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防蟲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7:43:47 3
樹木防蟲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具體是一種樹木防蟲帶。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防蟲帶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容易影響樹木美觀、防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問題。樹木防蟲帶包括帶體;所述帶體由第一帶段、第二帶段、第三帶段、第四帶段、第五帶段、第六帶段、第七帶段並排組成;其中,第一帶段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第二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第三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上的圓弧槽狀橫截面;第四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圓弧槽狀橫截面;第五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方槽狀橫截面;第六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第七帶段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樹木保護。
【專利說明】樹木防蟲帶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樹木病蟲害防治技術,具體是一種樹木防蟲帶。
【背景技術】
[0002]樹木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時常會遭到各種病蟲危害,輕者造成樹木生長發育不良,重者造成樹木死亡。因此,為了有效地保護樹木,目前通常採用防蟲帶對樹木病蟲害進行防治。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防蟲帶普遍採用塗抹或浸透有農藥藥液的單一帶體構成。使用時,將帶體綁紮在樹幹上,通過帶體上的農藥藥液殺死途經樹幹或寄生在樹幹上的細菌、害蟲等,由此起到防治樹木病蟲害的作用。實踐表明,現有防蟲帶由於自身結構所限,存在如下問題:其一,在使用過程中,帶體上的農藥藥液容易順著樹幹向下流,並在樹幹上留下汙痕,由此不僅造成了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而且影響了樹木的美觀。其二,在使用過程中,帶體上的農藥藥液中的水分容易迅速揮發掉,使得農藥的藥效難以充分發揮,由此導致防治效果差。其三,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才能將帶體綁紮在樹幹上,由此導致使用不方便。基於此,有必要發明一種全新的防蟲帶,以解決現有防蟲帶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容易影響樹木美觀、防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防蟲帶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容易影響樹木美觀、防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樹木防蟲帶。
[0004]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樹木防蟲帶,包括帶體;所述帶體由第一帶段、第二帶段、第三帶段、第四帶段、第五帶段、第六帶段、第七帶段並排組成;其中,第一帶段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第二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二帶段的上邊沿與第一帶段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上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三帶段的前邊沿與第二帶段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的底部表面並排開設有若干個上下貫通的透液孔;第四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四帶段的上邊沿與第三帶段的後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五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方槽狀橫截面,且第五帶段的上邊沿與第四帶段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六帶段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六帶段的上邊沿與第五帶段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七帶段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且第七帶段的上邊沿與第六帶段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
[0005]具體使用過程如下:首先,在第五帶段的槽口內嵌入一條絨帶,並將帶體纏繞在樹幹上,同時保證絨帶、第二帶段的前表面、第六帶段的前表面均與樹幹緊貼。然後,在第二帶段的槽口內和第六帶段的槽口內各嵌入一根鐵絲,並通過兩根鐵絲將帶體綁紮在樹幹上。而後,向第三帶段的槽口內注入由農藥、石灰水、泥巴等混合而成的糊狀物,糊狀物通過各個透液孔向下流入第四帶段的槽口內。此時,第五帶段的槽口內的絨帶對第四帶段的槽口內的糊狀物形成密封阻隔,使得第四帶段的槽口內的糊狀物無法順著樹幹向下流,第四帶段的槽口內的糊狀物由此持續存留,並殺死途經樹幹或寄生在樹幹上的細菌、害蟲等,從而起到防治樹木病蟲害的作用。在此過程中,隨著糊狀物中的水分逐漸揮發,每隔一段時間向第三帶段的槽口內注入清水,清水通過各個透液孔向下流入第四帶段的槽口內,並與第四帶段的槽口內的糊狀物進行混合,由此有效保持了糊狀物中的水分,從而保證了農藥的藥效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基於上述過程,與現有防蟲帶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樹木防蟲帶具有如下優點:其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樹木防蟲帶通過採用具有圓弧槽狀橫截面的第四帶段和具有方槽狀橫截面的第五帶段,並配合絨帶的使用,有效防止了糊狀物順著樹幹向下流,由此不僅有效避免了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而且有效保證了樹木的美觀。其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樹木防蟲帶通過採用具有圓弧槽狀橫截面且開設有透液孔的第三帶段,並配合清水的使用,有效保持了糊狀物中的水分,由此有效保證了農藥的藥效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有效增強了防治效果。其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樹木防蟲帶通過採用具有圓弧槽狀橫截面的第二帶段和第六帶段,並配合鐵絲的使用,實現了快速將帶體綁紮在樹幹上,由此有效提高了使用方便性。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樹木防蟲帶通過採用全新結構,有效解決了現有防蟲帶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容易影響樹木美觀、防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0006]進一步地,第四帶段的後表面下部均布有毛刺,且毛刺與第四帶段的後表面成向下角度。使用時,毛刺能夠有效阻止害蟲沿著第四帶段的後表面向上爬行,由此進一步增強了防治效果。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巧妙,有效解決了現有防蟲帶容易造成農藥浪費和環境汙染、容易影響樹木美觀、防治效果差、使用不方便的問題,適用於樹木保護,尤其適用於古樹、名樹、大樹、果樹的保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0010]圖中:1-第一帶段,2-第二帶段,3-第三帶段,4-第四帶段,5-第五帶段,6-第六帶段,7-第七帶段,8-透液孔,9-毛刺。
【具體實施方式】
[0011]樹木防蟲帶,包括帶體;所述帶體由第一帶段1、第二帶段2、第三帶段3、第四帶段
4、第五帶段5、第六帶段6、第七帶段7並排組成;其中,第一帶段I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第二帶段2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二帶段2的上邊沿與第一帶段I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3的橫截面為槽口向上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三帶段3的前邊沿與第二帶段2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3的底部表面並排開設有若干個上下貫通的透液孔8 ;第四帶段4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四帶段4的上邊沿與第三帶段3的後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五帶段5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方槽狀橫截面,且第五帶段5的上邊沿與第四帶段4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六帶段6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六帶段6的上邊沿與第五帶段5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七帶段7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且第七帶段7的上邊沿與第六帶段6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
[0012]第四帶段4的後表面下部均布有毛刺9,且毛刺9與第四帶段4的後表面成向下角度。
[0013]具體實施時,帶體採用橡膠或軟質塑料製成。帶體的寬度為30cm。帶體的長度根據樹木的樹徑而定(當樹木為古樹、名樹、大樹時,帶體的長度大於lm。當樹木為果樹時,帶體的長度小於Im)。
【權利要求】
1.一種樹木防蟲帶,其特徵在於:包括帶體;所述帶體由第一帶段(I)、第二帶段(2)、第三帶段(3)、第四帶段(4)、第五帶段(5)、第六帶段(6)、第七帶段(7)並排組成;其中,第一帶段(I)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第二帶段(2)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二帶段(2)的上邊沿與第一帶段(I)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3)的橫截面為槽口向上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三帶段(3)的前邊沿與第二帶段(2)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三帶段(3)的底部表面並排開設有若干個上下貫通的透液孔(8);第四帶段(4)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四帶段(4)的上邊沿與第三帶段(3)的後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五帶段(5)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前的方槽狀橫截面,且第五帶段(5)的上邊沿與第四帶段(4)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六帶段(6)的橫截面為槽口向後的圓弧槽狀橫截面,且第六帶段(6)的上邊沿與第五帶段(5)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第七帶段(7)的橫截面為直線狀橫截面,且第七帶段(7)的上邊沿與第六帶段(6)的下邊沿連接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木防蟲帶,其特徵在於:第四帶段(4)的後表面下部均布有毛刺(9),且毛刺(9)與第四帶段(4)的後表面成向下角度。
【文檔編號】A01M29/34GK203748524SQ201420141368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張晉敏 申請人:張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