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1 16:22:05 1
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包括下端開口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容納電纜頭的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開口連通,所述殼體頂端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連的通孔。本實用新型能夠減小電纜豎井敷設時通過樓板或者梯級式橋架被鉤掛後使鋼絲繩斷裂的風險,提高電纜敷設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對於豎井內的電纜敷設,如果採用國內常用的電纜頭固定後直接敷設方式,在電纜進行豎井段敷設時不但需要每個樓層有人員看守(避免電纜頭綁紮的位置與樓板或者梯級式橋架發生鉤掛,使鋼絲繩短時受到的阻力過大而斷裂,使電纜沿豎井垂直掉落),而且還會增加看守人員的不安全性。因此傳統的施工方法不但耗費人力且安全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減小電纜豎井敷設時通過樓板或者梯級式橋架被鉤掛後使鋼絲繩斷裂的風險並提高電纜敷設的安全性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包括下端開口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容納電纜頭的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開口連通,所述殼體頂端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連的通孔。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殼體包括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殼體內的空腔為錐形,下部分殼體內的空腔為柱狀。上部分殼體內的空腔可以為稜錐形或圓錐形,優選圓錐形;下部分殼體內空腔可以為圓柱狀或稜柱狀,優選圓柱狀。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上部分殼體包括頂蓋及至少三個上支杆,每個上支杆的上端與頂蓋連接,所有上支杆以頂蓋為中心呈錐形均勻分布在其四周,所述通孔設於所述頂蓋上。所述頂蓋可以為多邊形環狀或圓環狀,優選採用圓環狀。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包括四個所述上支杆。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頂蓋上設有與所述通孔相連的缺口,所述缺口兩側各設有一個限位孔。所述頂蓋優選採用圓環狀,在圓環頂蓋上設四分之一周長的缺口,以便鋼絲繩頭穿過本裝置後,將鋼絲繩放置在圓環頂蓋的中心位置,再在兩限位孔間用鋼絲連接固定。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上支杆為圓鋼。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下部分殼體包括下蓋及至少三個下支杆,每個下支杆的上端與下蓋連接,所有下支杆均勻圍成柱狀,所有下支杆相互平行。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下支杆為圓鋼。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所述下支撐杆周圍包覆一層鍍鋅鐵皮。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包括八根所述下支杆,八根下支杆均勻分布圍成柱狀。
[0015]綜上所述,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減小電纜豎井敷設時通過樓板或者梯級式橋架被鉤掛後使鋼絲繩斷裂的風險,提高電纜敷設的安全性。
[0017]2、避免了電纜在豎井內敷設時,因電纜與樓板或者梯級式橋架鉤掛時對電纜保護絕緣層的破壞,減少電纜的不必要損耗。
[0018]3、在豎井電纜敷設時每層不需再單獨增加人力看守電纜穿梭情況,從而節省豎井電纜敷設時的勞動力投入。
[0019]4、本技術在不對豎井電纜敷設電纜頭與鋼絲繩綁紮點進行特殊處理的情況下,針對豎井電纜穿梭敷設的工程難點,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21]圖2是圖1中A處放大圖
[0022]圖3是圖1的俯視圖
[0023]圖中標記:1_殼體,11-上部分殼體,12-下部分殼體,111-頂蓋,112-上支杆,121-下蓋,122-下支杆,2-缺口,3-限位孔,4-錐形空腔,5-柱狀空腔,6-通孔,7-鍍鋅鐵皮。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5]實施例1
[0026]如圖1所示,一種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包括下端開口的殼體1,所述殼體I內設容納電纜頭的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開口連通,所述殼體I頂端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連的通孔6。
[0027]所述殼體I包括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殼體11內的空腔為錐形(即圖1中的錐形空腔4),下部分殼體12內的空腔為柱狀(即圖1中柱狀空腔5)。上部分殼體內的空腔可以為稜錐形或圓錐形,優選圓錐形;下部分殼體內空腔可以為圓柱狀或稜柱狀,優選圓柱狀。
[0028]所述上部分殼體11包括頂蓋111及至少三個上支杆112,本實施例包括4個上支杆112,每個上支杆112的上端與頂蓋111連接,所有上支杆112以頂蓋111為中心呈錐形均勻分布在其四周,所述通孔6設於所述頂蓋111上。所述頂蓋111可以為多邊形環狀或圓環狀,優選採用圓環狀。上支杆112採用Φ8鍍鋅圓鋼。
[0029]如圖3所示,所述頂蓋111上設有與所述通孔6相連的缺口 2,所述缺口 2兩側各設有一個限位孔3 (鋼絲繩限位孔直徑為4mm)。所述頂蓋優選採用圓環狀,本實施例中,頂蓋111為6mm厚鋼板圈(內圓直徑為20mm),內圓直徑可根據鋼絲繩的大小進行適當調整,在圓環頂蓋111上設四分之一周長的缺口,以便鋼絲繩頭穿過本裝置後,將鋼絲繩放置在圓環頂蓋的中心位置,再在兩限位孔間用鋼絲連接固定。
[0030]如圖1所示,所述下部分殼體12包括下蓋121及至少三個下支杆122,每個下支杆122的上端與下蓋121連接,所有下支杆122均勻圍成柱狀,所有下支杆122相互平行。下蓋121為6mm厚鋼板圈(內圓直徑為120mm),所述下支杆122為鍍鋅圓鋼。
[0031]如圖2所示,在所述下支撐杆122周圍包覆一層Imm厚鍍鋅鐵皮(包裹於鍍鋅圓鋼周圍)。本實施例包括八根所述下支杆122,八根下支杆均勻分布圍成柱狀。
[0032]在實際使用中鋼絲繩穿過通孔6吊住空腔內的電纜,將本申請中的穿梭裝置與放置在其內部空腔裡的電纜綁紮固定,採用這種連接方式,可避免因電纜與鋼絲繩綁紮不牢帶來的安全隱患。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下端開口的殼體,所述殼體內設容納電纜頭的空腔,所述空腔與所述開口連通,所述殼體頂端設有與所述空腔相連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包括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殼體內的空腔為錐形,下部分殼體內的空腔為柱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分殼體包括頂蓋及至少三個上支杆,每個上支杆的上端與頂蓋連接,所有上支杆以頂蓋為中心呈錐形均勻分布,所述通孔設於所述頂蓋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四個所述上支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頂蓋上設有與所述通孔相連的缺口,所述缺口兩側各設有一個限位孔。
6.根據權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支杆為圓鋼。
7.根據權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部分殼體包括下蓋及至少三個下支杆,每個下支杆的上端與下蓋連接,所有下支杆均勻圍成柱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支杆為圓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下支撐杆周圍包覆一層鍍鋅鐵皮。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豎井電力電纜敷設穿梭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八個所述下支杆。
【文檔編號】H02G1/06GK204103372SQ201420573885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餘順軍, 胡正凱, 劉燕德, 王偉佳, 王元江 申請人:中建五局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