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7:40:24
專利名稱: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袋,尤其涉及一種提手袋。
背景技術:
目前的提手袋普遍只有一個提手,當提手斷裂時,會對使用者接下來搬動貨品造成極大不便。例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403660Y,授權公告日2010年2月17日,公開了一種袋子,在袋體側面的底部增加了副提手,雖方便傾倒內裝物品,但存在著提手因不慎斷裂而導致袋子不便使用的缺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提手袋因提手斷裂而導致袋子不便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在提手斷裂後仍可繼續使用的提手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所述袋體與主、副提手相連的正、副袋面上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提握的提手孔,通過在正、副兩個袋面上設置條狀的提手孔,充當備用提手,從而使用戶在提手斷裂後仍可繼續使用提手袋。作為優選,所述正袋面上設有一條或兩條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副袋面設有與之相對應的提手孔,經正、副袋面各取一個提手孔,進行配對後,可組成兩個及以上的備用提手,一旦提手斷裂後仍可繼續使用的提手袋。作為優選,所述正袋面上兩條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之間的間距為1釐米 5釐米, 該間距可使備用提手空間布置相對緊湊,並保證適當的強度。作為優選,所述提手孔長為8釐米 12釐米,寬為1釐米 2釐米,長、寬大小適宜, 可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提拉使用。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袋子因設置了備用提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提手斷裂後仍可繼續使用的提手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袋體1主提手2副提手3正袋面4副袋面5提手孔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是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體1、條狀的主提手2、 副提手3,所述袋體1與主、副提手2、3相連的正、副袋面4、5上設有用於提握的四個提手孔 6,所述正袋面4上設有兩個平行的提手孔6,副袋面5設有與之相對應的兩條提手孔6,經正、副袋面4、5各取一個提手孔6,進行配對後,可組成兩個備用提手,當提手斷裂後仍可繼續使用的提手袋。所述正、副袋面4、5上兩條平行的提手孔6之間間距均為3釐米,該間距使兩備用提手空間布置相對緊湊,並可保證適當的強度,所述提手孔6長10釐米,寬為1. 5 釐米,大小適宜,可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提拉使用。 再如圖1所示,經正、副袋面4、5各取一個提手孔6配對後,即可組成兩組備用提手。當主、副提手2、3因袋內貨物過重而斷裂失效後,便可啟用兩組備用提手,繼續使用提手袋。
權利要求1.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體(1)、條狀的主提手(2)、副提手(3),其特徵在於所述袋體(1)與主、副提手(2、3)相連的正、副袋面(4、5)上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提握的提手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徵是,所述正袋面(4)上設有一條或兩條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6 ),副袋面(5 )設有與之相對應的提手孔(6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徵是,所述正袋面(4)上兩條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6)之間的間距為1釐米 5釐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徵是,所述提手孔(6)長為8釐米 12釐米,寬為1釐米 2釐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裝袋,旨在提供一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體、條狀的主提手、副提手,其特徵在於所述袋體與主、副提手相連的正、副袋面上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提握的提手孔。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提手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附帶備用提手的提手袋。
文檔編號A45C13/26GK202311657SQ2011204115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鄭叢珊, 郭宇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