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重用伸縮橫梁的製作方法
2023-10-21 15:17:33

本發明涉及起重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起重用伸縮橫梁。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吊運鋼板傳統的可伸縮起重橫梁伸縮驅動方式有幾種:
液壓油缸驅動方式,該裝置需要配置液壓站、液壓油缸、油管卷管裝置,體積龐大,加工精度高,費用昂貴。
齒輪齒條驅動方式,該裝置結構簡單,但故障率高,加工精度要求高,伸縮行程受限,長行程齒輪滷條容易受力彎曲,易出現過載而損壞,且需要設置兩套齒輪齒條同步性差。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起重用伸縮橫梁,成本低、同步性好。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起重用伸縮橫梁,包括主梁,所述主梁的兩端各滑動連接有一伸縮梁,所述主梁和伸縮梁上均懸掛有起重電磁鐵;所述主梁上設置有與減速電機相連接的驅動輪,所述驅動輪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卷盤,每個所述卷盤上均纏繞有一鋼絲繩,其中一條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的上部引出並繞過一縮回滑輪後與所述主梁相連接,其中一條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的下部引出並繞過一滑輪組後與所述主梁相連接,另一條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的上部引出並繞過另一滑輪組後與所述主梁相連接,另一條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的下部引出並繞過另一縮回滑輪後與所述主梁相連接;所述滑輪組包括改向滑輪和伸出滑輪,所述改向滑輪連接在所述主梁上,每個所述伸縮梁上均連接所述縮回滑輪和所述伸出滑輪。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梁沿其滑動方向凸設有v形導軌,所述主梁通過連接座固定連接有與該v形導軌相配合的v形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v形滑槽上設置有沉頭孔。
進一步地,所述改向滑輪的數量為兩個,並位於所述伸縮梁的兩側,每條所述鋼絲繩均在繞過其中一側的所述改向滑輪後再依次繞過所述伸出滑輪和另一側的所述改向滑輪。
進一步地,所述伸出滑輪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的兩端通過調整螺釘與所述主梁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驅動輪的正反轉,實現兩端伸縮梁的伸出與縮回,減少了製造成本和維護費用,可方便吊運不同長度的物料,提高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起重用伸縮橫梁收縮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起重用伸縮橫梁伸長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起重用伸縮橫梁內部結構的正視圖;
圖4是根據圖3所示的起重用伸縮橫梁內部結構的俯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鋼絲繩的連接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伸縮梁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伸縮梁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伸縮梁截面示意圖一;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伸縮梁截面示意圖二;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v形滑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主梁;2、伸縮梁;3、起重電磁鐵;4、減速電機;5、驅動輪;6、卷盤;7、鋼絲繩;8、縮回滑輪;9、改向滑輪;10、伸出滑輪;11、v形導軌;12、連接座;13、v形滑槽;14、調整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6和圖10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起重用伸縮橫梁,包括主梁1,所述主梁1的兩端各滑動連接有一伸縮梁2,所述主梁1和伸縮梁2上均懸掛有起重電磁鐵3;所述主梁1上設置有與減速電機4相連接的驅動輪5,所述驅動輪5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卷盤6,每個所述卷盤6上均纏繞有一鋼絲繩7,其中一條所述鋼絲繩7的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6的上部引出並繞過一縮回滑輪8後與所述主梁1相連接,其中一條所述鋼絲繩7的另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6的下部引出並繞過一滑輪組後與所述主梁1相連接,另一條所述鋼絲繩7的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6的上部引出並繞過另一滑輪組後與所述主梁1相連接,另一條所述鋼絲繩7的另一端從其纏繞的卷盤6的下部引出並繞過另一縮回滑輪8後與所述主梁1相連接;所述滑輪組包括改向滑輪9和伸出滑輪10,所述改向滑輪9連接在所述主梁1上,每個所述伸縮梁2上均連接所述縮回滑輪8和所述伸出滑輪10。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伸縮梁2沿其滑動方向凸設有v形導軌11,所述主梁1通過連接座12固定連接有與該v形導軌11相配合的v形滑槽13。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v形滑槽13上設置有沉頭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改向滑輪9的數量為兩個,並位於所述伸縮梁2的兩側,每條所述鋼絲繩7均在繞過其中一側的所述改向滑輪9後再依次繞過所述伸出滑輪10和另一側的所述改向滑輪9。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伸出滑輪10的數量為一個或多個。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鋼絲繩7的兩端通過調整螺釘14與所述主梁1相連接。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所述的固定連接方式可用螺栓連接、焊接等常規技術手段替換,滑動連接方式可用直線軸承、直線導軌等常規技術手段替換。
縮回滑輪8、改向滑輪9和伸出滑輪10均包括滑輪軸以及可繞滑輪軸轉動的轉動部,鋼絲繩繞過轉動部,滑輪軸固定連接在主梁1或伸縮梁2上。
本發明的起重用伸縮橫梁包括安裝在主梁1上的伸縮梁2、鋼絲繩7、減速電機4;主梁上設置驅動輪5連接座12、v形滑槽13和調整螺釘14;伸縮梁2共有兩個,設置在主梁1的左右兩端,其中,驅動輪5前後兩側各設有一個卷盤6,鋼絲繩7為兩根,分別卷設在驅動輪5的兩個卷盤6上。四個改向滑輪9安裝在主梁1上,四個改向滑輪9兩兩對應設置於主梁1的前後兩側,每個伸縮梁2均安裝一個縮回滑輪8和兩個伸出滑輪10。從驅動輪5前側的卷盤6的上部引出的鋼絲繩7的一端繞過位於主梁1左端的伸縮梁2上的縮回滑輪8,再固定在主梁1上的調整螺釘14上;從驅動輪5前側的卷盤6的下部引出的鋼絲繩7的另一端繞過主梁1左端前側的改向滑輪9,再繞回到位於主梁1左端的伸縮梁2上的兩個伸出滑輪10後,再繞過主梁1左端後側的改向滑輪9,再固定在主梁1的調整螺釘14上。從驅動輪5後側的卷盤6的下部引出的鋼絲繩7的一端繞過位於主梁1右端的伸縮梁2上的縮回滑輪8,固定在主梁1上的調整螺釘14上;從驅動輪5後側的卷盤6的上部引出的鋼絲繩7的另一端繞過主梁1右端後側的改向滑輪9,再繞回到位於主梁1右端的伸縮梁2上的兩個伸出滑輪10,再繞過主梁1右端前側的改向滑輪9,再固定在主梁1的調整螺釘14上。
如圖7所示,每個所述伸縮梁2上的兩個伸出滑輪10可用一個大直徑的伸出滑輪10代替,縮回滑輪8也可以由一個變成兩個。
如圖8-9所示,伸縮梁2的桁架上的v形導軌11可由方形或矩形鋼管焊接而成,或者車削加工形成。
如圖10所示,v形滑槽13通過螺栓固定在連接座12上,v形滑槽13上設置有沉頭孔,沉頭孔形狀與螺釘形狀相對應,本實施例中採用圓錐形狀。
具體工作時,通過減速電機4旋轉驅動輪5,使卷設在驅動輪5上的鋼絲繩7一端收縮,另一端放出,從而使得左右兩伸縮梁2同步伸縮。通過減速電機4順、逆時針轉動,使得鋼絲繩7通過縮回滑輪8、改向滑輪9和伸出滑輪10拉動左右兩伸縮梁2,從而實現伸縮梁2的縮回、伸出過程。
綜上,藉助於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驅動輪的正反轉,實現兩端伸縮梁的伸出與縮回,減少了製造成本和維護費用,可方便吊運不同長度的物料,提高了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