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0:21:10 3
專利名稱: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一種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一種可判斷發送卡
別的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人生活忙碌,除了繁忙的工作外,也重視休閒生活。所以有些通訊裝置可允許 設置雙用戶識別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 SIM),用以聯是不同的客戶群或不同的 生活圈。 通訊裝置發送信號,例如是通訊信號或簡訊信號時,只需要以其中一張SIM卡來 發送。目前設定發送SIM卡的方法大致分成二種。第一種是預先設定好作為發送信號的SIM 卡,而後通訊裝置就一直預設此張SIM卡來發送信號。第二種方法是於每次發送信號時,通 訊裝置皆詢問使用者欲選擇哪一張SIM卡來發送信號。 然而,上述第一種方法的發送SIM卡通用每一次的信號發射,若要變更成另一張 SIM卡來發送信號時,必須重新設定,相當麻煩。而第二種方法使得使用者每一次都要響應 通訊裝置要用哪一張SIM卡來發送信號,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通過於一卡別對應數據 庫內記錄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使通訊裝置可依據卡別對應資料庫來 決定發送信號的SIM卡。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通訊裝置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 (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 SM)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記錄 一卡別對應資料庫,卡別對應資料庫是儲存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發 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判斷通訊裝置是否觸發一簡訊發送指令或一 電話撥打指令。擷取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比較發送號碼是否與卡 別對應資料庫內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發送號碼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 據相同的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若發送號碼未與聯絡號碼的 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通訊裝置所預設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預設發 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或第二用戶識別卡。 根據本發明,提出一種通訊裝置,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通 訊裝置包括一觸發單元、一發送單元、一儲存單元、一判斷單元及一處理單元。觸發單元用 以觸發一簡訊發送指令或一電話撥打指令。發送單元是依據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 發送一簡訊或撥打一電話。儲存單元是儲存一卡別對應資料庫,卡別對應資料庫是記錄數 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發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 判斷單元用以判斷觸發單元是否觸發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處理單元用以擷取簡 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並比較發送號碼是否與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發送號碼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相同的聯絡號碼 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若發送號碼為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 依據通訊裝置所預設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面將配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作 詳細說明,其中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2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流程圖。
圖3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設定通訊簿的流程圖。 圖4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設定卡別對應資料庫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5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設定卡別對應資料庫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6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設定卡別對應資料庫的第三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照圖l,其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功能方塊圖。通訊裝置 100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102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104。通訊裝置100包括一觸發單元 106、一發送單元108、一儲存單元110、一判斷單元112、一處理單元114及一顯示單元118。 觸發單元106用以觸發一簡訊發送指令(未繪示)或一電話撥打指令(未繪示)。
發送單元108依據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發送一簡訊或撥打一電話。儲存 單元110儲存一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卡別對應資料庫116記錄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 別的對應關係。發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判斷單元112則用以判斷 觸發單元106是否觸發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顯示單元118用以顯示卡別對應數 據庫116內的聯絡號碼與發送卡別。 當處理單元114擷取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後,加以比較發 送號碼是否與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發送號碼與聯絡號碼 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相同的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若發 送號碼為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通訊裝置100所預設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 送簡訊或撥打電話。 請參照圖2並同時參照圖1,圖2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通訊裝置的通訊方 法流程圖。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於步驟S202中,記錄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卡別 對應資料庫116是儲存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發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 別卡102及第二用戶識別卡104。 接著,於步驟S204中,判斷單元112判斷觸發單元106是否觸發簡訊發送指令或 電話撥打指令,若是,則進入步驟S206。舉例來說,使用者欲與一聯絡人通話,從電子裝置 100的通訊簿搜尋出此聯絡人後,按下撥號鍵與此聯絡人建立聯機。 然後,於步驟S206中,處理單元114擷取簡訊發送指令或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
號碼。例如,處理單元114於通訊簿中擷取此聯絡人的聯絡電話號碼。 然後,於步驟S208中,處理單元114比較發送號碼是否與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是,則進入步驟S210;若否,則進入步驟S212。例如,處理單 元114將此聯絡人的聯絡電話號碼與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比較。
較佳地,處理單元114比較發送號碼與聯絡號碼中,第一個數字9以後的號碼,其 中,包含數字9。因為手機號碼第一個數字9之前包含國碼,在相同國境內,大多可以0來取 代。也就是說,號碼"+886912345678"與"0912345678"是相同的。因此,統一比較發送號 碼與聯絡號碼中第一個數字9以後的號碼,可得到準確的比較結果。 然後,於步驟S210中,處理單元114依據相同的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發 送簡訊或撥打電話。例如,若處理單元114將此聯絡人的聯絡電話號碼與卡別對應資料庫 116內的聯絡號碼進行比較後,發現有與此聯絡人的聯絡電話號碼相同的聯絡號碼,則依據 相同的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控制發送單元108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
或者,若發送號碼未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進入步驟S212中。然後,於步 驟S212中,處理單元114依據通訊裝置IOO所預設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 話,預設發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102或第二用戶識別卡104。 如此,只要使用者先建立好卡別對應資料庫,將聯絡人的電號號碼儲存到卡別對
應資料庫而成為本實施例的聯絡號碼,並建立這些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如此,就不
用每次要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時,還要手動變更成發送卡別,相當地方便。 更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通訊裝置100可以不用在信號發出前,都去詢問使用
者欲選擇的發送卡別,免於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此外,卡別對應資料庫116是可從通訊裝置100的通訊簿中設定通訊簿內的聯絡 人的聯絡號碼的發送卡別。請參照圖3,其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設定通訊簿的流程 圖。首先,於步驟S302中,使用者開啟一通訊簿設定界面(未繪示)。 接著,於步驟S304中,處理單元114擷取一通訊簿號碼(未繪示)。舉例來說,若 使用者要新建一筆聯絡人數據,則於通訊簿設定界面中,使用者輸入一聯絡人名稱及對應 的通訊簿號碼。然後於使用者按下確定鍵後,處理單元114則擷取通訊簿設定界面中的通 訊簿號碼。 或者,若使用者要選擇通訊簿中的其中一個聯絡人來設定對應的發送卡別,則於 通訊簿設定界面中,使用者選擇此聯絡人,然後於使用者按下確定鍵後,處理單元114則擷 取通訊簿設定界面中的對應於此聯絡人的通訊簿號碼。 再來,於步驟S306中,處理單元114詢問使用者是否要將第一用戶識別卡102或 第二用戶識別卡104指定給通訊簿號碼。若是,則進入步驟S308。 然後,於步驟S308中,處理單元114詢問要將第一用戶識別卡102或第二用戶識
別卡104指定給通訊簿號碼。若是要將第一用戶識別卡102指定給通訊簿號碼,則進入步
驟S310 ;若是要將第二用戶識別卡104指定給通訊簿號碼,則進入步驟S312。 然後,於步驟S310中,處理單元114將通訊簿號碼設定成對應至第一用戶識別卡
102。 然後,於步驟S314中,處理單元114將與通訊簿號碼對應的第一用戶識別卡102 儲存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以使對應的第一用戶識別卡102成為發送卡別的其中之一。
然後,於步驟S316中,處理單元114將通訊簿號碼儲存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以 使通訊簿號碼成為聯絡號碼之一。
此外,處理單元114也可以設定通訊簿號碼對應至第二用戶識別卡104。例如,於
步驟S312中,處理單元114設定通訊簿號碼對應至第二用戶識別卡104。 然後,於步驟S318中,處理單元114將與通訊簿號碼對應的第二用戶識別卡104
儲存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以使對應的第二用戶識別卡104成為發送卡別的其中之一。 此外,本實施例也可以設定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及發送卡別,例如
是對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及發送卡別進行新增、修改或刪除等動作。以下詳
細說明這些動作的方法。 以新建動作來說,請參照圖4,其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新建聯絡號碼與發送 卡別的流程圖。首先,於步驟S402中,使用者開啟一資料庫設定界面。
接著,於步驟S404中,處理單元114擷取一新設號碼及一新設卡別。新設卡別對 應於新設號碼,新設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與第二用戶識別卡之一。 然後,於步驟S406中,處理單元114將新設號碼儲存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以使 新設號碼成為聯絡號碼之一,並將新設卡別儲存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以使新設卡別成為 發送卡別之一。至此,完成於卡別對應資料庫中,新建一筆數據的動作。
以修改動作來說,請參照圖5,其繪示本實施例的通訊方法的修改聯絡號碼與發送 卡別的流程圖。首先,於步驟S502中,使用者開啟資料庫設定界面。 接著,於步驟S504中,顯示單元118顯示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及發 送卡別以供修改。 然後,於步驟S506中,處理單元114將修改的聯絡號碼與被修改的發送卡別儲存 於卡別對應資料庫116。至此,完成於卡別對應資料庫中,修改其中一筆數據的動作。
以刪除動作來說,請參照圖6,其繪示本實施例的刪除聯絡號碼與發送卡別的流程 圖。首先,於步驟S602中,使用者開啟資料庫設定界面。 接著,於步驟S604中,顯示單元118顯示卡別對應資料庫116內的聯絡號碼與發 送卡別以供選取。 然後,於步驟S606中,處理單元114從卡別對應資料庫116中刪除被選取的聯絡 號碼與對應的發送卡別。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一種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是通過於一卡別 對應資料庫內記錄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使通訊裝置依據卡別對應數 據庫來決定發送信號的SIM卡。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通訊裝置可以不用在信號發出前,都 去詢問使用者欲選擇的發送卡別,免於浪費使用者的時間。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 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等同 的改變或替換。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本申請權利要求範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一種通訊裝置的通訊方法,該通訊裝置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其特徵在於該通訊方法包括記錄一卡別對應資料庫,該卡別對應資料庫是儲存多個聯絡號碼與多個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這些發送卡別是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判斷該通訊裝置是否觸發一簡訊發送指令或一電話撥打指令;擷取該簡訊發送指令或該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比較該發送號碼是否與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這些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該發送號碼與這些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相同的該聯絡號碼所對應的該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以及若該發送號碼未與這些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該通訊裝置所預設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該預設發送卡別是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擷取一通訊簿號碼;詢問是否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 若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詢問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若是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設定該通訊簿號碼對應至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若是要將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設定該通訊簿號碼對應至該第二用 戶識別卡;儲存該通訊簿號碼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該通訊簿號碼成為這些聯絡號碼之一;以及儲存與該通訊簿號碼對應的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於該卡別對應數 據庫,以使對應的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成為這些發送卡別之一。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擷取一新設號碼及一新設卡別,該新設卡別對應於該新設號碼,該新設卡別是該第一 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之一 ;以及儲存該新設號碼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該新設號碼成為這些聯絡號碼之一,並儲存 該新設卡別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該新設卡別成為這些發送卡別之一。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顯示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及這些發送卡別以供修改;以及 儲存被修改的該聯絡號碼與被修改的該發送卡別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顯示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與這些發送卡別以供選取;以及 從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中刪除被選取的該聯絡號碼與對應的該發送卡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訊方法,其特徵在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是儲存於該通訊裝置。
7. —種通訊裝置,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其特徵在於該通訊裝置包括一觸發單元,用以觸發一簡訊發送指令或一電話撥打指令;一發送單元,依據該簡訊發送指令或該電話撥打指令發送一簡訊或撥打一電話; 一儲存單元,儲存一卡別對應資料庫,該卡別對應資料庫是記錄多個聯絡號碼與多個 發送卡別的對應關係,這些發送卡別是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及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以及一判斷單元,用以判斷該觸發單元是否觸發該簡訊發送指令或該電話撥打指令;以及 一處理單元,用以擷取該簡訊發送指令或該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並比較該發 送號碼是否與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若該發送號碼與這些 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相同的該聯絡號碼所對應的該發送卡別來發送該簡訊或 撥打該電話;若該發送號碼為與這些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該通訊裝置所預設 的一預設發送卡別來發送該簡訊或撥打該電話。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處理單元還用以擷取一通訊簿號碼 並用以詢問是否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該處理 單元還用以詢問要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並據以 將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或將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指定給該通訊簿號碼,該 處理單元還用以將該通訊簿號碼儲存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該通訊簿號碼成為這些聯 絡號碼之一併還用以將與該通訊簿號碼對應的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儲 存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對應的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或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成為這些發送 卡別之一。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處理單元還用以擷取一新設號碼及 一新設卡別,該新設卡別對應於該新設號碼,該新設卡別是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用 戶識別卡之一,並且,該處理單元還用以將該新設號碼儲存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成為這 些聯絡號碼之一併將該新設卡別儲存於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以使該新設卡別成為這些發送 卡別之一。
10.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顯示單元,用以顯示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及這些發送卡別以供修改;其中,該處理單元還用以將被修改的該聯絡號碼與被修改的該發送卡別儲存於該卡別 對應資料庫。
11.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顯示單元,用以顯示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與這些發送卡別以供選取;其中,該處理單元還用以並從該卡別對應資料庫中刪除被選取的該聯絡號碼與對應的 該發送卡別。
12.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通訊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顯示單元,用以顯示該卡別對應資料庫內的這些聯絡號碼及這些發送卡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通訊方法及應用其的通訊裝置。通訊裝置具有一第一用戶識別卡及一第二用戶識別卡。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記錄一卡別對應資料庫,卡別對應資料庫是儲存相對應的數個聯絡號碼與數個發送卡別,發送卡別是第一用戶識別卡及第二用戶識別卡。接著,擷取一簡訊發送指令或一電話撥打指令的一發送號碼。然後,比較發送號碼是否與卡別對應資料庫內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然後,若發送號碼與聯絡號碼的其中之一相同,則依據相同的聯絡號碼所對應的發送卡別來發送簡訊或撥打電話。
文檔編號H04M1/66GK101754476SQ20081018570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林欣伽 申請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