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0:46:34 3
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包括壺蓋組件、壺身組件、壺嘴組件、手柄組件、設有電耦合器的底蓋組件以及電源底座組件,所述壺身組件是一上小下大的結構,其包括壺外殼組件和內膽組件,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的口部外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一定彈力的碼片,所述內膽組件的上口部通過所述內膽組件自下而上伸入所述壺外殼組件並通過碼片掛於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上而與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壺身組件設置成三層結構,並在三層結構中分別採用真空層和密閉的空氣層隔開,減小了電水壺內膽容納腔的熱對流傳遞,極大地提高了保溫效果;壺身組件的上口部安裝時通過碼片連接,使得裝配簡單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電器,具體涉及一種電水壺,尤其涉及一種對保溫效果有較高要求的電水壺。
【背景技術】
[0002]電水壺產品,已經成為居家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家用電器。電水壺一般包括壺蓋組件、手柄組件、壺身,設置於壺身下方加熱器件和與其電耦合連接的底座。而保溫電熱水壺,分為普通的電熱偶重複加熱保溫:此種保溫水壺的能耗高,且水重複加熱影響水的質變,產生健康問題;另一和保溫電熱水壺是通過結構設計使容納腔體的液體密封,不能與外部冷空氣對流,達到保溫的目的。後者的低能耗、環保、健康,是目前的研發的主要方向。此種保溫電熱水壺,是普通電水壺和保溫壺的結合體,即能加熱又能保溫和防燙。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量超過的普通保單層水壺,有取而代之的趨勢,此種水壺是通過在兩層壺體間及底部填充隔熱材料或通過輻射層或空氣層或真空層的方式,減少熱對流或延緩熱對流來實現保溫效果。作為保溫電水壺主要部件,壺體組件(容納腔)和壺蓋的密封性是保溫的核心部份。壺體組件密封效果直接影響到整個產品的保溫。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裝配簡單、熱對流傳遞慢,大大提高保溫效果的改良的保溫電水亞。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包括壺蓋組件、壺身組件、壺嘴組件、手柄組件、設有電耦合器的底蓋組件以及電源底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壺身組件是一上小下大的結構,其包括壺外殼組件和內膽組件,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的口部外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一定彈力的碼片,所述內膽組件的上口部通過所述內膽組件自下而上伸入所述壺外殼組件並通過碼片掛於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上而與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連接。壺外殼組件和內膽組件這兩個組件是需要裝配在一起,中間形成均衡等距的空氣隔熱層,如採用直接焊接連接,這樣會加大熱傳遞,中間的空氣隔熱層就失去了意義,所以須採用間接連杆固定的方法,本實用新型採用了碼片的彈性原理,組裝時,內膽自下而上伸入壺外殼組件並通過碼片掛於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此時碼片的彈性角增加,會產生一彈性力使內膽緊緊連接在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實現壺身三層之間在上部的連接。
[0006]進一步,所述壺外殼組件是一由內外兩層上下端固接形成的外真空雙層組件。採用雙層隔熱,大大提升了壺體的保溫時間。
[0007]進一步,所述壺外殼組件的外部上、下部分別設置有用於固定和支撐壺嘴組件的上肩臺和用於固定底蓋組件的下肩臺。將底蓋組件固定在壺外殼組件的下肩臺處,再通過螺絲將內膽組件的底部與底蓋組件連接,使內膽組件向下收緊,內膽組件的上口部通過碼片掛於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兩邊受力,使內膽組件被緊緊的固定。[0008]進一步,所述壺外殼組件的上肩臺處設置有第一環形扣,所述壺嘴組件自上而下壓入並與第一環形扣相卡接。
[0009]進一步,所述壺嘴組件與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之間設置有密封圈。這樣在倒水時水不會流向壺身組件的內部。
[0010]進一步,所述內膽的口部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密封圈的第二環形扣,所述第二環形扣通過滾壓工藝製成。
[0011]進一步,所述壺嘴組件包括裝飾環、塑膠環和鎖扣,所述塑膠環上設有與壺外殼組件固定的環形扣位筋。
[0012]進一步,所述碼片含有一彈性角,在所述內膽組件與壺外殼組件連接時所述彈性角增加。
[0013]進一步,所述碼片的掛鈎的寬度大於所述壺外殼組件上口部的厚度。
[0014]進一步,所述壺外殼組件與內膽組件之間的空氣隔熱層的間距從上往下是均衡等距的,所述空氣隔熱層的間距範圍為1.5mm-4mm。太大了浪費空間,增加材料成本和產品的重量;小於1.5麗,製造精度和裝配要求的精度也會提高,增加生產製作成本,且無法保證內膽與壺身外殼接觸。一旦直接面接觸,熱傳導會增加,減少保溫時間。但兩者的間隙小,且都是大小下大的結構,節省空間,實現容積最大化。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將電水壺的壺身組件設置成三層結構,並在三層結構中分別採用真空層和密閉的空氣層隔開,減小了電水壺內膽容納腔的熱對流傳遞,極大地提高了壺身的保溫效果;壺身組件的上口部安裝時通過碼片連接,使得裝配簡單方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壺身組件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壺身組件的爆炸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碼片的立體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碼片的主視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壺身組件與壺嘴組件一種實施例的連接示意圖。
[0022]圖7是圖6中的壺身組件與壺嘴組件的連接處的放大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壺身組件另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壺身組件與壺嘴組件另一種實施例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但並不將本實用新型局限於這些【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本實用新型涵蓋了權利要求書範圍內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備選方案、改進方案和等效方案。
[0026]參照圖1-9,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包括壺蓋組件21、壺身組件、壺嘴組件、手柄組件22、設有電耦合器的底蓋組件26以及電源底座組件27,所述壺身組件是一上小下大的結構,其包括壺外殼組件18和內膽組件19,所述內膽組件19的內膽的口部外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一定彈力的碼片20,所述內膽組件19的上口部通過所述內膽組件自下而上伸入所述壺外殼組件18並通過碼片20掛於壺外殼組件18的上口部上而與壺外殼組件18的上口部連接。採用雙層隔熱,大大提升了壺體的保溫時間。壺外殼組件18和內膽組件19這兩個組件是需要裝配在一起,中間形成均衡等距的空氣隔熱層192,如採用直接焊接連接,這樣會加大熱傳遞,中間的空氣隔熱層192就失去了意義,所以須採用間接連杆固定的方法,本實用新型採用了碼片的彈性原理,組裝時,內膽自下而上伸入壺外殼組件18並通過碼片20掛於壺外殼組件18的上口部,此時碼片20的彈性角α增加成β,會產生一彈性力使內膽緊緊連接在壺外殼組件18的上口部,實現壺身三層之間在上部的連接。
[0027]所述壺外殼組件18是一由內層182、外層181兩層上下端固接形成的外真空雙層組件,參見圖2、圖6。採用雙層隔熱,大大提升了壺體的保溫時間。所述壺外殼組件18也可以是單層的外殼結構,見圖8、圖9。
[0028]所述壺外殼組件18的外部上、下部分別設置有用於固定和支撐壺嘴組件的上肩臺183和用於固定底蓋組件26的下肩臺184。將底蓋組件26固定在壺外殼組件18的下肩臺184處,再通過螺絲將內膽組件19的底部與底蓋組件26連接,使內膽組件19向下收緊,內膽組件19的上口部通過碼片20掛於壺外殼組件18的上口部,兩邊受力,使內膽組件19被緊緊的固定。
[0029]所述壺外殼組件18的上肩臺183處設置有第一環形扣,所述壺嘴組件自上而下壓入並與第一環形扣相卡接。
[0030]所述壺嘴組件與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之間設置有密封圈17。這樣在倒水時水不會流向壺身組件的內部。
[0031]所述內膽的口部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密封圈17的第二環形扣191,所述第二環形扣191通過滾壓工藝製成。
[0032]所述壺嘴組件包括裝飾環15、塑膠環16和鎖扣23,所述塑膠環16上設有與壺外殼組件18固定的環形扣位筋。
[0033]所述碼片20含有一彈性角α,在所述內膽組件19與壺外殼組件18連接時所述彈性角增加。
[0034]所述碼片20的掛鈎201的寬度大於所述壺外殼組件18上口部的厚度。
[0035]所述壺外殼組件18與內膽組件19之間的空氣隔熱層192的間距從上往下是均衡等距的,所述空氣隔熱層192的間距範圍為1.5mm-4mm。太大了浪費空間,增加材料成本和產品的重量;小於1.5麗,製造精度和裝配要求的精度也會提高,增加生產製作成本,且無法保證內膽與壺身外殼接觸。一旦直接面接觸,熱傳導會增加,減少保溫時間。但兩者的間隙小,且都是大小下大的結構,節省空間,實現容積最大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包括壺蓋組件、壺身組件、壺嘴組件、手柄組件、設有電耦合器的底蓋組件以及電源底座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壺身組件是一上小下大的結構,其包括壺外殼組件和內膽組件,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的口部外側設置有至少兩個具有一定彈力的碼片,所述內膽組件的上口部通過所述內膽組件自下而上伸入所述壺外殼組件並通過碼片掛於該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上而與該壺外殼組件的上口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外殼組件是一由內外兩層上下端固接形成的外真空雙層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外殼組件的外部上、下部分別設置有用於固定和支撐壺嘴組件的上肩臺和用於固定底蓋組件的下肩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外殼組件的上肩臺處設置有第一環形扣,所述壺嘴組件自上而下壓入並與第一環形扣相卡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嘴組件與所述內膽組件的內膽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膽的口部上設置有用於固定密封圈的第二環形扣,所述第二環形扣通過滾壓工藝製成。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嘴組件包括裝飾環、塑膠環和鎖扣,所述塑膠環上設有與壺外殼組件固定的環形扣位筋。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碼片含有一彈性角,在所述內膽組件與壺外殼組件連接時所述彈性角增加。
9.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碼片的掛鈎的寬度大於所述壺外殼組件上口部的厚度。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改良的保溫電水壺,其特徵在於:所述壺外殼組件與所述內膽組件之間的空氣隔熱層的間距從上往下是均衡等距的,所述空氣隔熱層的間距範圍為 I.5mm-4mm。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3662551SQ201320723510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4日
【發明者】龔益官, 黃理水, 徐先平 申請人: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