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03:27:47
專利名稱: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鐵路道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
背景技術:
無縫線路是20世紀軌道結構最突出的改進與創新。無縫線路在結構上徹底消除 了鋼軌接頭,減少列車在接頭區的衝擊與振動,延長了輪、軌部件的使用壽命,減少了 維修費用,並且提供了平滑的運行表面,給列車運營和行車安全也帶來諸多好處。合金 鋼組合轍叉就是無縫線路的產物,由於它可以滿足無縫線路的現場焊接要求,很快得到 了各路局廣泛的應用,在鐵路正線上逐漸取代固定型高錳鋼整鑄轍叉。合金鋼組合轍叉是由合金鋼心軌與翼軌通過間隔鐵及高強螺栓組裝而成,與固 定型高錳鋼整鑄轍叉相比,整體穩定性不高。即,在上道使用過程中,由於合金鋼組合 轍叉固有存在有害空間,當機車順向或逆向過岔時,車輪衝擊產生的交變應力造成心軌 與翼軌間的上下相對錯動,並引起螺栓鬆動,給行車安全和線路養護帶來一定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通過楔形合金 鋼心軌與楔形間隔鐵的配合使用,解決合金鋼組合轍叉心軌與翼軌間的上下相對錯動問 題,增強轍叉的整體穩定性,提高整組轍叉的使用壽命。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具有合金鋼心軌 (1)、叉跟軌(2)及翼軌(3)。所述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兩側壁為下端向軌腰內 傾斜的斜面I (9),使軌腰(8)的截面形狀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為與斜面 I (9)貼合的斜面II (10);兩個翼軌(3)對稱位於合金鋼心軌(1)的兩側,兩個楔形間隔 鐵(4)對稱位於翼軌(3)與合金鋼心軌(1)之間,且楔形間隔鐵(4)外端面與翼軌(3)的 軌腰側壁形狀貼合,內端面的斜面II (10)與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側壁斜面I (9) 密貼,通過螺栓連接副(6)及鋼軌墊圈(5)將兩個翼軌(3)、兩個楔形間隔鐵⑷及合金 鋼心軌(1)連接固定在一起;兩個叉跟軌(2)對稱設置在合金鋼心軌(1)的尾部的兩側, 且位於兩個翼軌⑶之間,並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圈(5)及普通間隔鐵(7)將兩 個翼軌(3)與合金鋼心軌(1)的尾部及兩個叉跟軌(2)連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兩側壁上通長制有兩條相互對稱的凹槽(11), 並使凹槽(11)的側面形成下端向軌腰內傾斜的斜面I (9),凹槽(11)的底部形成凸臺 (12),使軌腰(8)的截面形狀形成一個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為與斜面 I (9)密貼的斜面II (10),下端面為與凸臺(12)密貼的平面II (13)。所述斜面I (9)的垂直夾角為4° 8°。所述兩個翼軌(3)之間、兩個叉跟軌(2)之間及翼軌(3)與叉跟軌(2)之間分別 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圈(5)及普通間隔鐵(7)連接固定在一起。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和效果
1、本發明通過楔形合金鋼心軌與楔形間隔鐵的配合使用,阻止合金鋼心軌難以 向上串動。在上道使用過程中,當車輪順向或逆向通過合金鋼組合轍叉固有存在的有害 空間時,車輪衝擊轍叉產生的交變應力造成心軌相對翼軌上下錯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自然也不會引起螺栓鬆動,保證行車安全,利於線路養護。2、本發明結構簡單,易於裝配,通過楔形合金鋼心軌與楔形間隔鐵的配合使 用,將車輪衝擊產生的交變應力轉化為高強度螺栓的拉力,進一步鎖緊螺栓,增強了轍 叉的整體穩定性,提高了整組轍叉的使用壽命。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俯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圖4為圖1的C-C剖視圖;圖5為本發明的合金鋼心軌結構俯視圖,圖6為圖5的A-A剖視圖,圖7為圖5的B-B剖視圖,圖8為圖5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2、3、4、5、6、7、8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具有合金鋼心軌1、叉跟軌2及翼軌3。合金鋼 心軌1的軌腰8的兩側壁上通長制有兩條相互對稱的凹槽11,並使凹槽11的側面形成下 端向軌腰內傾斜的斜面I 9,凹槽11的底部形成凸臺12,使軌腰8的截面形狀形成一個 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為與斜面I 9貼合的斜面II 10,下端面為與凸臺12貼 合的平面II 13。兩個翼軌3對稱位於合金鋼心軌1的兩側,兩個楔形間隔鐵4對稱位於翼軌3與 合金鋼心軌1之間,且楔形間隔鐵4外端面與翼軌3的軌腰側壁形狀貼合,內端面的斜面 II 10與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側壁斜面I 9密貼,下端面的平面II 13與凸臺12密貼。 通過螺栓連接副6及鋼軌墊圈5將兩個翼軌3和兩個楔形間隔鐵4及合金鋼心軌1連接固 定在一起;兩個叉跟軌2對稱設置在合金鋼心軌1的尾部的兩側,且位於兩個翼軌3之 間,並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圈5及普通間隔鐵7將兩個翼軌3與合金鋼心軌1的尾 部及兩個叉跟軌2連接固定在一起。本發明所述斜面I 9的垂直夾角為4° 8°,利於加工和組裝。所述兩個翼軌 3之間、兩個叉跟軌2之間及翼軌3與叉跟軌2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圈5 及普通間隔鐵7連接固定在一起。具體連接方式與已有技術中的合金鋼組合轍叉相同。由於本發明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截面形狀近似楔形,且具有凸臺12,通過楔 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的斜面II 10與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側壁斜面I 9密貼,以及下 端面的平面II 13與凸臺12密貼卡住合金鋼心軌1,阻止合金鋼心軌1向上串動。在上 道使用過程中,當車輪順向或逆向通過合金鋼組合轍叉固有存在的有害空間14時,車輪衝擊轍叉產生的交變應力造成心軌相對翼軌上下錯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並可將車輪衝 擊產生的交變應力轉化為高強度螺栓的拉力,進一步鎖緊螺栓,增強了轍叉的整體穩定 性,提高了整組轍叉的使用壽命,保證行車安全,利於線路養護。
權利要求
1.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具有合金鋼心軌(1)、叉跟軌(2)及翼軌(3),其 特徵是所述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8)的兩側壁為下端向軌腰內傾斜的斜面I (9), 使軌腰(8)的截面形狀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為與斜面I (9)貼合的斜面 II (10);兩個翼軌(3)對稱位於合金鋼心軌(1)的兩側,兩個楔形間隔鐵⑷對稱位於 翼軌(3)與合金鋼心軌(1)之間,且楔形間隔鐵(4)外端面與翼軌(3)的軌腰側壁形狀貼 合,內端面的斜面II (10)與合金鋼心軌(1)的軌腰⑶的側壁斜面I (9)密貼,通過螺 栓連接副(6)及鋼軌墊圈(5)將兩個翼軌(3)、兩個楔形間隔鐵(4)及合金鋼心軌(1)連 接固定在一起;兩個叉跟軌(2)對稱設置在合金鋼心軌(1)的尾部的兩側,且位於兩個翼 軌⑶之間,並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圈(5)及普通間隔鐵(7)將兩個翼軌(3)與 合金鋼心軌(1)的尾部及兩個叉跟軌(2)連接固定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其特徵是所述合金鋼心軌(1) 的軌腰(8)的兩側壁上通長制有兩條相互對稱的凹槽(11),並使凹槽(11)的側面形成下 端向軌腰內傾斜的斜面I (9),凹槽(11)的底部形成凸臺(12),使軌腰⑶的截面形狀 形成一個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4)的內端面為與斜面I (9)密貼的斜面II (10),下端 面為與凸臺(12)密貼的平面II (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其特徵是所述斜面I(9) 的垂直夾角為4° 8°。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其特徵是所述兩個翼軌(3)之 間、兩個叉跟軌⑵之間及翼軌⑶與叉跟軌⑵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副(6)、鋼軌墊 圈(5)及普通間隔鐵(7)連接固定在一起。
全文摘要
一種楔形結構合金鋼組合轍叉,其合金鋼心軌的軌腰的兩側壁為下端向軌腰內傾斜的斜面Ⅰ,使軌腰的截面形狀近似楔形,楔形間隔鐵的內端面為與斜面Ⅰ貼合的斜面Ⅱ;兩個翼軌對稱位於合金鋼心軌的兩側,兩個楔形間隔鐵對稱位於翼軌與合金鋼心軌之間,且楔形間隔鐵外端面與翼軌的軌腰側壁形狀貼合,內端面的斜面Ⅱ與斜面Ⅰ密貼,通過螺栓連接副及鋼軌墊圈將兩個翼軌、兩個楔形間隔鐵及合金鋼心軌連接固定在一起;兩個叉跟軌對稱設置在合金鋼心軌的尾部的兩側,且位於兩個翼軌之間,並通過螺栓連接副、鋼軌墊圈及普通間隔鐵將三者連接固定在一起。本發明通過楔形合金鋼心軌與楔形間隔鐵的配合使用,解決合金鋼組合轍叉心軌與翼軌間的上下相對錯動問題,增強轍叉的整體穩定性,提高整組轍叉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1B7/12GK102021866SQ20101060610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0日
發明者孫立彬, 宋金海, 李松, 李毅, 王建國, 程亮, 翟耀忠, 董彥錄 申請人: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