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壓軌的軌道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5:09:42 4
專利名稱:帶有壓軌的軌道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運輸軌道,尤其涉及一種爐窯施工用軌道車的軌道。
背景技術:
在高爐施工過程中,耐火材料進入現場後藉助廠房內的行車卸在輥道或者輕軌上,採用重車入爐時,輥道或者輕軌延伸至爐內平臺上,再利用爐內保護棚下懸掛的電動葫蘆將其吊至砌築地點。但由於輥道過於笨重,需要定期維護,租賃費用比較高,在使用時採用多節拼接的方法,一旦拼接不平整就會造成使用困難;輕軌與軌道輪車結合使用時,一般需要輕軌平整光滑,才能使軌道輪車使用輕便,但往往會出現材料放在軌道輪車上偏重的現象,使軌道輪車上翹脫軌,造成事故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安全可靠、加工成本低的帶有壓軌的軌道,能夠使軌道車在運輸中不上翹脫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帶有壓軌的軌道,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一組下軌道和一組上壓軌,上壓軌和下軌道通過軌道卡板疊放連接在一起,並在彼此之間保留有供車輪通過的間隙,所述的軌道卡板為凹字形結構,兩個突出部分分別卡住上壓軌和下軌道的側面,並在左右兩個軌道卡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杆,在最末端的連接杆中間還設置有防止軌道車跑出軌道的插銷。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軌道卡板沿軌道方向等距離分布,每塊軌道卡板的平面與軌道軸線方向垂直,並將軌道卡板與上壓軌和下軌道焊接牢固。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連接杆採用角鋼焊接而成,沿軌道方向等距離分布,其兩端分別與下軌道焊接牢固,其高度低於軌道車的下表面。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連接杆中間還設有銷座,插銷插在銷座內,插銷的高度高於軌道車的下表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裝置成本低,軌道平滑,使用輕便不上翹脫軌。2、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壓軌的軌道採用普通型材、板材為主要材料,具有製作簡單、 使用安全、實用的特點,易於推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立體圖;圖2為圖1的正視圖;圖中1 一上壓軌,2—軌道卡板,3—下軌道,4一連接杆,5—銷座,6—插銷,7—軌道輪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帶有壓軌的軌道,包括上壓軌、軌道卡板、下軌道、連接杆、銷座和插銷。具體來說上壓軌1和下軌道3用軌道卡板2焊接成一個整體;軌道卡板2採用鋼板製作成 「凹」形,形成卡具,使上壓軌1、下軌道3之間留有軌道輪車7的車輪的滾動空間;上壓軌1、 下軌道3與軌道卡板2焊成的整體結構為左右兩個,並用連接杆4焊接成一個整體;在軌道兩端頭的連接杆4的中部都焊有銷座5,將軌道輪車7從軌道端頭的上軌道1、下軌道3形成的槽裡插入,然後將插銷6插入銷座5使軌道輪車7滾動到軌道兩端頭時,不會脫離軌道。 本實例中,上壓軌1、下軌道3採用[16的型材,軌道卡板2採用厚度為12mm的鋼板,連接杆 4採用[10的型材。使用時,軌道輪車7隻能在上軌道1、下軌道3形成的槽內滾動,如果軌道輪車7上的材料偏重,軌道輪車7不會上翹脫軌。爐窯施工軌道輪車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後,使用輕便不上翹脫軌,安全,更有利於施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效果顯著。以上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等效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帶有壓軌的軌道,其特徵在於包括有一組下軌道和一組上壓軌,上壓軌和下軌道通過軌道卡板疊放連接在一起,並在彼此之間保留有供車輪通過的間隙,所述的軌道卡板為凹字形結構,兩個突出部分分別卡住上壓軌和下軌道的側面,並在左右兩個軌道卡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杆,在最末端的連接杆中間還設置有防止軌道車跑出軌道的插銷。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帶有壓軌的軌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軌道卡板沿軌道方向等距離分布,每塊軌道卡板的平面與軌道軸線方向垂直,並將軌道卡板與上壓軌和下軌道焊接牢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帶有壓軌的軌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杆採用角鋼焊接而成,沿軌道方向等距離分布,其兩端分別與下軌道焊接牢固,其高度低於軌道車的下表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帶有壓軌的軌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杆中間還設有銷座,插銷插在銷座內,插銷的高度高於軌道車的下表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可靠、加工成本低的帶有壓軌的軌道,能夠使軌道車在運輸中不上翹脫軌。包括有一組下軌道和一組上壓軌,上壓軌和下軌道通過軌道卡板疊放連接在一起,並在彼此之間保留有供車輪通過的間隙,所述的軌道卡板為凹字形結構,兩個突出部分分別卡住上壓軌和下軌道的側面,並在左右兩個軌道卡板之間設置有連接杆,在最末端的連接杆中間還設置有防止軌道車跑出軌道的插銷。本實用新型裝置成本低,軌道平滑,使用輕便不上翹脫軌,並且本裝置採用普通型材、板材為主要材料,具有製作簡單、使用安全、實用的特點,易於推廣。
文檔編號C21B7/00GK202156742SQ20112017688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0日
發明者夏春, 李國慶, 黎耀南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