由於集成度低,因此佔用印章監控裝置的空間相對較大;或者,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為收發一體式,並與控制機構2連接,採用收發一體式的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更節省印章監控裝置內的空間。
[0046]例如,在中國境內使用的印章監控裝置,可以藉助國內的三大通信運營商,即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之一,頻帶可以為2G網絡(例如移動運營商的GPRS)、3G網絡(例如聯通運營商的WCDMAR99/R4或移動運營商的TD-WCDMA)甚至4G網絡(例如移動運營商的TD-LTE)。因此,本實施例的印章監控裝置中,行動網路包括移動運營商的TD-SCDMA、聯通運營商的WCDMA或電信運營商的CDMA2000的任一種均可。根據印章監控裝置使用地的行動網路運營情況和成本,用於可以靈活選用任一行動網路,這裡不做限定。
[0047]本發明的印章監控裝置中,根據用戶輸入的用印申請信息,通過控制機構2判斷使用何種類型的印章型號,印章型號選擇完成後,通過通信機構3向管理終端6發出用印申請,當印章監控裝置收到管理終端6的審批結果後,如果審批結果為同意用印,則印章機構1會完成相應的一系列蓋章動作;如果審批結果為不同意用印,則印章機構1將停止蓋章動作。上述用印過程的信息可以實時顯示或後期通過查詢顯示在管理終端6上或該印章監控裝置的顯示屏4上,以便用戶可以直觀的看到整個用印過程,了解用印進度。用印結束後,印章監控裝置自動保存用印圖片和用印信息,並將重要信息通過通信機構3回傳到管理終端6。
[0048]正如前所述,該印章監控裝置中,印章機構1中設置有不同型號的印章並在控制機構2的控制下實現自動蓋章動作。安全起見,拒絕人直接接觸印章並自行蓋章,印章通常實現全自動選印章、定位、蓋章控制。在本實施例中,印章機構1包括電機驅動電路10,其中包括三軸(X軸、Y軸和Z軸三個方向)步進電機,完成印章歸位、印章更換、蘸印泥、蓋章等基本動作單元。優選的是,電機驅動電路10採用ALLEGRO公司生產的內置轉換器的完整步進電動機驅動器,此驅動器內部自帶保護電路:帶滯後的過熱關機、欠壓鎖定及交叉電流保護,不需要特別的通電排序,便於使用。
[0049]容易理解的是,為了保證該印章監控裝置的正常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採用交流市電直接供電;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還可以提供供電模塊5,優選的是其中的供電模塊5為內置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此供電模塊5包括電壓轉換模塊,由輸入的直流電轉換為各個機構或各單元所需的不同規格的直流電,使得該印章監控裝置可以在脫離交流市電的環境中連續使用多個小時。同時,從安全角度和鋰離子電池長壽命角度考慮,該供電模塊5還可以集成電池充放電管理電路,能夠延長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在使用供電模塊5供電時,用戶可以選擇節電工作模式,即用戶在一段時間未使用該印章監控裝置時,將自動關閉顯示屏,並進入待機模式。
[0050]本發明的印章監控裝置,其採用的行動網路不僅適用於可攜式印章監控裝置,也適用於非可攜式監控裝置中,這裡不做限定。
[0051]本發明的印章監控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而且用印申請、審批、用印信息查詢等高級功能依賴於行動網路,脫離了固定Internet網絡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便攜性和高安全性。
[0052]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採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對於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印章監控裝置,包括印章機構、控制機構和通信機構,所述控制機構分別與所述印章機構和所述通信機構連接,所述通信機構用於用印 申請人:與管理終端之間的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信,其特徵在於,所述用印申請、審批信息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進行交互,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審批信息控制所述印章機構蓋章或不蓋.-?ν.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機構包括發送單元和接收單元,其中: 所述發送單元,用於將用印申請信息發送至所述管理終端; 所述管理終端,用於接收所述發送單元發送的用印申請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所述接收單元; 所述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管理終端的用印審批信息,並將用印審批信息發送至所述控制機構,所述控制機構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審批信息控制所述印章機構蓋章或不蓋.1V.早。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機構包括存儲單元,所述存儲單元中預存有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管理終端信息; 所述控制機構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向對應的所述管理終端發送用印申請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儲單元中,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和所述管理終端的對應關係形成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 所述控制機構中包括第一查詢單元,所述第一查詢單元根據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信息和/或票據編碼信息,通過所述用印授權信息映射表查找出對應的所述管理終端,並通過所述發送單元向所述管理終端發送申請用印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存儲單元中還存儲有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 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查詢單元,所述第二查詢單元用於根據所述管理終端的查詢命令查詢用印信息,所述用印信息包括用印 申請人:信息、印章型號、票據類型和/或票據編碼信息、用印審批結果信息、用印時間、用印狀態和已完成蓋章的用印圖片,所述用印信息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通過所述通信機構並藉助行動網路顯示於所述管理終端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所述用印信息還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形式顯示於所述顯示屏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理終端包括多個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手機、掌上電腦或其他可攜式工具,所述用印申請、審批信息的傳送方式包括語音通信方式或簡訊通信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所述印章監控裝置的所述通信機構中設置有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簡訊數據傳輸模塊,所述語音數據傳輸模塊或所述簡訊數據傳輸模塊通過RS232串口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機構中,所述發送單元和所述接收單元為收發分離式,並分別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或者,所述發送單元和所述接收單元為收發一體式,並與所述控制機構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印章監控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行動網路包括移動運營商的TD-SCDMA、聯通運營商的WCDMA或電信運營商的CDMA2000的任一種。
【文檔編號】B41K1/36GK104369557SQ201410643830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0日
【發明者】葛波平 申請人:北京東方金鷹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