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檢測用燈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08:50:14 2
一種檢測用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用燈,包括燈頭、玻殼,玻殼內設有芯柱、燈絲,所述玻殼成球形,玻殼的內壁塗黑,僅在燈絲所處平面的正前方的玻殼上設有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所述透光窗口的長度為18-20mm,寬度為18mm,所述兩根導絲之間連接有一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有若干個高低相間的鉬絲鉤,燈絲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所述鉬絲鉤頂部的鉤部,所述燈絲成M型分布,且燈絲均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燈絲位於透光窗口的正中央。本發明玻殼採用球形,並將玻殼塗黑,僅留下一個透光窗口,減少了玻殼各個方向上反射光的影響;燈絲的調整也更加簡單,只要保證燈絲在透光窗口中央即可,降低了原先燈絲必須在玻殼中央的加工難度。
【專利說明】一種檢測用燈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燈具,特別涉及一種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
【背景技術】
[0002]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是用來體現和傳遞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Cd)的量值,是光輻射測量中的重要標準器具。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一般由白熾燈或滷鎢燈製作,為了使燈絲成為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唯一的發光體,應使玻璃泡殼及其它燈絲支持物的雜散光減小到最小程度。目前典型的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一般僅由燈泡和燈座組成,雜散光的影響較大,且難以得到穩定、均勻的光強值,還有些發光強度檢測標準燈為減少雜散光的影響,採用過於複雜的結構,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並且能有效減少雜散光影響的檢測用燈。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檢測用燈,包括燈頭、玻殼,玻殼內設有芯柱、燈絲,所述芯柱內引出兩根導絲,所述燈絲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導絲連接,所述玻殼成球形,玻殼的內壁塗黑,僅在燈絲所處平面的正前方的玻殼上設有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所述透光窗口的長度為18-20mm,寬度為18mm,所述兩根導絲之間連接有一固定座,在固定座上設有若干個高低相間的鑰絲鉤,燈絲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所述鑰絲鉤頂部的鉤部,所述燈絲成M型分布,且燈絲均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燈絲位於透光窗口的正中央。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固定座由陶瓷或玻璃製成,且陶瓷和玻璃的外表面均勻塗黑。這樣的結構有效減少了固定座的雜散光對光源的影響。
[0006]本發明米用上述技術方案,玻殼米用球形,並將玻殼塗黑,僅留下一個透光窗口,減少了玻殼各個方向上反射光的影響;燈絲的調整也更加簡單,只要保證燈絲在透光窗口中央即可,降低了原先燈絲必須在玻殼中央的加工難度;採用M型燈絲,使得每一段燈絲傾斜設置,共面性佳,易於調整,且發光面積大均勻性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透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檢測用燈,包括燈頭1、玻殼4,玻殼4內設有芯柱2、燈絲6,所述芯柱2內引出兩根導絲7,所述燈絲6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導絲7連接,所述玻殼4成球形,玻殼4的內壁塗黑,僅在燈絲6所處平面的正前方的玻殼4上設有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 9,所述透光窗口 9的長度為18-20_,寬度為18_,所述兩根導絲7之間連接有一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上設有若干個高低相間的鑰絲鉤5,燈絲6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所述鑰絲鉤5頂部的鉤部8,所述燈絲6成M型分布,且燈絲6均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燈絲6位於透光窗口 9的正中央。所述的固定座3由陶瓷或玻璃製成,且陶瓷和玻璃的外表面均勻塗黑。
【權利要求】
1.一種檢測用燈,包括燈頭(I)、玻殼(4),玻殼(4)內設有芯柱(2)、燈絲(6),所述芯柱(2)內引出兩根導絲(7),所述燈絲(6)的兩端分別與兩根導絲(7)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玻殼(4)成球形,玻殼(4)的內壁塗黑,僅在燈絲(6 )所處平面的正前方的玻殼(4)上設有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透光窗口(9),所述透光窗口(9)的長度為18-20mm,寬度為18mm,所述兩根導絲(7)之間連接有一固定座(3),在固定座(3)上設有若干個高低相間的鑰絲鉤(5),燈絲(6)從左到右依次穿過所述鑰絲鉤(5)頂部的鉤部(8),所述燈絲(6)成M型分布,且燈絲(6 )均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燈絲(6 )位於透光窗口( 9 )的正中央。
2.根據權利要I所述的一種檢測用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座(3)由陶瓷或玻璃製成,且陶瓷和玻璃的外表面均勻塗黑。
【文檔編號】H01K1/28GK103681226SQ20131067252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詹雲翔 申請人:詹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