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的製作方法
2023-10-04 18:27:1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燈具面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
背景技術:
隨著第四代光源,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發光效率和功率的提高,LED正在應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但作為點光源,LED必須進行二次光學設計才能適應於各種照明燈具的具體要求。當前,大功率LED正在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二次光學設計領域中通常存在透鏡和反光杯兩種方案,由於反光杯無法有效地分配LED中心的光通量,透鏡成為LED燈具二次光學設計的主流。但是,大功率LED不僅具有很高的光通量和發光效率,其發光通常為複色光,採用透鏡一定會造成複色光的分光為單色光(如彩虹)。這不僅大大降低了燈具的品質,而且在某些領域,比如:交通信號燈領域,燈具會呈現出不同於設計的顏色(如紅燈在某些角度呈現為黃色,綠燈在某些角度也呈現為黃色),造成實際的應用問題。如何對點光源封裝的大功率LED進行二次光學設計,既完成光通量的合理分配,同時避免光的色散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既能實現光通量的合理控制,同時避免光的色散的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的LED燈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包括兩個或以上反光杯和一個透鏡,其特徵在於:第二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的直徑與第一反光杯底面的直徑一致,以此類推,第三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直徑與第二反光杯的底面直徑一致;
所述反光杯是由一個反光面和一個透射面組成的透明的杯,反光面為外凸的球面,透射面為內凹的球面,反光面與透射面為線接觸,所述線呈圓形,透射面與反光杯內底面為線接觸,所述線呈圓形,第一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設置有透鏡,所述透鏡的最大直徑與反光杯內表面底面的直徑一致。
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所述反光杯是圓環形的透明杯,內表面底面和外表面底面均為圓形。
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所述透鏡相對於反光杯內表面底面外凸。
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最後一個反光杯的外表面底面為光學面罩的前表面。
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所述反光杯是由光學玻璃、PC或PMMA製造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通過透鏡和反光杯的相互配合,實現光通量合理分配,在滿足不同燈具光學要求的同時,儘量提高光源光通量利用率、節約能源,同時大大避免光的色散,並顯著改善了LED燈具照明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
圖2為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光路圖。
圖3為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的反光杯示意圖。
圖中:1、反射面;2、透射面;3、透鏡;4、反光杯;5、朗伯體發光LED。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透射反射複合式LED燈具光學面罩包括兩個或以上圓環形反光杯和一個透鏡3。所述反光杯是由一個反光面1和一個透射面2組成的圓環形透明的杯。反光面1為外凸的球面,透射面2為內凹的球面,反光面1與透射面2為線接觸,所述線呈圓形。透射面2與反光杯內底面為線接觸,所述線呈圓形。杯體內表面底面和外表面底面均為圓形。
第一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設置有透鏡3,所述透鏡3的最大直徑與反光杯內表面底面的直徑一致,所述透鏡相對於反光杯內表面底面外凸。
第二反光杯及更多反光杯的形狀、功能與第一反光杯相近,只是尺寸不同,第二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的直徑與第一反光杯底面的直徑一致,以此類推,第三反光杯的內表面底面直徑與第二反光杯的底面直徑一致。
最後一個反光杯的外表面底面為光學面罩的前表面。
所述反光杯是由光學玻璃、PC或PMMA製造的,由朗伯體發光LED5發射出的光線經過透射面2透射後,再經過反射面1反射,最終從光學面罩前表面出射出去;靠近中心光線經過透鏡3經過光學面罩的前表面出射到面罩外部。
通過光學面罩的多個反射面1和透射面2以及透鏡3相互配合,本實用新型實現大功率LED點光源光通量合理分配,最終實現光通量滿足燈具光通量分布要求,同時大大避免了光的色散,提高燈具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