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及其通條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20:58:30 2
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及其通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及其通條,其可以一次性形成皮下通道,但通條的尖端堅固,容易構造。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包括通條,該通條為實心的細長元件,其一端為尖端部,其特點是,該通條的尖端部具有引導線凹槽,該構建系統還包括引導線,引導線的一端綁於通條的引導線凹槽以使引導線能隨通條從預構建的皮下隧道的頭部端通向腹部端,該引導線的另一端用於連接分流管,以便於將分流管引導到皮下隧道的腹部端。
【專利說明】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及其通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手術用器械,尤其涉及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常用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形狀類似於傘柄,內部空心,手術時將通條從頭部通向腹部後,再將分流管從通條的內心通到腹腔,完成皮下分流管道的置管。
[0003]中國專利文獻CN202604904U公開了一種腦室一腹腔分流通條,其包括通條主體和與通條主體的一端連接的握持部,所述通條主體為實心的金屬條,通條主體的另一端為尖端為弧形的錐形端部,在錐形端部上設有用於牽引引流管的穿孔。這種結構的腦室-腹腔分流通條質地堅硬,可一次性形成頭部切口至腹部切口的皮下隧道。
[0004]使用時術者手握通條握持部從頭部切口向下經耳後、頸部、胸部皮下穿行,在劍突下皮膚切口穿出,將矽膠材質引流管頭端穿過錐形端部的穿孔並結紮,然後術者將通條抽出,矽膠引流管帶入皮下,完成皮下隧道置管。
[0005]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在日常的手術中發現現有的通條還存在改進的餘地。
[0006]除了中國專利文獻 CN202604904U,中國專利文獻 CN201624691U,CN2134165Y、CN2134166Y、CN2225249Y也都在通條的尖端提供有針孔。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在實際的手術中發現空心的通條存在粗、損傷大、易出血的問題,而實心的通條雖然大部份是實心的,但是在其尖端部形成穿孔,這導致尖端容易在皮下隧道形成過程中折斷,因此存在引發醫療事故的隱患。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及其通條,其可以一次性形成皮下通道,但通條的尖端堅固,容易構造。
[0009]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包括通條,該通條為實心的細長元件,其一端為尖端部,其特點是,該通條的尖端部具有引導線凹槽,該構建系統還包括引導線,引導線的一端綁於通條的引導線凹槽以使引導線能隨通條從預構建的皮下隧道的頭部端通向腹部端,該引導線的另一端用於連接分流管,以便於將分流管引導到皮下隧道的腹部端。
[0010]所述的構建系統,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通條為可醫用的金屬材質。
[0011]所述的構建系統,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引導線凹槽從所述通條的所述尖端部的表面向內部凹陷形成。
[0012]所述的構建系統,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引導線凹槽僅從所述尖端部的一側向內部凹陷,從軸向剖面來看呈V形。
[0013]所述的構建系統,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引導線凹槽經衝壓而成。
[0014]所述的構建系統,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通條的材質為銅。
[0015]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為實心的細長元件,其一端為尖端部,其特點是,該通條的尖端部具有引導線凹槽。
[0016]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通條為可醫用的金屬材質。
[0017]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引導線凹槽從所述通條的所述尖端部的表面向內部凹陷形成。
[0018]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所述引導線凹槽經衝壓而成。
[0019]本實用新型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具有更細、損傷小、通條更堅固等各種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徵、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得更加明顯,其中: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通條的主視圖。
[0022]圖2為圖1中通條的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闡述了更多的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顯然能夠以多種不同於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應用情況作類似推廣、演繹,因此不應以此具體實施例的內容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0024]需要注意的是,附圖1和附圖2均僅作為示例,其並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條件繪製的,並且不應該以此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實際要求的保護範圍構成限制。
[0025]如圖1所示,通條I左端為尖端部3而右端為握持柄2,尖端部3和握持柄2之間為細長的通條本體,尖端部3包括尖頭被圓化的錐頭,尖端部3可以理解為至少包括錐頭的通條I的左端部,引導線凹槽31可以設置在錐頭上,也可以設置在鄰接錐頭的圓柱面上。如圖2所示,引導線凹槽31大致在圖1所示的附圖標記A標示的位置。
[0026]通條I的握持柄2類似於傘柄的彎鉤,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只要便於手握持即可。
[0027]如圖2所示,從軸向剖面來看,引導線凹槽31大致成V形,所謂V形,其底部被圓化,並非是容易形成應力集中的尖角。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引導線凹槽31也可以是其他形狀,只要是從尖端部3的表面向內凹的形狀都可以,例如還可以是繞整個尖端部3周向的一圈,也可以是半圈,或者1/4圈,引導線凹槽31在周向的長度不限,只要能便於引導線(圖中沒有示出)綁緊在通條I上即可。
[0028]在較佳的實施例中,引導線凹槽31是由銅絲構成,引導線凹槽31可以通過衝壓的方式形成。由於是衝壓形成,因此即便引導線凹槽31縮減了尖端部的周向尺寸,但是尖端部3的材料本身沒有減少,而是由於衝壓起到了一定的加強作用,因此,即便形成引導線凹槽31,尖端部3不會存在應力集中的情況,不會輕易折斷。
[0029]前述實施例的引導線凹槽31相比於在尖端部3形成的穿孔,除了不容易折斷外,還具有其他諸多有點:
[0030]1.前述實施例容易穿線,反觀穿孔結構,穿孔的直徑大約為2.6mm到3.0mm,在實際的手術中,給術者帶來很大的麻煩,很難發現穿孔並將線穿過,要花費很多時間,而前述實施例的引導線凹槽31很容易將線綁緊,無需找孔並穿線,縮短寶貴的時間;
[0031]2.前述實施例容易加工成形,只需要簡單衝壓就可以,而穿孔的結構需要設計比較精密的模具,加工成本高。
[0032]通條I和沒有在圖中示出的引導線就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的一實施例,引導線緊緊地捆在通條I的尖端部3的引導線凹槽31,在手術時,引導線隨通條I從預構建的皮下隧道的頭部端向下穿行,直到皮下隧道的腹部端,然後將引導線與通條I公開,通條I抽出,引導線的另一端連接分流管,將分流管引導到腹腔。相較於需要捆綁分流管的通條,前述實施例的通條在皮下穿行時,所穿行的空間更細,因此損傷更小。
[0033]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皮下隧道構建系統,包括通條,該通條為實心的細長元件,其一端為尖端部,其特徵在於,該通條的尖端部具有引導線凹槽,該構建系統還包括引導線,弓丨導線的一端綁於通條的引導線凹槽以使引導線能隨通條從預構建的皮下隧道的頭部端通向腹部端,該引導線的另一端用於連接分流管,以便於將分流管引導到皮下隧道的腹部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條為可醫用的金屬材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構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線凹槽從所述通條的所述尖端部的表面向內部凹陷形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線凹槽僅從所述尖端部的一側向內部凹陷,從軸向剖面來看呈V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構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線凹槽經衝壓而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構建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條的材質為銅。
7.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為實心的細長元件,其一端為尖端部,其特徵在於,該通條的尖端部具有引導線凹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特徵在於,所述通條為可醫用的金屬材質。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線凹槽從所述通條的所述尖端部的表面向內部凹陷形成。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用通條,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導線凹槽經衝壓而成。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3988161SQ20142042194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鍾興明 申請人:鍾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