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9:52:55 1
專利名稱:旋轉蒸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實驗室用旋轉蒸發器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改進的密封 套在電機連續長時間旋轉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密封性和耐磨性的旋轉蒸發器。
背景技術:
旋轉蒸發器是化學實驗室中廣泛使用的精餾提純設備。其結構是由支架 部件、真空泵接口、電氣控制箱、調速電機和調節手柄組成。其在工作時, 調速電機通過蝸輪蝸杆減速機構帶動輸出軸旋轉,輸出軸同軸固定有半軸, 半軸上設有機械式密封傳動機構連接用戶的實驗器具,既能滿足實驗器具不 能隨軸轉動又可以實現密封的目的。所述機械式密封傳動機構是半軸上對接 有連接套,連接套上滑動連接有密封套,密封套的端面又與定環端面通過彈 簧壓緊密封配合,使密封套與定環兩端面實現機械式密封效果。密封套要求
具有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的特性。本行業普遍^(吏用改性聚四氟乙烯(PTFE) 作為密封套的加工材料,對磨時間久了會出現一圈凹槽,影響密封度,使用 壽命短, 一般不足一年。同時密封套與定環兩端面摩擦中會產生粉末,高溫 條件下會產生有毒的氟化氣和全氟異丁烯,在化學實驗中會影響溶液純度和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進機械式密 封傳動機構的旋轉蒸發器,它採用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的密封套,其耐磨 性和使用壽命比改性聚四氟乙烯提高了三倍以上;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同時 在工作中不會產生粉末或有害氣體,克服了現有材料的不足。
支架部件、真空泵接口、電氣控制箱、調速電機和調節手柄組成,調速電機 通過蝸輪蝸杆減速機構與輸出軸連接,輸出軸同軸固定有半軸,半軸上對接
有連接套,連接套上滑動連接有密封套的機械式密封傳動機構,其特徵是
所述密封套端面設有子口並過盈配合有密封塾片。 所述密封墊片採用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 所述密封套整體採用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轉蒸發器採用改進後的密封套,其耐 磨性和使用壽命比改性聚四氟乙烯提高了三倍以上;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同 時在工作中不會產生粉末或有害氣體,不會影響溶液純度和質量。
圖1是實施例1密封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密封套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L圖4是密封套與連接套機械式密封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旋轉蒸發器的外形圖。
圖中l半軸、2密封墊片、3墊片、4密封套、5開口槽、6連接套、7 墊片、8定環、9支架部件、IO真空泵接口、 ll電氣控制箱、12調速電機、 13調節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所示, 一種旋轉蒸發器,由支架部件9、真空泵接口 10、電氣控制
箱11、調速電機12和調節手柄13組成,調速電才幾通過蝸4侖蝸杆減速才幾構與
輸出軸連接,輸出軸同軸固定有半軸,半軸上對接有連接套,連接套上滑動
連接有密封套的機械式密封傳動機構,包括半軸1和與其滑動套接的密封套
4,所述密封套端面設有子口並過盈配合有密封墊片2。所述密封墊片採用碳 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所述密封套整體採用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使用時,
先在連接套前端套一個墊片3,然後緊挨墊片裝上密封套,密封套外徑設有 縱向開口槽5(槽寬3毫米,深5. 5毫米),和連接套6配合,起到減少摩擦 阻力的作用。在密封套前端加一個墊片7,起到加強密封的作用,墊片另一 端加一個定環8,定環另一頭連接冷凝器(圖中未示)。經測試,碳化矽再結 晶材料製成的密封套膨脹程度小於改性聚四氟乙烯,在使用中,即使熱溶劑 和蒸氣通過時,也不會因為膨脹增加摩擦阻力。密封套前端的墊片是改性聚 四氟乙烯材質,如果密封套是傳統的同類材質,對磨時間久了會出現一圈凹 槽,影響密封度,碳化矽再結晶和改性聚四氟乙烯之間的摩擦係數大大減小, 提高旋轉蒸發器內部所有起到旋轉作用的零部件的耐用度,減少損耗。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結 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 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範圍 內。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蒸發器,包括半軸和與其滑動套接的密封套,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套端面設有子口並過盈配合有密封墊片。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旋轉蒸發器,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墊片採用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蒸發器,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套整體採用 碳化矽再結晶材料製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蒸發器,包括半軸和與其滑動套接的密封套,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套端面設有子口並過盈配合有密封墊片。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旋轉蒸發器採用改進後的密封套,其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比改性聚四氟乙烯提高了三倍以上;密封性能大大提高;同時在工作中不會產生粉末或有害氣體,不會影響溶液純度和質量。
文檔編號F16J15/16GK201177041SQ200820073760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5日
發明者蔣永合 申請人:麥東尼生化技術(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