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哀情唐婉

2023-08-13 09:53:08 1

唐婉,字蕙仙,陸遊的表妹,陸遊母舅唐誠之女,自幼文靜靈秀,善解人意,才華橫溢。據說,兩人青梅竹馬,情投意合,兩家人看在眼裡,有心成全這門婚事。兩人成年後,陸家曾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定親。陸遊20歲娶了心愛的表妹唐婉,了卻了年少時的一段心事。

  婚後,兩人如戲水的鴛鴦,相愛相守,詩詞唱答,過了一段神仙眷侶般的快樂日子。他們如流連花間的戲蝶,在歡愛的花海裡自由翩躚,每天雙飛雙棲。陸母是個專橫而有威嚴的女人,她看在眼裡,怨在心上。

  婚後陸遊和唐婉整日沉浸在溫柔鄉裡,忘了富貴功名,忘了科舉進官,這引起了陸母的強烈不滿。陸母想讓兒子發憤讀書,光宗耀祖,哪能讓兒子因貪歡而忘了功名?兒子是自己的,陸母心痛兒子,卻把主要責任歸咎於唐婉,她認為妻子就應該幫助鼓勵丈夫多讀詩書,不能只沉醉在夫妻情裡。陸母認為唐婉把兒子的前程耽誤了,再加上唐婉沒給陸家生個一男半女,幾重的不滿累積起來,陸母遂命兒子休妻。

  陸遊和唐婉恩愛有加,哪肯休棄才情俱佳的妻子?可是母命難違,陸遊只得答應把唐婉送歸娘家,可他怎忍與妻分手?於是悄悄另築愛巢安置唐婉,一有機會就前去與唐婉鴛夢重溫、燕好如初。無奈紙總包不住火,精明的陸母很快就察覺了此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並為陸遊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的悠悠情絲。就這樣,一雙情愛悠悠的鴛鴦,被無由的孝道、世俗功利活活拆散。

  唐婉被休後,由家人做主嫁給了皇家後裔同郡士人趙士程,這真是唐婉不幸中的幸運。從沈園之遇,趙士程的大度,到唐婉逝去後,趙士程的未娶,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愛戀唐婉。一個被休的再嫁之女,能遇到這樣的男人,真是她的福分。如果沒有沈園之遇,也許唐婉可以攜手和他相愛相守到老,可是命運就是那麼的無情。陰差陽錯,10年之後,唐婉還是遇到了陸遊。

  那是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唐婉和丈夫趙士程同遊沈園,恰巧禮部會試失利後的陸遊也到沈園遊玩,她怎麼也沒有想到,在漫步流連於花間橋畔時,竟然遇到了日思夜想的陸遊!

  命運常常和我們開玩笑,就這麼巧合,她低眉昂首間,日思夜想的那個人,忽然映入她的眼眸。對於曾經擁有過刻骨愛戀的兩個人,曾經的山河歲月,曾經的恩愛相歡,曾經相守的朝朝暮暮,都在眼前呈現。

  驀然回首時發現,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依然在心裡最深的地方,等待著,某一次的機緣。彼此遇上了,細心地撿拾著曾經的愛……

  可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他已為人夫,她已嫁作他人婦。在目光接觸的剎那,多少的愛恨交織?多少的情緣未了?眼底又有多少的憂怨?千般情,萬般恨,如滾滾的東江水,在心底汩汩滔滔,奔流不止。咫尺卻如天涯,兩個相愛的人就在彼此的面前,可是卻像隔了千山萬水,再也無法跨過去。

  這次相遇,一下子點燃了陸遊的詩情。他揮筆在沈園的牆上寫下了《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園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萬千的情愛幽恨,萬千的傷感無奈,都凝聚在字字句句裡,可謂字字泣血,句句含情。一懷愁緒,幾年離索,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道不盡的相思苦,訴不完的離恨情,誰之錯?

  詩人總是多情的種子,總想用手中的筆記錄下心靈的創痛。可這一寫不要緊,卻要了唐婉的命。

  時間飛轉,又到了第二年春天,唐婉懷著重重的心事,再次來到沈園。她徘徊在曲徑迴廊之間,看著柳色依依,邁著沉重腳步,當走到去年和陸遊相見之地時,猛抬頭,忽然瞥見牆上陸遊題寫的那首《釵頭鳳》。唐婉反覆吟誦詞作,想起往日二人詩詞唱和、相親相愛的情景,不由得心潮起伏,悲慟不已。感情的閘門轟然打開,相思交織著悲苦,無奈交織著無助,放不下又心不甘。回到家中,她愁怨難解,隨手和了一首《釵頭鳳·世情薄》詞: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人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黃昏薄暮,雨送花落,獨依欄杆,淚痕殘留,幾多的幽怨?今非昨日,病魂纏繞,怕人詢問,咽淚裝歡,幾多的相思難寄?趙士程雖然是個體貼寬容的丈夫,給了她感情的慰藉,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趙士程無論多麼愛他,都不可能走進她心的最深處。她把一份純淨執著的情,永遠留給了陸遊。

  世情惡與人成各的痛苦折磨,現實和舊愛的矛盾,思念和愧疚的雙重煎熬,終於使她心力疲憊,日趨憔悴,鬱悒成疾,不久,她的香魂便化作一縷幽幽的涼風,飄然而去。也許只有死,才能讓一份難以明說的情永生!

  唐婉就這樣去了,帶著不舍和思念,帶著幽恨和離情。但她的早逝,給陸遊的心靈上留下了巨大的創痛。因為,陸遊懂得,她是因他而去的。

  唐婉去世後,陸遊春風得意,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但功名富貴如浮雲,怎能抵得上一份幽居於心的難了的情?再多的詩詞,再大的名利,兩鬢如霜時,都淡如悠悠的春江水了。陸遊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悽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離恨越長,思念越深。

  死生離別兩悠悠,人不見,情未了,恨無休。

  75歲時,陸遊告老還鄉。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至垂暮之年。舊事如天遠,沈園依舊在,那曾經的一幕幕,就像一個個特寫鏡頭,在他的腦海裡反覆重現。春風迎袖,花紅柳綠,夕陽晚暮之時,常常看到一個黑衣長衫的老者,在沈園的幽徑上踽踽獨行。解不開離恨情,訴不完相思曲,物是人非,只有一顆孤寂的心,如黃葉般在暮色中飄飄蕩蕩。唐婉成了陸遊心裡抹不去的痛。

  沈園裡,那傷心欲絕的驚鴻一瞥,那哀怨的眼神、消瘦的容顏,那錦書難託的無奈,都如刀子般剜割著他的心。思念的潮水汩汩滔滔,無需點染,他憤然寫下了幾首沈園懷舊詩,其中最有名的是《沈園二首》: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如果說《釵頭鳳》是在吟味稍縱即逝的相遇,是在書寫昔日的山盟海誓,還有珍藏心頭的錦書,那麼這兩首詩在體驗驚鴻照影的虛無縹緲時,已感受到香消為土、柳老無綿的生命極限了。

  就在他告別人世的那一年,85歲的陸遊,白髮如銀,步履蹣跚,手拄拐杖,重遊沈園。他懷著滿腔的情和怨,寫下了最後一首悼念唐婉的《春遊》詩:

  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後不久,陸遊帶著無限的愛恨,溘然長逝。

同类文章
暮江吟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古時候,有位大詩人名叫白居易,一次,他去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家做客。白居易發現,這位以前很愛好旅行的朋友已經好多年不出遠門了。   「哈哈,你變了,變得不愛旅遊了,美麗的風景對你沒有吸引力了嗎?」白居易
讀唐詩聽故事

讀唐詩聽故事

 山行 杜 牧(唐)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從前,有個小孩兒,她特別喜歡花。   寒冷的冬天,她聞到淡淡的香味,找啊找,找到了長在牆角的一株潔白的花。   孩子驚訝地問:「看哪,媽媽,這是什麼花?"媽媽笑著說:「這是梅花
憫農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夏天,爸爸帶著兩個孩子在鄉下做客,孩子們在屋裡一邊吃著西瓜,一邊說著玩什麼遊戲。   忽然,小妹妹看見有人在外面幹活。「瞧,」小妹妹趕緊報告哥哥,「那人不怕熱嗎?」   「是呀!」哥哥說,「你看他們鋤草鋤得滿頭大汗,汗
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從前有位詩人,他有個朋友住在深山裡。一天,詩人要去拜訪他的這位朋友。詩人出發了,他走過野花盛開的草地,淌過清清的小河,穿過鬱鬱蔥蔥的樹林,進入到雲霧繚繞的深山。   「我的朋友見到我一定會特別高興!」詩人想著,不由得加
剔盡寒燈夢不成之朱淑真

剔盡寒燈夢不成之朱淑真

在宋代,和李清照比肩的才女,當屬朱淑真。只不過,李清照的愛情是華美的盛宴,有著濃鬱的芳香,而朱淑真的心卻是寂寂無色的花枝,總也找不到屬於她的那一枝愛情花開。   朱淑真一生都在尋尋覓覓中期盼著愛情。只可惜,愛成灰,心已涼,痛斷腸。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侄女。她
節操冰潔之張玉娘

節操冰潔之張玉娘

 原以為,梁山伯和祝英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沒想到,歷史上真的出現過一個類似梁祝式的經典愛情傳奇。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宋代才女張玉娘。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南宋浙江松陽人,出身於仕宦之家,祖輩世代為官,父張懋曾任提舉官。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玉娘受到詩書禮
古詩中的快樂兒童

古詩中的快樂兒童

近日讀到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一首兒童詩,題為《小兒垂釣》。詩云:「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一個「蓬頭稚子」,斜身在野草中釣魚。路人向他招手問路,他卻怕驚動了魚兒而不敢回應。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但卻似一枝出水的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
「一氣之下」《陋室銘》

「一氣之下」《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任通判時寫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禹錫在當時是怎樣寫出這篇傳世佳作的。   資料顯示,唐貞元年間,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劉禹錫、柳宗元
漢陽的樹

漢陽的樹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仕途坎坷,長期漂泊羈旅的唐代詩人崔顥在登上黃鶴樓時,看眼前鶴去樓空,望天際悠悠白雲,目睹鸚鵡洲上萋萋芳草,對岸漢陽城裡樹木蔥鬱。不覺感慨於歲月不再,人世茫茫
玉簫郎君

玉簫郎君

臘月,薄暮時分,一位文士獨自一人來到了雲翔閣。   「雲翔風月」是汀州八景之一,位於城北,遠接臥龍山,臨滔滔汀江。   彼時的雲翔閣,極為清靜,只有一位老齋公在不聲不響地清掃落葉,譁啦一聲,譁啦又一聲。   老齋公就是那些「服侍菩薩」的普通老百姓,男性。又有老齋婆,不用說是女性。現在的閩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