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下注漿新工法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9:03:21 2
專利名稱:板下注漿新工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建築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板下注漿新工法。
背景技術:
砂礫層中傳統的注槳工藝中的套管護壁法,主要是先鑽進成孔, 下套管後,再下注漿花管進行分層注漿。注漿時容易沿管壁和土層內 冒漿、灌漿質量難以保證、耗費管材較多並且施工工藝比較複雜,生 產效率低。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研製一種減少注漿流失、節約原材料、增強原位 土的強度、提高力學性能的板下注漿新工法。 本發明板下注漿新工法,步驟如下① 澆築頂板在加固土體頂部(或地面)預先澆築一層10 30cm厚的素混凝土,形成連續整體面板,面板面積可根據注槳區域大小設定,可比注槳區域略寬2 3m, 一般不小於10mX10m。② 鑽機成孔用普通鑽機成孔,孔深鑽至預定深度後,取出鑽具,撤離鑽機。③ 安裝注漿管將帶有注漿孔的注槳花管埋入鑽孔中,並與注漿 泵連接好,壓緊止漿塞。④ 開始單孔注漿開動注漿泵將調製好的漿液按設計壓力、流速、一次灌注眾液。⑤重複② ④步驟,完成板下注漿施工。本發明板下注漿新工法的優點是板下注漿工法新穎處主要在於 "堵"和"疏","堵"是指堵住了漿液流失出口通道,"疏"是指疏 導了漿液沿混凝土板下流向;避免漿液流失和浪費,節省工程投資; 頂板下注漿,易於控制漿液流向,使加固土體更加均勻,加固土體更 加均勻、密實,質量較高,注漿效果更加顯著;根據在武鋼、寶鋼、 廣西德保市等地的實踐證明,可相對節省漿液流失20 50%左右。注 漿結束28天後,通過標準貫入試驗或輕便觸探試驗等方法可直接得 到灌漿後原位土的強度,與灌槳前原位土的相比其力學性能得到較大 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板下注漿新工法,步驟如下① 澆築頂板在加固土體頂部(或地面)預先澆築一層10 30cm厚的素混凝土,形成連續整體面板,面板面積可根據注漿區域大小設定,可比注漿區域略寬2 3m, 一般不小於10mX10m。② 鑽機成孔用普通鑽機成孔,孔深鑽至預定深度後,取出鑽具, 撤離鑽機。③ 安裝注漿管將帶有注漿孔的注漿花管埋入鑽孔中,並與注漿泵連接好,壓緊止漿塞。④ 開始單孔注漿開動注漿泵將調製好的漿液按設計壓力、流速、⑤重複② ④步驟,完成板下注漿施工。該工法相對於常規注漿而言,板下注漿工藝對於一般的小型、民 用建築其效果不是很顯著,在砂礫礫石層中漿液水平流向難以準確控 制,有可能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但對於防滲要求較高的壩基工程、 隧道、礦井等地下工程中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尤其是在當前世界 提倡節約資源、注重環保的態勢下,其應用前景不可估量。
權利要求
1、一種板下注漿新工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①澆築頂板在加固土體頂部(或地面)預先澆築一層10~30cm厚的素混凝土,形成連續整體面板,面板面積可根據注漿區域大小設定,可比注漿區域略寬2~3m,一般不小於10m×10m;②鑽機成孔用普通鑽機成孔,孔深鑽至預定深度後,取出鑽具,撤離鑽機;③安裝注漿管將帶有注漿孔的注漿花管埋入鑽孔中,並與注漿泵連接好,壓緊止漿塞;④開始單孔注漿開動注漿泵將調製好的漿液按設計壓力、流速、流量向孔內自下而上一次灌注漿液;⑤重複②~④步驟,完成板下注漿施工。
全文摘要
一種板下注漿新工法,步驟如下澆築頂板、鑽機成孔、安裝注漿管、開始單孔注漿。其優點是板下注漿工法新穎處主要在於「堵」和「疏」,「堵」是指堵住了漿液流失出口通道,「疏」是指疏導了漿液沿混凝土板下流向;避免漿液流失和浪費,節省工程投資;頂板下注漿,易於控制漿液流向,使加固土體更加均勻,加固土體更加均勻、密實,質量較高,注漿效果更加顯著;根據在武鋼、寶鋼、廣西德保市等地的實踐證明,可相對節省漿液流失20~50%左右。注漿結束28天後,通過標準貫入試驗或輕便觸探試驗等方法可直接得到灌漿後原位土的強度,與灌漿前原位土的相比其力學性能得到較大提高。
文檔編號E02D27/02GK101324069SQ20081004865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31日
發明者徐牧明, 楊道寬, 潘志軍, 陳洪全 申請人:中冶集團武勘巖土基礎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