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07:24:36 2
專利名稱: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滑 槽的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
背景技術:
請參照圖1,其示出傳統彈性模塊示意圖。在一般的滑蓋式手機中(未示出)通常 具有一滑動樞軸(sliding hinge),而此滑動樞軸(未示出)通常用來連接滑蓋式手機的兩 機體(未示出)。更詳細地說,滑動樞軸通常具有兩個板件,其分別固定至兩機體,而彈性模 塊102連接這兩個板件。當兩個板件具有相對滑動時,彈性模塊102便能提供彈力,而使得 傳統的滑蓋式手機具有半自動滑動(Semi-auto sliding)的功能。更詳細地說,彈性模塊102包括第一滑動元件108、第二滑動元件110、多根滑動杆 122以及多個彈簧158。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分別樞接至上述的兩個板 件,且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分別具有滑動孔154。滑動杆122貫穿滑動孔 154,使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可相對滑動。然而,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為板體,再加上滑動孔154的設置, 因此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的結構強度大幅減弱。如果彈性模塊102在頻 繁地操作下,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容易產生破裂,而使得彈性模塊102失 效。此外,由於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必須設置滑動孔154,因此製作 第一滑動元件108及第二滑動元件110所需的模具中對應於滑動孔154的結構將過長。如 此,該細長的結構成為模具上的薄弱結構,導致模具局部強度降低以及模具壽命下降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彈性模塊中二滑動元件分別具 有突出部及滑槽,通過突出部與滑槽的連接,使二滑動元件可相對滑動。滑動元件的滑槽具 有較淺的槽深,使製作滑動元件的模具中對應於滑槽的結構並非細長突出的薄弱結構。如 此,可提升模具壽命及降低製造彈性模塊的不良率。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彈性模塊。彈性模塊包括一第一滑動元件及一第 二滑動元件。第一滑動元件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表面。第一滑槽的內壁面為一第一斜 面,第一斜面沿著一滑動路徑延伸而第二表面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第二滑動元件包括 一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設在第二滑動元件中朝向第二表面的一第一表面上,第一突出 部具有一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且第一突出部可滑動地配 置在第一滑槽中內。其中,當第一滑動元件與第二滑動元件相對滑動時,第一斜面與第二斜 面相對滑動。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滑動樞軸。滑動樞軸包括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及一彈性模塊。彈性模塊包括一第一滑動元件及一第二滑動元件。第一板件連接到第一 滑動元件,而第二板件連接到第二滑動元件。第一滑動元件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表面。 第一滑槽的內壁面為一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沿著一滑動路徑延伸而第二表面實質上平行於 滑動路徑。第二滑動元件包括一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設在第二滑動元件中朝向第二表 面的一第一表面上,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 路徑且第一突出部可滑動地配置在第一滑槽中內。其中,當第一滑動元件與第二滑動元件 相對滑動時,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對滑動。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選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 說明如下
圖1示出傳統彈性模塊示意圖。圖2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滑動樞軸示意圖。圖3示出圖2中彈性模塊的分解透視圖。圖4示出圖3中沿著方向4-4』的剖視圖。圖5示出圖3中沿著方向5-5』的剖視圖。圖6示出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滑動元件與第二滑動元件的組裝圖。圖7示出圖6中沿著方向7-7』的剖視圖。圖8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彈性模塊示意圖。圖9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彈性模塊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02、202、302、402 彈性模塊108、208、308、408 第一滑動元件110、210、310、410 第二滑動元件122 滑動杆154 滑動孔158 彈簧200 滑動樞軸204 第一板件206 第二板件212、312、412 第一滑槽214,314 第二突出部216:第三斜面218,318 第二滑槽220,320,420 第一突出部222、252 直杆224 第一斜面228 第二表面230 第三表面
232第一表面
234第四表面
236第二斜面
238,250 頂面
240第一開口
242第二開口
244第四斜面
246第三開口
248第四開口
254,256 貫孔
258彈性元件
260第一連接部
262第二連接部
264,266 螺栓
Al、A2、A3、A4 夾角
DUD2 距離
P 滑動路徑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描述優選實施例作為本發明的說明,然而實施例所提出的內容,僅為舉例說 明用,而有關附圖為配合說明之用,並非為限縮本發明保護範圍。再者,實施例的附圖中省 略了不必要的元件,以利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第一實施例請參照圖2,其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滑動樞軸示意圖。滑動樞軸200包括 一彈性模塊202、一第一板件204及一第二板件206。更詳細地說,此滑動樞軸例如是應用 於一滑蓋式手機或其他滑蓋式電子裝置。就滑蓋式手機而言,滑蓋式手機通常需有上下兩 機體,而一第一板件204及一第二板件206則分別固定至這兩機體。彈性模塊202設在第一板件204及第二板件206之間,且彈性模塊202包括一第 一滑動元件208及一第二滑動元件210。螺栓264可穿過第一連接部沈0(示出在圖3中)以將第一滑動元件208與第一 板件204組裝在一起。另一螺栓266可穿過第二連接部262 (示出在圖3中)將第二滑動 元件210與第二板件206組裝在一起。由於第一滑動元件208與第二滑動元件210可相對 滑動,故第一板件204與第二板件206可藉由彈性模塊202作相對滑動。因此,採用此滑動 樞軸200的滑蓋式電子裝置便具有半自動滑動的功能。請參照圖3,其示出圖2中彈性模塊的分解透視圖。第一滑動元件208具有一第一 滑槽212並包括一第二突出部214。第二滑動元件210具有一第二滑槽218並包括一第一 突出部220。第一滑槽212沿著一滑動路徑P延伸,而第二突出部214、第二滑槽218及第 一突出部220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線上。第一突出部220可滑動地配置在第一滑槽中212內而第二突出部214可滑動地配置在第二滑槽218內。當第一突出部220與第一滑槽212相對滑動時,第一滑動元件208 與第二滑動元件210相對滑動。此外,第一滑動元件208還具有數個貫孔2M並包括數根直杆222。第二滑動元件 210還具有數個貫孔256並包括數根直杆252。直杆222、252及貫孔254、256的延伸方向 則與滑動路徑P實質上平行。當第一滑動元件208與第二滑動元件210相對滑動時,直杆 可滑動在貫孔內。雖然本實施例的彈性模塊202包括有直杆222、252及貫孔254、256,然於其它實施 形態中,亦可省略直杆222、252及貫孔254、256。此外,如圖3所示,彈性模塊202還包括多個彈性元件258,其套設在直杆222及 252上。為了不使圖示過於複雜,圖3僅示出一個彈性元件258。彈性元件258的一端可抵 靠在第一滑動元件208上,而其另一端可抵靠在第二滑動元件210上。當第一滑動元件208 與第二滑動元件210相對滑動時,彈性元件258形變而儲存一彈性勢能。該彈性勢能可帶 動第一板件204及第二板件206相對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滑動元件208的第一滑槽212的槽深及第二滑動元件210的 第二滑槽218的槽深較淺,使製作滑動元件的模具中對應於滑槽的結構的突出長度相對較 短,不致成為薄弱結構。因此,製作第一滑動元件208及第二滑動元件210的模具發生損壞 的可能性較低、模具壽命較長且第一滑動元件208及第二滑動元件210的產品不良率也較 低。以下詳細說明第一滑槽212及第一突出部220的細部結構。請參照圖4,其示出圖3中沿著方向4-4』的剖視圖。第一滑槽212的內壁面為一 第一斜面224,第一斜面224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P (滑動路徑P示出在圖3 中)。第一滑動元件208具有相對應的第二表面228與第三表面230。第一滑槽212從第 二表面2 貫穿至第三表面230並從第二表面2 露出一第一開口 240且從第三表面230 露出一第二開口對2。第一斜面2 與第二表面2 之間的夾角A2為銳角,使第一開口 240 的面積小於第二開口 242的面積。如圖4所示,第一滑槽212 二側實體結構的範圍(如剖面線所示的部位)大於第 一滑槽212的鏤空範圍,使第一滑動元件208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請參照圖5,其示出圖3中沿著方向5-5』的剖視圖。第二滑動元件210具有相對 應的第一表面232與第四表面234。第一突出部220設在第一表面232上並具有一第二斜 面236,第二斜面236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P (滑動路徑P示出於圖3)。第二 斜面236與第一突出部220的頂面238之間的夾角Al為銳角。如圖5所示,第二滑槽218 二側實體結構的範圍(如剖面線所示的部位)大於第 二滑槽218鏤空範圍,使第二滑動元件210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請同時參照圖6及圖7,圖6示出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滑動元件與第二滑動元件的 組裝圖,圖7示出圖6中沿著方向7-7』的剖視圖。第二滑動元件210的第一突出部220可 從第一滑槽212的第一開口 240嵌入第一滑槽212內。如此,當第一滑動元件208與第二 滑動元件210相對滑動時,第一斜面2 可與第二斜面236相對滑動。此外,由於第一開口 240的面積小於第二開口 242的面積,故於第一斜面224與第二斜面236相對滑動的過程 中,可避免第一突出部220與第一滑槽212脫離。
7
優選但非限定地,第一滑動元件208的材質及第二滑動元件210的材質為軟質,例 如是塑料。因此,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稍微用力就能將第一突出部220嵌入第一滑槽212 以及將第二突出部214嵌入第二滑槽218,在組裝彈性模塊202上甚為方便。以下說明第二突出部214與第二滑槽218的細部結構。請回到圖4所示,第一滑動元件208的第二突出部214具有一第三斜面216,第三 斜面216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P且第三斜面216與第二突出部214的頂面 250之間的夾角A3為銳角。如圖5所示,而第二滑動元件210的第二滑槽218的內壁面為一第四斜面M4,第 四斜面M4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P。第二滑槽218從第一表面232貫穿至第 四表面234並從第一表面232露出一第三開口 246且從第四表面234露出一第四開口 M8。 第四斜面244與第一表面232之間的夾角A4為銳角,使第三開口 246的面積小於第四開口 248的面積。藉此,第一滑動元件208的第二突出部214可從第二滑槽218的第三開口 246 嵌入第二滑槽218內。由於第三開口 246的面積小於第四開口 248的面積,故當第三斜面 216與第四斜面244相對滑動時,可避免第二突出部214與第二滑槽218脫離。第二實施例請參照圖8,其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彈性模塊示意圖。第二實施例的彈性 模塊302與第一實施例的彈性模塊202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滑動元件308的第一滑槽312 及第二突出部314的延伸方向未同時與滑動路徑P重疊。進一步地說,第一滑動元件308的第一滑槽312及第二突出部314沿著一間隔方 向(未示出)相距一距離D1,且第二滑動元件310的第二滑槽318與第一突出部320沿著 間隔方向相距距離D2。距離Dl實質上等於距離D2,使第一突出部320可連接到第一滑槽 312而第二突出部314可連接到第二滑槽318。優選地,間隔方向實質上垂直於滑動路徑P。此外,第一滑槽312、第二突出部314、第一突出部320及第一滑槽312的剖面外型 分別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所公開的第一滑槽212、第二突出部214、第一突出部220及第一滑 槽212的剖面外型,在此便不再贅述。由上述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可知,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第一滑槽及第二 滑槽的位置有多種設置型態。只要第一突出部可連接到第一滑槽而第二突出部可連接到第 二滑槽即可,本發明中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設置位置並不受上 述實施例所限制。第三實施例請參照圖9,其示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彈性模塊示意圖。第三實施例的彈性 模塊402與第一實施例的彈性模塊202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滑動元件408省略第二突出部, 而第二滑動元件410省略第二滑槽。進一步地說,第一滑動元件408與第二滑動元件410僅通過第二滑動元件410的 第一突出部420與第一滑動元件408的第一滑槽412的連接而相對滑動。如此,仍可達到 第一滑動元件408與第二滑動元件410相對滑動的效果。此外,第一滑槽412及第一突出部420的剖面外型分別相似於第一實施例所公開 的第一滑槽212及第一突出部220的剖面外型,在此便不再贅述。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公開的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具有多項優點,列舉部分優點說明如下(1).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周圍實體結構的範圍大於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的鏤空 範圍,使第一滑動元件及第二滑動元件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2).第一滑動元件的第一滑槽及第二滑動元件的第二滑槽的槽深較淺,使製作滑 動元件的模具中對應於滑槽的結構的突出長度相對較短,不致成為薄弱結構。因此,製作第 一滑動元件及第二滑動元件的模具損壞的頻率較低、模具壽命較長,降低第一滑動元件及 第二滑動元件的產品不良率。(3).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稍微用力就能將第一突出部嵌入第一滑槽以及將第二 突出部嵌入第二滑槽,使彈性模塊具有便利的組裝性。(4).由於第一開口的面積小於第二開口的面積,當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對滑動 時,可避免第一突出部與第一滑槽脫離。(5).由於第三開口的面積小於第四開口的面積,當第三斜面與第四斜面相對滑動 時,可避免第二突出部與第二滑槽脫離。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優選實施例公開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 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 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彈性模塊,包括一第一滑動元件,具有一第一滑槽及一第二表面,該第一滑槽的內壁面為一第一斜面, 該第一斜面沿著一滑動路徑延伸而該第二表面實質上平行於該滑動路徑;以及一第二滑動元件,包括一第一突出部,該第一突出部設在該第二滑動元件中朝向該第 二表面的一第一表面上,該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二斜面,該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 行於該滑動路徑,且該第一突出部可滑動地配置在該第一滑槽內,其中,當該第一滑動元件與該第二滑動元件相對滑動時,該第一斜面與該第二斜面相 對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一滑動元件包括一第二突出部,該第二 突出部具有一第三斜面,該第三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該滑動路徑,而該第二滑動 元件具有一第二滑槽,該第二滑槽的內壁面為一第四斜面,該第四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 平行於該滑動路徑,該第二突出部可滑動地配置在該第二滑槽內,其中,當該第一滑動元件與該第二滑動元件相對滑動時,該第三斜面與該第四斜面相 對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一滑動元件還具有與該第二表面相對應 的一第三表面,該第一滑槽從該第二表面貫穿至該第三表面並從該第二表面露出一第一開 口且從該第三表面露出一第二開口,該第一斜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且該第 一開口的面積小於該第二開口的面積;其中,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一突出部的頂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二滑動元件還具有一與該第一表面相對 應的第四表面,該第二滑槽從該第一表面貫穿至該第四表面並從該第一表面露出一第三開 口且從該第四表面露出一第四開口,該第四斜面與該第一表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且該第 三開口的面積小於該第四開口的面積;其中,該第三斜面與該第二突出部的頂面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一滑動元件的該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及 該第二突出部的延伸方向實質上重疊,且該第二滑動元件的該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與該第 一突出部的延伸方向實質上重疊。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一滑動元件的該第一滑槽與該第二突出 部沿著一間隔方向相距一距離,且該第二滑動元件的該第二滑槽與該第一突出部沿著該間 隔方向相距該距離;其中,該間隔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滑動路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模塊,其中該第一滑動元件及該第二滑動元件之一包括 至少一直杆,該第一滑動元件及該第二滑動元件之另一包括至少一貫孔,該至少一直杆及 該至少一貫孔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該滑動路徑,該至少一直杆可滑動地配置於該至少 一貫孔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彈性模塊,還包括至少一彈性元件,套設在該至少一直杆上,該至少一彈性元件的一端抵靠在該第一滑 動元件上,該至少一彈性元件的另一端抵靠在該第二滑動元件上。
9.一種滑動樞軸,包括一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模塊; 一第一板件,連接到該第一滑動元件;以及 一第二板件,連接到該第二滑動元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滑動樞軸,還包括多個螺栓分別將該第一滑動元件與該第 一板件組裝在一起以及將該第二滑動元件與該第二板件組裝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種彈性模塊及應用其的滑動樞軸。彈性模塊包括第一滑動元件及第二滑動元件。第一滑動元件具有第一滑槽及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實質上平行於一滑動路徑。第一滑槽的內壁面為一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沿著滑動路徑延伸。第二滑動元件包括第一突出部,第一突出部設在第二滑動元件中朝向第二表面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突出部具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的延伸方向實質上平行於滑動路徑,第一突出部可動地配置在第一滑槽中。當第一滑動元件與第二滑動元件相對滑動時,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對滑動。由於滑動元件的滑槽不深,故滑動元件具有足夠的強度。
文檔編號H04M1/02GK102082843SQ20091022429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6日
發明者黃哲宏 申請人: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