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足矯正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2:06:39 1
專利名稱:中風病足矯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中風病足矯正器,屬保健品。
中風患者逾後絕大多數腳掌內翻、腳尖扎地,甚至腳背著地,對此目前尚無較好的矯正辦法。
發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用本實用新型矯正中風病人腳掌內翻和腳尖扎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墊腳將踏腳板墊成一定坡度,患者將病足踩於踏腳板上,靠踏腳板的坡度及身體的重力矯正病足。
採用本方案構造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使用方便。
中風病足矯正器由踏腳板2,墊腳1組成,其特徵在於踏腳板被墊腳墊成一定坡度,有固定羅絲4將踏腳板2固定在墊腳1上,並調節墊腳墊位高度。
其特徵在於條件簡單可踏腳板與墊腳合做成同一劈形體。
其特徵在於踏腳板上有防滑槽或防滑突起。
其特徵在於三個聯成
或
形,半固定,胸高處三面設有把手,病人居中可不換位進行鍛鍊。
其特徵在於矯正器可用木、塑、橡膠、鐵、鋼以及各種質地材料作成或不同部件採用不同材料作成。使用時,將中風病足矯正器放於門、窗、牆等有牢固把手的地方。矯正腳內翻時讓病足順防滑槽3的方向橫踩於踏腳板2上,病腳外側向上,手握把手,身體直立,重心放於病腳上,另一腳抬起。靠踏腳板2的坡度與身體的重力抻拉腳內側2-10秒鐘後,懸腳落地,重心復員,算一次。如此連做10次,可下板稍息片刻再做10次為一遍,每日做2-3遍。
治腳尖扎地時將病足順踏腳板2的坡度橫踩於防滑槽3上,握住把手,另一腳懸起,身體直立並前傾,靠身體的重力與踏腳板2的坡度抻拉腿後大筋。做20次為一遍。每天做2-3遍。
發明人已實用新型使中風後的病足基本恢復正常。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及側面構造圖。
圖2患者矯正腳內翻的實施例圖。
圖3患者矯正腳尖扎地的實施例圖。
權利要求1.一種中風病足矯正器,由踏腳板,墊腳組成,其特徵在於踏腳板被墊腳墊成一定坡度。
2.按權利要求1所說的中風病足矯正器,其特徵在於墊腳,高度墊位可調。
3.按權利要求1所說的中風病足矯正器,其特徵在於踏腳板與墊腳可合做成同一劈形體。
4.按權利要求1所說的中風病足矯正器,其特徵在於踏腳板上有防滑槽或防滑突起。
5.按權利要求1所說中風病足矯正器,其特徵在於可三個聯成
或
形,半固定,胸高處三面設有把手,病人居中可不必換位鍛鍊。
6.按權利要求1所說,中風病足矯正器其特徵在於可用木、塑、橡膠、鐵、鋼以及其它等各種質地材料作成或不同部件採用不同材料作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風病足矯正器,它是由一塊表面具有防滑槽的長寬各1市尺的踏腳板,將其固定在與其面積相同但一邊厚度為1cm,另一邊厚度為12cm(可增、減)具有一定坡度的墊腳上構成,防滑槽與墊腳斜坡垂直(即橫向)。患者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坡度和自身的重力在矯正器上抻長腿內側筋,或腿後筋達到矯正腳掌內翻和腳尖扎地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F5/01GK2157758SQ9224568
公開日1994年3月2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天俌 申請人:王天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