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流量換向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7:01:27 1
專利名稱:液體流量換向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液體流量標準裝置或其他需快速切換液體流向的液體流量換向器。
目前切換液體流向有以下三種結構1、活塞換向,以活塞左右移動位置改變液體流向,其缺點是換向造成液流變化,不穩定,由於改變活塞位置需要切換開關、電磁閥,造成換向誤差較大。2、稱之為「褲叉」的裝置來回運動實現流體換向,由於「褲叉」裝置較大,所需推力就大,這樣不易快速推動,因此使「褲叉」前進後退時間長,兩者時間不可能完全一致,由於兩者時間絕對值大,因此其時間差值亦較大,因此會給流量標準裝置帶來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3、「褲叉」不動而導嘴左右旋轉一定角度的換向裝置,94238901.8專利即是這種換向器,其缺點是經導嘴液體流速不恆定,並且對「褲叉」有衝擊效應。因而現有技術在切換液流換向時都伴有液流對換向器的「液流衝擊」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能克服現有技術在切換液流換向時液流對換向器產生「液流衝擊」的缺點,提供一種用分流尖劈切入流注的液體流量換向器。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完成的,液體流量換向器由構架、噴嘴、換向漏鬥組成,其特點是噴嘴置有一變噴嘴面積機構,它由噴嘴出口處左右各置有一塊擋板,以及用於調節擋板左右移動的調節螺杆組成,用於調節噴嘴出口處面積,以使換向時液體流速恆定,換向漏鬥為一「褲叉」式分流尖劈換向漏鬥,它包括漏鬥、滑塊及導軌,漏鬥與一滑塊固定連接,滑塊下端置於導軌上,滑塊中心處置有以劈式通過流注的分流尖劈,尖劈上端緊靠噴嘴擋板,滑塊通過電機、齒輪及其嚙合的齒條傳動,在構架上噴嘴中心線的兩側各置有換向撞塊,以切液體流量左右換向。
本實用新型實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液體流量換向器結構示意圖。
由
圖1所示,液體流量換向器由構架、噴嘴、換向漏鬥組成,噴嘴置有一個變噴嘴面積機構,它由噴嘴1出口處左右各置有一塊擋板3。以及用於調節擋板3左右移動的調節螺杆2組成,變噴嘴面積機構調節噴嘴出口處面積以使換向時液體流速恆定,換向漏鬥為一「褲叉」式分流尖劈換向漏鬥,它包括漏鬥6、滑塊7及導軌9,漏鬥6與滑塊7固定連接,滑塊下端置於導軌9上,滑塊中心處置有一以劈式通過流注的分流尖劈4,尖劈上端緊靠噴嘴擋板3,滑塊通過電機15、齒輪14及其嚙合的齒條8傳動,在噴嘴1中心線兩側的構架13上各置有換向撞塊5以切換液體流量換向,當換向尖劈來回通過流注中心時作為計時開始與結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分流尖劈的切入流注能夠消除衝擊效應的影響,換向精度高。換向工作過程作如下說明
圖1中10為稱量桶,11為稱重裝置,12為貯液池。
1、通過變噴嘴面積螺杆機構調節噴嘴出口截面積。
2、通過試驗臺管路中流量計及調節開關,調至所欲校準流量,這時換向漏鬥在左面極限位置,如
圖1中點劃線所表示。
3、起動可逆電動機15勻速運行,帶動齒輪14及與其嚙合的齒條8,使滑塊7在導軌9上滑行,帶動換向漏鬥向右勻速通過噴嘴出口流注,在尖劈4通過流注中心時,計時,在分流尖劈完全離開流注即碰到右面撞塊5時,斷開電機。
4、在液流流出一定時間後,反向接通電機使換向漏鬥向左通過流注,在分流尖劈完全離開流注中心時,斷開計時,並在分流尖劈完全離開流注時,即碰到左面撞塊5時發出信號斷開電機。
5、作一次相同流量校準時,重複程序1~4,分流尖劈正向到流注中心計時及向到流注中心斷開計時,這段時間為校正時間,在這段時間中流體流入桶10內,由稱重裝置11稱得重量。則qo=Moto]]>如果短時間校準,則是使分流尖劈快速來回,則校準時間縮短,用這一換向器就能高精度校準質量流量或容積流量。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流量換向器,它由構架、噴嘴、換向漏鬥組成,其特徵在於噴嘴置有一個變噴嘴面積機構,它由噴嘴(1)出口處左右各置有一塊擋板(3),以及調節擋板(3)左右移動的調節螺杆(2)組成,變噴嘴面積機構調節噴嘴出口處面積以使換向時液體流速恆定;換向漏鬥為一「褲叉」式分流尖劈換向漏鬥,它包括漏鬥(6)、滑塊(7)及導軌(9),漏鬥(6)與滑塊(7)固定連接,滑塊下端置於導軌(9)上,滑塊(7)中心處置有一個以劈式通過流注的分流尖劈(4),尖劈(4)上端緊靠噴嘴擋板(3),滑塊(7)通過電機(15)、齒輪(14)及與其嚙合的齒條(8)傳動,在噴嘴(1)中心線兩側的構架(13)上各置有換向撞塊(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流量換向器,它由構架、噴嘴、換向漏鬥組成,其特點是噴嘴上置有一個變噴嘴面積機構,其由擋板、調節螺杆組成,其調節噴嘴出口處面積以使換向時液體流速恆定,換向漏鬥為「褲衩式」分流尖劈換向漏鬥,它包括漏鬥、滑塊及導軌,滑塊中心處置有一個以劈式通過流注的分流尖劈,能夠消除衝擊效應影響。因此,本換向器的換向精度高。
文檔編號F15B13/02GK2360661SQ9822464
公開日2000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23日
發明者王家宜 申請人:王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