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3:05:0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夾具領域,具體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
背景技術:
驅動機是常用的一種汽車零部件,而現有的驅動機大多都會有端蓋,而端蓋和機體大多都是分別製造;現有的端蓋大多都是採用鑄造成型,而鑄造必然會存在澆鑄口,而在生產加工中,經常需要將澆鑄口處多餘的部分鋸掉。
現有的澆口鋸斷有人工和設備兩種模式,人工操作費時費力,不符合大規模生產,而採用設備鋸斷大多都需要對其進行夾持,因此需要用到夾具,由於驅動機端蓋是不規則形狀,採用現有的夾具對其夾持時經常會遇到夾持不緊,鋸斷過程中出現晃動,導致切口不齊,使鋸刀因彎折而斷裂,有時甚至會使工件脫離夾具,進而產生意外事故,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專用於驅動級端蓋澆口鋸斷的專有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根據驅動機端蓋的形狀設計專門的夾具,保證夾持方便牢固,進而保證鋸斷的切口平齊,同時還可以防止鋸刀彎折斷裂,提高鋸刀的使用壽命,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率。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它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設置有活動座(2),所述的活動座(2)尾端設置有與驅動機端蓋(9)的端蓋板(901)形狀配合的配合板(3)、中部設置有與驅動機端蓋(9)平面部位配合的支杆(5)、側部開設有與驅動機端蓋(9)的澆口(902)位置對應的鋸槽(6),所述的配合板(3)的兩側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夾塊(4),且所述的夾塊(4)與端蓋板(901)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活動座(2)上設置有限位塊(7),所述的限位塊(7)通過安裝孔(701)固定在活動座(2)上,所述的活動座(2)上開設有與鋸槽(6)配合的鋸口(702),所述的鋸口(702)的寬度小於鋸槽(6)的寬度,且鋸口(702)的寬度與鋸刀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為凸塊,所述的活動座(2)套設在凸塊上,且活動座(2)的兩側均設置有滾輪(8)。
進一步的,所述的底座(1)上開設有與活動座(2)上開設的鋸槽(6)位置和大小均對應的鋸槽(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根據驅動機端蓋的形狀設計專門的夾具,保證夾持方便牢固,進而保證鋸斷的切口平齊,同時還可以防止鋸刀彎折斷裂,提高鋸刀的使用壽命,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率。
2、鋸口的設計,可以在鋸斷過程中對鋸刀進行限位,進一步提高鋸斷的精度,使鋸口更加平滑。
3、滾輪的設計,可以方便活動塊的推動,提高鋸斷效率。
4、在底座上也開設也鋸槽,這樣可以適應鋸刀運動的設備,同時還可以使鋸刀和待鋸件同時移動,進一步提高鋸斷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夾持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夾持狀態的側向立體示意圖。
圖中所述文字標註表示為:1、底座;2、活動座;3、配合板;4、夾塊;5、支杆;6、鋸槽;7、限位塊;8、滾輪;9、驅動機端蓋;701、安裝孔;702、鋸口;901、端蓋板;902、澆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範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為:一種驅動機端蓋澆口鋸斷夾具,它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設置有活動座2,所述的活動座2尾端設置有與驅動機端蓋9的端蓋板901形狀配合的配合板3、中部設置有與驅動機端蓋9平面部位配合的支杆5、側部開設有與驅動機端蓋9的澆口902位置對應的鋸槽6,所述的配合板3的兩側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夾塊4,且所述的夾塊4與端蓋板901配合。
優選的,所述的活動座2上設置有限位塊7,所述的限位塊701通過安裝孔701固定在活動座2上,所述的活動座2上開設有與鋸槽6配合的鋸口702,所述的鋸口702的寬度小於鋸槽6的寬度,且鋸口702的寬度與鋸刀配合。
優選的,所述的底座1的中部為凸塊,所述的活動座2套設在凸塊上,且活動座2的兩側均設置有滾輪8。
優選的,所述的底座1上開設有與活動座2上開設的鋸槽6位置和大小均對應的鋸槽6。
具體使用時,先將驅動機端蓋9的端蓋板901放置在配合板3上,同時使驅動機端蓋9下方的平面放置在支杆5上,之後通過夾緊塊4進行夾緊,然後推動配合板3,進而帶動活動座2及活動座2上面的部件運動,進而使澆口902處多餘的部分與鋸刀接觸,然後完成鋸斷的過程。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於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徵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