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08:15 3
專利名稱: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保暖材料,更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遠紅外(輻射性)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
近年來,市場上已有多種新穎的保暖材料出現。例如,早在八十年代末,即有所謂的「金屬棉」、或日「太空棉」的內襯保暖材料。該「金屬棉」內襯保暖材料系在織物或無紡布的一面或二面真空蒸鍍以極薄的鋁金屬等金屬薄膜層,再在鋁金屬薄膜層一面或二面之上覆以其它織物等,以用作服裝及被褥等的內襯保暖材料。所述「金屬棉」內襯保暖材料藉由其中織物或無紡布的一面或二面真空蒸鍍的鋁等金屬薄膜,可將人體或外界的輻射熱能最大限度地反射,從而,達到保暖、絕熱的目的。所述「金屬棉」內襯保暖材料的保暖效果較好,重量輕。然而,該金屬棉的透溼、透氣性能較差;柔軟性不夠;且缺少保健功能。
另一方面,又有人在專利號為「94239811.4」、名稱為「導溼保暖複合絨」的專利文獻中,揭示了一種由五層材料組成的導溼保暖複合絨。所述導溼保暖複合絨系由在一作為中間層的合成薄膜之二側,分別植入二層毛絨層,再在所述二層毛絨層外側分別植入通常的織物面料而形成五層結構的保暖材料。所述導溼保暖材料不光具有導溼保暖性能,還具有好的通氣性及柔軟性等。然而,上述導溼保暖材料在保健性能上,尚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鑑於上述已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穎的保健保暖材料,具體的說,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穎的具有遠紅外放射性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不光具有優異的抗風、保暖性能、良好的透氣性及柔軟性等,且,具有良好的遠紅外輻射性能,能對人體輻射遠紅外射線,促進人體的微循環系統的循環,增加人體血流比係數。藉此,給人體帶來良好的理療保健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由如下所述(附
圖1所示)的七層層結構及材料組成無紡布中間層(4),設置於所述無紡布中間層(4)二側面上的遠紅外纖維絨層(3)及(5),分別設置於所述遠紅外纖維絨層(3)、(5)的外側面上的膠粘層(2)及(6),分別設置於所述膠粘層(2)、(6)的外側面上的最外層針織或機織面料(1)及(7)。
上述第4層的中間無紡布層作載持其二側的遠紅外纖維絨之用,無紡布的材料可以是各種通常所使用的纖維原料,例如滌綸、腈綸等纖維原料。在本實用新型中,以柔軟性、稀疏、疏鬆度較好、但強度又較好的滌綸短絲無紡布為宜。所述短絲無紡布使用量在25~50g/m2。
載持於第4層的中間無紡布層上的、上述第3、5二層的遠紅外纖維絨層採用遠紅外線輻射率(法向比輻射率)大於0.83的遠紅外纖維,其纖維的旦數可在1.0~15旦尼爾的範圍,較好的是,其纖維的旦數在1.5~2旦尼爾,其使用量在30~50g/m2。同樣,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纖維絨層所使用的遠紅外功能性纖維可以是各種強度較好的纖維,在本實用新型中,以滌綸為宜。
遠紅外纖維能夠吸收人體散發的熱和外界的能量,並以遠紅外形式向人體輻射,使之一方面通過對流和傳導將遠紅外纖維本身的熱量傳遞給人體,另一方面人體細胞受遠紅外輻射產生共振吸收,從而加速本身分子的運動,達到人體內部加熱的目的。人體細胞分子的運動就得到新的動力,促進了正常微循環,從而改善了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
上述第3、5二層遠紅外纖維絨外側的第2、6層的膠粘層可以是一般的粘結劑層,但從透氣性等考慮,上述膠粘層以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為宜,其厚度以控制在10~150μm範圍為宜;更好的是,其厚度以控制在10~100μm範圍為宜。藉由上述膠粘層的使用,使得面料平、挺,並易於作下一步的加工、處理用。所述膠粘層的使用量以15~30g/m2的範圍為宜。
上述第2、6二膠粘層外側的面料層1、7可以是一般的面料層,根據所具體使用的場合不同而作不同的選用。例如,在用於床上用品時,可選用輕柔的面料;在用於衣物等時可選用強度、吸溼等較好的織物;在所述面料直接用於外著服裝時,則又要求該面料耐洗、耐磨和具有優異的著裝性。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的層結構示意圖。圖中,1、7為針織或機織面料的最外層,2、6為膠粘層,3、5為遠紅外纖維絨,4為無紡布中間層。
以下,參照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的製造方法。
採用母料法,將遠紅外功能性添加劑粉末粒料以4~1O%(重量)的添加比例,添加入化纖(滌綸)紡制之前的化纖粒料中,混合,熔融,紡制1.5~15旦的滌綸化纖絲,然後,切斷成38~100mm的長度。這裡,遠紅外添加劑粒料可以採用通常的遠紅外功能性添加劑粉末粒料。在本實用新型中,是使用以氧化錳等的金屬氧化物為主體、具有遠紅外輻射功能的遠紅外功能性超細(細度為亞微米級200~500nm)添加劑原料粉末(購自華東理工大學)。將上述方法紡制的遠紅外功能性滌綸纖維織造成30~50g/m2的絨。
選用25~50g/m2的短絲滌綸無紡布作中間層。將上述製得的遠紅外纖維絨,採用植絨法植入所述中間層之二側,形成第3、5二層的遠紅外纖維絨。
在上述第3、5二層遠紅外纖維絨外側塗敷厚度為10~100μm的粘結劑層,形成第2、6層的膠粘層。
然後,再在上述所形成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中二層膠粘劑之外側粘附最外層的面料層。所述最外層面料層的織物有用於被褥及衣物內襯保健保暖用的、作為天然纖維的棉、毛纖維等的紗織造的針織物,也有用於服裝面料的滌綸、混紡等的機織物。
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中所使用的遠紅外輻射性纖維的輻射率(法向比輻射率)大於0.83(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測試)。這是因為,由於遠紅外纖維的製作是採用母料法,與化纖一起,在纖維的紡絲、製造階段即形成氧化物纖維的原料,所以,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纖維絨的遠紅外線輻射率大,且,輻射壽命長,經久耐用。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中所使用的遠紅外輻射性纖維不含ZrO2、CrO2等有毒放射性物質。
如從下表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不光具有優異的抗風、保暖性能、良好的透氣性及柔軟性等。例如,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的保暖率及透氣性均高出羊毛纖維及現時被認為其各項性能較好的、導溼保暖複合絨面料15%~50%。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還具良好的遠紅外輻射性能。再有,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的手感輕薄柔軟,穿著舒適貼身,可廣泛用於製作服裝、鞋類、床上用品等,極為實用。
表1 本實用新型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材料的測試數據
-紡織工業南方科技測試中心測試
權利要求1.一種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其特徵在於,所述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由下述七層材料組成無紡布中間層(4),分別設置於所述無紡布中間層(4)二側面上的遠紅外纖維絨層(3)、(5),分別設置於所述遠紅外纖維絨層(3)、(5)的外側面上的膠粘層(2)及(6),分別設置於所述膠粘層(2)、(6)的外側面上的最外層針織或機織面料(1)及(7)。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4層的中間無紡布層為短絲無紡布,其使用量在25~50g/m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其特徵在於,所述遠紅外纖維絨採用遠紅外線的輻射率大於0.83的遠紅外功能性纖維。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其特徵在於,所述遠紅外功能性纖維絨使用量在30~50g/m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遠紅外保健保暖複合絨,其特徵在於,所述膠粘層為EVA,其使用量在15~30g/m2。
專利摘要一種遠紅外保暖保健複合絨材料,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合絨材料由下述七層材料組成:無紡布中間層(4),其二側的遠紅外纖維絨(3)、(5),遠紅外纖維層外側的膠粘層(2)、(6)及最外層的針織或機織面料(1)、(7)。本實用新型的遠紅外纖維絨的遠紅外線輻射率大(大於0.83),且,輻射壽命長,經久耐用。本實用新型手感輕薄柔軟,穿著舒適,具有遠紅外線保健保暖效果,可廣泛用於製作服裝、鞋類、床上用品等。
文檔編號B32B27/12GK2376377SQ99226449
公開日2000年5月3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29日
發明者童勤榮, 陳海雄 申請人:上海第七化學纖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