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輪椅用離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6:27:29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合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輪椅用離合器。
背景技術:
電動輪椅車是在傳統手動輪椅車的基礎上,增加了電機、電池等部件,使輪椅車的運行擺脫了需要人為提供動力以驅動車輪,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但在實際使用中,某些場合和情況下,手動驅動輪椅車仍然更為合適,比如電池電力不足、上下坡等等,因此目前市場上的電動輪椅車大多都設計成手動和電動兩用,使用者可以在手動和電動間進行切換,這主要是通過設置在輪轂上的離合器實現的。
專利號為CN201420221722.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於電動輪椅的離合器,包括固定盤、輪軸芯、離合塊和壓簧組件,離合塊上設置有凸起,固定盤和輪軸芯上設置有與其配合的槽,從而通過凸起進入相應的槽來實現輪、軸間相互固定,上述專利旨在解決方便電動輪椅在電力驅動和人力驅動間切換的問題。但是其中的缺陷為輪軸芯與固定盤的配合是軸與孔的配合,其中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在輪椅手動驅動時,輪轂轉動帶動固定盤轉動,這時候固定盤是與輪軸芯發生相對轉動的,由於其間的摩擦力較大,造成手動驅動輪椅時比較費力,轉動困難。另外,輪椅長時間使用後,輪軸芯與固定盤由於摩擦損壞,摩擦力會更大,使輪椅手動驅動更為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輪椅用離合器,解決現有離合器改變到手動狀態時,摩擦力過大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輪椅用離合器,包括固定盤、輪軸芯、離合塊、壓簧組件和卡簧;所述輪軸芯包括筒狀主體、設置在所述主體外周面的凸臺和設置在所述主體外周面的環形凹槽;所述主體中心開設有軸孔,所述軸孔側壁上開設有鍵槽;所述凸臺將所述主體分割出長出段;所述固定盤中心開設有容納輪軸芯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一端的內周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凹槽;所述凸臺的外周面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凹槽數量相等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對應且能旋轉至相連;所述離合塊套設在所述主體的長出段上,離合塊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凹槽數量相等的凸塊,且當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第二凹槽相連時,凸塊能夠卡在相連的槽內;所述壓簧組件壓在所述離合塊上將離合塊與所述固定盤壓緊;所述固定盤具有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外周面上設置有用於與輪轂連接的第一法蘭,固定盤另一端外周面上設置有第二法蘭;所述輪軸芯帶環形凹槽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內,所述主體外周面與所述中心孔內周面之間設置有至少一個軸承;所述環形凹槽內卡設有至少一個所述卡簧;所述第二法蘭連接有壓環,所述壓環的內周面直徑小於所述中心孔的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壓簧組件包括壓簧和彈簧壓片;所述壓簧一端壓在所述離合塊上,另一端壓在所述彈簧壓片上。
再進一步的,所述主體外周面與所述中心孔內周面之間設置有兩個軸承,兩個所述軸承的寬度等於所述環形凹槽到所述凸臺的距離。
再進一步的,所述環形凹槽內卡設有兩個所述卡簧。
再進一步的,所述壓環與所述固定盤螺栓連接。
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塊的數量均為四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固定盤的結構,使固定盤與輪軸芯之間加裝軸承,減小輪軸芯與固定盤之間的摩擦力,並提高使用壽命;延長了固定盤的長度,且在端頭設置第二法蘭,安裝用於防止軸承脫出的壓環,保證了結構穩定性;使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輪椅使用壽命更長,且在手動驅動時,更省力、順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動輪椅用離合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固定盤的主視圖;
圖3為固定盤的俯視圖;
圖4為固定盤的仰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固定盤;101、中心孔;102、第一凹槽;103、第一法蘭;104、第二法蘭;2、輪軸芯;201、主體;202、凸臺;203、環形凹槽;204、軸孔;205、鍵槽;206、長出段;207、第二凹槽;3、離合塊;301、凸塊;4、壓簧組件;401、壓簧;402、彈簧壓片;5、卡簧;6、軸承;7、壓環。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具體實施例一種電動輪椅用離合器,包括固定盤1、輪軸芯2、離合塊3、壓簧組件4和卡簧5。
所述輪軸芯2包括筒狀主體201、設置在所述主體201外周面的凸臺202和設置在所述主體201外周面的環形凹槽203,主體201、凸臺202和環形凹槽203是一體成型整體。所述主體201中心開設有軸孔204,所述軸孔204側壁上開設有鍵槽205,用於穿入電機軸,使電機軸帶動輪軸芯2轉動。所述凸臺202在主體的中部,凸臺202將所述主體201分割出長出段206。所述凸臺202的外周面均勻開設有四個第二凹槽207。
如圖2、3、4所示,所述固定盤1中心開設有容納輪軸芯2的中心孔101,所述中心孔101一端的內周面上均勻開設四個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和第二凹槽207相對應且能旋轉至相連。所述固定盤1具有所述第一凹槽102的一端外周面上設置有用於與輪轂連接的第一法蘭103,固定盤1另一端外周面上具有第二法蘭104。所述離合塊3套設在所述主體201的長出段206上,離合塊3上具有四個沿圓周均勻布置的凸塊301,且當所述第一凹槽102與所述第二凹槽207相連時,凸塊301能夠卡在相連的槽內。
如圖1所示,所述壓簧組件4包括壓簧401和彈簧壓片402,所述壓簧401一端壓在所述離合塊3上,另一端壓在所述彈簧壓片402上,將離合塊3與所述固定盤1壓緊。
如圖1所示,具體地裝配方式為,所述輪軸芯2帶環形凹槽203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101內,所述主體201外周面與所述中心孔101內周面之間安裝兩個軸承6,兩個所述軸承6的寬度等於所述環形凹槽203到所述凸臺202的距離。所述環形凹槽203內卡設兩個所述卡簧5,將軸承6限制在環形凹槽203和凸臺202之間,使輪軸芯2在固定盤1中的轉動由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減小摩擦力。所述第二法蘭104外側螺栓連接有壓環7,所述壓環7的內周面直徑小於所述中心孔101的直徑,進一步防止軸承從固定盤1中脫出。離合塊3套設在輪軸芯2的長出段206上,凸塊301朝裡,並在離合塊的另一側安裝壓簧401和彈簧壓片402,使離合塊壓緊在固定盤1上,當第一凹槽102旋轉至與第二凹槽207對應時,離合塊3上的凸塊301,可以卡進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相連的槽內,將輪軸芯與固定盤連接,使其同軸轉動,電機軸帶動輪軸芯轉動,從而帶動固定盤轉動,固定盤是固定連接在輪轂上的,則固定盤帶動輪轂轉動,從而實現輪椅的電動行走。當不需要輪椅電動行走時,控制離合塊使凸塊脫離第一凹槽與第二凹槽。則輪軸芯與固定盤沒有連接,不會同步轉動,這時可以關閉電機,使輪椅手動行走,即人力推動輪椅行走或人力扳動車輪行走。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