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通道切換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01:06:52 1
專利名稱:雙通道切換式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雙通道切換式換熱器,涉及直接接觸熱交換設備,尤其涉及兩種熱交換介質均為氣體或蒸汽的直接接觸熱交換設備。
中國專利申請第86104275號披露了一種再生換熱器,它有一個具有許多流道,用來進行熱交換的蓄熱體,該蓄熱體的端面有頂蓋。通過利用徑向密封墊把蓄熱體分成通有放熱氣體和通有吸熱氣體的至少各一部分。由蓄熱體和頂蓋之間相對連續轉動,使之交替地通進吸、放熱氣體。頂蓋和蓄熱體容器的周邊之間也裝有密封墊。徑向密封墊由直接靠緊在蓄熱體平坦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墊構成。該再生換熱器雖然可以簡化結構、減小體積,防止蓄熱體結垢,避免頻繁的停機清洗。但由於有轉動部件,因此密封問題難以有效地解決,從而防礙了效率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通道切換式換熱器,它省去了現有技術中的旋轉部件及蓄熱體上的流道,解決了密封問題簡化了蓄熱體結構,從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換熱器包含有蓄熱體,隔熱板將內殼分成左、右兩個換熱室,換熱室內裝有所述蓄熱體;內殼側面上分別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換熱室的兩片通孔區,在相對側面上也分別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熱熱室的兩片通孔區;在所述通孔區上覆有控制通孔區開閉的連動閥片;外殼固定在內殼上,且與所述每一通孔區對應的部位均開有通氣口,連動機構固定在外殼上,並與連動閥片相連。本裝置在工作時通過連動機構周期性地控制連動閥片左右移動,從而控制進出氣流交替在左、右換熱室通過,並進行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由於使用周期性動作的連動閥片覆在左、右換熱室上,可以使進出氣流交替通過左、右換熱室進行熱交換,因此省去了旋轉部件、解決了密封問題,簡化了結構,從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緊湊、適用範圍廣、製造成本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為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換熱器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B-B剖面圖。
圖3為
圖1的A-A剖面圖。
圖4為
圖1的左視圖。
圖5為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換熱器工作原理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裝置的細節及工作情況。
如
圖1所示,外殼(2)上開有通氣口(1),外殼內裝有覆在內殼上的連動閥片,連動機構(3)裝在外殼上。在外殼相對兩側面上各開有一對通氣口,熱風或冷風可以通過通氣口進入內殼,在蓄熱體上進行熱交換。
圖2顯示了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熱交換器的內部結構。隔熱板(4)將內殼分成左換熱室(10)與右換熱室(9),換熱室中安裝有蓄熱體(8)。內殼(6)側面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熱熱室的通孔區,在相對側面上也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換熱室的通孔區。連動閥片(5)覆在通孔區上,當它左右移動時,可以將通孔區關閉或打開。若右換熱室的通孔區被連動閥片關閉,則左換熱室的通孔區應處於打開狀態,反之也然。外殼(2)固定在內殼(6)上,在與外殼上通孔區相對應的位置開有通氣口(1)。從通氣口進入內殼的氣體,通過連動閥片(5)的切換,既可以從左換熱室通過,也可以從右換熱室通過,並經外殼上另一側的通氣口而排出。外殼與內殼之間除通氣口區域外,其他區域最好填上保溫材料形成保溫層(7)。連動機構由電磁鐵及連動杆(11)組成。連動杆一方面與電磁鐵相聯,另一方面與連動閥片相連,因此通過電磁鐵的動作就可以控制連動閥片左右動作。
圖3顯示了右換熱室的剖面結構。右換熱室內殼(6)側面上有上、下兩個通孔區。並且對應內殼側面上的上、下通孔區,外殼側面上有上、下通氣口(1)。右換熱室內與該側面相對的側面上也相同的結構。當連動閥片將上通孔區關閉,同時將下通孔區打開,氣體由下通氣口經下通孔區進入右換熱室進行熱交換,然後經右換熱室另一側的通孔區,通氣口排出;反之,當連動閥片將下通孔區關閉,同時將上通孔區打開,氣體由上通氣口經上通孔區進入右換熱室進行熱交換,然後經右換熱室另一側的通孔區、通氣口排出。若本換熱器在高溫高溼場合使用時,換熱室中會有冷凝水產生,因此內殼上要安裝冷凝水排放管(12),該管自換熱室內經外殼而伸出熱交換室。
蓄熱體最好採用金屬絲網層疊構成,也可以採用金屬屑、絲等構成。
圖4顯示了連動機構的結構圖。連動機構由電磁鐵(15)、連動杆(11)組成。電磁鐵驅動端同連動杆相聯,連動杆同四個連動閥片相聯。當電磁鐵作往復動作時,通過連動杆帶動四個連動閥片同時動作。若電磁鐵為半程動作,則可以在外殼與連動杆之間裝上復位彈簧(13)。通過復位彈簧的拉力使電磁鐵復位,為下次動作作好準備。若在電磁鐵驅動端裝有空氣阻尼器(14),可以緩衝電磁鐵的衝擊力,減低連杆動作時引起的噪聲,並延長其使用壽命。
本換熱器的工作原理參見圖5。如果高溫氣流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首先從左換熱室(10)通過,則在流經該室中的蓄熱體時,熱量被蓄熱體吸收,變成了溫度較低的氣流。當連動閥片換向時,高溫氣流改從右換熱室(9)通過,其熱量被蓄熱體吸收後變成低溫氣流排出。而低溫氣體則從反方向通過左換熱室,並吸收蓄熱體中的熱量變成高溫氣流。當連動閥片再次換向時,高溫氣流又改成從左換熱室(10)通過,而低溫氣流亦改成從反方向通過右換熱室(9)。如此周而復始地進行,從而完成熱交換過程。
權利要求1.一種熱交換器,包含有蓄熱體,隔熱板將內殼分成左右兩個換熱室,換熱室內裝有所述蓄熱體,內殼側面上分別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換熱室的兩片通孔區,在所述通孔區上覆有控制通孔區開閉的連動閥片;外殼固定在內殼上,且與所述每一通孔區對應部位均開有通氣口;連動機構固定在外殼上,並與連動閥片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熱交換器,其特徵是外殼與內殼之間裝有保溫層。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交換器,其特徵是內殼上安裝有冷凝水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自換熱室內經外殼而伸出熱交換室。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熱交換器,其特徵是所述連動機構中的連動杆與外殼之間安裝有復位彈簧。
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熱交換器,其特徵是所述連動機構中的電磁鐵驅動端裝有空氣阻尼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熱交換器,其特徵是所述蓄熱體由金屬絲網層疊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雙通道切換式換熱器,涉及兩種介質均為氣體或蒸汽的直接接觸熱交換設備。隔熱板將內殼分成左右兩個換熱室,室內裝有蓄熱體。內殼側面上分別開有自左換熱室至右換熱室的兩片通孔區,在相對側面上也有同樣結構的通孔區。在通孔區上覆有控制其開閉的連動閥片。外殼固定在內殼上,且與所述通孔區對應部位均開有通氣口。連動機構固定在外殼上,並與連動閥片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熱交換效率高、結構緊湊、製造成本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F28C3/00GK2192018SQ9421063
公開日1995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7日
發明者史阿明 申請人:史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