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5:04:21 1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屬於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混凝土的運輸的過程中,混凝土常常需要由低處被送至高處,現有結構中一般採用卷揚機提升料鬥等設備來實現,現有結構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料鬥的出料口容易卡滯堵塞,造成供料的不連續性,卷揚機提升料鬥的結構還需要人為或者機器來更換料鬥,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通過螺旋葉片轉動送料,其整個過程連續性好,最終將混凝土送至高處,實現了連續的混凝土供料,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包括外管,所述外管一端與減速器連接,且所述減速器一側與變頻電機連接,所述外管內部設有螺旋芯軸,且所述螺旋芯軸一端與減速器連接,所述螺旋芯軸上固定有螺旋葉片,且所述螺旋葉片上設有用於排放液體的通孔以及用於增大物料與螺旋葉片接觸面積的加強筋,所述外管的底部設有觀察窗,且所述外管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外管的一端設有用於與螺旋芯軸相互配合使用的尾軸承。
優選的,所述螺旋芯軸的另一端設置在尾軸承上,並在尾軸承上旋轉。
優選的,所述外管的一側固定有吊耳。
優選的,所述外管由兩個管道構成,且兩個管道之間通過連接法蘭連接。
優選的,所述減速器為蝸輪蝸杆減速器。
優選的,所述螺旋葉片向送料方向傾斜設置,其傾斜角度為10°-30°,所述螺旋葉片的螺距為 300mm-400mm。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螺旋葉片轉動送料,其整個過程連續性好,最終將混凝土送至高處,實現了連續的混凝土供料;
2.通過在螺旋葉片一側設置加強筋,提高了螺旋葉片的耐磨性,延長了螺旋送料機構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螺旋芯軸以及螺旋葉片示意圖;
圖中標號:1、變頻電機;2、減速器;3、進料口;4、吊耳;5、尾軸承;6、出料口;7、連接法蘭;8、觀察窗;9、外管;10、螺旋芯軸;11、通孔;12、螺旋葉片;13、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築材料的送料機構,包括外管9,所述外管9一端與減速器2連接,所述減速器2為蝸輪蝸杆減速器,且所述減速器2一側與變頻電機1連接,所述外管9內部設有螺旋芯軸10,且所述螺旋芯軸10一端與減速器2連接,所述螺旋芯軸10上固定有螺旋葉片12,所述螺旋葉片12向送料方向傾斜設置,其傾斜角度為10°-30°,減緩了積壓的物料回走,所述螺旋葉片12的螺距為 300mm-400mm,通過加大螺旋葉片螺距的方式增加輸送量,且所述螺旋葉片12上設有用於排放液體的通孔11以及用於增大物料與螺旋葉片12接觸面積的加強筋13,所述外管9的底部設有觀察窗8,且所述外管9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6,所述外管9的一端設有用於與螺旋芯軸10相互配合使用的尾軸承5,所述螺旋芯軸10的另一端設置在尾軸承5上,並在尾軸承5上旋轉,所述外管9的一側固定有吊耳4,方便懸掛,所述外管9由兩個管道構成,且兩個管道之間通過連接法蘭7連接,方便拆卸以及運輸。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