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12:11:20 3
專利名稱: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變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在傳統變頻器基礎上改進的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
背景技術:
變頻器在エ業控制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特別是級聯式高壓變頻器,更是エ業上對大功率電機進行控制、調速的重要設備,變頻器及電動機組成了變頻調速系統。許多變頻器驅動電動機的應用場合都需要具有制動功能,即快速停機和快速降速的能力。這其中也包括風機、泵類的快速停機應用場合。很多鋼廠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對變頻器的制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鋼廠煉一爐鋼的工作周期為35分鐘,每個工作周期,都要求變頻調速系統,在4-10秒之內拖動電機,如果變頻器沒有制動能力,至少需要6分鐘的時間才能完成降速。對於這種需要具備頻繁制動功能的場合,使用無快速制動能力的變頻器顯然會影響生產效率。目前在エ業應用場合已經被廣泛接受的制動方法有:1、在變頻器功率単元直流母線上增加制動單元:這種方法可以使停車時間縮短,可實現的最快停車時間依賴於制動單元的大小。但是對於級聯式高壓變頻器來說,功率單元數量多,姆個單元都增加ー個制動單元的話,不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控制很複雜。2、直流制動:該種方法通過軟體給電機定子上輸入直流,將能量消耗在電機裡,不會増加變頻器的成本,但是制動轉矩和動カ特性都不好,而且電機在降速過程中的轉速也很難估計。如果直流制動需要很高的制動轉矩,則要求變頻器有很強的過流能力,否則容易引起變頻器過流跳閘。3、諧波制動:這種方法通過軟體增加諧波電流,通過增加電機損耗來消耗轉子及負載上的能量。這種方法會引起電機嚴重發熱和噪音増大及高轉矩紋波,這是不利之處。4、大滑差制動:當感應電動機由原動機驅動時,由於負載的轉動慣量,轉子的速度大於旋轉氣隙磁場的同步速度,此時電動機表現為感應發電機,這種情況下的滑差為負值。在特定滑差條件下,電機參數一定,存在這樣的工作點,它將從原動機得到的機械能全部轉化為感應電動機定子和轉子的熱能,沒有能量返回電源。因此,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於電壓源型逆變器驅動電機的制動應用。但是,正因為能量都消耗在電機內部,所以電機會嚴重發熱,容易導致變頻器功率単元的自流母線過壓而跳閘ロ綜上所述,傳統變頻器的制動技術的缺點是:控制複雜,電機溫度、噪音和振動嚴重増加,制動過程中變頻器容易過壓或過流跳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在傳統變頻器基礎上改進的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電源電路、整流電路、逆變電路、主控電路、驅動電路、電壓採樣電路和電流採樣電路;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還包括第一阻尼電路、第二阻尼電路、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串聯所述第一電磁閥後與所述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所述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串聯所述第二電磁閥後與所述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和所述第二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分別與所述主控電路的阻尼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阻尼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和所述第三電阻依次首尾連接,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之間、所述第二電阻與所述第三電阻之間、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三電阻之間分別引出一個前抽頭,共引出三個前抽頭,三個所述前抽頭分別為所述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所述第二阻尼電路包括第四電阻、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所述第四電阻、所述第五電阻和所述第六電阻依次首尾連接,所述第四電阻與所述第五電阻之間、所述第五電阻與所述第六電阻之間、所述第四電阻與所述第六電阻之間分別引出一個後抽頭,共引出三個後抽頭,三個所述後抽頭分別為所述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在需要制動時,主控電路向兩個電磁閥或其中一個電磁閥輸出驅動信號,電磁閥閉合,接通兩個阻尼電路或其中一個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與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阻尼電路的電阻投入逆變電路的負載側,消耗負載端能量,使負載端電動機實現快速制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利用阻尼電路中的電阻對逆變電路的輸出端即負載端的能量進行消耗以達到制動的目的,制動過程中無振動、無噪音、無過壓、無過流、無溫升,並通過主控電路實現制動的自動控制,是傳統無極調速變頻器的升級產品;通過設置兩個阻尼電路和兩個電磁閥,可以實現對制動速度的選擇性控制,實現更加精準的制動控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阻尼電路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阻尼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電源電路、整流電路、逆變電路、主控電路、驅動電路、電壓採樣電路和電流採樣電路,整流電路的輸入端連接三相電源的三根火線R、S、T,整流電路的輸出端與逆變電路的輸入端連接,逆變電路的三相輸出端與負載電動機M的三相電源輸入端U、V、W連接,電壓採樣電路和電流採樣電路分別對逆變電路的輸入端的電壓和輸出端的電流進行採樣並傳輸給主控電路,主控電路通過驅動電路控制逆變電路,電源電路的輸入端連接三相電源中的其中兩根火線,電源電路的輸出端與主控電路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還包括第一阻尼電路、第二阻尼電路、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A、B、C串聯第一電磁閥後與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D、E、F串聯第二電磁閥後與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第一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和第二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分別與主控電路的阻尼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一阻尼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三電阻R3依次首尾連接,第一電阻Rl與第二電阻R2之間、第二電阻R2與第三電阻R3之間、第一電阻Rl與第三電阻R3之間分別引出ー個前抽頭,共引出三個前抽頭,三個前抽頭分別為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A、B、C,第二阻尼電路包括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依次首尾連接,第四電阻R4與第五電阻R5之間、第五電阻R5與第六電阻R6之間、第四電阻R4與第六電阻R6之間分別引出ー個後抽頭,共引出三個後抽頭,三個後抽頭分別為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D、E、F。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需要制動時,主控電路向兩個或一個電磁閥輸出驅動信號,電磁閥閉合,接通兩個或一個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與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即負載電動機M的三相電源輸入端U、V、W,阻尼電路的電阻投入逆變電路的負載側,消耗負載端電動機M能量,使負載端電動機M實現快速制動。
權利要求1.一種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包括變頻器,所述變頻器包括電源電路、整流電路、逆變電路、主控電路、驅動電路、電壓採樣電路和電流採樣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還包括第一阻尼電路、第二阻尼電路、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串聯所述第一電磁閥後與所述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所述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串聯所述第二電磁閥後與所述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所述第一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和所述第二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分別與所述主控電路的阻尼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阻尼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所述第一電阻、所述第二電阻和所述第三電阻依次首尾連接,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電阻之間、所述第二電阻與所述第三電阻之間、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三電阻之間分別引出一個前抽頭,共引出三個前抽頭,三個所述前抽頭分別為所述第一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所述第二阻尼電路包括第四電阻、第五電阻和第六電阻,所述第四電阻、所述第五電阻和所 述第六電阻依次首尾連接,所述第四電阻與所述第五電阻之間、所述第五電阻與所述第六電阻之間、所述第四電阻與所述第六電阻之間分別引出一個後抽頭,共引出三個後抽頭,三個所述後抽頭分別為所述第二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包括變頻器,變頻器包括主控電路;雙阻尼單電阻三角連接無振制動變頻裝置還包括兩個阻尼電路和兩個電磁閥,每個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串聯一個電磁閥後與逆變電路的三個輸出端對應連接,電磁閥的控制輸入端與主控電路的阻尼控制信號輸出端連接;每個阻尼電路包括三個電阻,每個阻尼電路的三個電阻依次首尾連接,相鄰的電阻之間分別引出一個抽頭,每個阻尼電路共引出三個抽頭,三個抽頭分別為對應阻尼電路的三個輸出端。本實用新型利用阻尼電路中的電阻對逆變電路的輸出端即負載端的能量進行消耗以達到制動的目的,制動過程中無振動、無噪音、無過壓、無過流、無溫升。
文檔編號H02P3/22GK202918205SQ20122043165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明者肖智寬, 於曉暉, 胡正東 申請人:成都酷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