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20:08:42 4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裝置,具體是一種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建築是建築物與構築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並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建築是人們用泥土,磚,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鋼筋礆,型材)等建築材料構成的一種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間,如住宅,橋梁,廠房、體育館,窯洞,水塔,寺廟等等。廣義上來講,景觀,園林也是建築的一部分;建築工地上在製備混泥土時需要使用攪拌機,現有的攪拌機在攪拌結束後,混合後的混泥土不易排出,造成使用不便,同時攪拌葉片表面容易發生磨損,使用壽命短;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混合後的混泥土不易排出,造成使用不便,同時攪拌葉片表面容易發生磨損,使用壽命短的問題;中國發明說明書CN 204773008 U公開了一種建築攪拌裝置,包括支
撐架、驅動電機,所述支撐架上端設有攪拌機桶體,所述攪拌機桶體上端設有U型架,所述U型架上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與攪拌軸一端相連接,所述攪拌軸一端上設有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的外側上設有耐磨層,所述攪拌機桶體下端設有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與支撐架之間分別設有第一調節杆、第二調節杆。本發明能夠方便將混合後的混泥土倒出,使用方便,實用性好;但是,由於攪拌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混凝土濺射在攪拌箱內壁上,造成大量的浪費;在進料時都是講水泥和沙子全部倒進攪拌箱內,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其攪拌均勻,浪費大量的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電機腔;所述電機腔的頂部設置有攪拌箱;電機腔內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通過連接軸與攪拌裝置相連接;攪拌箱的內腔中設置有攪拌裝置和第二攪拌槳葉;攪拌箱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板;攪拌箱的底部設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的左右兩側;所述支撐板通過螺栓與攪拌箱固定連接;支撐板的頂部設置有撒料裝置和進水管;所述撒料裝置設置在支撐板的中心線上,且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進水管設置在撒料裝置的右側;撒料裝置由進料鬥、進料管、第二驅動電機、保護腔、連接軸、出料鬥和撒料槳葉組成;所述進料鬥設置在撒料裝置的頂部;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設置在保護腔中,且通過連接軸與撒料槳葉固定連接;所述進料管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二驅動電機的左右兩側;所述出料鬥固定設置在進料鬥的底部;所述撒料槳葉設置在出料鬥的中心,且撒料槳葉設置為三角形;所述攪拌裝置由攪拌軸、刮板、豎杆、頂杆、通孔、頂簧和第一攪拌槳葉組成;所述第一攪拌槳葉的設置有兩個,且與攪拌軸固定連接;所述豎杆設置在第一攪拌槳葉的左右兩側,且與第一攪拌槳葉固定連接;豎杆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設置有多個,均勻的分布在豎杆和第一攪拌槳葉上;所述刮板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豎杆的外側;所述頂簧一端與豎杆外側的凹槽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頂杆相連接;所述頂杆的一端與頂簧相連接,另一端與刮板相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槳葉設置在攪拌箱的底部,且與攪拌軸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驅動電機和第二驅動電機通過導線與電源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攪拌槳葉、第二攪拌槳葉和攪拌軸上設置有耐磨層。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攪拌槳葉的底部設置有兩個梯形凹槽,且與出料管相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攪拌裝置的設置,不僅能夠將混凝土攪拌均勻,而且還能夠對攪拌箱內壁上的混凝土殘渣清除乾淨,大大減少了建築材料的浪費;撒料裝置的設置,能夠在進料時將建築原料均勻的撒在攪拌箱內,大大節省了攪拌時間,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中撒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中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電機腔,3-攪拌箱,4-攪拌裝置,5-支撐板,6-撒料裝置,7-進水管,8-第二攪拌槳葉,9-第一驅動電機,10-出料管,11-豎杆,12-通孔,13-刮板,14-第一攪拌槳葉,15-頂簧,16-頂杆,17-攪拌軸,18-撒料槳葉,19-保護腔,20-進料鬥,21-第二驅動電機,22-進料管,23-出料鬥,24-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帶有均勻撒料的建築攪拌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電機腔2,用於支撐攪拌箱3,且能夠保持攪拌箱3的穩定性;所述電機腔2的頂部設置有攪拌箱3;電機腔2內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9,電機腔2用於保護第一驅動電機9;所述第一驅動電機9通過連接軸24與攪拌裝置4相連接,用於為攪拌裝置4提供動力;攪拌箱3的內腔中設置有攪拌裝置4和第二攪拌槳葉8,用於為建築水泥進行攪拌;攪拌箱3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板5;攪拌箱3的底部設置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驅動電機9的左右兩側,用於將攪拌均勻的建築水泥排出攪拌箱3;所述支撐板5通過螺栓與攪拌箱3固定連接;支撐板5的頂部設置有撒料裝置6和進水管7,支撐板5用於支撐撒料裝置6和進水管7,且能夠將攪拌箱3進行密封,防止在攪拌過程中水泥沙子濺射出來誤傷工作人員;所述撒料裝置6設置在支撐板5的中心線上,且與支撐板5固定連接,用於將沙子和水泥均勻的灑落到攪拌箱3內;所述進水管7設置在撒料裝置6的右側,用於攪拌水的進入;撒料裝置6由進料鬥20、進料管22、第二驅動電機21、保護腔19、連接軸24、出料鬥23和撒料槳葉18組成;所述進料鬥20設置在撒料裝置6的頂部;所述第二驅動電機21設置在保護腔19中,且通過連接軸24與撒料槳葉18固定連接;所述進料管22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二驅動電機21的左右兩側;所述出料鬥23固定設置在進料鬥20的底部;所述撒料槳葉18設置在出料鬥23的中心,且撒料槳葉18設置為三角形;所述攪拌裝置4由攪拌軸17、刮板13、豎杆11、頂杆16、通孔12、頂簧15和第一攪拌槳葉14組成,用於對化工原料進行攪拌,由於攪拌軸17的旋轉,使得攪拌裝置4產生離心力,頂簧15將頂杆16頂出,從而刮板13向外側運動,對殘留在攪拌箱3內壁上的殘渣進行刮除;所述第一攪拌槳葉14的設置有兩個,且與攪拌軸17固定連接;所述豎杆11設置在第一攪拌槳葉14的左右兩側,且與第一攪拌槳葉14固定連接;豎杆11上設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設置有多個,均勻的分布在豎杆11和第一攪拌槳葉14上,能夠減少因攪拌產生的阻力;所述刮板13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豎杆11的外側,用於對殘留在攪拌箱3內壁上的化工原料殘渣進行刮除;所述頂簧15一端與豎杆11外側的凹槽固定連接,另一端與頂杆16相連接;所述頂杆16的一端與頂簧15相連接,另一端與刮板13相連接;所述第二攪拌槳葉8設置在攪拌箱3的底部,且與攪拌軸17固定連接;第一攪拌漿葉14和第二攪拌槳葉8的設置,用於對化工原料進行攪拌加快反應速率。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