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
2023-09-15 02:51:30 1
專利名稱: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屬於化學鍍銀技術領域。獲得的鍍銀銅粉具有高的抗氧化性能、抗電遷移能力和低的電阻值。鍍銀銅粉作為導電填料製備的導電膠,作為導電連接材料應用在電子器件、集成電路領域。
背景技術:
導電膠具有無鉛汙染、重量低、固化溫度低等優點,作為導電連接材料是錫鉛焊料的替代品。在各種導電膠中,銅導電膠價格便宜,成本低,但在製作過程中銅粉特別容易氧化,導致連接導電性不好;鎳導電膠大體性能與銅相似;金導電膠性能穩定且電阻率低,但價格貴,不適宜在工業中廣泛應用;銀導電膠綜合性能比較好,在電子製造工業中應用成本偏高,有銀遷移的缺陷。表面包覆金屬粒子導電膠,如在銅粉表面鍍銀而填充得到的導電膠,不僅可以降低導電膠的成本,還可以克服銅導電膠中銅粉嚴重氧化的缺陷,並克服銀導電膠中銀遷移的缺陷,其電阻率達到10-4Ω·cm的級別,可以滿足電子工業中的應用。
金屬、非金屬的表面化學鍍銀技術已經很成熟,銅粉表面的化學鍍銀以及鍍銀銅粉的導電膠也有報導。吳懿平等[電子元件與材料,Vol24,No4,2005,P32]在2~8μm細片狀銅粉表面鍍銀二乙烯三胺和多乙烯多胺與硝酸銀混合,在40℃下攪拌2h,配置成銀胺溶液。在40℃下,稀硫酸處理的銅粉加入銀胺溶液,攪拌30min,得到一次鍍銀銅粉。再用5%的稀硫酸對一次鍍銀銅粉進行衝洗,然後用蒸餾水清洗,再轉入到銀胺溶液中進行再次化學置換鍍銀,反覆幾次,得到表面連續的鍍銀層。高保嬌等[無機化學學報,Vol.16,No.4,2000,P669]採用銀氨溶液進行銅粉的表面鍍銀,並且多次施鍍獲得連續的銀鍍層。譚富彬等[貴金屬,Vol.21,No.3,2000,P8]用硝酸銀與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乙二胺、多乙烯多胺、四乙烯五胺、氨水等配製成銀胺絡離子溶液,進行銅合金粉的化學鍍銀。鍍銀前需要對銅粉表面進行敏化及活化。發明專利[CN1262043A]公開了一種用置換反應製備銀包覆銅粉的方法,用於抗菌劑的製備,沒有提到粉末的導電性能。傅振曉等[江蘇陶瓷,Vol.34,No.2,2001]採用氰化銀與銅粉置換反應獲得銀包覆銅粉,並製備導電膠。發明專利[CN02139151.3]公開了一種銀鍍銅粉的製備方法,採用胺類化合物對硝酸銀進行絡合,並且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化學鍍。發明專利[CN1704502A]公開了一種鍍銀銅粉的方法,將鰲合萃取劑與銀胺溶液混合,加入銅粉在40~90℃條件下進行化學鍍銅。
上述進行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工藝,存在的缺點是銀氨溶液的組分複雜、氰化銀有毒、施鍍次數多、有些需要在高於室溫的條件下進行化學鍍、銅粉表面需要敏化活化等,而且在施鍍過程中,鍍槽內壁容易沉積銀層造成銀的浪費。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組分和工藝簡單、在室溫下進行一次化學鍍的銅粉表面化學鍍銀工藝,並且該工藝操作不會在鍍槽表面沉積銀層。獲得的銀包銅粉具有高的抗氧化性能和低的電阻率。利用該工藝得到的銀包銅粉製備導電膠,在電性能滿足要求的條件下,可以降低導電膠的成本。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銅粉加入5~10%重量百分比的稀酸中,除去銅粉表面的氧化物;(2)將銅粉重量的1~30%的分散劑、10~60%穩定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構成還原液,加入銅粉攪拌;(3)取硝酸銀加入去離子水中,加入氨水,攪拌使硝酸銀水溶液透明,然後加入氫氧化鈉,攪拌溶液發生沉澱,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得到銀胺溶液;(4)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步驟3的銀胺溶液加入步驟2的還原液中,10~50分鐘完成銅粉表面的化學鍍銀;(5)過濾分離,去離子水或乙醇洗滌,40~80℃真空乾燥後得到銀包銅粉。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1所述的稀酸為硝酸、硫酸或甲酸。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2所述的分散劑為醋酸鈉、草酸鈉、檸檬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2所述的穩定劑為聚乙二醇、葡萄糖和乙醇。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3所述的硝酸銀用量為佔銅粉重量的10~50%。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3所述的氨水加入量為佔銀胺溶液體積的1~20%;在上述方法中,步驟3所述的氫氧化鈉加入量為佔硝酸銀加入量的5~30%。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4所述的還原液體積為每克銅構成的還原液體積為15~35毫升;銀胺溶液的體積與還原液體積相當。
在上述方法中,步驟4所述的還原液中葡萄糖加入量為0.02~0.10克/毫升;乙醇濃度為5~20%。
本發明獲得的銀包銅粉,銀含量為10%~20%,銅含量為80%~90%銀(重量百分比)。
本發明提供的銀包銅粉製備工藝、原料組成簡單,符合環保需要,易於大規模生產;而且將銅粉和還原液加入銀胺溶液中,可以減少或消除容器壁上的銀鍍層,減少浪費,銀轉化率高。獲得的銀包銅粉電阻率小於2×10-4Ωcm;以環氧樹脂為基體,添加60~75%重量百分比的銀包銅粉,製備的各向同性熱固化導電膠電阻率小於6×10-4Ωcm,具有較高的抗氧化能力。
實施例2取銅粉50克,加入5%的稀硝酸,除去銅粉表面的氧化物。蒸餾水洗滌3次,濾除水待用。取12克硝酸銀加入1000毫升去離子水,加入氨水100毫升,攪拌,獲得透明溶液。加入4克氫氧化鈉,攪拌後加入氨水25毫升獲得透明銀胺溶液。在1000毫升去離子水中加入50克葡萄糖、110毫升乙醇、18克聚乙二醇、7克檸檬酸鈉,攪拌均勻得到還原液。然後將處理過的銅粉加入還原液中,攪拌後加入銀胺溶液,攪拌35分鐘。過濾後去離子水清洗3次,過濾,60℃真空乾燥得到鍍銀銅粉。
實施例3取銅粉100克,加入8%的甲酸,除去銅粉表面氧化物。蒸餾水洗滌3次,濾除水待用。取42克硝酸銀加入2300毫升去離子水,加入氨水220毫升,攪拌,獲得透明溶液。加入10克氫氧化鈉,攪拌後加入氨水70毫升獲得透明銀胺溶液。在2400毫升去離子水中加入140克葡萄糖、180毫升乙醇、50克聚乙二醇、15克醋酸鈉,攪拌均勻得到還原液。然後將處理過的銅粉加入還原液中,攪拌後加入銀胺溶液,攪拌45分鐘。過濾後乙醇清洗3次,過濾,50℃真空乾燥得到鍍銀銅粉。
實施例3取銅粉100克,加入6%的稀硝酸,除去銅粉表面氧化物。蒸餾水洗滌3次,濾除水待用。取42克硝酸銀加入2300毫升去離子水,加入氨水220毫升,攪拌,獲得透明溶液。加入10克氫氧化鈉,攪拌後加入氨水70毫升獲得透明銀胺溶液。在2400毫升去離子水中加入140克葡萄糖、180毫升乙醇、50克聚乙二醇、10克醋酸鈉,8克草酸鈉,攪拌均勻得到還原液。然後將處理過的銅粉加入還原液中,攪拌後加入銀胺溶液,攪拌45分鐘。過濾後乙醇清洗3次,過濾,60℃真空乾燥得到鍍銀銅粉。
實施例5取銅粉200克,加入6%的稀硫酸,除去銅粉表面氧化物。蒸餾水洗滌3次,濾除水待用。取90克硝酸銀加入5000毫升去離子水,加入氨水500毫升,攪拌,獲得透明溶液。加入25克氫氧化鈉,攪拌後加入氨水150毫升獲得透明銀胺溶液。在5000毫升去離子水中加入300克葡萄糖、400毫升乙醇、100克聚乙二醇、10克醋酸鈉,10克檸檬酸鈉,15克十二烷基磺酸鈉攪拌均勻得到還原液。然後將處理過的銅粉加入還原液中,攪拌後加入銀胺溶液,攪拌45分鐘。過濾後乙醇清洗3次,過濾,70℃真空乾燥得到鍍銀銅粉。
權利要求
1.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驟進行(1)將銅粉加入5~10%重量百分比的稀酸中,除去銅粉表面的氧化物;(2)將銅粉重量的1~30%的分散劑、10~60%穩定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構成還原液,加入銅粉攪拌;(3)取硝酸銀加入去離子水中,加入氨水,攪拌使硝酸銀水溶液透明,然後加入氫氧化鈉,攪拌溶液發生沉澱,再加入氨水,溶液再次透明,得到銀胺溶液;(4)在攪拌的條件下,將步驟3的銀胺溶液加入步驟2的還原液中,10~50分鐘完成銅粉表面的化學鍍銀;(5)過濾分離,去離子水或乙醇洗滌,40~80℃真空乾燥後得到銀包銅粉。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所述的稀酸為硝酸、硫酸或甲酸。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的分散劑為醋酸鈉、草酸鈉、檸檬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的穩定劑為聚乙二醇、葡萄糖和乙醇。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所述的硝酸銀用量為佔銅粉重量的10~5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所述的氨水加入量為佔銀胺溶液體積的1~20%;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所述的氫氧化鈉加入量為佔硝酸銀加入量的5~30%。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所述的還原液體積為每克銅構成的還原液體積為15~35毫升;銀胺溶液的體積與還原液體積相當。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所述的還原液中葡萄糖加入量為0.02~0.10克/毫升;乙醇濃度為5~20%。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5所述的銀包銅粉,其重量百分比為銀含量為10%~20%,銅含量為80%~9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粉表面化學鍍銀的方法,屬於化學鍍銀技術領域。所述方法是將銅粉加入5~10%的稀酸中,除去銅粉表面的氧化物;將銅粉重量的1~30%的分散劑、10~60%穩定劑加入去離子水中構成還原液,加入銅粉攪拌;取硝酸銀加入去離子水中,加氨水,攪拌後加氫氧化鈉,得到銀胺溶液;在攪拌的條件下,將銀胺溶液加入到還原液中,10~50分鐘完成銅粉表面的化學鍍銀;過濾分離洗滌,真空乾燥後得到銀包銅粉。本發明提供的銀包銅粉製備工藝、原料組成簡單,符合環保需要,易於大規模生產;而且將銀胺溶液加入到還原液中,可以減少或消除容器壁上的銀鍍層,減少浪費,銀轉化率高,獲得的銀包銅粉電阻率小於2×10
文檔編號B22F1/02GK1876282SQ20061008963
公開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7日
發明者郭文利, 梁彤祥, 閆迎輝, 趙興宇, 郝少昌, 唐春和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