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器、帶減速器的電機及輸出齒輪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1:22:37 1
專利名稱:減速器、帶減速器的電機及輸出齒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 速器、帶減速器的電機及減速器中使用的輸出齒輪。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在汽車等車輛的電動車窗裝置中使用的帶減速器的電機。例如在專利文件I中公開有與被驅動構件嚙合的輸出齒輪被固定軸固定且使該輸出齒輪的下部卡合於從動板的卡合孔而固定的帶減速器的電機。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0-91009號公報不過,在將帶減速器的電機用於電動車窗裝置中的情況下,有時因電動車窗的位置不同而向輸出齒輪施加過大的力。但是,前述帶減速器的電機所具有的輸出齒輪,從與具有蝸輪的傳動機構卡合的長度方向一端側至與被驅動構件哨合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為相同形狀。為此,輸出齒輪的與被驅動構件嚙合的部分的強度尚有改善的餘地。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正是鑑於上述的狀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ー種提高輸出齒輪的強度的減速器、帶減速器的電機及輸出齒輪。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減速器具有對電機的旋轉進行傳動的蝸杆、與蝸杆嚙合的蝸輪、與被驅動構件嚙合且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的輸出齒輪、將蝸輪的旋轉向輸出齒輪傳動的傳動機構、和收納蝸輪的筐體。輸出齒輪具有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的齒部、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且固定於傳動機構的一部分的法蘭部、和由以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蝸輪及傳動機構的支承軸所貫通的貫通孔。法蘭部在該法蘭部的外周部具有由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沿著軸方向延伸的山部和谷部構成的鋸齒部。鋸齒部的谷部半徑大於齒部的齒根部半徑,從軸方向看到的該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的投影面的面積。根據該實施方式,通過法蘭部提高輸出齒輪的強度。另外,在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固定的法蘭部,通過鋸齒部防止向圓周方向的旋轉。法蘭部可以構成為從軸方向看到的法蘭部的投影面包含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的整個投影面。由此,可以用模具容易地製造輸出齒輪。關於鋸齒部的山部的數量可以是齒部的齒數的整數倍。由此,可以緩和作用於對傳動齒輪進行固定的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的應力。傳動機構可以具有形成有用於嵌入輸出齒輪的法蘭部而形狀與該法蘭部相同的卡合凹部的固定部。固定部也可以具有在固定了輸出齒輪的狀態下覆蓋法蘭部的齒部側的端面的周緣部而將輸出齒輪卡止的卡止部。由此輸出齒輪難以從固定部向軸方向脫落。固定部可以在卡合凹部的內周璧形成有長度方向與軸方向大致平行的突條部。由此,通過在將輸出齒輪插入到固定部時突條部發生變形或被切削,而將輸出齒輪壓入固定部中而被固定。需要說明的是,固定部可以同時具有卡止部和突條部雙方,還可以具有任意一方。固定部和卡止部由樹脂材料構成,卡止部可以是固定部一部分熔融而得到的部分。由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卡止部。輸出齒輪可以由燒結金屬形成。由此,可以通過模具製造高強度的輸出齒輪。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是帶減速器的電機。該帶減速器的電機具有電機和與電機的旋轉軸連結的減速器。 根據該實施方式,可以提供輸出齒輪的強度高的帶減速器的電機。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是輸出齒輪。該輸出齒輪是在電動車窗用的帶減速器的電機中使用的輸出齒輪,具有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的齒部、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且在將蝸輪的旋轉傳動至輸出齒輪的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固定的法蘭部、和以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蝸輪的支承軸所貫通的貫通孔。法蘭部在該法蘭部的外周部具有由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沿著軸方向延伸的山部和谷部構成的鋸齒部。鋸齒部的谷部半徑大於齒部的齒根部半徑,法蘭部構成為從軸方向看到的該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的投影面的面積。根據該實施方式,通過法蘭部提高輸出齒輪的強度。需要說明的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關於以上的構成要素的任意組合、本實用新型的表達在方法、裝置、系統等之間進行變換也是有效的。根據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提高輸出齒輪的強度。
圖I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帶減速器的電機的輸出齒輪側的正視圖。圖2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減速器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I所示的帶減速器的電機的A-A剖視圖。圖4是輸出板附近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的俯視圖。圖6是圖5所示的B-B剖視圖。圖7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板的立體圖。圖8是圖7所示的區域D的放大圖。圖9是用於說明利用C形擋圈實現輸出齒輪的防脫落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0是具備圖9所示的支承軸的減速器的簡要剖視圖。圖11是表示將輸出齒輪壓入輸出板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2是圖11的F-F剖視圖。圖13是圖12的G區域的放大圖。圖14(a) 圖14(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的製造エ序的一例的圖。圖中10-電機部,12-減速器,14-齒輪箱,16-螺旋齒輪,18-緩衝橡膠,20-輸出板,20a-卡合凹部,20b-凹部,20c-加強筋,20d-內周璧,20f-卡止部,22-輸出齒輪,22a-齒部,22b-法蘭部,22c-貫通孔,22d_鋸齒部,22e_上端面,26-齒輪收納部,28-旋轉軸,30-蝸杆,32-蝸杆收納部,34-支承軸,100-帶減速器的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考附圖對用於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附圖的說明中對相同的要件附上相同的符號,並適當省略重複的說明。另外,以下所述的構成是例示,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沒有任何限定。(帶減速器的電機)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帶減速器的電機例如適於車輛的電動車窗系統。圖I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帶減速器的電機的輸出齒輪側的正視圖。帶減速器的電機100具有電機部10、和與電機部10的旋轉軸連結的減速器12。 圖2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減速器12的分解立體圖。圖3是圖I所示的帶減速器的電機的A-A剖視圖。圖4是輸出板附近的分解立體圖。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減速器12具有齒輪箱14、螺旋齒輪16、緩衝橡膠18、輸出板20、輸出齒輪22和罩24。齒輪箱14具有收納螺旋齒輪16、緩衝橡膠18和輸出板20的有底圓筒狀的齒輪收納部26、和收納在電機10的旋轉軸28上固定的蝸杆30的蝸杆收納部32。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收納部26作為收納蝸輪的筐體發揮功能。電機部10的旋轉藉助旋轉軸80向蝸杆30傳動。作為蝸輪發揮功能的螺旋齒輪16,與蝸杆30嚙合的齒部16a形成在外周部。另外,螺旋齒輪16由支承軸34以能旋轉的方式加以支承,所述支承軸34固定於齒輪收納部26的底部。螺旋齒輪16的旋轉藉助傳動機構向輸出齒輪22傳動。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傳動機構由緩衝橡膠18和輸出板20構成。齒輪收納部26與蝸杆收納部32相鄰,並與蝸杆收納部32 —體形成。在齒輪收納部26的蝸杆收納部32側形成有連通齒輪收納部26和蝸杆收納部32的連通孔36。在蝸杆收納部32中收納的蝸杆30和在齒輪收納部26中收納的螺旋齒輪16的齒部16a藉助該連通孔36而嚙合。如此,通過具有螺旋齒輪16及蝸杆30的減速器12,基於電機部10的旋轉被減速至規定的速度,輸出高輸出化後的旋轉驅動。螺旋齒輪16的旋轉藉助由緩衝橡膠18和輸出板20構成的傳動機構及輸出齒輪22向被驅動構件傳動。作為被驅動構件,例如可以舉出電動車窗系統的調節器等。螺旋齒輪16,在形成有齒部16a的外周部和形成有轂部16b的徑向中心部之間,形成有向齒輪收納部26的開ロ側開ロ的環狀凹部38。如圖2所示,螺旋齒輪16具有向凹部38內突出的3個突起部40。各突起部40在螺旋齒輪16的圓周方向(旋轉方向)上等間隔設置,在圓周方向等間隔劃分凹部38。在凹部38安裝有緩衝橡膠18。緩衝橡膠18是由弾性體形成的環狀構件,具有在螺旋齒輪16側的端面形成的3個第一凹部18a、和在輸出板20側的端面形成的3個第二凹部18b。第一凹部18a以約120°的間隔形成在緩衝橡膠18的圓周方向上,第二凹部18b以約120°的間隔形成在緩衝橡膠18的圓周方向上。另外,各第一凹部18a相對於各第二凹部18b,形成於在緩衝橡膠18的圓周方向上錯開60°的位置上。在將緩衝橡膠18安裝於螺旋齒輪16上吋,螺旋齒輪16的突起部40進入緩衝橡膠18的第一凹部18a,緩衝橡膠18相對於螺旋齒輪16被定位。[0045]圖4是作為傳動機構的一部分的輸出板20及輸出齒輪22的立體圖。輸出板20是圖4所示的下端側開ロ的圓筒狀構件,上面形成有用於固定輸出齒輪22的卡合凹部20a,並且下面形成有緩衝橡膠18可進入的凹部20b (參照圖3)。凹部20b上形成有三處加強筋20c (參照圖3)。關於輸出板20,通過各加強筋20c進入在緩衝橡膠18的上面形成的各第二凹部18b中,而被緩衝橡膠18加以支承。另外,關於輸出板20,支承軸34穿過貫通孔20 (參照圖3),被支承軸34以能在齒輪收納部26內旋轉的方式加以支承。由此,螺旋齒輪16的旋轉藉助緩衝橡膠18的第一凹部18a從螺旋齒輪16的突起部40向輸出板20的加強筋20c傳動。另外,輸出板20可以相對於螺旋齒輪16在緩衝橡膠18發生彈性變形的範圍內相對旋轉。如此,輸出板20相對於螺旋齒輪16進行相對旋轉而緩衝橡膠18發生彈性變形,由此可以緩和從車窗調節器傳遞至輸出齒輪22的衝擊。輸出板20的卡合凹部20a上固定的輸出齒輪22,與輸出板20 —體旋轉,並且與作為被驅動構件的車窗調節器(未圖示)的驅動齒輪嚙合而對車窗調節器進行驅·動。另外,如圖2、圖3所示,用圓板形狀的罩24覆蓋齒輪收納部26的開ロ側。罩24在中央形成有圓形的開ロ部24a,輸出齒輪22及以能旋轉的方式支承輸出齒輪22的支承軸34,從該開ロ部24a朝向齒輪收納部26的外側突出。在輸出齒輪22的上面安裝有襯套42。關於輸出齒輪22,如圖3、圖4所示,通過以被支承軸34支承的狀態將襯套42壓入支承軸34來實現軸方向上的防脫落。在齒輪收納部26的開ロ部側的外周緣部安裝有密封圈44。密封圈44被齒輪收納部26和罩24夾持。另外,在輸出板20的上面安裝有O形環46。O形環46被輸出板20和罩24夾持。另外,在螺旋齒輪16的轂部16b的上端也安裝有O形環48。O形環48密封輸出板20和螺旋齒輪16的間隙。如此,通過密封圈44、O形環46及O形環48的作用,防止異物、水分從外部侵入到齒輪收納部26的內部。(輸出齒輪)接著,對輸出齒輪進行進ー步的詳述。圖5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的俯視圖。圖6是圖5所示的B-B剖視圖。輸出齒輪22具有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C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的齒部22a、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C的另一端側且固定於作為傳動機構的一部分的輸出板20上的法蘭部22b、和由以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螺旋齒輪16和傳動機構的支承軸貫通的貫通孔22c。法蘭部22b具有在法蘭部的外周部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在軸方向上延伸的山部22dl和谷部22d2所構成的鋸齒部22d。將從輸出齒輪22的中心至山部22dl的外徑設為dsl,將從中心至谷部22d2的谷徑(谷部半徑)設為ds2,將從中心至齒部22a的頂點的外徑設為dgl,將從中心至谷部22a的齒根的齒根徑(齒根部的半徑)設為dg2時,鋸齒部22d形成為鋸齒部22d的谷徑ds2大於齒部22a的齒根徑dg2。另外,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鋸齒部22d的外徑dsl和谷徑ds2的差ds小於齒部22a的外徑dgl和齒根徑dg2的差dg。也就是說,法蘭部22b構成為從旋轉軸方向C看到的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輸出齒部22a的投影面的面積。另夕卜,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的法蘭部22b,如圖5所示,構成為從軸方向看到的法蘭部22b的投影面SI包含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22a的整個投影面S2。通過如此構成的法蘭部22b,輸出齒輪22的強度增強。具體而言,輸出齒輪22中針對齒部22a的ー個齒的折損扭矩提尚。另外,輸出齒輪22設置有插入支承軸34的貫通孔22c。為此,在輸出齒輪22中,為了増大與作為被驅動構件的調節器的減速比而減少齒部22a的齒數吋,齒根徑dg2減小,與貫通孔22c的內徑之間的壁厚減薄。但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由於具有法蘭部22b,所以可以在滿足所希望的強度的同時減少齒數,能増大與被驅動構件的減速比。另外,輸出齒輪22通過固定於輸出板20的法蘭部22b的鋸齒部22d來防止輸出板20向圓周方向的旋轉。需要說明的是,在法蘭部22b的圓形底面22bl的周緣部形成有環狀傾斜部22b2,環狀傾斜部22b2具有相對於底面22bl傾斜的面。另外,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鋸齒部22d,山部22dl的數量是齒部22a的齒數的整數 倍。具體而言,山部22dl的數量為14個,齒部22a的齒數為7個。如此,通過使輸出齒輪22的齒部22a、法蘭部22b為高對稱性的形狀,可以緩和作用於對輸出齒輪22進行固定的輸出板20的一部分上的應力。接著,對防止輸出齒輪22和輸出板20的晃動的結構加以說明。圖7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板的立體圖。圖8是圖7所示的區域D的放大圖。如圖7所示,輸出板20的卡合凹部20a的內周璧20d,對應於輸出齒輪22的鋸齒部22d的形狀交替設置有谷部20dl和山部20d2。各谷部20dl形成有長度方向與軸方向平行的突條部20e。各突條部20e在內周璧20d形成於谷部20dl的谷底和山部20d2的頂點之間且位於從谷部20dl順時針(箭頭R)靠向山部20d2的區域E。輸出齒輪22的鋸齒部22d和輸出板20的卡合凹部20a的尺寸在尺寸公差內產生 偏差。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和輸出板20,在將輸出齒輪22插入輸出板20時,通過輸出齒輪22的傾斜部22b2而對輸出板20的突條部20e進行切削。由此,輸出齒輪22被壓入輸出板20,固定於輸出板20。其結果,輸出齒輪22的鋸齒部22d和輸出板20的內周璧20d的間隙為零,可以消除輸出齒輪22相對於輸出板20的圓周方向上的晃動。接著,對防止輸出齒輪22從輸出板20脫落的防脫落結構的第一變形例進行說明。圖9是用於說明用C形擋圈實現輸出齒輪的防脫落的構成的立體圖。圖10是具備圖9所示的支承軸的減速器的簡要剖視圖。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0所示的減速器的說明中,省略與前述的減速器12相同部分的說明。變形例涉及的減速器50具有設置成貫通輸出板20及輸出齒輪22的中心的支承軸52。支承軸52在比輸出齒輪22的上端面22e稍靠向前端側具有沿圓周方向形成的槽52a。槽52a上安裝有C形擋圈54。由此,輸出齒輪22以被支承軸52支承的狀態實現在軸方向上的防脫落。接著,對防止輸出齒輪22從輸出板脫落的防脫落結構的第二變形例進行說明。圖11是表示將輸出齒輪壓入輸出板的狀態的俯視圖。圖12是圖11的F-F剖視圖。圖13是圖12的G區域的放大圖。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傳動機構,具有為了使輸出齒輪22的法蘭部22b嵌入而形成有形狀與法蘭部相同的卡合凹部22a的輸出板20。輸出板20具有以固定了輸出齒輪22的狀態覆蓋法蘭部22b的齒部22a側的端面22b3的周緣部22b4而將輸出齒輪22卡止(卡扣)的卡止部20f。由此,輸出齒輪22更難以從輸出板20向旋轉軸方向脫落。[0064]輸出板20及卡止部20f由樹脂材料構成。本實施方式的卡止部20f是輸出板20的卡合凹部20a周圍的 圓筒部20g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的部分。如果詳述,則卡止部20f是圓筒部20g的環狀上端面20h的內緣部20hl熔融而形成的部分。由此,可以容易地形成卡止部20f。另外,通過設置卡止部20f,可以不需要前述的襯套42、C形擋圈54,而且也不需要在支承軸上進行C形擋圈用的槽的加工。其結果,減速器的製造成本降低。需要說明的是,作為輸出齒輪22的防脫落結構,可以單獨採用前述的突條部20e、卡止部20f、襯套42、C形擋圈54等,還可以將它們適當組合採用。例如,可以僅使用突條部20e來實現輸出齒輪22相對於輸出板20的防脫落(固定),還可以除了突條部20e之外還使用襯套42來實現輸出齒輪22相對於輸出板20的防脫落(固定)。接著,對輸出齒輪的材質及製造方法的優選例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由燒結金屬形成。燒結金屬也可以稱為燒結合金、金屬燒結體等。這樣的燒結金屬例如是混合某幾種金屬微粉末進行壓縮成型後在熔點以下的高溫下進行金屬粒子的擴散結合得到的燒結體。作為添加的材料,可以舉出作為主原料的鉄粉、合金銅粉、銅粉等。另夕卜,作為超硬合金用的材料,可以使用碳化鎢、鐵、鈷、鎳粉等,另外,作為以高耐腐蝕性為目的的材料,可以使用鈦、鉭、鋯、鑰粉等。通過採用這樣的材料,可以利用模具製造高強度的輸出齒輪22,所以可以降低輸出齒輪22的製造成本。另外,輸出齒輪22由燒結金屬形成,由此可以通過高頻加熱(加熱熔融)形成前述的卡止部20f。具體而言,在輸出板20的圓筒部20g的外周部配置線圈並通電。也就是說,通過高頻加熱的方式加熱後的金屬制輸出齒輪22,通過使相接的輸出板20的一部分(圓筒部20g)熔融,使法蘭部22b被卡止部20f卡止,從而實現防脫落。圖14(a) 圖14(c)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的製造エ序的一例的圖。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說明,將部件的形狀簡化。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的法蘭部22b,如圖5所示,構成為從軸方向看到的法蘭部22b的投影面SI包含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22a的整個投影面S2。為此,如圖14(a) 圖14(c)所示,可以簡化進行燒結加壓時的模具結構。首先,如圖14(a)所示,在衝模64的下面形成有下側開ロ部64a,下衝頭(孔)62中插入有芯棒60,下衝頭62安裝於在衝模64的下面形成的下側開ロ部64a。在該狀態下,在衝模64內的空間內填充原料粉末66。此外,如圖14(b)所示,通過用上衝頭68從在衝模64的上面形成的上側開ロ部64b進行壓縮,形成壓粉體70。壓粉體70通過向衝模64的內部進ー步壓入下衝頭62而向外部脫出(圖14(c))。另外,如圖14(a) 圖14(c)所示,在エ序中調整部分少,而抑制壓粉體(70)(輸出齒輪)發生裂紋。如此,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可以容易地用模具加以製造。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涉及的輸出齒輪22,鋸齒部22d的外徑dsl和谷徑ds2的差ds小於齒部22a的外徑dgl和齒根徑dg2的差dg。也就是說,關於壓入鋸齒部22d的輸出板20的圓筒部20g,圓周方向的內周璧20d和外周面20k的壁厚變化差減小。為此,在利用模具製造輸出板20時,在模具上沒有必要設置出於因圓筒部20g的壁厚變化產生的收縮差的考慮而設計的防變形孔,模具的成本降低。綜上,參照上述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適當組合或置換實施方式的構成也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另外,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知識,也可以適當重組實施方式的組合、處理的順序,或對實施方式進行 各種設計變更等變形,被施以這樣的變形的實施方式也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減速器,其特徵在於,具有 蝸杆,其對電機的旋轉進行傳動; 蝸輪,其與所述蝸杆嚙合; 輸出齒輪,其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 傳動機構,其將所述蝸輪的旋轉傳動至所述輸出齒輪;和 筐體,其收納所述蝸輪, 所述輸出齒輪具有 齒部,其形成於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 法蘭部,其形成於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且固定於所述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和 貫通孔,其供支承軸貫通,該支承軸支承所述蝸輪及所述傳動機構且使該蝸輪及傳動機構自由旋轉, 所述法蘭部在該法蘭部的外周部具有由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沿著軸方向延伸的山部和谷部構成的鋸齒部, 所述鋸齒部的谷部的半徑大於所述齒部的齒根部的半徑, 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齒部的投影面的面積。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法蘭部的投影面包含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齒部的整個投影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鋸齒部的所述山部的數量是所述齒部的齒數的整數倍。
4.如權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傳動機構具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形成有用於嵌入所述輸出齒輪的法蘭部而形狀與該法蘭部相同的卡合凹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卡止部,該卡止部在所述輸出齒輪被固定的狀態下覆蓋所述法蘭部的所述齒部一側的端面的周緣部而將所述輸出齒輪卡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卡合凹部的內周璧形成有長度方向與軸方向大致平行的突條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卡止部由樹脂材料構成, 所述卡止部是所述固定部的一部分熔融而形成的部分。
7.如權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傳動機構具有固定部,該固定部形成有用於嵌入所述輸出齒輪的法蘭部而形狀與該法蘭部相同的卡合凹部, 所述固定部在所述卡合凹部的內周璧形成有長度方向與軸方向大致平行的突條部。
8.如權利要求1、2、3、5、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速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輸出齒輪由燒結金屬形成。
9.一種帶減速器的電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電機和與所述電機的旋轉軸連結的權利要求1、2、3、5、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減速器。
10.一種輸出齒輪,在電動車窗用的帶減速器的電機中使用,其特徵在於,具有 齒部,其形成於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 法蘭部,其形成於所述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且固定於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該傳動機構將蝸輪的旋轉傳動至輸出齒輪;和 貫通孔,其供支承軸貫通,該支承軸支承所述蝸輪且使該蝸輪自由旋轉, 所述法蘭部在該法蘭部的外周部具有由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沿著軸方向延伸的山部和谷部構成的鋸齒部, 所述鋸齒部的谷部的半徑大於所述齒部的齒根部的半徑, 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所述齒部的投影面的面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輸出齒輪強度的減速器、帶減速器的電機及輸出齒輪。輸出齒輪具有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一端側且與被驅動構件嚙合而對該被驅動構件進行驅動的齒部、形成於輸出齒輪的旋轉軸方向的另一端側且在將蝸輪的旋轉傳動至輸出齒輪的傳動機構的一部分上固定的法蘭部和由以自由旋轉的方式支承蝸輪及傳動機構的支承軸所貫通的貫通孔。法蘭部在該法蘭部的外周部具有由沿著圓周方向交替排列且沿著軸方向延伸的山部和谷部構成的鋸齒部。鋸齒部的谷部半徑大於齒部的齒根半徑,從軸方向看到的法蘭部的投影面的面積大於從軸方向看到的齒部的投影面的面積。
文檔編號F16H55/17GK202418431SQ201220028428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5日
發明者井坂洋輔, 佐谷務 申請人:馬淵馬達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