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諧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6:49:12 1

本發明涉及隔振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諧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塊。
背景技術:
無諧振峰隔振器能夠有效地抑制共振,實現共振區無放大,能夠及時有效避免電子設備在共振區域受到損傷,造成電子設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具有穩定可靠的抗強衝擊作用隔振器能夠有效地避免衝擊環境對電子設備所造成的損壞,尤其是面臨複雜多樣衝擊環境下的軍用電子設備,它們一旦受到強衝擊,很容易受到損傷失效,大大削弱甚至失去武器裝備的戰鬥力,例如反艦飛彈、水下魚雷等武器的強爆衝擊波都會不同程度地對艦船上的電子設備造成損壞,艦船的戰鬥力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軍工電子設備常採用一種模塊化抗衝擊型無峰隔振器,該無峰隔振器技術在CN03131862.2號專利文獻中已經有所披露,這種隔振器採用模塊化結構,將隔振器分為減振彈簧模塊、阻尼器模塊、連接機構模塊,通過這種模塊化抗衝擊型無峰隔振器抑制共振,能起到一定的緩衝性能,但這種抑制共振和緩衝主要依賴於彈簧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該隔振器在強大的衝擊力下,彈簧片容易發生永久形變,導致阻尼器模塊失效,變成小阻尼或無阻尼狀態,僅有減振彈簧模塊能起到有效支撐作用,失去了原有無諧振峰、抗強衝擊的功能,並且這種無諧振峰隔振器結構複雜,阻尼器模塊中的彈簧片安裝也比較麻煩,整個無諧振峰隔振器在安裝或者裝配過程中比較繁瑣,給隔振器零部件的維修更換帶來較大不便。
現有技術中的ZL201520039978.9號專利針對以上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型的無諧振峰抗強衝擊型形隔振器,它主要針對阻尼器作了改進,在安裝座的座腔內形成用於抑制隔振器諧振的諧振抑制結構,其能夠解決CN03131862.2號專利中阻尼器模塊失效的問題,但其整個結構比較複雜,必然導致整個加工工藝比較繁瑣,對於安裝的要求比較高,整個裝置的零部件維護更換也不太方便,更重要的是,該諧振抑制結構中採用單個的阻尼摩擦環與阻尼壓環配合,阻尼摩擦環在強衝擊力下磨損過大,影響整個阻尼效果,同時其抑制橫向振動的阻尼支撐剛度較差,對中回位性能不夠理想,影響橫向隔振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阻尼模塊磨損過大,對中回位性能不夠理想,且各部件安裝和替換複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諧振峰隔振器,其通過構造更簡單的阻尼模塊,方便安裝,以及實現兩個阻尼器與階梯形阻尼套筒間的面接觸,可以有效抑制垂直面和水平面的共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諧振峰隔振器,無諧振峰隔振器,由減振模塊、阻尼模塊和連接模塊組成,所述減振模塊包括: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調節墊片(8)、內螺紋套筒(10)、主彈簧(3);所述阻尼模塊包括:階梯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所述連接模塊包括:上端蓋(7)、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底座(2),其中:所述隔振器以底座(2)為主架,在底座(2)下部內螺紋連接著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在底座(2)的外周壁螺紋連接著上端蓋(7),組成隔振器的外殼;所述上端蓋(7)的內周壁帶有臺階結構,所述上端蓋(7)內壁與所述底座(2)的圓筒凸起在隔振器內形成一個「凹」形結構;所述隔振器的上部由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固定,所述主彈簧(3)的兩端分別頂在內螺紋套筒(10)和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上,內螺紋套筒(10)與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內螺紋套筒(10)與調節墊片(8)將階梯型阻尼套筒(5)夾緊固定;所述第一阻尼器(4)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一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所述「凹」形結構第一凹口限位,所述第二阻尼器(6)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二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所述「凹」形結構第二凹口限位。
所述第一阻尼器(4)材料為耐磨彈性橡膠,所述第二阻尼器(6)材料為耐磨彈性橡膠。
所述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兩個對稱或不對稱的凹接口。
所述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凸肩結構,所述凸肩結構外周與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形成兩個凹接口,分別通過緊固螺母(11)和緊固螺母(12)將所述第二阻尼器(6)和第一阻尼器(4)緊固在兩個凹接口上。
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於無諧振峰隔振器中的阻尼模塊,所述阻尼模塊包括:階梯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所述第一阻尼器(4)一端卡接在位於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一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所述「凹」形結構第一凹口限位;所述第二阻尼器(6)一端卡接在位於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二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所述「凹」形結構第二凹口限位。
所述第一阻尼器(4)材料為耐磨彈性橡膠,所述第二阻尼器(6)材料為耐磨彈性橡膠。
所述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兩個對稱或不對稱的凹接口。
所述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凸肩結構,所述凸肩結構外周與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形成兩個凹接口,分布通過緊固螺母(11)和緊固螺母(12)將所述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緊固在兩個凹接口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的阻尼模塊實現結構比較簡單,在隔振器垂向振動時,阻尼模塊中的兩個阻尼器與兩個凹接口配合可以提供恆定的阻尼力。在隔振器發生諧振時,阻尼模塊中的兩個阻尼器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及兩個凹接口之間產生摩擦能夠有效抑制共振,在垂直方向與水平方向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振動抑制作用。在無諧振峰隔振器中配合減振模塊能夠更好的起到抑制共振,通過對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採用彈性件,其在隔振器受到較大衝擊力時,這些阻尼器可以發生較大的形變,增加隔振器整體剛性,有利於緩衝和隔振器的復位。另外整個無諧振峰隔振器結構比CN03131862.2號專利的部件更少,有利於在安裝及加工生產。且在無諧振峰隔振器內部部件存在磨損時,可以模塊化實現替換,整個替換過程比較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無諧振峰隔振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無諧振峰隔振器安裝座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無諧振峰隔振器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圖1至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無諧振峰隔振器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用於無諧振峰隔振器中的阻尼模塊,該阻尼模塊包括:階梯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該第一阻尼器(4)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的第一凹處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凹」形結構第一凹口限位,該第二阻尼器(6)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二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凹」形結構第二凹口處限位。
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5)可以選用一些彈性件材質,這些彈性件在共振情況下,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的,該第一阻尼器(4)材料可以選為耐磨彈性橡膠,第二阻尼器(5)材料可以選為耐磨彈性橡膠。
具體實施過程中,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凸肩,可以具有個對稱或非對稱的凹接口,這種凹接口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對稱性,方便生產,也可設計為非對稱性。該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凸肩結構外周與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形成兩個凹接口,分別通過緊固螺母(11)和緊固螺母(12)將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緊固在兩個凹接口上,這種緊固方式,使阻尼器不容易脫落。
具體實施過程中,諧振產生過程中,由階梯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組成的阻尼模塊具有整體運動型,包括橫向或者豎向等方向。在受到諧振時,橫向方向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5)自身發生形變減弱諧振對機體的影響,並迅速調整,回復原本形狀,具有良好的對中性;豎向方向該阻尼模塊上的阻尼器可以與上端蓋(7)內周壁形成阻力摩擦,以及當諧振過大時,受「凹」形結構限位,其在豎向運動有限,能迅速減弱諧振。
結合圖1至3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無諧振峰隔振器進行說明,該無諧振峰隔振器由減振模塊、阻尼模塊和連接模塊組成,該減振模塊包括: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調節墊片(8)、內螺紋套筒(10)、主彈簧(3);該阻尼模塊包括:階梯形阻尼套筒(5)、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該連接模塊包括:上端蓋(7)、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底座(2),其中:該隔振器以底座(2)為主架,在底座(2)的下部內螺紋連接著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在底座(2)的外周螺紋連接著上端蓋(7),組成隔振器的外殼,所述上端蓋(7)的內周壁帶有臺階結構,該上端蓋(7)內壁與底座(2)的圓筒凸起在隔振器內形成一個「凹」形結構;該隔振器的隔振器的上部由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固定,該主彈簧(3)的兩端分別頂在內螺紋套筒(10)和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上,內螺紋套筒(10)與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下端通過螺紋連接,並與調節墊片(8)將階梯型阻尼套筒(5)夾緊固定;該隔振器的第一阻尼器(4)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的第一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構成的「凹」形結構第一凹口限位;該第二阻尼器(6)一端緊固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壁形成的第二處凹接口,一端在諧振過程中可與上端蓋(7)的內周壁產生阻力摩擦,以及在諧振過程中可被上端蓋(7)與底座(2)的圓筒凸起構成的「凹」形結構第二凹口限位。
具體實施過程中,上端蓋(7)上部具有安裝口以便階梯形阻尼套筒(5)空套在上端蓋(7)的上部孔內,從而方便階梯形阻尼套筒(5)的安裝。
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可以選用一些彈性件材質,這些彈性件在共振情況下,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的,該第一阻尼器(4)材料可以選為耐磨彈性橡膠,第二阻尼器(6)材料可以選為耐磨彈性橡膠。
具體實施過程中,該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兩個對稱或非對稱的內凹接口,這種凹接口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的外周上可以是具有一定的對稱性,方便成型生產,也可以是非對稱性的。
具體實施過程中,該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具有凸肩,此凸肩結構外周與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形成兩個凹接口,分別通過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將第二阻尼器(6)和第一阻尼器(4)緊固在兩個凹接口上,這種緊固方式,使阻尼器不容易脫落。
具體如圖1中所示,底座(2)的外周具有階梯圓筒結構,其圓筒剖面圖具有類「7」形結構;上端蓋(7)的外周也具有階梯圓筒結構,其圓筒剖面圖具有類「7」形結構。底座(2)和上端蓋(7)通過相結合的內外部結構可以形成一個「凹」形結構,因此,這裡的凹形結構由階梯形圓筒結構所形成的,該「凹」形結構可以限制兩個阻尼器豎向運動行程。兩個阻尼器本身的另一端是嵌入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外周的凹接口上,該兩個阻尼器也通過第一緊固螺母(11)和第二緊固螺母(12)被緊固在兩個凹接口上。
本發明在具體安裝過程中,其先安裝底座(2)和具有圓筒式凸起的下端蓋(1)的等結構,再進行主彈簧(3)的安裝,依次在階梯形阻尼套筒(5)上安裝第一阻尼器(4)和第二阻尼器(6)、在進行上端蓋(7)和中空內螺紋六角螺栓(9)的安裝過程,通過螺紋調節下端蓋(1),可以調節主彈簧的預緊力,最終實現螺紋連接的緊固過程。對於強衝擊力下,第一阻尼器(4)、第二阻尼器(6)磨損會過大,其可以通過快速的拆裝,替換相應部件來完成,而ZL201520039978.9號中的阻尼部件中的彈簧安裝要求很高,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具有很高的要求,不容易替換。而CN03131862.2號中的阻尼部件繁多,其整個拆裝過程也繁多,不方便重新替換。
綜上,本發明中的阻尼模塊實現結構比較簡單,在隔振器垂向振動時,阻尼模塊中的兩個阻尼器與兩個對稱凹形結構配合可以提供恆定的阻尼力。在隔振器發生諧振時,阻尼模塊中的兩個阻尼器與上端蓋(7)的外周壁內壁產生及兩個對稱內凹形結構之間產生摩擦能夠有效抑制共振,在垂直方向與水平方向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諧振抑制作用。在無諧振峰隔振器中配合減振模塊能夠更好的起到抑制共振,通過對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採用彈性件,其在隔振器受到較大衝擊力時,這些阻尼器可以發生較大的形變,增加了隔振器整體剛性,有利於緩衝和隔振器的復位。另外整個無諧振峰隔振器結構比CN03131862.2號專利的部件更少,有利於在安裝及加工生產。且在無諧振峰隔振器內部部件存在磨損時,可以模塊化實現替換,整個維護替換過程比較簡單方便。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無諧振峰隔振器及其阻尼模塊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