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的製造方法
2023-10-18 00:45:09 3
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包括動力平臺、提升裝置和T型臂架,還包括第一定滑輪組和鋼絲繩,第一定滑輪組設置在提升裝置的頂面;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T型臂架底節臂的動力平臺上;鋼絲繩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提升滑輪組、導向滑輪組和第一定滑輪組,最後與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鋼絲繩將傾斜的T型臂架搬起至豎直狀態;安裝好後的T型臂架底節臂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動力平臺上。本實用新型既具有起重功能,在強夯機安裝時還兼具自搬起臂架的功能。
【專利說明】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背景技術】
[0002]強夯機是工程建設廣泛應用的重要設備,主要具有起重、變幅、伸縮和迴轉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分別是由單一的某一種功能機構實現的,也就是說,目前的某一種功能機構僅僅具有單一的某種功能,而無法兼具其它的多種功能。例如提升裝置實現夯錘起吊,即起重功能;變幅裝置主要由臂架、油缸和轉臺組成,臂架在油缸的作用下圍繞轉臺後鉸點軸旋轉,從而實現臂架的起升和下落。
[0003]目前,安裝T型臂架的方式如下:
[0004]圖1示出的是未安裝T型臂架時強夯機的狀態示意圖。圖1中可以看出,提升裝置I』已經安裝到位,提升裝置I』採用銷軸與動力平臺2』連接。提升裝置I』如上文所述,具有起重功能。
[0005]圖2示出的是T型臂架3 『連接好後的狀態示意圖。如圖2所示,T型臂架3 『由底節臂31』、中間臂節32 『和頂節臂33』通過銷軸連接固定。
[0006]圖3示出的是T型臂架3 『與動力平臺2』的連接狀態示意圖。如圖3所示,將如圖2中示出的連接好後的T型臂架3 『整體吊運至動力平臺2』處,用銷軸將底節臂31』固定連接到動力平臺2』前面的兩個銷軸孔中。
[0007]圖4示出的是T型臂架3 『安裝好後的狀態示意圖。如圖4所示,通過輔助吊車(圖中未示出)緩慢起吊T型臂架3 『至豎直狀態,使底節臂31』與動力平臺2』後面的兩個銷軸孔對齊,並用銷軸固定,T型臂架3 『的安裝完成。
[0008]在上述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未起到任何作用。而且,此種T型臂架的安裝方式,需要較大噸位的輔助吊車,提升裝置並不具備自搬起T型臂架的功能,僅在工作時具有起重的功能,因此利用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其既具有起重功能,在強夯機安裝時還兼具自搬起臂架的功能。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0011]一種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包括動力平臺、提升裝置和T型臂架,其中:所述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機構;所述提升裝置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所述T型臂架包括底節臂和頂節臂;所述T型臂架頂節臂的頂部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提升滑輪組和導向滑輪組;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一側銷軸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還包括第一定滑輪組和鋼絲繩,其中:所述第一定滑輪組設置在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面;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所述動力平臺上;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所述提升滑輪組、導向滑輪組和第一定滑輪組,最後與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所述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所述鋼絲繩將傾斜的所述T型臂架搬起至豎直狀態;安裝好後的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0012]進一步地,還包括支撐杆;所述支撐杆與豎直方向具有一個傾斜角;所述支撐杆的頂端與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杆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0013]進一步地,所述傾斜角的角度範圍為78度?85度。
[0014]進一步地,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面設置有支耳;所述第一定滑輪組通過銷軸連接在所述支耳上。
[0015]進一步地,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包括液壓油缸、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的第二定滑輪組和第三定滑輪組以及位於所述第三定滑輪組正上方的動滑輪組,其中:
[0016]所述液壓油缸的缸筒豎直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0017]所述動滑輪組固定在所述液壓油缸的活塞杆上;
[0018]所述鋼絲繩繞過所述第一定滑輪組的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二定滑輪組、第三定滑輪組,再繞過所述動滑輪組後向下,固定在所述提升裝置的底部。
[0019]基於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任一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0020]由於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由動力平臺、提升裝置和T型臂架組成的履帶式強夯機的結構的基礎上,增設了定滑輪組和鋼絲繩,並將該定滑輪組設置在提升裝置的頂面,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T型臂架底節臂的動力平臺上,鋼絲繩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提升滑輪組、導向滑輪組和第一定滑輪組,最後與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鋼絲繩將傾斜的T型臂架搬起至豎直狀態,安裝好後的T型臂架底節臂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動力平臺上,因此通過鋼絲繩、定滑輪組和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共同作用,不僅具備起重功能,在強夯機安裝時還兼具自搬起臂架的功能,從而可減少輔助吊車的使用,提高了提升裝置的利用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2]圖1為現有技術中未安裝T型臂架時強夯機的狀態示意圖;
[0023]圖2為現有技術中T型臂架連接好後的狀態示意圖;
[0024]圖3為現有技術中T型臂架與動力平臺的連接狀態示意圖;
[0025]圖4為現有技術中T型臂架安裝好後的狀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在T型臂架未安裝好時的狀態示意圖;
[0027]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的鋼絲繩的纏繞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
[0030]圖5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在T型臂架未安裝好時的狀態示意圖。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包括動力平臺1、提升裝置2和T型臂架3,其中:提升裝置2包括提升機構,提升裝置2固定在動力平臺I上,用作實現夯錘起吊,即起重功能。
[0031]T型臂架3包括底節臂31、中間臂節32和頂節臂33,每一個節臂之間通過銷軸連接固定。T型臂架3的底節臂31的一側銷軸連接在動力平臺I上,在T型臂架3的安裝過程中,T型臂架3的底節臂31的另一側可以繞著其與動力平臺I的連接銷軸進行旋轉,直至T型臂架3旋轉至豎直狀態,並將T型臂架3的底節臂31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動力平臺I上時,T型臂架3的安裝才得以完成。
[0032]T型臂架3的頂節臂33的頂部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提升滑輪組34和導向滑輪組35,此處的結構和作用與現有技術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3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還包括第一定滑輪組4和鋼絲繩5,其中:第一定滑輪組4設置在提升裝置2的頂面,用於鋼絲繩5的纏繞。具體地,提升裝置2的頂面設置有支耳21,第一定滑輪組4通過銷軸連接在支耳21上。
[0034]鋼絲繩5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T型臂架3的底節臂31的動力平臺I上。鋼絲繩5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提升滑輪組34、導向滑輪組35和第一定滑輪組4,最後與提升裝置2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T型臂架3的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2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鋼絲繩5將傾斜的T型臂架3搬起至豎直狀態。安裝好後的T型臂架3的底節臂31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動力平臺I上。
[0035]綜上所述,由於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由動力平臺、提升裝置和T型臂架組成的履帶式強夯機的結構的基礎上,增設了定滑輪組和鋼絲繩,並將該定滑輪組設置在提升裝置的頂面,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T型臂架底節臂的動力平臺上,鋼絲繩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提升滑輪組、導向滑輪組和第一定滑輪組,最後與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鋼絲繩將傾斜的T型臂架搬起至豎直狀態,安裝好後的T型臂架底節臂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動力平臺上,因此通過鋼絲繩、定滑輪組和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共同作用,不僅具備起重功能,在強夯機安裝時還兼具自搬起臂架的功能,從而可減少輔助吊車的使用,提高了提升裝置的利用率。
[0036]上述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還包括支撐杆6。支撐杆6的頂端與提升裝置2的頂部固定連接,支撐杆6的底端固定連接在動力平臺I上。支撐杆6與豎直方向具有一個傾斜角。實踐顯示:該傾斜角的角度範圍為78度?85度,該角度範圍支撐杆對提升裝置2的支撐效果較好。提升裝置2始終處於豎直狀態,而鋼絲繩5在拉升的過程中,會通過第一定滑輪組4給提升裝置2施加一個側向壓力或推力,為了防止提升裝置2向該側的相反側傾倒,在提升裝置2的這側設置這麼一個支撐杆6,從而可以給提升裝置2施加一個與上述側向壓力或推力相反方向的拉力,進而使提升裝置2兩側的受力情況達到一個平衡而能夠始終處於豎直裝置。
[0037]上述各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提升裝置2中提升機構包括第二定滑輪組22、第三定滑輪組23、動滑輪組24和液壓油缸(圖中未示出),其中:第二定滑輪組22和第三定滑輪組23均固定在動力平臺I上。動滑輪組24位於第三定滑輪組23正上方,動滑輪組24固定在液壓油缸的活塞杆上,液壓油缸的缸筒豎直固定在動力平臺I上,液壓油缸活塞杆的伸縮可以帶動動滑輪組24上下運動,即可實現纏繞鋼絲繩5的運動。鋼絲繩5繞過第一定滑輪組4的一端先繞過第二定滑輪組22,然後繞過第三定滑輪組23,再繞過動滑輪組24後向下,固定在提升裝置2的底部。
[0038]T型臂架安裝時,首先,將連接好後的T型臂架整體吊運至動力平臺處,用銷軸將底節臂固定連接到動力平臺前面的兩個銷軸孔中。然後,鋼絲繩繞過提升裝置頂部的第一定滑輪組、T型臂架頂節臂上的提升滑輪組和導向滑輪組,固定於動力平臺的前部。再者,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液壓油缸伸長,帶動提升裝置中的動滑輪組向上運動,通過鋼絲繩的作用將T型臂架緩緩拉起至豎直狀態,其後將T型臂架底節臂與動力平臺後面的兩個銷軸孔對齊,並用銷軸固定,完成T型臂架的安裝。
[0039]在此安裝過程中,提升裝置還能起到自搬起T型臂架的功能。
[0040]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包括動力平臺、提升裝置和T型臂架,其中: 所述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機構; 所述提升裝置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所述T型臂架包括底節臂和頂節臂; 所述T型臂架頂節臂的頂部的兩端分別安裝有提升滑輪組和導向滑輪組; 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一側銷軸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第一定滑輪組和鋼絲繩,其中: 所述第一定滑輪組設置在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面; 所述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靠近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所述動力平臺上; 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依次繞過所述提升滑輪組、導向滑輪組和第一定滑輪組,最後與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固定連接; 所述T型臂架的安裝過程中,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的提升動作能夠通過所述鋼絲繩將傾斜的所述T型臂架搬起至豎直狀態; 安裝好後的所述T型臂架底節臂的另一側銷軸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支撐杆; 所述支撐杆與豎直方向具有一個傾斜角; 所述支撐杆的頂端與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部固定連接; 所述支撐杆的底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其特徵在於: 所述傾斜角的角度範圍為78度?85度。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其特徵在於: 所述提升裝置的頂面設置有支耳; 所述第一定滑輪組通過銷軸連接在所述支耳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搬起提升裝置的履帶式強夯機, 其特徵在於: 所述提升裝置中提升機構包括液壓油缸、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的第二定滑輪組和第三定滑輪組以及位於所述第三定滑輪組正上方的動滑輪組,其中: 所述液壓油缸的缸筒豎直固定在所述動力平臺上; 所述動滑輪組固定在所述液壓油缸的活塞杆上; 所述鋼絲繩繞過所述第一定滑輪組的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二定滑輪組、第三定滑輪組,再繞過所述動滑輪組後向下,固定在所述提升裝置的底部。
【文檔編號】B66C23/36GK203602259SQ201320599182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7日
【發明者】尚君輝, 周波, 程雪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