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裝和製造技術方法
2023-10-04 05:08:14 1
專利名稱: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裝和製造技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特別涉及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裝和製造技術方法。這種鍋爐是一種無碳、無煤、無油、無液化氣、無天然氣、無核鍋爐,它的燃料是自來水、軟化水和中水。這種鍋爐可以使自來水、軟化水和中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游離,成為氫離子和氧離子。氫離子在爐內碰到助燃球、棒、絲後就會直接燃燒,氧離子伴隨著氫離子的燃燒會提供燃燒時所需要的化學氧,加速氫離子的燃燒,成為助燃劑。氫、氧離子的燃燒和助燃所產生的熱值為1.4X108J/kg,比煤和石油要高出很多,且燃燒後的產物是水蒸氣,排放到大氣中不會造成汙,可以直接用於供熱、供暖和發電。
背景技術:
能源做為一個國家的發展命脈,直接制約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就提出;要發展各種實業,必須解決能源問題。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要提前一個五年,一個十年做準備。」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域寬、人口多、人均資源少,必須發展清潔能源,走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才能解決能源匱乏的問題。例如發展水電、核電、清潔煤和風電、生物質能、太陽能等等。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建議,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意義,並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產業,作為中國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主攻產業。其中,新能源做為重中之重,正在制定有關新能源產業振興的規劃。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能源結構,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這也是我國能源「十二五」規劃編制的方向所在。在全世界範圍內,由於能源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在應對金融危機的全球行動中,一些主要國家和地區都把清潔能源的發展做為他們恢復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國做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能源消耗大國毫無列外的更要十分重視能源建設的發展和環保。對此,各級政府和能源界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即發展清潔能源、推動投資是當前促使能源領域走出困境、減緩經濟發展負面影響的有力措施。現在政府正在這方面加大投資,政策正逐步明朗。國家的能源發展規劃有兩個重點戰略性的重點和近期的重點。戰略性的重點是對影響今後中國二三十年的清潔能源技術即未來的能源技術加大投入。既要在實驗室中進行科學、周密的研究,同時要考慮到日後的產業化。當前應對金融危機的關鍵是;要發展在社會上爭議比較少,產業化環境比較好,能大規模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技術,如風電,垃圾發電等等。發展能源不能顧此失彼,不能只看準某一點,偏廢了其他方面。任何一種新能源的技術要發展得好,其產業鏈必須有競爭性,必須是節能型、環保型的,產業鏈的所有環節甚至一些隱蔽環節都要達到競爭性、環保性、節能性要求。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鍋爐都是利用電力、煤炭、煤氣、天然氣、甚至是核能,造成的汙染狀況是十分嚴重的。有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地區空氣中懸浮的顆粒和二氧化硫含量是全世界最高的,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其中,太原空氣中懸浮顆粒的含量是這一標準的8倍,濟南達7倍,北京和瀋陽接近6倍。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城更美」,成為人們的共同心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裝和製造技術方法,這種鍋爐的燃燒,不用電能、煤炭、煤氣、天然氣、柴油、核能等做燃料和熱源。只是短暫的利用電能、煤炭、煤氣、天然氣、柴油等能源將助燃球、棒、絲加熱,當鍋爐產生蒸汽,讓蒸汽進入氫氧游離器,利用氫氧游離器把水的分子鏈打開,讓氫原子游離成氫原子,氧原子游離成氧離子,通過氫氧離子噴嘴噴向阻燃球、棒、絲、材。氫原子在遇到助燃球、棒、絲、材後會自動燃燒,氧離子會提供燃燒所需要的化學氧,與氫離子進行化學反應幫助燃燒,成為助燃劑,使鍋爐繼續燃燒,即可把啟動電源、能源停掉,達到供熱、取暖、發電的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能源是無碳能源,清潔能源,再生能源,循環能源。
圖1,中水氫氧離子燃燒流程示意2,中水氫氧離子氫氧游離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法;改造鍋爐的步驟是;A、首先按照原有鍋爐的設計要求,利用各種鍋爐原有的熱力功能,改造原有鍋爐的爐膛,用耐火磚砌爐膛,在耐火磚內側留有槽溝,槽 溝裝有電阻絲或液化氣、天然氣、燃料油噴嘴,與電源、氣、油管相連;灶心裝有氫、氧離子噴嘴,噴嘴與氫氧氣管相連;在爐內點火前先將鍋體部分和管道充滿水,確認無漏水、漏氣現象後,將蓄熱球、棒、絲裝入爐排之上;打開壓力表、安全閥、蒸汽管閥門;接通加熱電源或氣、油閥門給蓄能球、棒、絲加熱蓄能;觀察到蓄能球、棒、絲變紅髮亮,蒸汽管已經產生蒸汽和壓力後,即可關閉電源和油、氣閥門;中水經加熱後會產生大量的飽和氣體,在熱力管道出口處接一條相當於主管線20%流量的支線;B、製造加裝一個氫氧游離器,氫氧游離器用鋼板焊接製造,由I、壓力表,2、氫氧離子管,3、游離塔罩,4、游離塔,5、游離管,6、游離孔,7、游離罩,8、排水孔,9、蓄水池,10、蒸汽入孔,11、氫氧離子出口組成;游離器是高溫高壓的容器,在高溫高壓狀態下,分子間的引力減小,距離加大,成為離子狀態,離子狀態的氫十分活躍;隔離板將部分已經完成還原反應的水滴阻隔截留在游離器內;游離的氫氧離子經管道直接通往氫氧離子噴嘴;離子狀態的氫氣在碰到助燃球、棒、絲表面的高溫和明火後自然燃燒;氧離子與氫離子在同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氫離子燃燒時所需要的化學氧就由游離在氫離子相鄰的氧離子提供,氫離子在得到氧離子後會加速燃燒。製造家用鍋爐的步驟是;A、根據鍋爐的設計要求,用耐火磚砌爐膛,在耐火磚內側留有槽溝,槽溝裝有電阻絲或液化氣、天然氣、燃料油噴嘴,與電源、氣、油管相連;灶心裝有氫、氧離子噴嘴,噴嘴與氫氧氣管相連;在爐內點火前先將鍋體部分和管道充滿水,確認無漏水、漏氣現象後,將蓄熱球、棒、絲裝入爐排之上;打開壓力表、安全閥、蒸汽管閥門;接通加熱電源或氣、油閥門給蓄能球、棒、絲加熱蓄能;觀察到蓄能球、棒、絲變紅髮亮,蒸汽管已經產生蒸汽和壓力後,即可關閉電源和油、氣閥門;中水經加熱後會產生大量的飽和氣體,在熱力管道出口處接一條相當於主管線20%流量的支線;B、製造一個氫氧游離器,氫氧游離器用鋼板焊接製造,由I、壓力表,2、氫氧離子管,3、游離塔罩,4、游離塔,5、游離管,6、游離孔,7、游離罩,8、排水孔,9、蓄水池,10、蒸汽入孔,11、氫氧離子出口組成;游離器是高溫高壓的容器,在高溫高壓狀態下,分子間的引力減小,距離加大,成為離子狀態,離子狀態的氫十分活躍;隔離板將部分已經完成還原反應的水滴阻隔截留在游離器內;游離的氫氧離子經管道直接通往氫氧離子噴嘴;離子狀態的氫氣在碰到助燃球、棒、絲表面的高溫和明火後自然燃燒;氧離子與氫離子在同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氫離子燃燒時所需要的化學氧就由游離在氫離子相鄰的氧離子提供,氫離子在得到氧離子後會加速燃燒。
權利要求
1.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造和製造技術方法」其特徵是;A、首先按照原有鍋爐的設計要求,利用各種鍋爐原有的熱力功能,改造原有鍋爐的爐膛,在耐火磚內側留有槽溝,槽溝裝有電阻絲或液化氣、天然氣、燃料油噴嘴,與電源、氣、油管相連;在灶心裝有氫、氧離子噴嘴,噴嘴與氫氧氣管相連;將蓄熱球、棒、絲裝入爐排之上;打開壓力表、安全閥、蒸汽管閥門;接通加熱電源或氣、油閥門給蓄能球、棒、絲加熱蓄能;觀察到蓄能球、棒、絲變紅髮亮,蒸汽管已經產生蒸汽和壓力後,即可關閉電源和油、氣閥門;中水經加熱後會產生大量的飽和氣體,在熱力管道出口處接一條相當於主管線20%流量的支線;B、製造加裝一個氫氧游離器,氫氧游離器用鋼板焊接製造,由I、壓力表,2、氫氧離子管,3、游離塔罩,4、游離塔,5、游離管,6、游離孔,7、游離罩,8、排水 孔,9、蓄水池,10、蒸汽入孔,11、氫氧離子出口組成。離子狀態的氫氣在碰到助燃球、棒、絲表面的高溫和明火後自然燃燒;氧離子與氫離子在同一個密閉的空間裡,氫離子燃燒時所需要的化學氧就由游離在氫離子相鄰的氧離子提供,氫離子在得到氧離子後會加速燃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首先按照原有鍋爐的設計要求,利用各種鍋爐原有的熱力功能,改造原有鍋爐的爐膛,在耐火磚內側留有槽溝,槽溝裝有電阻絲或液化氣、天然氣、燃料油噴嘴,與電源、氣、油管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在灶心裝有氫、氧離子噴嘴,噴嘴與氫氧氣管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將蓄熱球、棒、絲裝入爐排之上,是利用蓄能球、棒、絲、材引燃氫離子,使氫離子燃燒,氧離子加快燃燒。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製造加裝一個氫氧游離器,氫氧游離器用鋼板焊接製造,由I、壓力表,2、氫氧離子管,3、游離塔罩,4、游離塔,5、游離管,6、游離孔,7、游離罩,8、排水孔,9、蓄水池,10、蒸汽入孔,11、氫氧離子出口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是;助燃球、棒、絲是用金屬和金屬粉末壓制、切削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特別涉及一種中水氫、氧離子鍋爐的改裝和製造技術方法。這種鍋爐是一種無碳、無煤、無油、無液化氣、無天然氣、無核鍋爐,它的燃料是自來水、軟化水和中水。這種鍋爐可以使自來水、軟化水和中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游離,成為氫離子和氧離子。氫離子在爐內碰到助燃球、棒、絲後就會直接燃燒,氧離子伴隨著氫離子的燃燒會提供燃燒時所需要的化學氧,加速氫離子的燃燒,成為助燃劑。氫、氧離子的燃燒和助燃所產生的熱值為1.4×108J/kg,比煤和石油要高出很多,且燃燒後的產物是水蒸氣,排放到大氣中不會造成汙,可以直接用於供熱、供暖和發電。
文檔編號F23L7/00GK102865593SQ20111018900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7日
發明者王振江 申請人:王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