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5:43:40
專利名稱: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蘆葦板材生產工藝涉及建築裝飾板材生產行業,即是利用蘆葦代替木材、刨花、木屑生產修飾板材的一種生產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採用蘆葦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建築板材的信息不斷推陳出新,但似乎都存在諸多缺陷;水泥、石膏、蘆葦纖維複合材料及生產方法(CN96116216.3),以水泥或石膏為膠結原料,還包含填充材料、助劑和水,水泥或石膏佔35-45%,製成的板材雖然可替代木板材,但重量仍較重,生產過程中水泥或石膏造成環境汙染,生產條件惡化;以蘆葦和蘆葦杆碎段為主要原料的、用於建築業和其他行業的預製板及其製造方法(CN85108738)的板材構成中,其第二層浸有瀝青材料,瀝青汙染環境,生產工藝較複雜,原料採用蘆葦屑、葦杆,因此板材強度較低;層疊式蘆葦壓縮板(CN94214644.1)以經底線繩與緯上線繩縫製交聯將蘆葦層固定連接組成,生產工藝複雜,由於線繩連接僅能鋪蓋層頂;葦膠板及其加工工藝(CN200310118472.9)的縱橫交錯葦簾的葦坯按間距100-500mm使用經線進行紡織,線編工藝繁瑣,板強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蘆葦板材生產方法存在的諸多缺陷,設計了一種新的生產工藝,採用坯料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排列,形成縱橫交錯的多層結構,或者坯料編製成葦席狀的多層結構,再經熱壓成形;此工藝生產的板材,強度高,方法簡單。
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是由原料脫水、預處理、噴膠、整形和加壓各工序組成,其特徵是a)原料蘆葦脫水工序的水份含量<1%;b)原料進入預處理工序,使蘆葦去皮、除梢後,經自製的對輥機軟化,即將管狀蘆葦杆破開成連成一體的兩半,並經對輥機3-5次滾壓成片狀、或者成粗細不等的相互連接的片狀的長條形坯料;c)進入噴膠工序時,將坯料表面用噴槍噴膠,粘膠用量控制在每公斤坯料總量的0.2公斤;d)面層採用規格為120-220g的帶有彩色圖案的面紙,或者採用規格為0.6-2mm厚的木質皮,或者採用纖維布面層,脫水烘乾後,經剪裁再噴膠;e)進入整形工序時,先將噴膠後的面層鋪在鋁質模板上,再將噴膠後的坯料鋪在面層上,縱橫交錯排列的坯料層為10-50層,板材厚度為3-30mm,中間的坯料層鋪設完畢後,在其最上層再鋪一層面層,之後在上面再鋪上鋁質模板後,轉入加壓工序;f)加壓工序採用液壓機,或者機械壓力機均可,每次可以加壓單層板、或者每次加壓3-5層板,加壓壓力10-60T,加熱溫度190-260℃,時間3-10分鐘;g)經冷卻工序後,按要求規格切割周邊,即生產出成品蘆葦板材;在整形工序,先將坯料橫向,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之後,在其上面將坯料縱向,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製作薄板材依次可排列10層坯料,厚板材依次可排列10-50層坯料;或者將坯料編製成葦席狀,依次鋪10-50層。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採用坯料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或者採用編製成葦席狀的多層結構,經熱壓成型均可,與同等厚度的膠合板、合成板相比,強度高,成本低;即不採用石膏、水泥,又不採用瀝青,更不用經緯線編制葦簾,工藝方法簡單,無環境汙染。
圖1,本發明工藝流程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對本發明的工藝方法,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如下實施例1首先,將原料蘆葦脫水烘乾,或者晾乾均可,使含水量<1%;接著即可進入預處理工序,將蘆葦送入自製對輥機滾壓,可以輥壓1次,也可以輥壓2、3次;輥壓前應將管狀葦杆破開成連成一體的兩半,再通過對輥機,將葦杆去皮、除梢、軟化,經對輥機軟化後的蘆葦形成片狀,或者成粗、細不等的纖維,相互連片的長條形坯料;在噴膠工序,將坯料表面採用噴槍噴射酚醛樹脂膠,用膠量控制在每公斤坯料總量的0.2公斤;面層原料採用120g的帶有彩色圖案的面紙;或者,採用0.6mm厚的木質皮;面層原料首先要進行剪裁,按國標裁剪成2.44m×1.22m=長×寬,之後將面層噴膠後,轉入整形工序;在整形工序中,先把120g重的面紙鋪放在鋁質模板上,之後,在面紙上將坯料橫向,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接著,再在其上縱向,將坯料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排列10層後,在最上層再鋪設一層帶有彩色圖案的120g重的面紙,或者鋪0.6mm的木質皮,木質皮也應脫水烘乾,經剪裁後噴膠,之後再鋪設鋁質模板;進入加壓工序時,先將整形工序完成的鋁模板夾持的坯料板送入液壓機,或者機械壓力機均可,每次加壓一塊板,壓力為10T,加熱190℃,時間控制在3分鐘;停機後,冷卻至常溫,用切邊機切掉毛邊,規格為2.44×1.22mm,厚度3mm的標準膠合板,即生產完畢;加壓工序每次也可以加壓3塊板。
實施例2原料蘆葦晾乾,使水份<1%,原因在於保證在加壓工序板材不起泡;噴膠工序採用脲醛樹脂膠;經對輥機軟化處理蘆葦時,可輥壓4次,或者5次;面層採用彩色圖案180g的面紙,或者採用1mm厚的木質皮;坯料層共26層,成形板材厚度15mm;加壓工序液壓機壓力為40T,每次加壓4層,或者5層,溫度控制在240℃,時間8分鐘;其他工藝條件同實施例1,同樣可以生產出合格蘆葦板材。
實施例3採用蘆葦生產裝飾用合成板。蘆葦經脫水、預處理、噴膠後,進入整形工序,坯料編製成葦席狀,上下共排列50層,板材厚度為30mm;面層的彩色牛皮紙為220g,或者採用2mm厚的木質皮;加壓工序每次壓制4張板,壓力為60T,溫度260℃,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其他工藝條件同實施例1,同樣可以生產出合格蘆葦板材。
實施例4生產規格為2.44×1.22mm的合成板材,面層採用玻璃纖維布,或者採用無紡布。其他工藝條件同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是由原料脫水、預處理、噴膠、整形和加壓各工序組成,其特徵是a)原料蘆葦脫水工序的水份含量<1%;b)原料進入預處理工序,使蘆葦去皮、除梢後,經自製的對輥機軟化,即將管狀蘆葦杆破開成連成一體的兩半,並經對輥機3-5次滾壓成片狀、或者成粗細不等的相互連接的片狀的長條形坯料;c)進入噴膠工序時,將坯料表面用噴槍噴膠,粘膠用量控制在每公斤坯料總量的0.2公斤;d)面層採用規格為120-220g的帶有彩色圖案的面紙,或者採用規格為0.6-2mm厚的木質皮,或者採用纖維布面層,脫水烘乾後,經剪裁再噴膠;e)進入整形工序時,先將噴膠後的面層鋪在鋁質模板上,再將噴膠後的坯料鋪在面層上,縱橫交錯排列的坯料層為10-50層,板材厚度為3-30mm,中間的坯料層鋪設完畢後,在其最上層再鋪一層面層,之後在上面再鋪上鋁質模板後,轉入加壓工序;f)加壓工序採用液壓機,或者機械壓力機均可,每次可以加壓單層板、或者每次加壓3-5層板,加壓壓力10-60T,加熱溫度190-260℃,時間3-10分鐘;g)經冷卻工序後,按要求規格切邊,即生產出成品蘆葦板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其特徵是在整形工序,先將坯料橫向,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之後,在其上面將坯料縱向,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平整,製作薄板材依次可排列10層坯料,厚板材依次可排列10-50層坯料;或者將坯料編製成葦席狀,依次鋪10-50層。
全文摘要
一種蘆葦板材生產工藝涉及建築裝飾板材生產行業。針對蘆葦板材生產中,存在著所需原料汙染環境、工藝繁瑣、強度差等諸多缺陷,研發了一種新的生產工藝,其特徵是蘆葦坯料經預處理後,進入噴膠工序,膠量佔每公斤總坯料量的0.2公斤;進入整形工序時,在鋪設有面層的鋁板上,坯料根、梢顛倒一條緊接一條地排列,上、下層縱橫交錯排列,或者每層坯料編制葦席狀,層數為10-50層;加壓工序壓力為10-60T,溫度190-260℃,時間為3-10分鐘。可在建築裝飾行業中廣泛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27L11/00GK1864959SQ200610046859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9日
發明者劉金忠 申請人:劉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