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棒材四線切分軋制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6:44:24 2
專利名稱:一種棒材四線切分軋制技術的製作方法
所屬領域本發明與金屬的軋制方法有關,進一步來說,與棒型鋼材的縱向切分軋制小截面軋件有關。
背景技術:
鋼材的切分軋制,就是在軋制過程中利用孔型的作用,把一根大規格坯料軋製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形狀的並聯軋件,再利用切分設備或軋輥的輥環將軋件沿縱向切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根軋件。切分軋制通常要經過粗軋、中軋和精軋等階段,將坯料逐漸軋製成並聯軋件,再進行切分。切分軋制技術已有應用,德國巴登公司的網站就公開了一種切分軋制技術,美國摩根建設公司申請的中國專利申請件97126037.0號公開了一種軋鋼機縱切裝置。但普通的孔型主要適用於二線切分和三線切分。對於將單根坯料縱向切分為4根軋件的四線切分,由於靠外的1,4線和靠內的2,3線金屬變形情況不同,普通孔型難以軋制出合格的具有相同形狀的單根軋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採用特殊孔型並採用特殊切分輪的棒材四線切分軋制技術,以解決普通孔型和普通切分輪不能進行四線切分軋制的難題。
發明人經過長期的研究試驗,對已有的普通孔型尤其是四線切分的孔型系統和導衛系統以及切分輪進行了反覆改進,取得了四線切分軋制技術的突破。發明人在粗軋階段仍然採用普通孔型,而在中軋和精軋階段對孔型進行改進,改進部分的要點包括(1)在中軋階段採用帶弧度半徑為R40~R55mm弧邊的方孔;(2)在精軋前階段採用帶1~2mm凹度的扁孔;(3)精軋預切孔和切分孔採用靠外的1,4線和靠內的2,3線截面積相差3%~8%的特殊孔型;(4)採用前、後切分楔角角度相差10~20°的切分輪進行四線切分。
採用特殊設計的孔型,並在各個軋制階段的軋機中適當位置採用上述特殊孔型進行棒材軋制,最後加上特殊設計的切分輪進行切分,即可得到形狀和尺寸完全相同的4根軋件,從而解決了普通孔型不能進行四線切分軋制的難題。
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棒材四線切分技術,可以將大規格棒材切分出直徑在Φ12mm以下的帶肋鋼筋,例如Φ8mm、Φ10mm、Φ12mm等規格,可以提高軋機的產量,有效地降低軋製成本,提高生產率。
圖1為菱形孔;圖2為在中軋前階段採用的帶弧度半徑的方孔;圖3為在精軋前階段採用帶1~2mm凹度的扁孔;圖4為靠外的1,4線和靠內的2,3線熱截面積不同的預切孔I;圖5為預切孔II;圖6為切分孔孔型;圖7為楔角角度不同的前切分輪;圖8為後切分輪。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條軋制Φ12mm規格帶肋鋼筋的棒材四線切分軋制線,共有17臺軋機,全線採用無扭軋制,分為3個機組其中粗軋機組5臺軋機,採取立—平交替布置,編號為1V、2H、3V、4H、5V;中軋機組6臺軋機,採取平—立交替布置,編號為6H、7V、8H、9V、10H、11V;精軋機組6臺軋機,採取平—立交替布置,內有3臺採取平—立可轉換軋機,編號為12H、13H/V、14H、15H/V、16H、17H/V。粗軋孔型採用與各規格軋制通用的孔型;中軋採用菱形—方形的孔型系統,其中6H採用如附圖1菱形孔,7V採用如附圖2的方形孔,其弧邊弧度半徑為R44mm;精軋採用特殊的孔型系統,其中12H採用如附圖3的帶1mm凹度的扁孔,13H/V採用如附圖4孔型的預切孔I,14H採用如附圖5孔型的預切孔II,15H/V採用如附圖6孔型的切分孔。前切分輪如附圖7,前、後切分楔角角度相差16°;後切分輪如附圖8,均安裝在15H/V軋機之後。棒材坯料依次通過粗軋5臺軋機、中軋的6H、7V兩臺軋機(8H、9V、10H、11V為空過)和精軋的12H、13H/V、14H、15H/V 4臺軋機,逐漸軋製成如附圖6的形狀後,用切分輪切分成4根Φ12mm規格帶肋鋼筋。
權利要求
1 一種棒材四線切分軋制技術,經過粗軋、中軋和精軋等階段,逐漸將坯料軋製成並聯軋件,再用切分輪進行切分,得到形狀和尺寸完全相同的4根軋件,本發明的特徵包括(1)在中軋階段採用帶弧度半徑為R40~R55mm弧邊的方孔;(2)在精軋前階段採用帶1~2mm凹度的扁孔;(3)精軋預切孔和切分孔採用靠外的1,4線和靠內的2,3線截面積相差3%~8%的特殊孔型;(4)採用前、後切分楔角角度相差10~20°的切分輪進行四線切分。
全文摘要
一種棒材四線切分軋制技術,與棒型鋼材的縱向切分軋制小截面軋件有關,目的是提供一種採用特殊孔型並採用特殊切分輪的切分軋制技術,以解決普通孔型和普通切分輪不能進行四線切分軋制的難題。本發明的技術在粗軋階段仍然採用普通孔型,而在中軋前階段採用帶弧度半徑為R40~R55mm弧邊的方孔,在精軋階段採用帶1~2mm凹度的扁孔和採用靠外的1,4線和靠內的2,3線截面積相差3%~8%的特殊孔型作為預切孔和切分孔,最後採用前、後切分楔角角度相差10~20°的切分輪進行四線切分。本發明提供的技術,可以實現Φ12mm以下規格帶肋鋼筋的四線切分軋制,提高軋機產量。
文檔編號B21B1/16GK1530184SQ03117469
公開日2004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3日
發明者夏朝開, 楊延, 張振宇 申請人: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