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曲柄定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0:31:44 2

本發明涉及型材剪切設備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曲柄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曲柄式飛剪機因其平面四連杆剪切機構可使曲柄式飛剪機剪刃近似垂直於軋件進行剪切,由此可使軋件獲得較平整的剪切斷面。在棒線材生產線中的曲柄式飛剪機通常是由電動機帶動飛剪機高速軸轉動,使其通過箱體內部的齒輪傳動,從而實現上下剪軸旋轉;而上下剪軸通過上下曲柄帶動剪切機構(平面四連杆機構)對軋件進行剪切。
由此看出,曲柄與上下剪軸裝配後精度的高低決定了飛剪剪切機構是否擁有合理的剪刃間隙,從而使剪切機構在對軋件剪切時,既不會相互碰撞,也不會因為剪刃側隙過大導致軋件剪切斷面不平整,但通過現有技術對曲柄進行裝配時很難保證曲柄與上下剪軸的裝配精度,因此,曲柄裝配需要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裝配工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曲柄定位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曲柄式飛剪機中曲柄與飛剪的裝配難度大、且裝配精度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曲柄定位裝置,用於對曲柄式飛剪機中的待裝配曲柄進行定位,所述待裝配曲柄包括:與飛剪剪軸連接的大軸結構及設置在所述大軸結構上、與飛剪剪刃連接的小軸結構,所述曲柄定位裝置包括:
具有相同結構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均具有兩個定位孔和一個定位側面;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孔與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連接, 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孔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與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一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
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三定位孔與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四定位孔與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與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三定位孔和所述第四定位孔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二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側面與所述第一定位側面貼合。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第一板體部分及由所述第一板體部分的部分邊緣延伸形成的第二板體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設置於所述第一板體部分上,所述第一定位側面為所述第二板體部分的一側面。
其中,所述第二板體部分的寬度小於所述第一板體部分的寬度。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與所述第二板體部分遠離所述第一板體部分的一水平側邊之間的距離大於上飛剪剪軸中心和下飛剪剪軸中心之間的距離的一半,所述上飛剪剪軸為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連接的剪軸,所述下飛剪剪軸為與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連接的剪軸。
其中,上述曲柄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一定位軸銷,且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的中心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定位軸銷匹配的第一定位軸銷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與所述第一定位軸銷孔通過所述第一定位軸銷連接。
其中,上述曲柄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二定位軸銷,且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的中心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定位軸銷匹配的第二定位軸銷孔;
所述第三定位孔與所述第二定位軸銷孔通過所述第二定位軸銷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通過插設於所述第二定位孔中與所述第一定位板連接;
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通過插設於所述第四定位孔中與所述第二定位板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通過第一定位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 位孔實現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通過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實現第二定位板和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最後通過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完成第一待裝配曲柄與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提高了曲柄與飛剪剪軸的裝配精度,從而使飛剪剪切機構擁有合理的剪刃間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與待裝配曲柄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與待裝配曲柄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中第一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定位孔,11-第一板體部分,12-第二板體部分,2-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3-第二定位孔,4-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5-第一定位側面,6-第三定位孔,7-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8-第四定位孔,9-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10-第二定位側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現有曲柄式飛剪的曲柄裝配方法主要包括兩種,分別是刻線法和鍵定位法。曲柄裝配刻線法:通過人工分別在曲柄零件上和剪軸零件上刻線設定基準,後在裝配過程中將兩刻線對齊,實現曲柄的裝配。曲柄裝配鍵定位法:通過在曲柄和剪軸上加工定位鍵槽的方法,在製造過程中設定鍵槽基準,而後在裝配過程中依照鍵槽定位實現曲柄的裝配。
現有曲柄式飛剪的曲柄裝配刻線法存在如下問題:其一,零部件在製造完畢後需要在指定位置進行刻線,無論是人工刻線還是非人工刻線,刻線位置均與零件本身的裝配基準位置存在較大誤差;其二,曲柄與剪軸的裝配必須嚴格依照其基準裝配,在大過盈量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刻線對齊,這樣就增加了裝配難度。因此,曲柄在與剪軸裝配過程中,基本無法一次裝配到位(上下曲柄小 軸中心在剪切中心線上),之後還需要調整(將兩刻線對齊),這既增大了裝配難度也增加了裝配風險。
現有曲柄式飛剪的曲柄裝配鍵定位法存在如下問題:其一,零部件在製造過程中需要加工定位鍵槽,定位鍵槽的加工需要很精確,這就增加了零部件的加工成本;其二,每個零件加工的鍵槽精度不一樣,這就使零件的互換性較差。
綜上所述,採用曲柄式飛剪的曲柄裝配刻線法和曲柄裝配鍵定位法均不容易保證裝配精度。
基於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曲柄定位裝置,解決現有曲柄式飛剪機中曲柄與飛剪的裝配難度大、且裝配精度低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
具有相同結構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均具有兩個定位孔和一個定位側面;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孔1與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2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孔3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4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5與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第一定位孔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一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
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三定位孔6與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7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四定位孔8與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9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10與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三定位孔6和所述第四定位孔8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二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側面10與所述第一定位側面5貼合。
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通過第一定位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實現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通過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實現第二定位板和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最後通過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完成第一待裝配曲柄與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提高了曲柄與飛剪剪軸的裝配精度,從而使飛剪剪切機構擁有合理的剪刃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第一板體部分11及由所述第一板體部分 11的部分邊緣延伸形成的第二板體部分12;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3設置於所述第一板體部分上,所述第一定位側面5為所述第二板體部分的一側面。
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第二板體部分12的寬度小於所述第一板體部分11的寬度;所述第一定位孔1的中心與所述第二定位孔3的中心之間的距離d1為曲柄式飛剪的迴轉半徑;所述第一定位孔1的中心與所述第二板體部分12遠離所述第一板體部分11的一水平側邊之間的距離d2大於上飛剪剪軸中心和下飛剪剪軸中心之間的距離的一半,所述上飛剪剪軸為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連接的剪軸,所述下飛剪剪軸為與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連接的剪軸,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只有在保證d1大於上飛剪剪軸中心和下飛剪剪軸中心之間的距離的一半的前提下,才能保證第一定位側面5與第二定位側面10能夠貼合。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定位側面5與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第一定位孔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3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一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第二定位側面10與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第三定位孔6和所述第四定位孔8中心連線、且垂直於所述第二定位板表面方向的切面所在的平面重合,且所述第二定位側面10與所述第一定位側面5貼合,因此當第一定位側面5與第二定位側面10貼合時,可保證第一待裝配曲柄和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中心在剪切中心線上,進而使飛剪剪切機構擁有合理的剪刃間隙。
本發明通過定位板的兩個定位孔實現定位板、待裝配曲柄及飛剪剪軸三者的定位,並通過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對上下曲柄進行定位,使第一待裝配曲柄和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中心在剪切中心線上,保證了曲柄與剪軸的裝配精度。
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一定位軸銷,且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2的中心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定位軸銷匹配的第一定位軸銷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1與所述第一定位軸銷孔通過所述第一定位軸銷連接。
優選地,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還包括:第二定位軸銷,且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2的中心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定位軸銷匹配的第二定位軸銷孔;
所述第三定位孔6與所述第二定位軸銷孔通過所述第二定位軸銷連接。
具體的,所述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4通過插設於所述第二定位孔3中與所述第一定位板連接;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9通過插設於所述第四定位孔8中與所述第二定位板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在裝配過程中兩待裝配曲柄上的定位板互為基準面,減少了裝配基準點,降低了裝配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具體說明待裝配曲柄通過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與飛剪剪軸進行裝配的裝配方法。
(1)將第一待裝配曲柄裝配到上飛剪剪軸上。
此過程不需要「刻線」或「定位鍵槽」的裝配基準,只需將第一待裝配曲柄裝配到位即可。
(2)將所述第一定位板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進行匹配連接。
具體的,將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孔與設置於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中心的第一定位軸銷孔連接,並將所述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插設於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孔中;所述第一定位孔與所述第一定位軸銷孔可具體通過第一定位軸銷連接。
(3)將第二定位板與第二待裝配曲柄進行匹配連接。
具體的,將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三定位孔與設置於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大軸結構中心的第二定位軸銷孔連接,並將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小軸結構插設於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四定位孔中;所述第四定位孔與所述第二定位軸銷孔可具體通過第一定位軸銷連接。
(4)將第二待裝配曲柄放置到下飛剪剪軸上,並在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與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貼合時,對所述第二待裝配曲柄和所述下飛剪剪軸進行裝配連接。
上述裝配方法在裝配過程中兩待裝配曲柄上的定位板互為基準面,減少了裝配基準點,降低了裝配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發明實施例的曲柄定位裝置,通過第一定位板上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實現第一定位板和第一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通過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實現第二定位板和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連接,最後通過 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定位側面和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定位側面完成第一待裝配曲柄與第二待裝配曲柄的定位,提高了曲柄與飛剪剪軸的裝配精度,從而使飛剪剪切機構擁有合理的剪刃間隙。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