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3:56:55 2
專利名稱: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將散熱裝置快速、方便地固定在發熱電子組件表面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為了幫助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或會產生高熱量的電子發熱產品散熱,增加其使用效果,大多是將具有高傳熱效率的金屬制散熱片的底座安裝在熱源上,用來將熱量吸收並且傳導到散熱片的鰭片上,再利用散熱風扇吹出冷空氣將散熱片上的熱量排除。為了將散熱片固定在中央處理器等熱源上,一般的散熱裝置是將固定裝置與散熱片組合後,再將固定裝置固定扣裝在一底座上,然後將底座固定在電路板上,從而使散熱片的底面與安裝在電路板的中央處理器相接觸。
上述公知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如圖1所示,通常在電路板上的中央處理器周圍預先安裝固定模塊3a,固定模塊3a是為了散熱裝置1a安裝方便而預先安裝在電路板上的架體31a,其上開設有與固定裝置4a相配合的安裝孔33a。固定裝置4a由具有彈性的金屬材料彎折成型,並且在固定裝置4a的兩端設置可以活動的扳扣41a,扳扣41a的上端為供手指撥動的部位,扳扣41a的下端形成鉤部411a。接口組件111a安裝在散熱裝置1a的外側壁面,接口組件111a的上面與固定裝置4a的下面接觸,即固定裝置4a與接口組件111a和散熱裝置1a固定在一起。
在組裝時,先把固定模塊3a固定在電路板上,中央處理器位於固定模塊3a的中間,然後撥動扳扣41a使鉤部411a扣住固定模塊3a上所開設的安裝孔33a,使散熱裝置1a被固定在固定模塊3a上,用來輔助中央處理器散熱。
由於上述的散熱裝置1a通過單獨的兩個固定裝置4a固定在固定模塊3a上,因此,固定裝置4a無論在安裝或拆卸時,每一個動作都必須進行兩次,在使用上較為費時而且極不方便。
鑑於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憑藉從事該行業多年的經驗,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積極研究改良,遂有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使該固定裝置在操作上可節省組裝或拆卸的時間,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該固定裝置包括有分別設置在散熱裝置兩側且具有彈性的兩個支撐臂,通過該支撐臂的抵壓使散熱裝置固定在發熱電子組件上。支撐臂的一端設置有鉤部,另一端設置有定位部。該固定裝置進一步設置有一扳動組件。該扳動組件具有一扳動板,在扳動組件上設置有鉤板,兩個支撐臂一端的定位部插入並固定在扳動組件所開設的定位孔內,直接由扳動組件操作兩個支撐臂的動作。由此,當要將散熱裝置安裝在發熱電子組件周圍所設置的固定模塊上時,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動組件,就可以使固定裝置的兩個支撐臂同時動作,將散熱裝置組裝或拆卸在固定模塊上。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為公知的固定裝置與散熱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與散熱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外觀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外觀組合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固定裝置組裝後的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a-散熱裝置 111a-接口組件3a-固定模塊 31a-架體33a-安裝孔 4a-固定裝置41a-扳扣 411a-鉤部
1-散熱裝置 11-基座111-抵靠部 12-熱鰭片13-散熱風扇 14-保護罩2-中央處理器 3-固定模塊31-底座 32-延伸部33-安裝孔4-固定裝置41-支撐臂42-鉤部43-定位部431-插板44-扳動組件 441-扳動板442-豎立板 443-鉤板444-定位孔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
如下,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如圖2所示,固定裝置4用於將散熱裝置1固定在發熱電子組件表面用來輔助發熱電子組建散熱。在本實施例中該發熱電子組件為中央處理器2,在中央處理器2周圍預先安裝有固定模塊3,固定模塊3為一方型底座31,底座31中間為露空的,可以露出中央處理器2,在底座31的四個角向上延伸設有延伸部32,在延伸部32上開設有安裝孔33。
散熱裝置1具有一與中央處理器2接觸的基座11及由基座11向上延伸的多個散熱鰭片(圖中未示出),在基座11兩側向外延伸有抵靠部111,在一側的抵靠部111上安裝有散熱風扇13。在基座11上方設置有保護罩14用來罩護住散熱鰭片12及散熱風扇13。
如圖3、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固定裝置4包括有分別設置在散熱裝置1兩側且具有彈性的兩個支撐臂41,通過支撐臂41的抵壓使散熱裝置1固定在發熱電子組件2上。支撐臂41大致呈一ㄑ字形,使支撐臂41具有彈性。支撐臂41的一端設有鉤部42,鉤部42呈ㄩ字形,另一端設有一定位部43,定位部43由呈V字形的插板431構成。
固定裝置4還包括有一扳動組件44,扳動組件44具有一扳動板441,在扳動板441的一側向下垂直延伸設有豎立板442,在豎立板442底部延伸設有呈L字形的鉤板443,在對應於兩個支撐臂41的定位部43的位置開設有與定位部43相配合的定位孔444。
如圖1所示,當要將散熱裝置1安裝在中央處理器2上方時,先將散熱裝置1安裝在固定模塊3的底座31上,其基座11位於中央處理器2的上表面。然後將兩個支撐臂41一端的定位部43上的插板431插入扳動組件4上所設的定位孔444中,使兩個支撐臂41與扳動組件44結合為一體(如圖4所示)。
如圖5所示,將固定裝置4的兩支撐臂41一端呈ㄩ字形的鉤部42鉤設在底座31所開設的安裝孔33上。最後,再往下按壓扳動板44,使扳動板44另一側的鉤板443鉤扣在底座31所開設的安裝孔33中,從而使兩個支撐臂41緊緊抵靠在散熱裝置1的抵靠部111上(如圖6所示)。由此,使整個散熱裝置1固定在固定模塊3上,由散熱裝置1對中央處理器2進行散熱工作。當要將散熱裝置1從固定模塊3上拆卸下來時,僅需要往上扳動扳動板44,就可以使固定裝置4的兩個支撐臂41同時鬆開,不再緊抵靠在散熱裝置1的抵靠部111上,使散熱裝置1從固定模塊3上拆卸下。
在本實用新型中,由於固定裝置4的兩個支撐臂41直接嵌扣在扳動組件44上,所以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動組件44,就可以使兩個支撐臂41同時動作,從而使散熱裝置1在安裝在固定模塊3或從固定模塊3上拆卸時,可以節省安裝或拆卸的時間,在使用上更為方便。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的確能通過上述的構造,達到所述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申請前未見於任何刊物也未公開使用過,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的實用型、新穎性、創造性的要求。
上述的附圖及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但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所作的其它等效變化或修飾,皆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至少兩個具有彈性的支撐臂,所述各支撐臂的一端設置有一鉤部,另一端設置有一定位部;及一扳動組件,其一側至少設置有一鉤板,在對應於所述各支撐臂的定位部的位置開設有與定位部相配合的定位孔,使各所述支撐臂的定位部分別嵌扣在所述定位孔中,使所述支撐臂與所述扳動組件結合為一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各支撐臂呈ㄑ字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各支撐臂的鉤部呈ㄩ字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各支撐臂的定位部由呈V字形的插板構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扳動板的鉤板呈L字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扳動板一側向下垂直延伸一豎立板,所述豎立板與所述鉤板相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扳動組件的另一側設置有扳動板。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裝置的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包括有分別設置在散熱裝置兩側且具有彈性的兩個支撐臂,通過所述支撐臂的抵壓使散熱裝置固定在發熱電子組件上。該支撐臂的一端設有鉤部,另一端設置有一定位部。該固定裝置進一步包括有一扳動組件,該扳動組件具有一扳動板,在扳動組件上設置有鉤板。兩個支撐臂的一端所設置的定位部插入並固定在扳動組件的定位孔內,直接由扳動組件操作兩個支撐臂的作動。由此,只需要直接操作扳動組件,就可以使該固定裝置的兩個支撐臂同時動作,可以節省組裝或拆卸的時間,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G06F1/20GK2653583SQ20032010436
公開日2004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8日
發明者陳盈宏 申請人:浩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