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膠用筒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3:30:10 2
密封膠用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膠用筒,上述密封膠用筒包括:本體,另一側開放,上述本體內置有密封膠,在上述本體的內側表面形成密封塗膜;噴嘴部,設置於上述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柱塞,能夠以外側面與上述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相接觸的方式移動,上述柱塞藉助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上述本體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使得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通過上述噴嘴部向外部排出;第一遮光部,包圍上述本體的外部表面;第二遮光部,以將上述本體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上述噴嘴部;以及第二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柱塞的表面。因此,能夠藉助遮光部防止陽光等周邊光向本體內部滲透並照射,來防止密封膠被固化。
【專利說明】密封膠用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膠用筒,尤其涉及能夠防止被包裝的矽酮粘結劑等密封膠因外部陽光而發生特性變化的密封膠用筒。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築領域,為了窗框及磚縫的防水等,廣泛使用矽酮(silicone)類密封膠、聚氨基甲酸酯類密封膠或聚硫類密封膠、紫外線(UV)密封膠、紫外線粘結劑或紫外線塗敷劑等藉助空氣中的水分進行固化的密封膠。其中,矽酮類密封膠(以下,稱為矽酮)作為有機娃(organ osilicone)和氧等以化學鍵方式相互連接而成的聚合物,是與作為半導體材料的矽(silicon)不同的物質。其中,矽酮作為兼備有機性和無機性的獨特的化學材料,分成油(oil)、橡膠(rubber)及樹脂(resin)等各種形態。這種娃酮除了用在建築領域之外,還以絕緣體、粘結劑、制動液、防水液、乳房整形材料及潤滑油等形態在工業領域中用作必不可少的聞功能材料。
[0003]其中,矽酮等密封膠呈液狀或糊劑(paste)狀,且當向空氣露出時發生固化,因而以密閉於筒(cartridge)內的方式內置於密封膠用筒。重要的是,在內置於筒內的狀態下,保持長期不固化。因此,提高筒的氣密性,來阻斷內置的密封膠與外部空氣中的溼氣相接觸尤為重要。
[0004]日本特開昭60-68272號中公開了用於提高氣密性的密封膠用筒。以往技術的密封膠用筒包括:本體,內置有密封膠;噴嘴部,設置於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本體的密封膠;柱塞(plung er),插入於本體的另一側內部,一邊藉助施加的壓力向一側移動一邊向本體的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密封膠;以及密封塗膜,塗敷於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的與柱塞相接觸的部分或柱塞的外側表面。
[0005]其中,本體、柱塞及排出部等由聚乙烯等合成樹脂形成。
[0006]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密封膠用筒中,在開封噴嘴的狀態下施加壓力來使柱塞向本體的另一側方向移動,由此,向本體的外部排出內置在本體的密封膠。其中,密封塗膜填充本體的內部表面與柱塞的外部表面之間的空間,來防止外部空氣流入本體的內部,由此防止內置在本體的密封膠固化。並且,矽酮等密封膠,尤其是具有流動性的液狀矽酮或一液型聚氨基甲酸酯等密封膠還容易因陽光等周邊光而固化,因而需要防止周邊光向本體的內部透射。
[0007]但是,就以往技術的密封膠用筒而言,本體、柱塞及排出部等由聚乙烯等合成樹脂形成,因而無法防止陽光等周邊光向內部透射,導致存在保管時內部的矽酮等密封膠固化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技術問題
[0009]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保管時能夠防止本體內部的密封膠因陽光等周邊光而固化的密封膠用筒。
[0010]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1]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包括:本體,另一側開放,上述本體內置有密封膠,在上述本體的內側表面形成密封塗膜;噴嘴部,設置於上述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柱塞,能夠外側面與上述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相接觸的方式移動,上述柱塞藉助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上述本體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使得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通過上述噴嘴部向外部排出;第一遮光部,包圍上述本體的外部表面;第二遮光部,以將上述本體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上述噴嘴部;以及第三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柱塞的表面。
[0012]其中,第一遮光部及第三遮光部呈反射層介於由合成樹脂形成的下部層與上部層之間的結構。
[0013]其中,反射層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某一種進行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而形成,或者,反射層由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某一種的金屬箔形成。
[0014]其中,第二遮光部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某一種對合成樹脂進行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而形成。
[0015]用於達成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包括:本體,另一側開放,上述本體內置有密封膠;噴嘴部,設置於上述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柱塞,能夠以外側面與上述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相接觸的方式移動,上述柱塞藉助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上述本體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使得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通過上述噴嘴部向外部排出;第一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本體的內部表面及外部表面的至少一側面;第二遮光部,以將上述本體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上述噴嘴部;第三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柱塞的表面;以及密封塗膜,形成於上述第一遮光部的表面。
[0016]其中,第一遮光部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某一種進行真空蒸鍍、糊劑塗敷及鍍敷中的某一種而形成。
[0017]發明的效果
[0018]因此,本發明的密封膠用筒具有能夠藉助遮光部防止陽光等周邊光向本體內部滲透並照射來防止密封膠固化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的密封膠用筒的立體圖。
[0020]圖2為沿著圖1的A-A線切割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截面立體圖。
[0021]圖3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第一遮光部的剖視圖。
[0022]圖4為沿著圖1的A-A線切割的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截面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24]圖1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立體圖,圖2為沿著圖1的A-A線切割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截面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第一遮光部23的剖視圖。
[0025]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包括本體11、噴嘴部13、柱塞15、第一遮光部21、第二遮光部23及第三遮光部25。
[0026]其中,本體11內置有密封膠19,在上述本體11的內部表面形成密封塗膜17。其中,本體11呈另一側開放的圓筒形。其中,密封膠19以液狀或糊劑狀態內置於本體11的內部,用於粘結被粘結體(未圖示),密封膠19當與空氣相接觸或者露在陽光下時發生固化。本體11內的密封膠19為矽酮粘結劑等,利用塗敷機(未圖示)排出,通常,在將電子部件封裝於印製電路板(PCB)時使用液狀的,而建築及汽車等領域使用糊劑狀態的。
[0027]其中,密封塗膜17通過塗敷具有不與在本體11的內部表面內置的密封膠19發生反應且不發生固化的特性且粘度為密封膠19的5?100倍的起到潤滑作用的糊劑狀態的娃酮橡膠或娃酮化合物(silicone c ompound)而形成。
[0028]噴嘴部13設置於本體11的一側末端,當使用時,用刀等進行切割來形成排出孔,並向外部排出內置在本體11的密封膠。
[0029]柱塞15以移動的方式設置於本體11的另一側內部。其中,柱塞15的外側面的至少一部分與本體11的內部面相接觸,使得上述柱塞15藉助用戶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本體11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由此,柱塞15使內置在本體11的密封膠29通過噴嘴部13向外部排出。.[0030]其中,本體11、噴嘴部13及柱塞15等由聚乙烯(Polyethylene)等合成樹脂形成。並且,在本體11的內部表面形成的密封塗膜17在不與內置在本體11的密封膠19發生反應的狀態下起到潤滑作用,因而使柱塞15在本體11的內部容易移動,並防止外部的空氣通過本體11的內部表面與柱塞15之間流入本體11的內部,由此防止內置在本體11的密封膠19固化。
[0031]第一遮光部21如圖3所示,下部層27、反射層29及上部層31依次被層疊,且反射層29介於下部層27與上部層31之間,上述第一遮光部21包圍本體11的外部表面。
[0032]其中,下部層27及上部層31由聚乙烯等合成樹脂以薄膜形狀形成。並且,反射層29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藉助蒸發蒸鍍(evaporation deposition)或派射(sputtering)方法等真空蒸鍍方法形成。上部層31防止反射層29向外部露出而受損。
[0033]其中,反射層29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進行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而形成,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反射層29也可以利用所述金屬的金屬箔(foi I)形成。
[0034]其中,第一遮光部21可通過以下方法形成,即,在上部層31或下部層27的表面形成反射層29之後,在上述反射層29的上部層疊下部層27或上部層31,來形成第一遮光部
21。其中,反射層29通過使透射上部層31入射的光反射,來防止上述光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
[0035]上文中說明了第一遮光部21具有下部層27、反射層29及上部層31的層疊結構,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也可採用不包括下部層27且反射層29與本體11相接觸的結構來形成第一遮光部21。[0036]第二遮光部23以將本體11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噴嘴部
13。其中,第二遮光部23由在聚乙烯(Polyethylene)等合成樹脂形成招、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的薄膜的結構形成。第二遮光部23通過使透射噴嘴部13入射的光反射,來防止上述光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
[0037]其中,形成第二遮光部23的金屬膜可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藉助蒸發蒸鍍(eva poration deposition)或派射(sputtering)方法等真空蒸鍍方法而形成。並且,形成第二遮光部23的金屬膜也可以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製成糊劑狀態之後進行塗敷來形成。
[0038]第三遮光部25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藉助蒸發蒸鍍(evaporation deposition)或派射(sputtering)方法等真空蒸鍍方法形成於柱塞15的表面。其中,第二遮光部23通過使透射柱塞15的光反射,來防止上述光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
[0039]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密封膠用筒中,第一遮光部21包圍本體11,第二遮光部23以將本體11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噴嘴部13,且在柱塞15的表面形成第三遮光部25,因而能夠防止外部的透射的光反射,並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
[0040]即,本體11、噴嘴部13及柱塞15由聚乙烯(Polyethylene)等合成樹脂形成,因而不能完全阻斷外部的光。但是,包括利用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進行了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的結構的第一遮光部21、第二遮光部23及第三遮光部25使外部光透射之前或透射之後反射,來防止外部光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因此,外部的光無法向密封膠用筒的內部滲透並照射,因而保管時防止本體11的內部的密封膠19固化。
[0041]圖4為沿著圖1的A-A線切割的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的截面立體圖。
[0042]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中,密封塗膜17與本體11的內部表面相接觸,且第一遮光部33藉助蒸發蒸鍍(evaporation dep osition)或派射(sputtering)方法等真空蒸鍍方法、糊劑塗敷及鍍敷方法等中的某一種形成於本體11的內部表面及外部表面的至少一側面,除此之外,與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密封膠用筒相同。
[0043]其中,第一遮光部33由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形成。藉助糊劑塗敷方法來形成第一遮光部33的情況下,可將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等具有反射特性的金屬中的某一種製成糊劑狀態之後,通過噴射等塗敷方法來形成。
[0044]其中,若第一遮光部33形成於本體11的內部表面,則使透射本體11向內部照射的光向外部反射,來防止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並且,若第一遮光部33形成於本體11的外部表面,則外部的光無法透射本體11,而在外部反射,從而防止向本體11的內部入射。
[0045]如上所述,本發明僅屬於一個實施例,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只要是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就能夠在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內進行各種變形。
[0046]附圖標記的說明
[0047]11:本體13:噴嘴部
[0048] 15:柱塞17:密封塗膜[0049]19:密封膠21、33:第一遮光部
[0050]23:第二遮光 部25:第三遮光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包括: 本體,另一側開放,上述本體內置有密封膠,在上述本體的內側表面形成密封塗膜; 噴嘴部,設置於上述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 柱塞,能夠以外側面與上述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相接觸的方式移動,上述柱塞藉助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上述本體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使得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通過上述噴嘴部向外部排出; 第一遮光部,包圍上述本體的外部表面; 第二遮光部,以將上述本體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上述噴嘴部;以及 第三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柱塞的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遮光部呈反射層介於由合成樹脂形成的下部層與上部層之間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反射層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一種進行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而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反射層由鋁、銅、金、銀、鉻、鎳、鶴及碳中的一種的金屬箔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遮光部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一種對合成樹脂進行真空蒸鍍或糊劑塗敷而形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三遮光部由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一種的薄膜形成。
7.—種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包括: 本體,另一側開放,上述本體內置有密封膠; 噴嘴部,設置於上述本體的一側末端,用於向外部排出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 柱塞,能夠以外側面與上述本體的另一側內部表面相接觸的方式移動,上述柱塞藉助從外部施加的壓力從上述本體的內部向一側方向移動,使得內置在上述本體的上述密封膠通過上述噴嘴部向外部排出; 第一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本體的內部表面及外部表面的至少一側面; 第二遮光部,以將上述本體的內部一側末端的截面全部遮蓋的方式覆蓋上述噴嘴部; 第三遮光部,形成於上述柱塞的表面;以及 密封塗膜,形成於上述第一遮光部的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膠用筒,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遮光部通過利用鋁、銅、金、銀、鉻、鎳、鎢及碳中的一種進行真空蒸鍍、糊劑塗敷及鍍敷中的一種而形成。
【文檔編號】B05C17/005GK103958072SQ201280057026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申賢均 申請人:多友企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