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什麼作文550字
2023-09-13 04:28:45 2
篇一:我發現了蚯蚓的再生能力 楊羽婷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看過一篇童話:白兔不小心打斷了蚯蚓的尾巴,白兔感到十分自責,蚯蚓卻勸說白兔不要擔心,它的尾巴不僅能夠長出來,而且還能長成兩條蚯蚓。我當時看了十分驚奇,便拿著這本書去問比我大三歲的表姐:「蚯蚓的尾巴斷了真能長成兩條嗎?」姐姐回答不上來了,她說:「總是問,童話裡的話你也信!」於是,我聽了「知識淵博」的表姐的話,當童話中的故事不當一回事了。長大後的我,又一次在《十萬個為什麼》上看到了一個內容:蚯蚓被截斷後,能長成被截份數相對的條數……我看了,想起以前小時候看過的童話,心中產生了疑問:「蚯蚓果真能『死而復生』嗎?」孟子曾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決定親自試一試。
我拿著自己削鉛筆的小刀,找到一個潮溼的泥土中,用小刀在泥土中挖一個洞,就看到一條蚯蚓從泥土裡鑽出來了。我用小棍將它夾出來,閉緊雙眼,用小刀輕輕一划,把它們放進塑料杯中,每天進行觀察。
第一天,蚯蚓切口上的肌肉在強烈的收縮,難道這條可憐的蚯蚓在與死亡搏鬥?我心中不僅一怔,深深地後悔不該過早地結束了它短暫的生命。
第二天,只覺得蚯蚓長長了不少。蚯蚓真的會長成兩條嗎?
第三天,兩條蚯蚓活生生地在塑料杯中裡蠕動!我心中既驚奇又高興,蚯蚓果真沒死!我連忙把它們放回泥土中。
過後,我查閱資料,才知道蚯蚓切口上的肌肉在收縮是因為它在形成新的細胞快速趕來「增援」,與新的細胞團一起成再生芽。
我自豪地向小夥伴們宣告:我發現了蚯蚓的再生能力!
篇二:我發現了高壓鍋的秘密
小時候,我常常看媽媽做飯,那香噴噴的米飯,真讓我垂涎三尺。媽媽用高壓鍋做飯,做得又快又好,讓我對高壓鍋的原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以前,我們家用普通鍋做飯,總是要等好長一段時間。後來,我查找資料,終於發現了高壓鍋的秘密。
為什麼高壓鍋做飯比普通鍋快?這比水的沸點有關。
用普通鍋做飯,得先把水燒開,溫度達到1000C左右,然後在這一溫度燜一段時間,才能把飯煮熟。火燒開以後,它的內部和表面上同時發生劇烈的汽化,這種現象叫做沸騰。水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水的沸點。
如果鍋裡的溫度能高於1000C,做飯所用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但是,普通鍋無法再提高溫度,因為水沸騰後再加熱,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不可能升高水的溫度。所以,只有提高水的沸點,才能達到提高鍋內溫度的目的。
怎樣提高水的沸點呢?
先做個實驗:在燒瓶中盛半瓶水,用一隻插有玻璃管和溫度計的塞子塞緊瓶口,再用一段橡皮管和一個小氣筒連接。
用灑精燈給燒瓶加熱,可以從溫度計上看到,當接近1000C時,瓶裡的水沸騰了。此後即使再加熱,溫度不再上升。然後用力壓氣壓氣筒的活塞,適當增大瓶裡的壓強,並繼續加熱。我們會看到沸騰停止,水的溫度又開始升高。這說明,水的沸點隨著壓強的增大而升高。
高壓鍋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造的。它用特別的膠圈密封,不讓鍋內蒸氣跑掉。因此,在加熱過程中蒸氣壓強不斷增大,提高了水的沸點。家庭常用的高壓鍋內蒸氣壓強能達到1。3個大氣壓,鍋內水沸騰的溫度可達到1080C左右,所以做飯快,省時省燃料。
世界上第一隻高壓鍋是1681年發明的,發明人是法國醫生兼物理學家和機械師丹尼斯·帕平。
篇三:我發現了跳舞草的秘密
聽說姨媽家有一盤跳舞草,名字挺好聽的,但是真的會跳舞嗎?我有點懷疑,可如果不會跳舞,又怎麼叫「跳舞草」呢?帶著這個疑問,我來到了姨媽家。
起先,我怎麼也找不到它,待我環視四周後,在陽臺上發現了一棵僅有的,可不怎起眼的植物。難道它就是跳舞草?它長的矮矮的,但葉子卻十分茂盛。走近一看,又酷像竹葉,都是又細又長的,摸上去滑溜溜的。擺在那兒,要不是姨媽家唯一的植物,定不引人注意。
這時,姨媽走來,對我說:「這是跳舞草,你想試養嗎?」這果然是跳舞草,可它!跟其他的植物沒兩樣的呀!姨媽仿佛看出我的心思了,說:「既然叫跳舞草的,就一定會『跳舞』你等等」稍會兒,她拿來一隻口琴,在跳舞草前緩緩吹了起來。奇蹟出現了,跳舞草輕輕地晃動著葉子跳了起來它越跳越起勁,連莖也動了。我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琴聲一停,跳舞草就像一位站在邊疆的戰士,動也不動了。我不禁被它逗笑了,跳舞草是在名不虛傳。後來,姨媽把它送給了我,可是,為什麼它會跳舞呢?
回到家後,我打開《百科全書》,查到了答案。原來,跳舞草實際上是對一定頻率和強度的聲波極富感應性的植物,與溫度和陽光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氣溫達到24℃以上,且在風和日麗的晴天,它的對對小葉便會自行交叉轉動、親吻和彈跳,兩葉轉動幅度可達180度以上,然後又彈回原處,再重複轉動。當氣溫在28——34℃之間,或在悶熱的陰天,或在雨過天晴時,縱觀全株,數十雙葉片時而如情人雙雙纏綿般緊緊擁抱,時而又像蜻蜒翩翩飛舞,使人眼花繚亂。當夜幕降臨時,它又將葉片豎貼於枝幹,緊緊依偎著,真是植物界罕見的風流草。
看來,這麼「奇怪」的植物,我一定要把它養好,等我學好樂器後,在音樂下,也能翩翩起舞!
篇四:我發現了登山的樂趣
一個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從重慶工商大學登南山。
站在大學的一條馬路上抬頭仰望:天哪!這麼高的山,怎麼可能爬得上去嘛!我想著。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山腳下,看著那崎嶇、陡峭的爬山的必經之路,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於是就背古詩給自己壯膽。呵,終於爬完了這一截「魔鬼路段」,接下來是一段平路。告別了平路,我們才真正走上了上山的道路。
雖然也很陡峭,但起碼不打滑,於是才過了幾分鐘就走到了這座山峰最危險的道路。到了這條道,才知道剛才的「魔鬼道路」和這個比起來可是小巫見大巫:我連在堅固的欄杆旁看都不敢看,而且很大的風,就連路都是凹凸不平的,一旦沒站穩就有可能粉身碎骨。爸爸說,他們上次從這裡上山時連欄杆都還沒有呢!真是不敢想像他們上次是怎麼走過去的。
走完這段路,我才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終於走完了上山的道路,我站在一個頂峰,眺望著剛才一步步走上來的路,真是不可思議:我是怎麼爬上來的?再回頭望望上山前從那裡望上來的那條馬路,幾十分鐘前我在那裡望這裡,幾十分鐘後我在這裡望那裡……下午還有事呢,於是我們就快步走下了山。
登山不單單是鍛鍊身體,同時還能呼吸新鮮空氣,開闊視野,而且還能接近大自然。它和遊泳比起來,起碼不會覺得很冷,雖然效果可能會沒有遊泳好,但有一些遊泳池的水髒的你伸手不見五指,而且遊泳必須用嘴呼吸,這樣對肺不好。登山和打羽毛球相比,不需要用錢來買或租球拍和羽毛球,一般的平民老百姓都可以鍛鍊,而且有益於身心健康。
我覺得登山的樂趣莫過於站在頂峰眺望山底下的所有建築或其他物體,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這也是人生一種莫大的享受。
篇五:我發現了龍 楊濟豪
一提到龍,大家都認為龍是傳說中的神物。天上的龍騰雲駕霧,在雲裡霧裡自由地翻來覆去,威力無邊,變幻萬千,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水裡的龍興風作浪,在濤裡浪裡自由地穿梭,翻江倒海,力大無窮,時而潛入水底,時而躍出水面。人們認為龍離生活很遙遠,生活中沒有龍。可是細心就不難發現,龍就在我們身邊。
2011年的一天,金燦燦的陽光灑在大地上,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公園裡。我在公園裡走著,花池裡藍色的花點綴著綠葉,讓人心曠神怡。這時,一道金光從我眼前晃過,我側頭一看,只見一個小孩拿著龍的糖畫走著,他手裡的龍被陽光照耀著,就像活了一樣。我大步走上前去詢問賣糖畫的在哪,小孩用手指了指路的分岔處。
我在人群裡穿來插去,終於來到了糖畫鋪子,我爽快地對師傅說:「師傅,給搞條龍!」師傅笑了笑:「小兄弟,你的語言太給力了,不過這龍不是你想要就給,要看你能不能轉得到!」我回答說:「I服了you,你說話真牛!得!轉就轉,who 怕who,試試手氣!」說完我便挽起了袖子,擺開架勢,我估量了一番,針在龍旁邊,轉一圈多就行。我一撥針,針就開始轉動,我心中默默祈禱:「龍,龍,一定是龍!」指針停在了龍的上方,我興奮得簡直可以把地球吞下去,師傅向我豎了豎大姆指,就開始畫糖畫了。
師傅舀了一勺糖,在案板上畫起來,糖在案板上彈跳,勾勒,穿梭,飛濺,如此之流利,如此之細滑,我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暗佩服師傅技藝高超。
師傅畫完了,我給師傅付了錢,就拿起糖龍仔細看起來。只見這龍的眼睛炯炯有神,好像望著它的敵人;龍的身子是波浪形的,好像正在雲中穿梭;龍的兩根龍鬚如龍蛇一般,十分自然,更給龍增添了幾分生氣。
龍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龍就在我們身邊!
我還是屬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