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1:16:25 1
專利名稱: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連結於控制單元的過載偵測單元,在電動床的床 板組動作受到阻礙時,可立即進行回復動作,以防止夾傷人員,進而達到增加 使用安全性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一般人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於臥床上度過,而一張舒適的臥床,更可 使人獲得較佳的睡眠品質,因此,臥床實為一相當重要的家倶,而為了增加臥 床的舒適性與功能性,則有生產者研發製作一種可調整床板角度的電動床,而 可配合使用者姿勢需求,以提供身體較佳的支撐性。請參閱圖l、 2所示,其是中國臺灣專利申請第88210247號「電動床J專 利,其由底座1 0 、滑架1 1 、電動缸1 2 、第一~四床板13、 14、 15、1 6及第一 三連杆1 7、 18、 1 9所組成,該底座l O上設有可滑動的滑 架1 1 ,且固設有具活塞杆1 2 1的電動缸1 2 ,該電動缸1 2的活塞杆1 2l並可與滑架l1固接,另該滑架ll上設有一承接塊l11,以供固接第二 床板l 4,再於該第二床板l 4前端樞接第一床板1 3,後端則依序樞接第三、 四床板15、 1 6 ,且該第一、三、四床板1 3 、 15、 16又分別以第一 三連杆l 7、 18、 1 9樞接於底座1 0兩側,而在激活電動缸l 2時,可使 其活塞杆l 2 l往前推動滑架l 1,並帶動第二床板l 4往前位移,而第一、 三、四床板13、 15、 16則沿著第一 三連杆17、 18、 19的樞軸連 動,而產生不同的傾仰角度,以配合使用者的臥躺姿勢;然而,該電動床雖可 調整各床板不同的傾仰角度,以配合使用者的臥躺姿勢,卻在調整各床板回復 水平時,仍存在使用上的缺陷,請參閱圖3所示,該電動床樞接於第一、三、 四床板13、 15、 16與底座1 0兩側間的第一 ~三連杆17、 18、 19 將分別與底座1 0兩側形成夾口 101、 102、 103,如使用時稍有不慎,即可能發生夾傷手指或物品的意外,而大幅將低其使用上的安全性,因此,該 電動床仍有使用上的缺陷需加以改進。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防夾裝置 的電動床結構,其利用連結於控制單元的過載偵測單元,在電動床的床板組動 作受到阻礙時,可立即進行回復動作,以防止夾傷人員,進而達到增加使用安 全的實用效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 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包含有床架、滑座、以數片床板樞接而成的床板 組、電動缸以及控制單元,該床架上設有滑座,並在該滑座上方裝設床板組, 又該滑座上裝設有以馬達帶動伸縮杆動作的電動缸,且以一控制單元操控電動 缸的馬達驅動伸縮杆,進而帶動床板組的各床板作各種角度的升降擺轉,其中, 該操控電動缸馬達動作的控制單元是連結一過載偵測單元,以偵測驅動馬達的電流量,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以驅使馬達進行適當的動作;據此,利用 連結於控制單元的過載偵測單元,在電動床的床板組動作受到阻礙時,可立即 進行回復動作,以防止夾傷人員,進而達到增加使用安全性的實用目的。下面就有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現配合附圖和所給出的實 施例進行i兌明如下。
圖l為習式中國臺灣第88210247號專利的側視圖;圖2為習式中國臺灣第88210247號專利的使用示意圖;圖3為習式中國臺灣第88210247號專利的動作示意圖;圖4為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5為實用新型組合的外觀示意圖;圖6為實用新型組合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實用新型控制裝置的架構示意圖;圖8為實用新型第一床板的動作示意圖(一);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床板的動作示意圖(二)圖IO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四床板的動作示意圖(一);圖ll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四床板的動作示意圖(二);圖12為本實用新型防夾的動作示意圖(一) 圖13為本實用新型防夾的動作示意圖(二)。主要組件符號說明習式部份1 0底座;10 1夾口; 10 2夾口; 1 0 3夾口; 1 l滑架; 1 1 l承接塊;1 2電動缸; 1 2 1活塞杆;1 3 第一床板;14第二床板;15第三床板;1 6第四床板;1 7第一連杆;1 8第二連杆;1 9第三連杆;本實用新型部份2 O床架;2 0 1直杆;2 0 2直杆;2 0 3前橫杆;2 0 4後橫杆;205床腳;205滑槽;205滑槽;21滑座;211直架杆;212直架杆; 213前橫架杆;214後橫架杆;215滾輪;2 2床板組;221第一床板;222第二 床板;2 2 3第三床板;224第四床板;225第一連杆組;226連結部;227第231馬達;232伸縮杆;2 4電動缸;241馬達;242 251無線接收單元;252負載偵測單元;253無線發射二連杆組;2 3電動缸 伸縮杆;2 5控制單元單元;3 0阻礙物;31阻礙物。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4 ~ 7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床包含有床架2 0 、滑座2 1、具有 數片床板的床板組2 2 、 二個電動缸2 3 、 2 4以及控制單元2 5 ,該床架2 O為一呈長方形的框架,其左、右二側分別設有直杆2 0 1、 2 0 2,並在前、 後端處分別設有連結於該二直杆2 0 1、 2 0 2間的前橫杆2 0 3及後橫杆20 4 ,且該前、後橫杆2 0 3 、 2 0 4的二側分別設有床腳2 0 5,以供置放 於地板上; 一滑設於床架2 0上的滑座2 1,其左、右二側分別設有直架杆2 11、 2 12,並在前、後端處分別設有連接於二直架杆2 11、 212的前橫架杆2 1 3及後橫架杆2 1 4,另該滑座2 l與床架2 O間設有一滑移機構, 該滑移機構是在該滑座2l的二直架杆211、 212外側分別裝設有滾輪21 5 ,該床架2 0的二直杆2 0 1、 2 0 2內側則分別設有滑槽2 0 6 、 20 7 ,以使滑座2 1可利用滾輪2 1 5沿著床架2 0的滑槽2 0 6 、 2 0 7作前 後滑移; 一床板組2 2是由支撐人體頭、背部的第一床板2 2 1、支撐臀部的 第二床板2 2 2 、支撐大腿部的第三床板2 2 3以及支撐小腿部的第四床板22 4樞設連結而成,其第二床板2 2 2固設在滑座2 l的橫架杆2 1 3上方, 該第二床板2 2 2的前側樞設有第 一床板2 2 1,而後側則樞設有第三床板2 2 3 ,再於第三床板2 2 3的後側樞設第四床板2 2 4 ,另該第一床板2 2 1的底面以第一連杆組2 2 5連結於床架2 0前端的前橫杆2 0 3上,第三床板 2 2 3的底面設有連結部2 2 6,而第四床板2 2 4的底面則以第二連杆組2 2 7連結於滑座2 l後端的後橫架杆2 1 4;另二組電動缸2 3、 2 4是裝設於滑座2 l的前橫架杆2 1 3上,該二組電動缸2 3、 2 4是分別以馬達2 31 、 2 4 1帶動其伸縮杆2 3 2 、 2 4 2前後動作,且該電動缸2 3的伸縮杆2 3 2連結於床架2 0的前橫杆2 0 3上,而另組電動缸2 4的伸縮杆2 4 2 則連結於床板組第三床板2 2 3底面的連結部2 2 6; —控制單元2 5是連結 有無線接收單元2 5 1、負載偵測單元2 5 2及具有無線發射單元2 5 3的按 壓開關,該無線接收單元2 5 l可供接收按壓開關的無線發射單元2 5 3所發 射的訊號,並將該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制單元2 5則依據所傳輸的 訊號,而控制驅動電動缸馬達2 3 1、 2 4 l的電流,以操控馬達2 3 1、 241的動作,進而帶動電動缸23、 2 4的伸縮杆2 3 2、 242作前後伸縮 移動,另該負載偵測單元2 5 2是可偵測驅動馬達2 3 1、 2 4 l的電流量, 並將偵測的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制單元2 5再依據所傳輸的訊號, 以驅使馬達進行適當的動作,當馬達2 3 1、 2 4 l轉動受到阻礙時,該負載 偵測單元2 5 2即可偵測電流量的變化,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 制單元2 5即依據所傳輸的訊號,而操控馬達2 3 1、 2 4 l反轉,以進行回 復動作。請參閱圖7、 8,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床可利用按壓開關的無線發射單元2 5 3遙控操作調整床板組2 2的第一床板2 2 1、第三床板2 2 3及第四床板2 2 4作不同角度的升降擺轉,以配合人體臥躺姿勢,進而提供最佳的支撐性 及舒適性;以調整床板組2 2的第一床板2 2 l為例,其是以按壓開關的無線 發射單元2 5 3發射出激活的訊號,而經由無線接收單元2 5 l接收,並將訊 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制單元2 5即依據所傳輸的訊號,而開始控制電 流傳輸至電動缸2 3的馬達2 3 1,以驅動馬達2 3 l轉動,並帶動伸縮杆23 2後縮,而由於該伸縮杆2 3 2是連結於床架2 0的前橫杆2 0 3上,即相 對使得電動缸2 3往前,並帶動滑座2 1往前滑移,且同時使得床板組2 2的 第二床板2 2 2推移第一床板2 2 1 ;請參閱圖9 ,由於該第一床板2 2 l底 面是以第一連杆組2 2 5連結於床架2 0的前橫杆2 0 3上,因此,當床板組 2 2的第二床板2 2 2持續推移第一床板2 2 l時,將使得第一連杆組2 2 5 沿著前橫杆2 0 3上的樞軸樞轉,並以另端樞軸往上支撐第一床板2 2 l上升擺轉,而於持續調整動作後,即可將支撐頭、背部的第一床板2 2 l調整的適 當角度,以提供最佳的支撐性及舒適性。請參閱圖7 、 10,再以調整床板組2 2的第三、四床板2 2 3 、 224 為例,其是以按壓開關的無線發射單元2 5 3發射出激活的訊號,而經由無線 接收單元2 5 l接收,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制單元2 5即依據 所傳輸的訊號,而開始控制電流傳輸至電動缸2 4的馬達2 4 1,並帶動伸縮 杆2 4 2伸出,而推移床板組第三床板2 2 3底面的連結部2 2 6;請參閱圖 1 1,當伸縮杆2 4 2持續持續推移第三床板2 2 3底面的連結部2 2 6時, 即使得第三床板2 2 3沿著與第二床板2 2 2間的樞軸上升擺轉,並帶動第四 床板2 2 4,由於該第四床板2 2 4底面是以第二連杆組2 2 7連結於滑座2 l的後橫架杆2 1 4上,因此,當床板組2 2的第三床板2 2 3持續帶動第四 床板2 2 4時,將使得第二連杆組2 2 7沿著後橫架杆2 1 4上的樞軸樞轉, 並使第四床板224沿著另端樞軸上升擺轉,而在持續調整動作後,即可將支 撐大腿部及小腿部的第三、四床板2 2 3 、 2 2 4調整至適當角度,以提供最 佳的支撐性及舒適性。請參閱圖6、 12、 1 3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床於往下調整床板組2 2時, 相同以以按壓開關的無線發射單元2 5 3發射出激活的訊號,而經由無線接收 單元2 5 l接收,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該控制單元2 5即依據所傳 輸的訊號,而開始控制電流傳輸電動缸2 3 、 2 4的馬達2 3 1、 2 4 1 ,並 以相反的動作,將床板組2 2的第一、三、四床板2 21、 223、 224調 整至適當的支撐角度,而當調整動作遇到阻礙物3 0或阻礙物3 l時,將使得 驅動電動缸馬達2 3 1、 2 4 l的電流量產生變化,而連結於控制單元2 5的 負載偵測單元2 5 2即可偵測出電流量的變化,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2 5, 該控制單元2 5即依據所傳輸的訊號,而操控馬達2 3 1、 2 4 l反轉,並立 即進行回復動作,以防止夾傷人員,進而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上述的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而已,非為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 例;凡熟悉該項技藝的人士,其所依本實用新型的特徵範疇,所作出的其它等 效變化或修飾,如尺寸大小、材料選擇、或形狀變化等,皆應涵蓋在以下本實 用新型所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包含有床架;床板組是樞設於床架上;電動缸是裝設於床架上,其設有馬達及伸縮杆,且以馬達驅動伸縮杆動作,該電動缸並連結床板組,進而帶動床板組作升降擺轉;控制單元是連結於電動缸的馬達,以控制電動缸的馬達作適當的動作;過載偵測單元是可偵測電動缸馬達的輸出電流量,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床架 為一呈長方形的框架,其左、右二側分別設有直杆,並於前、後端處分別設有 連結於該二直杆間的前、後橫杆,且該前、後橫的二側分別設有床腳,以供置 放於地板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其還包 含滑設於床架上的滑座。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床架 上的滑座是以一滑移機構滑設於床架上,其左、右二側分別設有直架杆,而前、 後端處分別設有連接於二直架杆的前橫架杆及後橫架杆,並在該前橫架杆上裝 設電動缸,該電動缸的伸縮杆又連結於床架上,以使滑座可於床架上作前後滑 移。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滑座 與床架間的滑移機構是在滑座的二直架杆外側分別裝設有滾輪,該床架的二側 則分別設有滑槽,以使滑座可利用滾輪沿著床架的滑槽作前後滑移。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床板 組是由支撐人體頭、背部的第一床板、支撐臀部的第二床板、支撐大腿部的第 三床板以及支撐小腿部的第四床板樞設連結而成。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床板 組的第二床板是固設於床架上,其第一床板的底面以第一連杆組連結於床架的 前端,第三床板的底面設有連結部,以供連結電動缸的伸縮杆,而第四床板的 底面則以第二連杆組連結於床架的後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控制 單元是連結有無線接收單元,以供接收按壓開關的無線發射單元所發射的訊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防夾裝置的電動床結構,其包含有床架、滑座、以數片床板樞接而成的床板組、電動缸以及控制單元,該床架上設有滑座,並於該滑座上方裝設床板組,又該滑座上裝設有以馬達帶動伸縮杆動作的電動缸,且以一控制單元操控電動缸的馬達驅動伸縮杆,進而帶動床板組的各床板作各種角度的升降擺轉,其中,該操控電動缸馬達動作的控制單元是連結一過載偵測單元,以偵測驅動馬達的電流量,並將訊號傳輸至控制單元,以操控電動缸進行適當的動作;據此,利用連結於控制單元的過載偵測單元,在電動床的床板組動作受到阻礙時,可立即進行回復動作,以防止夾傷人員,進而達到增加使用安全性的實用效益。
文檔編號A47C17/76GK201216355SQ200820009968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8日
發明者方聰銘 申請人:方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